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3篇

本文已影響 1.04W人 

精選說課稿3篇

精選說課稿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的說課內容是一篇高中文言課文――荀子的《勸學》。下面我將就教材、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分析。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說教材

《勸學》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文言文單元一篇閱讀課文,本文文質優美,在寫法上非常獨特,比興寫法、比喻論證的方法,都是值得學習的,作者較系統的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習應持的態度,其中不少觀點對今人仍有教育意義,是對學生進行文言知識的傳授和思想情感教育,勸勉學生勤奮學習的好材料。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通假字等,可結合本課課後練習完成這一單元要求。

二、說重點難點目標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材大綱要求:繼續熟悉常見的文言實詞的一般用法,瞭解常見的文言句式,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閱讀課文,故既要擔負起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的任務,又要把在精讀課中學到知識延伸,能力遷移,形成基本技能的雙重任務。基於此,將本文的基礎目標確定爲:

基礎目標:

1、積累掌握文言實詞“絕、強、假、望、聞”意義和用法。

2、瞭解通假字的定義,積累10個通假字。

3、學習本文比興的寫法,以及比喻論證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獨立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養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

1、瞭解荀子對學習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啓迪。

教學重點:

1、積累掌握文言實詞“絕、強、假、望、聞”意義和用法。

2、學習本文比興的寫法,以及比喻論證的方法。

教學設想:

擬定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點:釋題,簡介作者,初讀課文,感知教材,理清文章思路,提出疑難問題。第二課時。簡析課文,總結文言知識,積累五個實詞,熟讀成誦,能準確默寫蘊含深厚的名句。進行閱讀訓練,寫作訓練。

三、說教法

教師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因此我準備用兩課時,採用啓發式教學,貫穿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新思維。以學生自讀爲主,貫以串講的教學方法,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用原文語句作答,譯出較難的文言句子,改變教師串將到底的做法,在質疑啓發時,力求達到引而憤,憤則啓、導則悱、悱則發的效果,始終要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

四、說學法指導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參照註解,動口動腦,自問自答,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讀的要求:句讀準確,字正腔圓,流暢,熟讀成誦。

五、說教學程序

沒有創新,就沒有語文教學,一個優秀的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使學生在獲取知識中的情感愉悅的過程,是學生求知慾望被不斷激發的過程。因此,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1、佈置課前作業,課外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警句,每人不少於三條。

2、交流古今中外名人談讀書的.名言名句,並以此導入課題,激發興趣,也可以積累素材。

3、學生讀。

一讀掌握句讀,結合課前預習。

二讀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教材。

三讀提出疑難問題,重點實詞、虛詞點撥講析。

四讀研究性學習。

五讀遷移提升。

這當中要注意以“三爲”爲主: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強調三個對話,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使課堂真正成爲學堂,成爲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搖籃。

4、反饋練習。(投影出示相關閱讀訓練材料)

5、歸納總結:這節課以閱讀爲基礎,以研究性學習爲主線,以五步閱讀法爲實踐模式,是一節實施新課程理念的古文課。

6、板書設計。(投影)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音版第九冊第二課《豐收鑼鼓》,此曲是彭修文、蔡惠泉借鑑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充分發揮打擊樂器表現功能的一首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的民族管絃樂曲。樂曲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在雄壯嘹亮的引子後,展現了一幅熱情歡快、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跳蕩、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後以浙江吹打樂中的十面鑼爲主奏的鑼鼓段,情緒更爲歡騰。第二部分旋律舒展,具有歌唱性,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第三部分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後,笛子和雲鑼分別展現了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和陽光下水庫的鱗波。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表現了歡慶豐收的場面。

本課的欣賞是學生在學習民族樂器: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彈撥樂器後介紹的最後一類民族樂器—打擊樂器時結合欣賞的民族管絃樂曲。由於本曲中出現了三段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吹打音樂:浙江的鑼鼓經、潮洲鑼鼓和戲曲鼓樂,使整首樂曲風格更爲鮮亮,也是較爲吸引學生聆聽注意的地方。但由於整首樂曲的結構較爲複雜,主題的出現並沒有按常規的樂曲結構展現,欣賞時,學生的接受有一定的難度,可能影響到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爲此,如何確定目標,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成爲設計的關鍵。

(二)教學目標

下面我根據課標中提出的 態度與情感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音樂知識與技能三個目標維度有機結合,制定以下三個目標:

1、聽辯、模仿演奏鑼、鼓、鈸、木魚、碰鐘、雲鑼等幾種常見的中國民族打擊樂器,瞭解樂通過器的音色特點,並在欣賞《豐收鑼鼓》的過程中感受打擊樂器對樂曲情緒的渲染作用。

2、欣賞民族管絃樂曲《豐收鑼鼓》,感受樂曲歡快、熱烈、喜慶的情緒,瞭解樂曲的結構,初步分辨每一樂段的演奏樂器、情緒變化以及樂曲的主題旋律,並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鑑賞能力。

3、通過簡單模擬演奏,初步瞭解民族管絃樂隊演出時的空間排列位置。

(三)教學重點

音樂教學最基本的屬性就是情感性,大凡忽視情感性的音樂教育是很難獲得成功的。爲此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感受樂曲的歡快、熱烈、喜慶的情緒就顯得尤爲重要。但同時音樂又是一門2技術性很強的學科,讓學生在體驗樂曲歡快情緒的同時瞭解樂曲的結構,分辨每一樂段的演奏樂器、主題的變化成爲本課的重點。

(四)教學重點

本曲的結構複雜,內涵豐富而學生又缺乏聆聽的經驗,故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直接形象、可操作的聆聽體驗方式,讓學生拿着欣賞音樂的鑰匙,引領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與聯想成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基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目標分析和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我確定以激“趣”爲突破口,以激“情“爲中心,貫穿整個音樂教學全過程。做到:

1、視聽結合,貫徹直觀性原則。

2、動靜結合、律動與聆聽結合,貫徹參與性原則,加強音樂的實踐操作性。

3、融音樂知識與具體的情景教學中,作到音樂性與技能性的有機統一。

三、說教學過程

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我設計了本課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動靜結合 認識打擊樂器

(二)聆聽體驗欣賞《豐收鑼鼓》

(三)小結佈置作業

其中第二個環節又安排爲:1、整體感知揭示曲名 2、分段聆聽深入體驗 3、完整復聽拓展延伸三個部分。

下面我來具體談一談

(一)動靜結合 認識打擊樂器

1、播放“浙江鼓樂”片段,引入中國民族打擊樂器介紹。

引入:同學們,剛纔我們一起在熱烈喜氣的音樂聲中走入音樂教室,能聽出是用哪一類樂器演奏的嗎?(生回答後)今天我們將在學習中國民族吹管樂器、拉絃樂器和彈撥樂器的基礎上,再次瞭解中國民族樂器的另一大類樂器——中國民族打擊樂器。

使學生在熱烈在打擊樂器合奏中走入音樂教室,開門見山切入正題。不僅使學生更易集中注意力而且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心理上的準備,爲進一步學習做了有效的暗示。迴歸到聆聽音樂的良好狀態。

2、我請學生邊觀看多媒體出示的鼓、鑼、雲鑼、鈸、碰鐘和木魚,邊聆聽相應的音響鏈接。熟悉六類打擊樂器的形狀和音色特點。音響與畫面相結合增強記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爲進一步鞏固,我採用了猜謎式的遊戲方法,逐一按照ⅹ ⅹ ⅹ ⅹⅹ ⅹⅠ的節奏敲擊,請學生來猜一猜,學生猜對後模仿敲擊,並請其他同學邊口唸樂器的聲音(咚、鏘、才)邊徒手敲擊。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瞭解了《豐收鑼鼓》中第一主題的典型節奏,一箭雙鵰。

4、聽辯兩個音樂主題,(選自《豐收鑼鼓》的第一主題旋律和第二主題旋律)分辨哪個主題片段採用了ⅹ ⅹ ⅹ ⅹⅹ ⅹⅠ這一節奏型 。並要求學生隨音樂節奏敲一敲。使教學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不僅進一步熟悉了三種樂器,而且熟悉了樂曲《豐收鑼鼓》的旋律,爲欣賞樂曲埋下伏筆。

(二)聆聽體驗 欣賞《豐收鑼鼓》

1、整體感知 揭示曲名

(1)請學生在不出示曲名下完整聆聽,並帶着三個問題聆聽:(1)樂曲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2)樂曲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3)當你聽到第一主題音樂時請你隨音樂節奏拍拍手。使聆聽更有針對性,同時要求邊聽邊拍手的肢體律動更能幫助孩子熟記主題。

(2)在學生回答聽後的第一個問題後揭示曲名,因爲我們知道音樂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在請學生聆聽音樂請不要過早把學生的想象空間框在題目的框裏,更益於學生想象力的發展。

(3)播放樂曲中三段鼓樂:浙江鼓樂,潮州鼓樂,戲曲鑼鼓樂。教師依次介紹鼓樂名稱。三段鼓樂別具特色,而且對整首樂曲起到了渲染烘托情緒的重要作用,單獨聆聽非常有必要。

2、分段聆聽 深入體驗

(1)第一部分的聆聽,要求學生在出示的四幅畫中尋找合適的與音樂相匹配,藉助畫面幫助學生把握夤夜形象和情感。

(2)聆聽第二部分時,我主要從聆聽分辨演奏樂器入手,並讓學生隨着音樂徒手模仿演奏。一方面進一步深入挖掘了夤夜要素提高音樂聽辯能力,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播放第三部分。重點引導學生從笛子和雲鑼的演奏中展開豐富想象. 幫助學生養成從“音樂”的角度分析作品的習慣。

(4)第四部分的聆聽由於與第一部分較爲相似,我主要通過音樂速度的變化啓發學生感受音樂的變化。

3、完整復聽 拓展延伸

爲了使學生對樂曲對民族管絃樂隊有更深入的印象,我藉助錄象,請學生邊聽邊看,並牽引出民族管絃樂隊的演出空間佈局。隨後要求學生即興對照畫面,把全班分爲四組按照四種民族樂器分類模仿管絃樂隊演出樣式,隨《豐收鑼鼓》音樂徒手演奏。不僅能有效激發孩子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同時也進一步複習鞏固了民族樂器的四個分類。把音樂課堂推向了高潮。

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小結部分,請學生回去後蒐集相關的民樂資料,使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更加關注民族音樂。

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爲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最後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圍繞人類與自然共生存,共發展的主題選擇的,作者用平實,通俗的語言介紹了深奧的大自然知識,並把它們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1.瞭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2.瞭解什麼是大自然的文字,並掌握它們。

技能領域: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閱讀能力。

情感領域: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的思想感情。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根據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和新課標要求,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有關大自然的一些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短語或句子。

二、 教材處理: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各種能力的訓練,達到教學目標。

三、 教學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學習。以探討問題爲主,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四、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層次,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五、 教學設計

1、導入課文:大自然豐富多彩,大自然奧祕無窮。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有關大自然的文章《大自然的文字》。

2、 學生默讀自讀提示。

3、 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並讀準字音。(出示小黑板)

霪(yin) 雨 鐵 砧(zhen)

4、 繼續讀課文,標好段序。

5、 學生討論分析,明確全文24段,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1)敘述認識書面文字的好處,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介紹什麼是大自然的文字及認識它們的作用、方法、成因。

第二部分可分三層:

第一層(2--4)

第二層(5--21)

第三層(22--24)

思考問題:(1) 什麼是大自然的文字?

(2) 認識它們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3) 怎樣才能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歸納。

想一想:本文選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舉例子、作詮釋、分類別)學生可舉例回答。

6、 揣摩重要詞語,句子。

例: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

“文字”不僅指書面上的文字,還指大自然的文字,最厚的“書”不僅指印刷的書,還指變幻無窮的大自然這部書。“好東西”形象地寫出了“文字”是人們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一種最好工具。

7、 小結:學習本文可以和《大自然的語言》對比閱讀,同學們應該自己到大自然中多觀察,多積累知識,豐富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長大後,多研究自然,讓它爲人類服務。

8、 作業:

附板書設計:

認識書面文字的好處

大自然的文字

承上啓下,總說大自然文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