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人教四上:古詩《絕句》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一、 說教材

人教四上:古詩《絕句》說課稿

《絕句》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佳作。詩中描寫了他的住處—成都郊外浣花溪草堂附近明媚秀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草堂的喜愛以及思念東吳的思想感情。全詩先寫近景: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後寫遠景:西嶺、雪。全詩最大的特點是:對仗工整、色彩明麗、黃翠相對、白青相映、互相襯托,寫得參差錯落,有靜有動,有聲有色。《絕句》是小學階段的第11首古詩,從一二年級淺顯易懂的《畫》、《鋤禾》、《春曉》到三年級的《登鸛雀樓》、《早發白帝誠》等,難度逐漸增加。而這首詩前兩行意思淺顯明瞭,後兩行意境比較深遠,含蘊比較豐富。課文還配有一幅插圖,色彩鮮豔,緊扣詩意,能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入情入境。

我把理解詩句,感受美景,作爲教學本詩的一個重點;同時由於四年級學生對古詩已不再生疏,對學習古詩的方法也有初步的瞭解,所以我認爲通過本詩的學習,掌握學習古詩的一種方法,就是本課的另一個重點。

這首詩的字裏行間蘊含着強烈的感情,而詩人所處的年代與學生十分遙遠,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所以體會詩人的情感,理解詩的意境是教學本詩的難點。

根據本詩的特點,通過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 掌握本課的4個生字“絕、鸝、鷺、嶺”和多音字“泊”

2、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領會詩文的意境。

3、 能正確朗讀古詩,背誦、默寫古詩。

4、 能根據《絕句》的描繪,結合想象,寫一段話。

 二、說教學方法

1.四年級學生學習古詩已有一定的基礎。以往的串講串問,效果不理想。所以我打算運用嘗試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學習,運用多媒體,動用多種感官,進入到詩人描繪的情境中,體會詩句的意境美。

2.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教會學生學習,寓學法指導於教學的全過程。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這首詩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學習古詩的基礎,我按以下四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

 (一)故事導入,解釋課題

爲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誘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一上課就進入想學、愛學、渴望學習的境界。先講一個小故事《會做詩的廚師》:古時候,有一個廚師,精通詩詞,他能根據做的每道菜對出一句優美的詩來。一位秀才故意出了個難題,僅僅給廚師兩個雞蛋,要他根據一首詩辦成一桌菜,廚師欣然接受,就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兩個熟蛋黃,旁邊幾根青菜絲;第二道菜是把熟蛋白切成小塊,排成一行,下面鋪一張青菜葉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湯,上面浮着四隻蛋殼。秀才見了,佩服不已。

這時學生已情趣盎然,緊接着就把學生導入新課:“這四道菜,就是出自《絕句》。這節課就來學習這首詩,《絕句》是一種體裁名稱,那麼它是一種怎樣的體裁呢?”先讓學生嘗試着說,教師再隨機講述關於絕句體裁知識。

 (二)整體感知,自學古詩

人們認識事物要經過感知—重現—理解這樣的一個過程。只有感知得越具體,才能理解得越具體,才能理解得越深刻。因此,我先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認真讀詩句,仔細看插圖。讀後先說說對這首詩的總體感覺,再說說眼中出現了哪些景物。然後再讓學生運用一些工具書,自學古詩,要求瞭解的大致內容和每行詩句的意思。四年級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既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又是對新知識的檢驗,學生在自學中嚐到了收獲的喜悅,又爲自己的聽課找到了方向—這個地方我不懂,可要小心聽老師講。

(三)解詩明意,入境悟情

我將充分運用多種電教手段,指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朗讀,使他們與詩人產生共鳴

1.理解看圖,領會詩意

教學古詩必須從一字一詞一句入手,進而理解詩人所描述的內容。我先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說說是否看到過詩中出現的景物,同時隨機理解“白鷺、翠柳、青天”等詞。爲了幫助學習理解“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這些看起來不相關的事物,又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問題,我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思維,在學生討論中,隨機用多媒體出現。“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邊嬉戲,不時發出嘰嘰嘰的叫聲,一行白鷺飛向萬里晴空”,這樣一個有聲有色的畫面。接着再讓學生充分地說,從而體會黃翠相襯,白青相映的情趣,認識“兩個”和“一行”數量上的對仗,及用“鳴”和“上”點出的動態描寫,蔥而讓學生感受到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接下來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第四行詩句,讓學生了解這兩句寫了“窗、雪、門、船”四種事物,詩句對仗工整,用字凝練。

2.展開想象,化詩爲文

想象和聯想是詩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詩,古詩中的許多句子都充滿神奇的想象和豐富的聯想。一首詩往往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而學生此時已瞭解了詩意,能用口頭語言表達。所以我要求學生根據這首詩,結合插圖,發揮想象寫一段話。把詩歌的語言,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把口頭語言轉化成書面語言。這樣既加深了印象,又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練筆機會。

3.反覆吟誦,體會意境。

古詩對仗工整,平仄有律,讀起來琅琅上口,有它獨具的音樂美、節奏美。成功的朗讀就是用有聲的語言再現詩的意境。這就要求朗讀者立足於詩的總體,把詩人傾注於字裏行間的情感,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融會貫通起來。所以我在這裏穿插介紹詩人杜甫和寫詩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進一步領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讓詩人的請來激起自己的情。我想飽含深情的範讀,讓學生粗粗體會詩人的情感,接着出示大屏幕投影—草堂美景,再配上一段優美的樂曲《春江花月夜》,然後讓學生扮演詩人在草堂裏吟誦全詩,把詩人喜愛草堂、思念東吳的思想感情讀出來。

  (四)小結學法,遷移運用

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已經會讀,會背誦,並且也已經理解了詩的意思和詩人的情感,同時也學到了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這是非常寶貴的收穫。爲了舉一反三,我要求學生另外再背誦一首杜甫的詩,即《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我要求學生根據“解詞看圖、領會詩意”的方法,自己去學習,去探究這首詩的意思和詩人的情感。總之,我的這堂課先有

明確的目標,再有詳細的講解與精要的學法指導,最後又有學法的遷移雲運用,可以說基本實現了自己的設計意圖。

  我這節課的板書如下:

  下→上   黃鸝   翠柳   鳴

  白鷺   青天   上   喜愛草堂

  →

  遠→近   窗   雪   含   思念東吳

  門   船   泊

  有聲有色   有靜有動

以上板書分左、中、右、三部分,左邊展示了詩人的觀察順序;中間部分是詩句的景物,也就是詩的內容所在。再是表示動態的詞語,下面點出了詩的特色,右邊則揭示了詩人寫這首詩所抒發的情感。整幅板書中心明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有利於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詩的內容和意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