教育範文說課稿

《絕句》說課稿(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絕句》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絕句》說課稿(精選11篇)

《絕句》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絕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絕句》是唐代著名“詩聖”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描寫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嚮往。

二、說目標

1、教學目標:

(1)讀懂古詩,通過想象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詩句中“鳴”、“含”、“泊”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3)激發學習和積累古詩的興趣。

2、教學重點: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暢快心情,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該詩。

3、教學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理解。

三、說教法學法

1、學法:在古詩教學中注重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理念,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讀詩、品詩、背詩,從而在古詩學習中有所得、有所悟。

2、教法:我力求抓住古詩凝練的語言,激發學生質疑解疑,理解詩句含意;並藉助想象進行感悟,引導學生說詩意、品詩情,讀出韻味,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創情境揭課題

1、在音樂的伴奏下,欣賞春天的圖畫,學生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導語:聽着他們的誦讀,我彷彿看見了嫩綠的柳條,粉紅的桃花;聽到了燕子的呢喃,聞到了花草的清香。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唐詩,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看看唐代大詩人杜甫是怎樣用詩的語言描繪春天的美景,表達自己的心情。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和教師生動地語言描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啓發性的談話,可以拉近文本內容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第二板塊:知詩人解題意

1、瞭解詩人。

學生簡介杜甫,教師補充。

課件出示一段資料,瞭解時代背景。

在杜甫晚年時,國家平定了戰亂,天下終於太平了。得知這個消息,杜甫的心情無比舒暢。多年的戰亂終於平定,交通也恢復了。看到來往東吳的船隻,想到自己也可以返回故鄉,怎能不叫詩人喜上心頭呢?杜甫站在草堂的窗前,面對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千古名詩《絕句》。

2、簡介絕句這種體裁。

3、初讀古詩。

(1)學生放開聲音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朗讀。矯正多音字:行泊(用不同的字音組詞)

(3)詩要讀得字正腔圓。我們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讀法:四聲讀法,一聲二聲可以拉長聲音讀;三聲四聲讀得短促一點。

【設計意圖:瞭解杜甫寫這首詩時的背景對於後面引導學生感悟詩情有着重要的鋪墊作用,船隻能沿岷江,穿三峽,一路暢行無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環境裏纔會出現,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情是如何的歡欣,爲後面理解詩句的含義奠定基礎。】

第三板塊:想畫面悟詩情

這個板塊中,我設想緊扣一個“窗”字展開教學,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透過這個“窗”,詩人看到了什麼?讓學生在詩中找出來,用直線畫一畫,隨後學生交流。

1、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教學這句詩時分四個層次,先找出“黃鸝”“翠柳”“白鷺”和“青天”,讓學生感受到春天鮮明的色彩,使學生頭腦中出現一幅黃綠相間,青白和諧的美景圖。

接着第二個層次,教師提問:杜甫把春天寫的那麼誘人,讓我們好像真的看到了美景。豎起你的小耳朵,聽,你還聽到了什麼?啊,黃鸝一唱一和多有趣多熱鬧啊!讓學生感受到細柳新綠,這正是春天的色彩,黃鶯唱和,這正是春天的聲音。

第三層次就是指導學生讀出春天的美好。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到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此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同時在朗讀中引導感受古詩的對仗所帶來的節奏美。第四層次是說話練習:春天真是一幅美麗的畫!詩人看到_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啊,春天__________!

2、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對於這一句詩的教學,我設計了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讓學生自己讀讀這句詩,提出疑問,教師適時解疑,抓住這樣幾個關鍵詞,

(1)西嶺(課件出示圖)詩人說千秋雪,指的就是西嶺上多年不化的積雪。這“千秋”指的很多年,可真的是一千年嗎?

(2)東吳。東吳指的是當時的吳國,東吳和成都的距離可謂是路遠迢迢,行程萬里,所以詩人說萬里船,指的就是這些停在江上的商船,詩中哪個字就是停的意思?這些商船住來於四川和江浙,要經過很多很多的路。告訴學生這裏的萬和千都不是真的指數量,在古詩的寫作手法中,叫虛指。

(3)含。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也是難點。含就着銜着、鑲嵌的意思。我準備採取換字理解的方法。出示:窗有西嶺千秋雪窗嵌西嶺千秋雪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有”太一般了。“嵌”又只是像一幅畫鑲嵌在窗框這中,只是靜態的畫。而“含”卻是生動活潑。早春之際,西嶺上的積雪就像是一幅美麗的雪景印在窗上,窗和景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難道不是一幅美麗的畫嗎?

第二步:感悟詩情

詩人透過窗,看到了西嶺上的雪,江上的船,詩人有一種怎樣的感覺?

他會想些什麼呢?詩人的高興不僅僅因爲看到了這樣的美景,更是因爲(課件出示)詩人寫這首詩時,唐朝剛剛結束了一場戰亂——“安史之亂”,老百姓們重新過上了太平的生活,飽經戰火的國家此刻又出現了繁忙的商船雲集的景象。杜甫作爲一名憂國憂民的詩人怎能不喜悅,不高興呢!

3、整體感悟,再現畫面

短短的28個字的七言絕句,杜甫卻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就讓我們一起再一次將所見到的,所聽到的留在心中。讓我們來美美地體會春天的景物所帶給我們的新的愉悅。

古箏起,指名讀,師生齊讀。

【設計意圖:生動畫面、形象意境圖爲學生充分展示對文本內容獨特的理解感悟,爲學生的朗讀實踐,搭建了一個平臺。學習過程中,通過品詞析句,反覆誦讀,使語言文字中包含的形象和畫面在腦海中動起來。婉轉啼唱的黃鸝,振翅翱翔的白鷺,千年不化的積雪,萬里而來的船隻,都爲學生留下了自由想象和創造的廣闊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創造力。】

第四板塊:求拓展多積累

1、拓展杜甫的另一首《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2、課外再去找一找杜甫的第三首《絕句》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能力是語文學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於拓寬學生視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成功心理。】

3、小結:

這節課我們和詩人杜甫一起領略了美好的春光,感受了春日裏愉快的心情。美的詩不但適合我們吟誦,還可以唱呢!欣賞歌曲《絕句》。

【設計意圖:詩的美在優美的旋律再一次得到彰顯。伴着美麗音符的慢慢流散開來,學生或認真聆聽,或輕聲哼唱。那景那情不得不讓人感慨詩之魅力。相信,古詩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絕句》說課稿 篇2

非常感謝會議組給我這麼一個與大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希望我的發言能得到各位專家、各位同行的指正和幫助。

由我執教的《絕句》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第六冊中的一首古詩。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平定後的第二年,在成都草堂,面對生機勃勃的景象,無限歡欣,描繪了明媚秀麗、充滿生機的景緻。我班的學生經過幾年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能夠運用金山詞霸查閱字詞,能夠運用金山畫王繪畫,會網絡瀏覽和討論。對於網絡教學,學生思維活躍,有一定自學能力,喜歡網絡交流、合作學習。《中華古詩文》教學的開展,學生對古詩學習有濃厚興趣。下面我就這篇課文的教學從以下四個方面作簡要介紹。

一、緊扣語文課程標準,確立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終生學習。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共同構成語文素養的生命體,所以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應該從知識、能力、情感這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知識:

1、利用金山詞霸,學習生字,瞭解其意思。

2、通過反覆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體會詩的意境美。

3、藉助網絡,通過自學、協作、交流,理解詩的意思。

4、用自己語言口頭描述詩意,並畫出來。

能力:

1、通過網絡,自主、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2、通過朗讀、電腦繪畫等多種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和檢查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情感:能感受作品中明媚秀麗的景緻,體會詩的意境美。感受作者當時的感情。

在教學目標中,所有的知識都是靠學生自己獲得,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情感。

二、依照教學目標,制定教學策略

1、激情引領,導入新課

《中華古詩文》的學習生動活潑開展,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同學們能自覺地爭先恐後地背誦一些流傳廣泛的古詩,在課前我總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把會背的古詩背出來,一個學生背,兩個學生背,從而引起全班學生的共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下課十分鐘學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鬆,上課鈴響後注意力很難集中到課堂上來,利用課前背誦古詩這一環節,讓學生興奮點得到迅速轉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和慾望。

2、熟讀成誦,感悟詩境

培養語感是語文素養中的重要一環,語感強調個人經驗、個人感悟和個人的語言修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對於詩文的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體驗基礎之上的,在教學中我採取了師範讀、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齊讀等形式多樣的讀法,讓每個學生神情十足地讀起來,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入情入境的吟誦中去感悟詩的意境美、語言美、律動美。

3、拋錨質疑,自主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把注意力轉到學生的學習方式上來。圍繞詩的“美”展開討論研究,比如我提問:“都說這首詩很美,你認爲美在哪兒?請同學們藉助電腦,弄懂詩的大意”。學生通過金山詞霸查閱字詞,藉助網絡提供的情境形成自己對詩意的理解,然後在網上交流討論,進一步深化理解。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網絡和來回走動對學生進行指導、交流。

4、理解全詩,畫圖反饋

自學古詩後,以學生講述自己的理解爲主,教師只是起到銀線串珠、搭橋接榫的作用。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讓他們動手畫,畫完後讓學生說出爲什麼這樣畫,說的過程是進一步理解鞏固詩意的過程,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習慣、又培養了學生了解語言風格和欣賞語言品位能力。

5、概括總結,提升思維

我們學一篇課文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知道課文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文章的語言文字以及表達形式。理解是基礎,運用是目的。通過學生概括詩的美這一環節,來提升思維,訓練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語文課成爲進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的場所。

三、依託網絡環境,創造本課教學特點

1、“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得到充分體現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只有樹立這種觀念,纔可以使課堂上充滿民主、和諧的氣氛,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因素。教師纔有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前的資源準備和教學設計上,在學習活動中教師只是作爲組織者和引導者。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到充分體現

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我創設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圍繞探索的問題,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性學習,在探索的基礎上,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然後進行相互討論、分析與交流,在交流中反饋,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與全面,最後形成共識。

3、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體現

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在這節課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就能充分體現學生實踐能力,他們在聽聽、讀讀、說說、畫畫、寫寫、背背等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中,不僅輕鬆的學到了知識,而且訓練了思維、感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教學實踐,我充分認識到:語文實踐活動既是訓練語文能力的途徑,也是豐富學生內在情感的重要渠道。

四、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本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全面融合。它爲學習活動建立了一個平臺,使信息技術融合到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媒體信息、教學對象、學習方法、學生能力發展等各個要素之中,帶動教學觀念、學習方法、師生角色的轉變。

1、實現師生互動和多向反饋

網絡教室爲每個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也通過各種監控互動手段,實現教師和學生點對點或點對面等多維信息反饋,有利於教師快捷準確地掌握學情,調整教學,也有利於學生互相瞭解學習狀況,取長補短,提高學習效率。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本節課中讓學生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動學生的內在動力,讓學生主動探索、合作探討、自我感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能,自學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3、建立信息技術幫助解決問題的理念

這節課中學生利用利用金山詞霸,學習生字;藉助網絡,通過自學、協作、交流理解詩意;通過畫畫,感悟詩意、詩境。學生很自然的運用信息技術達到了自己的學習目的,在此過程中,學生收集、掌握、運用信息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絕句》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帶領學生複習已經學過的一些基礎知識,《絕句》(杜甫)。(主要是文學體式、唐代詩人及其風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體會情感取向。

3、學習並掌握詩歌鑑賞的基本要點,主要是學會從一首詩的動詞及形容詞中把握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創作意圖。

4、理解“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近年來雖然《考試說明》把詩歌鑑賞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鑑賞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上,但在實際考查中,詩歌鑑賞題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過去多年的詩歌鑑賞的備考策略,往往強調指導學生認真分辨題型、明確試題常見的置誤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等。但是,2002年高考的詩歌鑑賞題,以主觀表述的形式考查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這種命題方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詩歌鑑賞的難度,也迫使我們在詩歌鑑賞的教學及備考工作中及時採取新的策略。

2、學生情況分析

爲了既能體現命題者在《考試說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鑑賞”的要求,又能在題目的區分度上達到理想狀態,高考所選擇的詩歌材料應會比較淺顯,學生能初步讀懂。經過一輪訓練,學生對詩歌主觀題的命題形式基本瞭解,但在真正讀懂詩歌的思想內容,把相關的表達技巧與具體的詩句關鍵詞的把握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本節課的設計把培養學生把握關鍵詞並以此來獲得詩人情感信息作爲重點。

3、教學方法分析

針對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點,採用音樂、動畫、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動學生的情感。本課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啓發、小結和學生的朗讀、分析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鑑賞能力的目標。

【教學重點】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過動詞及形容詞來把握詩人情感,分析詩歌內容。

3、瞭解並掌握“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以文學體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進入唐詩,順帶複習中國文學史上的幾種常見文學體式。

二、瞭解杜甫生平並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後居長安。及安史之亂,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爲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稱爲“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格多樣,而以沉鬱爲主。有《杜工部集》。

2、通過兩首詩體味杜甫的愛國情感

3、引入《絕句》

三、講解《絕句》

(一)通過直觀觀察及朗讀來體味詩歌所反映出來的作者情感。

(二)通過分析詩中的關鍵詞語來體味作者情感,使同學瞭解詩歌鑑賞的要點。

《絕句》說課稿 篇4

《絕句》以樸實自然的語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彷彿一幅生機無限的早春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帶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進而受到美和感染,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和讚美。

無論從詩句內容還是在學詩體驗上,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另外結合教材圖文並茂、詩句韻味優美適於誦讀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該大膽放手,營造學詩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鼓勵學生誦讀,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插圖,適合讀詩配樂的音樂資料。

2、收集曾經讀背過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

〖對話平臺〗

一、回顧

1、背誦《望廬山瀑布》,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2、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方法。

鞏固積累,引導方法,爲《絕句》的學習做準備。

二、自讀

1、按上節課的方法,自讀學習:

學習生字,進行識記,讀準字音。

2、交流自學情況: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鷺、含、嶺、泊、吳)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個別字注意擴詞練習,加深學生對字意的理解,促進識記。

3、指讀詩句:

抓住重點的字音,進行指導。如:“翠”讀“平舌音”,“泊”讀“ bo ”不要發成“ be ”的音等。

挖掘學生識字經驗,引導主動識字。加強識字經驗的交流,培養學生多渠道識字的良好習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吳、含、窗、嶺、鳴、絕、泊、柳”,引導學生從字形、結構等方面進行觀察。找出自己認爲難寫的字,並把自己提醒大家在書寫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說清楚。

2、教師範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窗”注意不要丟掉“囪”字上面的小撇。“含”和“嶺”的裏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裏面的是“今”,“嶺”裏面的是“令”。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間的相互評價。

寫字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應突出其主要地位,下大力氣,抓實抓好。以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感悟

1、出示詩句(不出現插圖),默讀詩句,利用工具書自學詩句內容。

2、啓發思考:

如果讓你爲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該畫些什麼,並說出理由。

3、組內交流:

有條件的可採用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動筆畫簡筆畫,並說出這樣畫的理由。交流過程中要注意重點字詞的理解。如:“含”“東吳”。

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這首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創設情境,變“話”爲畫,有機地轉化學習活動,在學生想畫、說畫、賞畫、評畫的過程中,理解了詩句的大意,體現學科整合的思想。但組織過程中要注意“畫畫”不是活動的主體,只是理解詩意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費過長時間,以免喧賓奪主,偏離重點,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五、誦讀

1、出示插圖或學生的優秀畫作,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圖文對照,啓發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以及詩句寓情於景,景美情濃的特點。

3、採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讀背詩句。如:自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讀、指畫面讀等,實現美讀成誦的學習目標。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有條件的可以召開一個小型“詩歌朗誦會”,展示學生課外的古詩積累情況。

《絕句》說課稿 篇5

一、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三、複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四、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彙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五、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裏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着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六、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着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七、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並練習組詞。

2.啓發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範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八、拓展延伸

蒐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着背一背。

《絕句》說課稿 篇6

教學內容:

教學第一首古詩《絕句》。

教學目標:

1、能讀懂古詩《絕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結合詩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詞語。

3、會背誦、默寫《絕句》。

4、初步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景X。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範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的景X?寫了哪些景物?

二、教學《絕句》。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觀察X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麼意思?翠柳指什麼?鳴翠柳怎麼理解?

回答後,教師小結: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隻黃鸝在翠綠X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麼意思?青天指什麼?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後教師小結: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X水鳥。青天:藍X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羣白鷺在藍X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麼意思?千秋雪指什麼?

回答後教師小結:窗含,從屋裏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櫃裏圍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麼意思?萬里船指什麼?

回答後教師小結:泊是船在岸邊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X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X邊停靠着遠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隻。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本》第2、3、5題。

課後反思:

在古詩的教學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讀古詩理解古詩中一些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整首詩。往往忽視了課文中X圖的作用。課文中的X圖我仔細觀察和古詩的意思是有密切聯繫的。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X圖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古詩的意思,然後再理解。發現有些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學古詩時千萬別忘記X圖的作用。

《絕句》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杜甫簡單生平以及他的幾篇著作。

2、初步讀懂詩歌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課題

1.播放《春天在哪裏》及一組春景圖片,引導學生想象春天之美。

2.指名交流自己眼中的春天。(板書:美)

3.交代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讀得通暢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古詩。

2.檢查生字:要想走進杜甫的《絕句》,必須摘下老師手中的幾朵花,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手中花片上帶有古詩中易讀錯的生字及相應詞語:鳴、翠、行、鷺、含、泊)

[設計意圖:識字是低年段教學重點,又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在這個環節裏,教者採用多種形式的識字方式:自主識字、遊戲碰碰車、個性交流等,有效地激起學生的識字熱情。]

3.掃除生字障礙後學生再讀古詩、指名讀、小組讀。

(三)吟得通達

1.與學生談話交流:古人讀詩稱做吟詩,吟詩時講究平長仄短。平即平聲,就是要把普通話中的一二聲讀得長,用符號“-”表示。

2.學生猜:仄聲就是把普通話中的什麼聲調讀得怎樣,你認爲應該用什麼符號表示。(根據學生的交流,老師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如果單純地給學生講“平長仄短”的理論知識,學生對這種抽象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在這裏教者採用“猜”的遊戲,讓學生順着前面講的知識點“猜猜”後面的“仄短”內容,學生就學得樂、學得快。]

3.談話交流:古人就是用“平長仄短”的這種規律吟出古詩的韻味美和節奏美。

同學們,你們今天想當一回古人吟一吟《絕句》嗎?老師今天也想當一當古人吟一吟這首詩歌,我們誰先來當古人呢?

4.教師示範吟誦《絕句》;學生看課件上標的符號自由練吟詩,同桌互吟互評,全班配樂吟。

[設計意圖:這一組吟誦設計,時間不長,但學生連聽帶讀有10遍之多,學生對這首古詩的吟誦從陌生到熟悉,從不會吟到會吟,教學很有成效。]

(四)解得通透

1.談話:尊敬的古人啊,當你在吟着《絕句》時,你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什麼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課件:黃鸝、白鷺、雪、船)

2.藉助課件一一介紹。

黃鸝鳥:也叫黃鶯,羽毛黃色,嘴淡紅色,喜歡在春天裏鳴叫,叫的聲音很好聽。播放黃鸝叫聲)

白鷺也是一種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我們廈門很早之前被稱爲鷺島,就是因爲廈門島內棲息着很多白鷺。有關廈門稱爲鷺島的知識,課後你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查資料瞭解。

千秋雪:很長很長時間裏不融化的積雪。

萬里船:從很遠很遠地方來的.船隻。

3.賞――感受畫面美。在《絕句》古樂伴奏曲聲中,學生欣賞課件播放的四幅意境圖。

4.想――感悟意境美。(1)播放意境圖一:春天來了,新綠的柳樹上兩隻黃鸝在唱歌。

交流:同學們,剛纔我們靜靜欣賞圖片時,你好像聽到黃鸝鳥在唱什麼歌呢?聽到黃鸝鳥在說什麼悄悄話呢?在講什麼故事呢?

(學生反饋)

多麼活潑、多麼愉悅的黃鸝鳥呀!同學們,讓我們用愉悅的語氣吟誦這一行詩句,好嗎?

(2)播放意境圖二:一行白鷺輕盈地飛向藍天。交流:你看到的一行白鷺是怎麼樣飛向藍天的?它們的動作美嗎?你們就是那一隻只可愛的、輕盈的白鷺鳥,請你站起來展開美麗的翅膀邊輕輕地吟誦詩句邊飛向藍天吧!

(3)播放意境圖三:推開窗子,遠方有雪山。

交流:對着畫面,你的心中有什麼疑問嗎?誰能幫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點撥:“含”藉手勢輔助理解,建議學生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一對應組成“窗框”,移至眼前,放眼望課件上的“雪景”。學生邊做動作邊吟誦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

(4)播放意境圖四:江邊停泊着船隻。

交流:你知道江邊停靠的船隻是從哪裏開來的呢?它們已經行走多遠呢?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呢?

[設計意圖:生動的畫面、形象的意境圖爲學生理解感悟,爲學生的朗讀實踐,搭建了一個平臺,爲學生想象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5)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在“想象”中走進了杜甫的這首《絕句》了。這一路上我們掌握了不少學習古詩的方法,領略了《絕句》的音韻美、畫面美、意境美。

《絕句》說課稿 篇8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杜甫簡單生平.

2、反覆吟誦詩句結合插圖,想象詩人所描繪景象,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再學習二首杜甫的絕句。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以前學過描寫春天的古詩嗎?(指名背一兩首)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古詩《絕句》(展示第2張PPT)。這首詩不僅描寫了春天的美景,還表達了詩人美好的感情。

3.學古詩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古詩的三步學習法:出示小黑板學習古詩的方法。

(生齊讀)

1、知詩人,解詩題。

2、抓字眼,明詩意。

3、讀詩句,悟詩情。

二、古詩學習

1.這首詩的題目很特別,什麼叫“絕句”?(學生交流)(展示第2張PPT)

《絕句》是古代詩詞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爲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個字的叫“七絕”。我們今天學的這首絕句就是“七言絕句”。

2.賞音樂,學古詩。(展示第3張PPT),播放PPT內FLASH,讓學生看着視頻初步瞭解古詩。

3.進入詩內容學習。(展示第4張PPT,接下來每個小步驟根據第4張PPT上的超鏈接進行)1)導讀,大體上介紹詩的大概內容,讓學生先對詩產生映像。有助於學生接下來的學習。 2)展現古詩內容,播放聲音,讓學生邊聽邊跟着錄音默讀古詩。 3)師:這首七言絕句是誰寫的呢?引出詩的作者,進行作者簡介。課前預習中你瞭解了杜甫的哪些資料?(學生交流)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工部。他一生坎坷,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工部。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風格,而以沉鬱爲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爲“詩史”後人尊稱他爲“詩聖”。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爲《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爲《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 4)解釋部分生字詞語在詩中的意思。

“絕句”“千秋雪”“西嶺”“泊” 5)解釋詩的大意。 6)學習生字。

三、課上鞏固練習。

1)詩句填空題(展示第11張PPT)2)根據要求回答問題。(展示第12張PPT)3)選擇題。(展示第13張PPT)

將學生分小組,每道題目分別請兩三個學生起來回答,答對以加分作獎勵,最後得分高的將獲得老師準備的小禮品。這樣能讓學生髮揮自主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在競賽中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四、談體會。(展示第14張PPT)

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並根據ppt上的問題,抒發奇想,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從而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

五、快樂唱歌,鞏固知識。(展示第15張PPT)

教師播放視頻,學生集體跟着視頻學唱古詩。

將古詩編成歌曲,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該教學方式正符合小學初級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六、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

七、佈置課後作業。收集已學杜甫詩歌,背誦並默寫古詩。(展示第16張PPT)

八、拓展延伸。(展示第17PPT)

介紹杜甫另外一首《絕句》詩。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有助於更全面瞭解絕句這類體裁。

《絕句》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瞭解古詩內容,瞭解祖國山河的壯 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識9個生字,認識“舟”字旁。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意境,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啓發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我們以前曾學過杜甫的詩,你們給大家背一首嗎?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他的詩。板書課題。

二.品讀感悟

1.師範讀古詩,聽字音,聽語調和停頓。

2.自由讀,注意要讀準字音。

3.指名讀詩,聽聽誰讀得好。

4.再讀。

5.指名讀,分行讀,齊讀。

6.看圖上的景物,結合詩句,想想古詩的意境。

7.說說每一行詩的意思,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理解,不足之處教師點撥指導。

8.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體會意境美。

9.認讀生字,介紹“舟”字旁,指讀生字,開火車讀,擴詞。

三.總結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希望有一天同學們能走出去,領略一下詩人筆下的大好河山壯美。

《絕句》說課稿 篇10

學習目標:

1.會認“絕、遲、融、燕”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裏大自然中萬物復甦,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寫春天的古詩嗎?誰老背一背。

2.這節課,我們再來學一首寫春天的古詩,它是由唐代的偉大詩人杜甫寫的。

板書詩題,齊讀。

二、授新

1.藉助拼音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

2.春天的鳥兒可真多,看,小燕子非來了,還給我們帶來了字寶寶。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3.看書上的圖,聽老師讀古詩,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燕子和鴛鴦。

4.鳥兒們多喜歡這美麗而溫暖的春天呀!誰願意來讀後兩行詩?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分組讀。

5.不僅鳥兒多,花也開了,草也綠了,閉上眼睛聞一聞,你聞到花香了嗎?誰老讀一讀前兩行詩?

6.哪個小詩人願意把整首詩讀給我們聽?指名讀。全班讀。

7.試着背誦古詩。比賽背誦。

三、課堂練習:

1.複習生字。

2.背誦古詩比賽。

四、佈置作業:

課後去找一找,我有沒有寫春天的古詩,讀一讀。

《絕句》說課稿 篇11

教學目標:

在聽音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畫畫想像等環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情。背誦詩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並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字眼,通過想象,聽音樂,畫畫,練讀等等方法明詩意,並在朗讀中悟詩情,讓學生在美好動人的春景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難點:

體會“泥融飛燕子”的繁鬧,和“沙暖睡鴛鴦”的悠閒。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會背這首詩嗎?兩個黃鸝……(學生接背)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絕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絕句》(課件出示課題),它的作者也是杜甫。

絕句在這課是生字,但它們可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大家快和他們打個招呼吧,讀一讀。

二、初讀,讀準字音

1、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呢?我們來讀一讀。

2、指導認讀詞。

這首詩中有一個詞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認讀詞,(課件出示鴛鴦的圖片和文字)大家讀讀。

這就是鴛鴦,是一種水鳥,看,它們羽毛的顏色多美麗呀!在詩中的詩句是沙暖睡鴛鴦。咱們一起讀一遍。

3、下面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課件出示詩的內容),要注意把字音讀準,讀出詩的節奏來。自由讀。指名讀。

三、多種感官參與,感悟詩意。

1、讀完這首詩,你眼前出現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呀?

2、你從這首詩的什麼地方感到這是春天呀?快找一找。

默讀,邊讀邊畫。

指名彙報。

指導:其實詩中還有兩個詞也能說明描寫的是春天。泥融。“融”查字典理解。還有一個是遲日。古代有一本書叫《詩經》,上面有一句詩是:春日遲遲。是說春天到了,太陽照的時間長了,人們就把春天的太陽成爲遲日。

3、如果讓你把這首詩畫成畫,你認爲這幅畫中應該畫些什麼?和同組同學商量一下,一起完成這幅畫。

師巡視指導,指出不足。

4、展示:貼到黑板上,給大家說說你們都畫了什麼。

都誰把春風畫出來了?

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們把這首詩表達的意境畫出來了嗎?

5、下面,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讀,邊讀邊想像春天的美景。

看,這是不是你頭腦中的畫面啊?在春天的陽光照耀下,山河多麼美麗!春風輕輕地吹着,花草散發着芳香。天變暖了,冰凍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忙着銜泥築巢呢。一對對鴛鴦在溫暖的沙灘上安靜地睡覺。

下面我們再跟着音樂讀這首詩,感受春天的美景。

6、杜甫用短短的四句詩就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光圖。這麼美的詩一定要背下來。

四、古詩中還有很多描寫春天的詩,下面我們來欣賞兩首。(課件出示,美麗的畫面,抒情的音樂,古詩內容)

五、作業。

1、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

2、蒐集描寫秋天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絕句

遲日江山麗,

學生的畫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