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司馬光說課稿(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1.17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司馬光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司馬光說課稿(精選11篇)

司馬光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考慮城鄉結合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二課時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會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着、勇敢、果斷的品質。

2、能從課文插圖中觀察出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想象能力。

3、理解課文。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先利用圖片,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並突出了以讀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爲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自讀、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並在課堂中滲透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同桌相互抽卡片認讀,相互糾錯等。

五、說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導入新課

1、學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互相抽讀生字。

2、說一說同桌讀得怎樣,並幫他糾正讀錯的字。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故事的情節。

(二)出示圖片,創設情境

提問:

1、從圖上你看出了什麼?水缸在哪兒?缸裏有多少水?當時情況怎樣呢?哪個孩子是司馬光?他是用什麼辦法救落水的小孩子的?……

2、你還有什麼看不懂的?

(把觀察與談話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利於教學活動的有的放矢。)

(三)朗讀、品味

1、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剛纔自己提出的問題,並劃出關鍵性的詞句。

2、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1)學生從“缸裏裝滿了水”,知道了當時情況很危急。

(2)從“有的`嚇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一片慌亂的情景,知道當時其它小孩的束手無策。“司馬光沒有慌……”、“搬起大石頭”、“使勁砸”是司馬光救小孩的過程,說明了司馬光是一個勇敢、機智、遇事沉着的孩子。

(3)引導思考:司馬光爲什麼要用石頭砸缸?他當時會是怎樣想的?

3、品讀課文,感悟內容

(1)你覺得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們能誇誇他嗎?引導學生用以下句式誇誇司馬光。

司馬光,你真是一個的孩子!

(2)你能把其它小朋友慌亂、司馬光機智的表現讀出來嗎?你能說說讀後的感受嗎?

(3)集體交流、教師小結。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融觀察、想像、朗讀、表達於一體,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進而初步體會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四、情境表演

1、你們能把當時的情境表演出來嗎?

組織學生表演體會司馬光救小夥伴時的表情動作,同學之間互相評議。

(課堂表演是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全身心感受,讓學生自由組合,當堂表演是達成學習目標的有效措施。)

2、拓展思維:司馬光救小朋友的方法好不好?假如你是當時的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樣做?你有什麼好辦法救這個掉進水缸裏的不朋友?組織學生討論表達。

3、如果你身邊發生了意外的事情,你會怎樣做呢?如:在超市裏和親人走散了;或者忽然有可疑的陌生人到你家裏,而大人又都不在家……

(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做出評價,鼓勵他們遇到困難時要冷靜思考,想辦法解決。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想像思考,聯繫生活,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

五、指導寫字,課堂練習

1、教師出示本課要寫的字,大家一起讀並組詞。

2、引導觀察這些字的筆畫順序以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強調要點。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

六、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1、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遇到緊急情況,要沉着冷靜。)

2、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裏人聽。

3、通過其他途徑進一步瞭解司馬光。

司馬光說課稿 篇2

  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2、認識爬字旁,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園、爬、別”。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說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看圖、想象,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積極開動腦筋、機智救人的高尚品質。

  說設計理念

《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獲得思想啓迪,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讀一讀,重感悟。

朗讀是語文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方式。朗讀不僅僅是爲了理解課文內容、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獲得充滿靈性的感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讀懂課文的內容,想象課文的情境。通過朗讀,讓學生腦中再現小朋友驚慌的表現,體會慌亂的場面。通過演讀,讓學生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2、說一說,重遷移。

語文教學要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應充分利用文中插圖,情節的空白處,創設說話的情境,讓學生樂說、想說、會說。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觀察圖畫,說一說小朋友驚慌的表現;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想象說說人們會怎樣稱讚司馬光,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寫一寫,重自主。

寫字指導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爲重要。寫字指導時讓學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間架結構,加深印象,到自己寫字的時候就能正確、美觀地把字寫在田字格里了。

  說過程展示

一、設境激趣,導入課文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司馬光》(齊讀課題),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故事(播放錄像)。請小朋友邊看邊想,講了司馬光的什麼故事?

二、讀讀演演,激活情感

(一)教學第一自然段

1、(示多媒體)瞧,誰來了?(司馬光)司馬光是什麼時候的人呀?(示:古時候)指導讀好輕聲。你從圖上哪裏看出司馬光是古時候的人?對呀,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示: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指名讀。

2、看,(示多媒體)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他們在什麼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們玩得真起勁呀!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句話讀好?(出示: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指名讀。

3、(示多媒體)花園裏有些什麼?

(再出示:花園裏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自由讀,想想這口水缸怎麼樣?水多不多?怎麼知道的?(點擊“大”“裝滿”,指導讀好)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戲的快樂時刻,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呀?(示多媒體)和文: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自由讀。

(1)小朋友是怎麼掉進去的?(點擊:爬上一不小心)什麼叫“一不小心”?平時你有沒有一不小心把事情搞砸的情況?誰來讀好這詞?指名讀。

(2)水缸這麼大,水又滿滿的,小朋友掉進去會有什麼後果呢?

(3)這時的情況真是十分危急,這句話該怎樣讀?指名讀,齊讀。

2、這時,小朋友們怎樣了?(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1)“慌了”(點擊:慌)就是怎麼了?指導讀詞。

(2)引讀: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3)(示多媒體)誰來學着喊一喊?怎麼喊?喊些什麼?

(4)表演讀這句話。

(5)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練習說話。

①出示句式:下課了,同學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②還有在什麼時候做了一些不一樣的事呢?說話交流。

3、齊讀第二自然段。

4、小組討論:這些小朋友的做法能解決問題嗎?得出結論:哭一點也沒用,喊比哭好,但周圍沒有人在的話也沒用,跑去找大人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有人來也怕晚了,總之,都不是可行之法。此時,司馬光不喊不叫不慌,在想什麼呢?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要抓住文本的空白處,創設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自由地想象,充分地感悟,富有創意地表達,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司馬光是怎麼做的?

從哪兒看出司馬光沒有慌?(示: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指名讀。(點擊:使勁)是什麼意思?(示多媒體)從哪裏看出司馬光很使勁?(點擊:大石頭)

(1)誰願意上來學學司馬光砸缸的樣子?學生提建議怎樣把砸這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2)願意做的站起來做一做。

2、司馬光爲什麼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3、此時,(示多媒體)及文: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師生接讀。

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讀出高興、輕鬆的語氣。

4、男女生比賽讀第三自然段。

三、想象說話,拓展思維

1、小朋友,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還會想出什麼辦法救這個小朋友?

讓學生討論這些辦法是否可行,得出結論: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司馬光的辦法是最好最有效的。

2、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會怎麼說?

假如你是邊上的小朋友,看到司馬光救出了小夥伴,肯定很高興,那會對司馬光說些什麼?

假如你是那個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會對司馬光說些什麼?

【設計意圖:層層深入的說話訓練,再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達到了文以載道的教學目的。】

四、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把課文美美地讀一遍。

現在,你想對司馬光說些什麼?誰來誇誇司馬光?(示:司馬光,你!)

  說教師總結:

由於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後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幾百年後我們也一直記得他。課後你們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你會更加了解司馬光。

五、指導寫字:園爬別

1、(多媒體出示)園爬別指名認讀。

2、自己想辦法記憶字形。

3、學生說說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筆畫。

園:全包圍結構的字。教新偏旁“國”字框,寫這類字,裏面部分不能寫得過小,也不能偏在一邊,內部要豐滿,和四周要靠得較緊。

第二橫在橫中線上,豎彎鉤寫在豎中線上。

爬:左右結構。第一筆是平撇,第二筆是直撇,張開幅度不能大,與豎靠得稍近,捺張開的角度要稍大,以便托住“巴”字。“巴”字宜小些,上部與“撇、豎”兩筆齊平,“豎彎鉤”與“爪”的捺相接,寫在豎中線上。

別:左右結構,立刀旁的豎鉤起筆要高。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字”習慣。學生寫不好字,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沒有把握好字的間架結構和筆畫的位置。只有“讀”好字,想好筆畫位置,才能在寫字時做到收放自如。】

司馬光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簡析:

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歷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大水缸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過這個故事啓發學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這正是這單元的主題內容——小故事裏學大智慧。這個小故事生動形象,是訓練學生說、寫的好素材。

二、目標擬定:

教學目標:

1、感悟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想象的習慣。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3、讀懂故事蘊含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體會,自覺去做。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想象的習慣,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感悟內容中蘊含的道理,有所體會,自覺去做。

教法、學法

1、教法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隨機點撥提升。

2、學法

填換詞語,補充空白,提出問題,說心裏話。仿說仿寫訓練。

三、教學設計

(一)回顧全文,交代目標

1、與老師接讀課文,老師的導語:從前有個人叫司馬光。他小時候,常跟小朋友在花園裏玩兒。花園裏有什麼呢?有一回,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這緊急關頭,小朋友們怎麼做的?司馬光呢?這樣,既回顧了課文內容,又使學生容易抓住主要內容。

2、給出詞:司馬光,使勁,砸缸,救出。學生連詞說主要內容。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這樣訓練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進入課堂情景。

(二)自主學習,交流訓練

1、課件出示學法提示:

(1)填換詞語——

(2)補充空白——

(3)提出問題——

(4)說心裏話——

2、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按學法進行邊學邊標註。這幾招學生都會,很樂意參與學習,爲展示自己的能力做準備。

3、先交流前兩項,有的在花園前填“美麗’,在假山前填“高高”……在1自然段後補充掉水缸裏的小朋友的`動作、叫喊,在2自然段後補充一些小朋友的救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語言得到了訓練。這時,課件出示一組句子:

(1)有個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兒,不小心掉到大水缸裏了。

(2)小朋友們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3)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裏的誰流出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終於得救了。

相機指導朗讀。之後,告訴學生這是對比的寫法,更突出司馬光的果敢睿智。接下來點撥提升,訓練學生用對比的句式說話。先給出例句:

“上課預備鈴響了,同學們有的連忙擺好書本,有的揹着手靜等老師來上課,還有的看看生字,準備發言。只有小明還蹲在地上偷着玩自己的卡片”

這樣一步一步的把讀,想,批註,說,有機的融在一起,落實了教學重點。

4、交流後兩項,學生自主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和故事裏的人物說心裏話,如、爲什麼司馬光有那麼好的辦法?他不怕別人找他賠缸嗎?我對司馬光說——,我對掉在水缸裏的小朋友說——,我對跑了的小朋友說——,我對找大人的小朋友說——,我對全班同學說——學生學的津津有味,樂此不疲。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寫話訓練,提高能力

指導學生仿上邊的例句,用對比的方法,寫一段話,爲拓展學生的思路,照顧差生,可以給出提示語:

下課鈴響了,——————————————————。

讀書課上,———————————————————。

秋天到了,花園裏的花————————————————。

司馬光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課文生字教學我已經在第一課時完成。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是考慮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二課時、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本節課我設計了2個教學目標。

(1)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個聰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先利用聽故事形式導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回憶帶有豎心旁部首的字,增進學生對部首鞏固。並突出了以自學互動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互動自己學會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爲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討論、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並在課堂中滲透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同桌或小組相互討論,相互糾錯等。

五、說導學過程

導學過程我設計了四個環節:激趣定標、自學互動、測評訓練。

(一)激趣定標方面

我以二點教學方式、

1、先以講故事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這樣就能讓學生知道本節課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他們就會樂意的去學,這節課就會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自學互動方面

我設計了二個自學互動。(互動一)讓學生自己看課文插圖先了解插圖的圖意然後在根據圖意出示4個問題讓學生考,這樣有利地提高了學生認真看圖思考問題的能力。(互動二我先讓學生小聲自由的讀全文解決互動一的四個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我把時間還給他們讓他們自由以小組討論或同桌的去思考、然後在讓他們完成以上的四個問題。因爲高校課堂提倡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三)測評訓練

在測評訓練中我設計了4道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問答題,這樣設計可以掌握到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內容是否真正學會和懂了,爲下一節課做好改進教學方法的準備。

司馬光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這篇小文言文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文言文很簡短,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話介紹了一個驚險的場景,第二句話用了連續的動詞表現出了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課文雖然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詞與現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讀和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帶着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但由於本文的文體特點,還是要以朗讀讀爲主。在理解詞意上練習邊讀邊想。

二、說學生

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在讀和理解上可能會有些無從下手,但生活中也有過一些積累,如國學誦讀當中接觸過一些這樣的句子,所以也不會太陌生。教師可以採用圖文對照、結合註釋、查找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大意,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相同之處,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積累,初識文言文

(二)揭示課題,認識複姓

(三)初讀課文,培養語感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採用了範讀、學生自由讀、有節奏的讀,師生對接讀,你問我答讀,記憶比拼讀,去掉標點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四)理解課文,感知人物

在這一環節,我讓孩子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句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學着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並設計了一個想象補白的創編,目的是爲學生平時要學會抓住細節寫一件具體的事而服務的,課後練習的佈置也是這種指向,

(五)整體感知,熟讀成誦

最後這個環節我設計了背誦,希望同學們把這樣的文章記在腦海中。

司馬光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三年級上冊第24課《司馬光》正是這樣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的七歲男孩的形象。"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實爲文眼,突顯了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全篇內容簡單,言簡意賅,但故事情節完整。

本文是中年級學生接觸的簡單的文言文,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隧道,走近歷史先賢,在閱讀與思考中汲取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這將爲培養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對於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爲打好學習古文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爲他們進一步瞭解祖國文化做好鋪墊,並對其一生文化素養的積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爲難點來突破。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也是本課重難點之一。

四、說教法。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談話導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讀寫結合——激發想象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本課的教學過程力求體現以學生爲主,運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對文言文有個初步的認識;在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感悟語言的藝術魅力,體會古文的韻味。運用啓發引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掌握學習古文的方法。

五、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說教學過程。

第一版塊:名言導入,激發興趣。

以古代名言警句爲話題導入新題,解題。讓學生讀,比較與平時所學課文有什麼不同,發現文言文的基本特點,言簡意賅,使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興趣。然後導入課題,簡單介紹文中主要人物。

第二版塊:反覆朗讀,讀好文本。

本板塊除讓學生過好生字關外,應重在讀上下功夫。學生剛接觸文言文,能否正確斷句、流利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首先引導學生斷句,讓他們明白應怎樣停頓,然後通過自讀,抽生讀檢查。在朗讀不盡人意時,老師再逐句進行指導,給學生以停頓、語氣、語調上的暗示。並通過表情和適當的肢體語言範讀,還原語言文字的.形象,切切實實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學習是一種樂趣。因爲好的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能激情激趣。

第三版塊:根據註釋,疏通全文。

本板塊的教學,在學生依據註釋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採取尋找夥伴,自由結合的方式,理解內容。在彙報學習成果時,以簡驅繁,突破難點。

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文言文的橋樑。這個環節是教學的重點。在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一個大問題:你讀懂了什麼?怎麼讀懂的?"讓學生彙報交流,出示句子,一句一句的讓學生彙報理解,並有意地進行學法的引導。在學生彙報的同時引導學生看註釋聯繫上下文,擴詞連句。理解之後大聲朗讀,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第四版塊:讀課文,初識文言文味道。

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的動漫故事,激發興趣,學生自由讀課文、讀譯文。交流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感悟司馬光的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並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哪個地方寫出了司馬光很聰明。在此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對司馬光的讚賞。

讀書要讀出味道來,抓住關鍵詞,帶着問題讀書,才能讀出味兒來,才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學生初識古文,初步瞭解古文的學習方法,剛剛讀出古文的一點味道來,一定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個時候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能考查一下學生是否能夠體會到語言的精妙之處,一舉兩得。

第五板塊:熟讀成誦,豐富積累。

人常說:"熟讀成誦更要緊",學完課文,然後創設情境讓學生誦背,更有利於積累語言,豐富語言。

第六版塊:課外拓展,豐富閱讀。

隨着有效教學框架的不斷深入,課外拓展已成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可謂一舉兩得。

八、說板書。

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內容,突出了文章重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爲主,以讀爲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司馬光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司馬光》是省編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寫的是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缸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他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啓發學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並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別人想的是趕緊離開缸,而司馬光想的是缸裏的水離開人。

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給第二課時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二、說目標

1、通過看圖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及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2、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教材中司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爲了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主體得到發展,結尾處設計了發散思維的訓練。

教學重點及難點:讓學生理解花園裏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聰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學的重點。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採用看圖法、質疑法、討論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體現以學生爲主的人文情懷。

2、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以質疑爲主線,運用討論反饋法,引導學生質疑——致垡約胺蠢庖傘??胂螅?嘌誶笠熘星蠹訓乃嘉?椒

四、說教學。

1、從中質疑。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的出示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進入課堂情景。

(1)從中你都觀察到了什麼?

學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張大嘴巴,一臉驚慌的樣子。

(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近缸裏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2、是誰救的他,他是怎樣救的?

學生所提問題正是目標1要完成的任務,通過看圖瞭解當時的情況,帶着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解決這些問題。

2、通過自讀、討論,突破重點解疑。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兩個問題,學生自讀1—3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帶着問題讀課文,可以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讀書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藉助弄清花園裏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後討論,孩子是“不小心”沒留神掉進缸裏的,啓發學生想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怎樣?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緊急。

(3)再讀課文4—6自然段,解疑第二個問題。以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1、經過自讀,學生了解到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麼辦?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樣想的?

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麼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該怎麼辦,束手無策,而司馬光是怎樣做的?

爲了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再次讀課文,獨立思考當時司馬光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經過反饋得出當時司馬光想如何儘快讓水離開孩子。做法:拿起石頭使勁砸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水流出來,小朋友得救了。從司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個敢想敢幹、機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1)爲了培養學生多向思維方法,結尾設計了一個情景,“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麼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於學生想象能力的發揮。

(2)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以下結果:

有人認爲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辦法。如團結起來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裏,因爲缸裏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來。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網子撈……

(3)同學們說的這些方法再與司馬光的辦法比較,發現只有司馬光的辦法能既快又保險地救出孩子。所以在求異中求佳,同時肯定同學們的想法。

五、說板書。

板書條理清楚,一目瞭然,展現了的主要內容,有助於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司馬光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於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

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已經在第一課時完成。會寫的字放在第二課時教學,但是考慮學生會存在差別,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二課時(生字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目標

會讀、寫、運用“別、到”等6個字。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先利用對唱形式導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回憶部首,增進學生對部首鞏固。並突出了以自學互動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互動自己學會生字。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爲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討論、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並在課堂中滲透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如:同桌相互抽卡片認讀,相互糾錯等。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複習導入

⑴、問答對唱:學生分兩小隊,老師進行指揮。先由師唱“什麼字豎心旁?誰猜對了誰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學接着唱,對答老師“慌字是個豎心旁,我猜對了我就走”,回答完畢回到座位。

⑵、讀一讀數量詞: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塊石頭、一個小朋友。

2展示學習目標:

會讀、寫、運用“別、到”等6個字。

二、自學互動

(一)、識字互動

小組交流,要求:會讀,分析結構,懂筆畫順序,組詞等。

(二)、寫字互動(突出重點字的指導,培養良好寫字習慣。)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我會寫”中的六個字,發現六個字的規律:左右結構。組織學生討論在書寫中應注意什麼?

2、自由練寫,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右雙耳”的寫法。

3、書寫展示,相互評價,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紮紮實實的加強寫字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三、適時點撥

識字

引導學生觀察,找出規律。(要寫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橫排兩個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寫字

教師有意識地指導難點字:如“那、都”兩字中的“右雙耳”的寫法。引導學生把不好寫的字多寫幾遍。

四、測評訓練

1、看拼音寫詞語

biéréndàochùnàlǐdōushìjīnɡxiàjiàoshēnɡ

( )( )( )( )( )( )

2、想一想,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 )水缸一( )石頭一( )毛巾一( )水

一( )小朋友一( )花園一( )假山一( )掃帚

五、總結

1、這節課就要結束了,小朋友們都學會這六個生字了嗎?(適時表揚)

2、我們在書寫左中右結構的字時,不僅要注意左中右的寬窄,而且要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將筆畫搭配得當,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司馬光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預習、觀察字形等方法隨文識記“司、跌”等5個生字,通過觀察比較寫好“司、庭、跌”3個生字。

2.通過跟老師讀、畫停頓符號等方法學習朗讀課文,注意讀好課文節奏。

3.藉助註釋、插圖、微課、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在對比中感受人物形象,初步瞭解文言文特點。

教學流程】

一、舊知導課,揭示課題

1.揭題導課: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司馬光(板書課題)。

2.介紹複姓“司馬”:司馬光是一個人的名字,你知道他姓什麼嗎?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姓氏歌,裏面就提到了不少複姓,有哪些?(諸葛、東方、上官、歐陽)今天又認識了一個新的複姓,叫——司馬。

3.介紹司馬光:司馬光是北宋人,他是一位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也就是說他研究歷史、寫文章都非常厲害。他編寫的《資治通鑑》就是一部很偉大的史書。

4.聯繫舊知,引出“文言文”: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個故事。但是今天的課文和平時的課文很不一樣,這是我國古代的人們寫文章的時候使用的語言,叫作“文言文”。(板書:文言文)

二、讀出節奏,讀通課文

1.範讀:這是我們第一次學文言文,文言文的朗讀和現代文有點不一樣,所以就先聽老師來讀一讀。

2.跟讀:是不是我現代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想不想來學一學呢?好,捧起你們的書本,跟着老師來讀一讀。(逐句跟讀)

3.開火車跟讀:接下來我們開一列小火車好不好?(逐句開火車3—4人跟讀,隨時詞卡正音)

4.集中正音(甕、迸)。

5.聯讀:讀準了字音,又跟着我這樣讀了幾遍,接下來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讀一讀好嗎?我們來聯讀,我讀句子的句首,你們連着來把下面的句子讀完整。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6.跟讀長句:想不想再來讀一讀?我們接下來難度加大,跟着我來讀長長的一句好不好?(生跟讀)

7.自由讀:想不想試着自己連起來把它讀一讀?好,那就自己大聲地讀幾遍吧。

8.指名讀。

9.畫停頓符號:她棒在哪裏呢?我們一起來看。她讀文言文的時候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停頓了呀。我們來看一看,她在哪裏做了小小的停頓?(齊答,師畫斜槓)

10.引導發現人物後面的停頓。

11.引導發現動作後面的停頓。

12.小結:是呀,在表示人物名稱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後面稍稍作了停頓,這個文言文讀起來味道就不一樣了。

13.齊讀:我們再一起捧起書本來讀一讀這篇文言文吧。

三、讀懂課文,講好故事

(一)瞭解第一句話的'大意,學習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粗知大意:讀了這麼多遍課文你都讀懂了什麼?(自由交流)

2.引出故事:你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了周老師這個故事大概的意思,讓我知道了故事原來發生的情形就是——一起讀(讀第一句,其它隱灰)

3.藉助不同的方式學習第一句。

(1)“羣兒戲於庭”(標紅)

藉助註釋理解“庭”:你是怎麼讀懂這個“庭”的?噢,註釋告訴了我們這裏的“庭”是庭院的意思。(圈畫)我們可以藉助註釋來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其實藉助註釋學文言文我們一點也不陌生。註釋在哪裏出現過?對了,我們在學古詩的時候就碰到過。

引導發現文言文中詞語的換序理解:戲於庭——在庭院中玩耍。聰明的你發現了嗎,文言文中有些詞語的順序和我們今天說的不太一樣。“戲於庭”是“在庭院裏玩耍”。

換序理解(拓展):這樣的說法你會嗎?下課了,我們都跑到操場上游戲,古人會怎麼說?在操場上游戲——戲於場。鈴聲一響,我們都回到了教師學習,又該怎麼說?在教室裏學習。小結:同學們可真厲害,都會學古人說話了。

文中的這羣小朋友是在——庭院裏玩耍。我們一起在來讀讀這半句話。

(2)“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標紅)

你還讀懂了什麼?有一個小朋友爬到了一口甕上面。“甕”是什麼?(微課)

合作表演“足跌沒水中”:誰願意上臺來表演一下?是呀,“沒水中”就是指那個小朋友沉入到水中了。

情景創設,談感受:眼看着自己的小夥伴要被水淹沒了,你的心情怎樣?

情感朗讀:請你帶着這種感受讀讀這兩個短語。你能把這份心情讀出來嗎?試試看。

3.想象說話:那你會怎麼辦呢?想什麼辦法救出來呢?(指名2—3生)

(二)瞭解第二句話的大意,在對比中凸顯人物形象

1.瞭解其他人的做法:你們那麼多的行爲,文言文只用了一句話,那就是,讀——衆皆棄去。孩子們都怎麼樣了?(都跑開了,有的去找大人了,有的……有的……)

板書:衆 棄去

2.讀懂司馬光的做法:只有司馬光,他怎麼辦?一起讀——光持石擊甕破之,他怎麼做的?(指名回答)你從哪裏看到的?

3.演一演司馬光:只有司馬光沒有慌(板書:光 )持石擊甕,把這口甕砸破了,我們一起來演一演這個司馬光擊甕破之的樣子。

4.情境創設,感情朗讀:司馬光呀,司馬光,當其他小夥伴們都跑了的時候,你爲什麼不跑呢?(談感受,朗讀)

5.瞭解人物形象:同學們,當小夥伴跌入甕中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讀——只有司馬光——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司馬光?(指名2生回答,朗讀,齊讀)

6.讀懂結局:果然,司馬光的方法奏效了,一起讀——水迸,兒得活。開火車讀。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情形?

7.小結:甕被——砸破了,水——涌了出來,所以小孩——得救了。一起再來讀一讀。

8.齊讀:看來你們真的把這個文言文的故事讀懂了,讓我們捧起書本一起再來讀一讀吧。

(三)藉助註釋講故事

1.引導學生藉助註釋講故事:接下來,我們要藉助註釋來講一件這則故事嗎?同桌之間互相講一講。

2.推薦同桌講故事:覺得自己的同桌講得怎麼樣?推薦一位來講一講。(用訊飛呈現於屏幕之中)

3.檢查是否藉助註釋。

4.師生合作文白互讀,梳理結構。

5.文白對比,發現特點:剛纔那位同學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這麼長長的一段話,課文只有短短兩句話,你發現文言文有什麼特點?(自主交流)

四、小結課堂,指導書寫

1.男女生合作讀課文。

2.感受文言文的文化:其實啊在古代,讀文言文還可以用吟唱的方法,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指導書寫:庭、跌。

司馬光說課稿 篇10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纔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能力素養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藉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⑴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⑵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⑵“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⑵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麼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⑶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麼樣的水缸?

⑷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不小心”是什麼意思?

⑵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⑶爲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什麼危險呢?

⑷用着急的心情練讀。

⑸小組內練讀後,全班交流。

⑹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麼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⑴思考:小朋友們爲什麼這麼驚慌?

⑵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⑶小組內練讀。

⑷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⑸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⑹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⑴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爲什麼?

⑵試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爲什麼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⑶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⑷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⑸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裏爲什麼要一口大缸呢?有什麼用?

⑹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⑺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⑴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⑵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課文:

1、練習背誦課文。

2、同學們相互評議。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書寫:

1、學習生字“我會認”

2、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記住本課的生字、新詞?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3、學生交流學習。

4、彙報學習體會。

5、學生反覆認讀生字。做遊戲。

3、學習“我會寫”,指導書寫本課的生字。

⑴出示生字卡片,學習“我會認”

⑵仔細觀察本課在寫的生字,說出規律:均爲左右結構的字。

⑶指導書寫“別、到”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⑷學生仿寫、描紅,教師相機指導。

⑸教師進行評價,並及時鼓勵。

三、課堂練習:

1、比一比,再組詞。

救( )勁( )司( )

球( )徑( )同( )

2、擴詞。

司( )( )假( )( )

使( )( )別( )( )

四、課堂總結:

司馬光說課稿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登”等7個生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講故事,感受司馬光的優秀品質。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以歌曲《司馬光砸缸》激趣,接着介紹故事出處;複習文言警句,爲學文做準備。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司”字。

3、交流複姓。

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1、讀準字音。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明確多音字“沒”在文中的讀音,並學會根據字義選擇正確的讀音。

2、讀出節奏、韻味。

(1)教師範讀,強調停頓,做到“聲斷氣連”。學生跟讀,讀出文章的節奏、韻味。

(2)學生自由練讀,體會文章內在的邏輯停頓。

(3)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停頓要自然。

三、讀懂意思,讀出思考

1、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1)學生交流總結理解古詩常用的方法:藉助註釋理解、藉助插圖理解。

(2)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學習,交流解疑。

(1)學生帶着理解或疑問,根據學習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1)羣兒戲於庭

①教師提示,“於”可以理解爲在。

②學生仿說。孩子們還會在庭院裏幹什麼呢?可以怎麼說?

(2)“甕”與“缸”。

圖片對比區別“甕”與“缸”。

(3)“跌”與“登”

①學生找出這句話中與足有關的動作詞。

②運用拆字法理解“跌”。“跌”是一個“足”加“失”組成的,那怎麼理解它呢?(失足)

③通過字理識記、理解“登”。

④利用寫字歌,指導書寫“登”。

⑤指導朗讀,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4)衆皆棄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危險,你會怎麼做?那文中的小朋友離開去幹什麼了?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解釋呢?(大家都被嚇壞了,連忙離開跑去找大人幫忙。)

教師小結:理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添加自己合理的理解。

(5)光持石擊甕破之

①情境表演,加深理解。

②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之”。

4、交流表達,感受人物品質。

落水的孩子獲救了,你覺得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四、走近古文,發展語言

1、文白對讀,體會文言文特點。

(1)出示古今文章,師生文白對讀。

(2)交流、總結文言文的重要特點:言簡義豐。

(3)學生朗讀無標點、豎排版的課文,深化理解。

2、角色體驗,靈活講故事。

(1)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嗎?

(2)如果要把它講給弟弟妹妹,你會用什麼形式講呢?

(3)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給講課的老先生講這個故事,又該怎樣講呢?

教師提示:給不同的人講述,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

五、豐滿形象,延伸課外

司馬光七歲砸甕;十二歲斬殺巨蟒;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開始步入仕途。後來成爲了北宋時候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司馬光的故事,可以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宋史·司馬光傳》。如果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喜歡上了文言文,可以讀一讀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書中有中兩千多個有趣、充滿智慧的文言小故事,書中有原文,有註釋,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

六、板書設計

24、司馬光文言文

藉助註釋藉助插圖

機智勇敢沉着冷靜聯繫生活聯繫上下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