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解說詞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

本文已影響 1.35W人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用到解說詞的地方越來越多,解說詞有解釋、深化、概括的作用。那要怎麼寫好解說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1

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啓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裏,哪裏就會燃起竈火。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改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來的暖溼季風,植物正在瘋長,又到了白馬佔堆忙碌的季節,天麻和靈芝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但是一個月後,他們將消失得無影無蹤。從峽谷到雪山,七千米的海拔高差,讓林芝成爲世界高山植物區系最豐富的地區。

弟弟高中畢業,白馬得迅速賺夠他讀大學的費用,在此之前,他爲弟弟準備了一件特殊的禮物。西藏80%的森林集中在這裏,白馬努力搜尋幾天前發現的蜂巢。現在他得想辦法達到樹頂,在當地人眼中,蜂蜜是寶貴的營養品,值得爲它冒險,聽起來難以置信,但這種風俗已延續了數百年。

白馬選了一根藤條,使自己與大樹相連,從現在起,這根藤條關係性命,看起來進展不錯,一個小時後,白馬爬了很高,但還有更高的距離要爬。父親放心不下,匆匆趕來,白馬不敢用雙手砍樹,速度明顯慢了下來。現在,他準備擺脫藤條,40米高,並且沒有任何保護,這是一次危險的行走,野蜂並不怕人,白馬從長輩那裏學會了點燃煙霧,迫使蜜蜂放棄抵抗,砍開蜜蜂藏身的樹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與世隔絕的森林裏,甜食非常難得,而蜂蜜,是白馬能帶給家人最珍貴的禮物。

甜食是人類最簡單最初始的美食體驗,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爲早期人類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產生熱量,補充體力,這對我們的祖先至關重要,和人工提煉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經過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在中國的廚房,無論製作菜餚還是甜點,蜂蜜都是其他糖類無法替代的。當然,白馬甲最喜歡的是酥油蜂蜜。

獲得蜂蜜,對藏族小夥子來說,要攀爬十層樓的高度,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則要經過上萬公里的艱苦跋涉。

油菜花剛剛開花,譚光樹已經準備啓程,老譚是職業養蜂人,二十多年來,依靠這份工作,他養育了一雙兒女。每年清明,他都要和妻子吳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晝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嶺。花的味道決定了蜂蜜的味道,地區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這正是蜂蜜作爲美食的的神奇之處。秦嶺出產中國最頂級的槐花蜜,但老譚心裏一點也不輕鬆,畢竟,養蜂是靠天吃飯的行當。

四月中旬,天氣突變,大風伴隨降雨,花期提早結束,沒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氣會持續多久。20多年前,老譚對未婚妻許諾,要帶他從事一項甜蜜的事業。交通不便的年代,人們遠行時,會攜帶能長期保存的食物,他們被統稱爲路菜,路菜不只用來果腹,更是主人習慣的家鄉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爲四川女人的存在,而變得生趣盎然。妻子甚至會用簡單的工作,製作出豆花,這是川渝一帶最簡單最開胃的美食。通過加熱,滷水使蛋白質分子連接成網狀結構,豆花實際上就是大豆蛋白質重新組合的凝膠,擠出水分,力度的變化決定豆花的口感,簡陋的帳篷裏,一幕奇觀開始呈現。現在是佐料時間,提神的香菜,清涼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還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記遠行的疲憊。豐盛的一餐,標誌着另一段旅程的開啓,全部家當,重量超過10噸,天黑前必須全部裝車。因爲工作,每個養蜂人每年外出長達11個月,父母的奔波,給兩個讀書的孩子提供了安穩的生活。20多年,風雨勞頓,之所以不覺得孤單,除了堅忍的丈夫,勤勞的妻子,相濡以沫的還有一路陪伴的家鄉味道。

養蜂人老譚和妻子,攜帶蜜蜂一路遷徙,而另一種人們卻輕裝上路,只帶着他們的雙手。

秦嶺北麓,麥子熟了,機械收割的普及,不妨礙競爭者的存在,麥客,中國古老的職業割麥人,他們踩着麥子成熟的節奏,用雙手挑戰機械。小麥,曾經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作物,擁有世界上最廣泛的種植面積,從最日常的饅頭、麪條、鍋盔,到肉夾饃、羊肉泡,再到花樣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陝西這個麪食王國難以撼動的基石,然而要品嚐最古樸的原始面香,只有等到麥收的季節,小麥富含澱粉和蛋白質,而剛剛收穫的新麥,甜度最高,陝西人習慣把面加工成三釐米寬的形狀,正是這樣的寬度,加上合適的火候,才能彰顯新麪筋實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誰都清楚做面的奧妙,風箱大柴,一竈旺火最讓麪條出彩。木耳、胡蘿蔔、嫩豆腐做成的澆頭,陝西人稱作臊子,濃墨重彩的油潑辣子,是麪條永遠不變的忠實搭檔。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維持重體力勞動後身體所必須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麥毫無優勢,狹窄的山坡地塊是最後的陣地,一天勞動10小時,每人割一畝多地,最多收入200元。這次出來十幾天,收入還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麥客已不屬於這個時代,馬萬全一行,也許就是中國最後的職業割麥人。古老職業和悠久的傳說,正被機械們一茬茬收割殆盡。

眼前的食物,可能來自遙遠的大海和高山。

很久以前,人們的生存習慣已經從狩獵改成採集,但只有一個例外——海洋——人類最後的狩獵場。有科學家語言,五十年後,海里的魚會被全部吃光,而浙江漁民楊世櫓認爲,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維持十年。三個月的休漁期過後,東海迎來開漁的第一天,這種小船被稱爲夫妻船,它是漁民的雙腳,4小時行使60海里,夫妻兩撒下第一網。三門灣位於浙江東海,魚類資源曾經極其豐富,臨近陰曆十五,大潮將至,妻子身體嬌弱,開始暈船,但凡出海,除了打漁,其他做飯等雜物都由丈夫包辦,這是兩人20多年的默契。白蟹油炸,加水燒開後放入掛麪,一頓簡單的晚餐後,將是六小時的繁重工作。這是休漁後的第一網,至關重要,起錨,收網,漁網已經在水下蟄伏20個小時,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終於發現一條鯧魚,卻掙脫了漁網,六小時過後,魚顆粒無收,幸虧有其他海獲,大海又一次展現了它的慷慨。五十公斤的海獲,是他們一晝夜顛簸的回報,十個小時內,這些海獲將出現在大城市的餐廳。

食材的獲得,需要超長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這樣的法則同樣適用於大山。搜尋的時間超過了半天,饒長青還是一無所獲,爲了一種特殊的菌子,老漢已經守候了八個多月,現在終於到了季節。腳下是青峯斷裂帶深處,溼度在海拔2400米的高處凝聚,催生出一種珍貴的食材——小花菇——枯樹上寄生的真菌,蘑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經實現人工培植,品相極佳,但老漢清楚,那些種植香菇,不是最頂級的美味。低溫環境中,香菇生長極慢,但肉質肥厚,極大的晝夜溫溫差,導致傘蓋龜裂開花,小花菇的問世,源自於天地之間的種種機緣巧合。鮮花菇含有90%的水分,乾燥過程暗藏玄機,炭火烤房內,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實上,新鮮香菇遠不及幹香菇的味道,奧妙就在於香菇在脫水過程中,會自動轉化出大量鳥苷酸鹽,有強烈的鮮味,因此,只有乾燥之後,這種菌子才真正稱得上香菇。至於野生花菇的乾燥,老漢最喜歡天然的方法,藉助陽光和風,肥美的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鮮美的味道一點點凝聚,和栽培花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齊,也很難賣出價錢,這些稀有的美味,饒長青打算留給家人。

無論是靠山還是靠水,勞動者都有專屬於家人的美味。望潮,被賦予詩意的小章魚,學名短蛸,潮漲時外出,潮落後躲藏,楊世櫓正是捕捉望潮的高手,望潮表層的膠原蛋白和調料相遇,形成濃油赤醬的自來芡,望潮肉質脆嫩彈牙,是東海漁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然而女兒最喜歡的美食仍然躲在海灘上——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他們,除非捨得用五年的時間,練就一門絕技:使用五米長的釣竿,六米長的魚線,捕捉十米開外僅5釐米長的獵物,其難度和精準度的要求,不亞於20米外投籃。從發力到捕獲,僅需八分之一秒,高速攝影機可以幫我們看清整個過程。幾尾跳跳魚,便能成就一鍋靚湯,肉質細嫩,汁液濃郁,用稻草反覆燻烤,滲出魚油,晾曬風乾,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鮮和菜餚搭配,提鮮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獨居的老人也要犒勞一下自己,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無奇。辛苦的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那種幸福,從來也是如此。

舟山到上海的鮑魚,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廣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類,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遷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經不止是人,食物也在傳播流轉,聚散之間,衍化出不同的形態和風味。這口大鍋,當地人稱作鏊子,加工的是山東標誌性的主食——煎餅。

不過,要領略製作煎餅的原始工藝,必須回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進入最溼潤的季節,爺爺壘好了土竈,搭上鏊子,這是烙制山東煎餅的工具。製作煎餅的主料,是白薯幹碾成的粉,當然也可以用大豆、小麥、高粱等五穀雜糧來碾粉。椿樹溝,地處蒙山深處,古老的風俗,被頑強地留存,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曉慧一家已經忙乎了好幾天,鏊子燒熱,麪糊攤開,雜糧麪糊快速成形,蒸汽彌散,空氣中浸潤着樸素的甜香,那是穀物特有的氣息,火力至關重要,太旺容易焦糊,太小,煎餅潮溼黏牙,有60多年經驗的奶奶手藝最棒,火候全靠她拿捏。剛出鍋的煎餅又脆又香,徹底放涼,就慢慢回軟變韌。今天,從大雨到肉,到家常小菜,煎餅幾乎可以包裹一切,並且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卷在煎餅裏的,似乎還是一根大蔥,山東人最看重質地和口感,煎餅入口回甘,但對人的咬合力是一個挑戰。

餅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廣東潮州的春捲,墜碾提拉,速度飛快,綠豆畔、蔥頭白、蝦乾魚露,油炸後表皮焦酥,內瓤軟糯。再向西1600公里,絲娃娃是貴陽女孩的最愛,燙麪烙熟,個頭雖小,卻能裝下20種素菜和4勺蘸水。從形態到內容,從神到形,餅卷的變化千姿百態,這看似食物們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變終究離不開人的流動和遷徙。

雲貴高原的一條溪流裏,上至年過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滿十歲的孩童,翻開溪流底部的每一塊石頭,不厭其煩,爲的是尋求一種神奇的美味。貴州省東南部最偏僻的苗族村莊,苗族女孩李建英,等待着一個幸福時刻,這是父母半年來第一次回家,現在,流水線旁的打工妹,重新變回苗族母親,正直稻花盛開,來不及休息,餘高裏準備給全家制作醃魚。做醃魚首先要製作甜米,糯米淘洗乾淨,上竈蒸,等糯米熟透,加酒麴發酵,鯉魚吃飽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時候,與其說捕獲食材,不如說更像是是一場戶外親子游戲。

稻花魚去內臟,在竈上擺放整齊,用微弱的炭火燻烤一夜,現在需要藉助空氣和風的力量,風乾與發酵,將共同製造出特殊的風味,糯米佈滿菌絲,黴菌產生的各種酶,使澱粉水解成糖,最終得到爽口的酸甜。甜米混合鹽和辣椒,一同塞進魚腹中,稻花魚可以直接吃,也適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種做法,都蓋不住醃魚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然而最具吸引力的食材還藏在水底,每年八月,橋崗村不分老幼,全體出動,大家都在尋找一種東西——爬巖魚——製作雷山魚醬最關鍵的原料,出人意料的美味。魚醬一年只能做一次,必須用最新鮮的辣椒,二荊條最好,生薑新鮮肥嫩主要用來去腥,木姜子,又稱山胡椒,西南地區特有的佐料,帶有濃郁而神祕的香氣,大量的食鹽保鮮提味,食材混合攪拌,裝進罈子密封,美味慢慢醞釀。餘高裏夫婦在廣東一家制衣廠打工,此次回鄉,是因爲自家的八畝玉米到了收穫的季節,他們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加上房屋修繕等雜事,夫妻兩與家人可以團聚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也是製作魚醬的週期,乳酸菌和酵母菌促進香氣的生成,揮發性有機酸,滋生出魚醬獨特的酸味,苗家最驕傲的調味品就是這樣煉成的。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2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爲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樹和櫟樹自然雜交林中,卓瑪尋找着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鮮期只有短短的兩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的進行精緻的加工,這樣一隻松茸24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在東京的市場中。

松茸產地的凌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着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後,卓瑪立刻用地上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只有這樣,菌絲纔可以不被破壞,爲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規矩。

爲期兩個月的松茸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裏,長出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冬筍藏在土層的下面,從竹林的表面上看,什麼也沒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葉子顏色,就能知道筍的準確位置,這完全有賴於他豐富的經驗。

筍的保鮮從來都是個很大的麻煩,筍只是一個芽,是整個植物機體活動最旺盛的部分。聰明的老包保護冬筍的方法很簡單,扒開鬆鬆的泥土,把筍重新埋起來,保溼,這樣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鮮兩週以上。

在中國的四大菜系裏,都能見到冬筍。廚師偏愛它,也是因爲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筍製作一道家常筍湯,醃篤鮮主角本來應該是春筍,但是老包卻使用價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因爲在老包眼裏,這些不過是自家毛竹林裏的一個小菜而已。

在雲南大理北部山區,醒目的紅色砂岩中間,散佈着不少天然的鹽井,這些鹽成就了雲南山裏人特殊的美味。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小溪邊搭建一個爐竈,土竈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

雲龍縣的冬季市場,老黃和兒子趕到集市上挑選製作火腿的豬肉,火腿的醃製在老屋的院子裏開始。諾鄧火腿的醃製過程很簡單,老黃把多餘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個圓潤的火腿,灑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諾鹽均勻的抹上,不施錐針,只用揉、壓,以免破壞纖維。

即使用現代的標準來判斷,諾鄧井鹽仍然是食鹽中的極品,雖然在這個古老的產鹽地,鹽業生產已經停止,但我們仍然相信諾鄧鹽是自然賜給山裏人的一個珍貴禮物。

聖武和茂榮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採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種植物生長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榮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爲職業挖藕人,每年茂榮和聖武要隻身出門7個月,採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聖武和茂榮願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爲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整整一湖的蓮藕還要採摘5個月的時間,在嘉魚縣的珍湖上,300個職業挖藕人,每天從日出延續到日落,在中國遍佈淡水湖的大省,這樣場面年年上演。

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3

在吃的法則裏,風味重於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着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着轉化的靈感。

位於雲南紅河地區的建水古城,古稱臨安。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各種文化的摻雜形成了特有的氛圍和格局。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旁,女人們單靠手指的合作,就構建起一條豆腐的流水線。

始建於明代初期的大板井,直徑達到驚人的三米,幾百年後依然不失活力。中國人相信,水能滋養人的靈性和覺悟。這一點就彷彿水對豆腐的塑造。兩者間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共通。

姚貴文和王翠華圍繞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去遠方的大湖釣魚,雖然他從來沒有釣過魚。在這對夫婦眼裏,每一顆豆腐都很珍貴。它們能夠幫助自己供養子女,過幸福安穩的生活。

九月下旬,烏珠穆沁草原已經褪去了綠色。孟克和家人抓緊時間,趕在嚴冬之前進行最後的出場放牧。奶茶是早餐中永遠的主角。磚茶、黃油、炒米,以及鮮奶是一鍋奶茶的重要內容。

奶豆腐是幾天前做的。草原上的人離不開奶茶和奶豆腐。無法靠蔬菜和水果來補充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可以從這裏獲得。一直向南,幾千公里外的雲南,幾乎是同樣的情形。白族人家用相似的手法轉化這裏的牛奶。乳扇被晾到院敞裏風乾,像是掛起了巨大的風鈴。

這種遠隔萬里的默契,或許要追溯到蒙古人開疆拓也的年代。在800多年前,忽必烈時期的蒙古人遠征到雲南。定居至此的蒙古人也帶來了遙遠家鄉的奶食味道。他們不會想到,這種轉化的手法一直被流傳下來,生機勃勃。

在蛋白質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夠抗衡肉類的植物性食材。對於素食者來說,這相當完美。中國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

安徽南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興玉是不會在溼熱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裏,人們很難控豆腐發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節裏,徽州溫潤的環境卻能引導微生物們走上發酵的正軌。她希望與這有關的一切,自己的女兒都能夠學習和領悟到。

聰明的中國人對這些微小生物的運用得心應手。事實上,這種轉化的智慧在更爲久遠的年代裏,就已經熠熠生輝了。用稻米釀出的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酒,應該是人們利用微生物的最早的案例了。立冬的清晨,紹興的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這對釀酒師傅們來說,是個好徵兆。酵母菌喜歡江南冬季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紹興,自古的繁榮富庶之地。如今,紹興人家仍然樂於枕河而居,享受其中的`一份閒適。醬園裏,露天的空場排列着幾百只碩大的醬缸。五十六歲的丁國雲依然身手矯健。醬料粘稠、厚重,需要人力定時的上下翻動,醬缸內的發酵纔會均勻。在這些醬缸裏,微生物的世界,此消彼長,互相制約。“中國的醬”,在人類的發酵史上獨樹一幟,數千年間,它成就了中國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礎。

在中國的北方,醬的意味更加直接。再過三個月就是下新醬的時候了,但是準備的工作卻要從現在開始。做醬是東北人家的大事情,鄰居也趕過來幫忙。煮熟的黃豆在鍋裏直接被搗爛。在中國的東北地區,人們做醬只用大豆這一種材料。這樣的單一也是一種奢侈。溫暖的火炕上,六隻手合力把豆泥堆砌成型。醬的味道甚至可以成爲衡量一個主婦合格與否的標準。最後用透氣的黃紙包裹,捆綁成結實的醬坯。醬坯被掛上牆。在之後的兩個月裏,它們靜靜的發酵。等到來年春天,再開始更深入的轉化。

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爲觀止;並且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4

在吃的法則裏,風味重於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着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嘗試中尋求着轉化的靈感。

天一放晴,姚貴文就把竹匾搬到天台上。這些豆腐球是他和妻子幾天的勞動成果。有些豆腐已經略顯微黃,但這種程度的改變遠遠不夠,姚貴文還要再耐心等待幾天。乾癟堅硬以及黑褐色的表皮,纔是成熟的標誌,這種變化來自於自然發酵。

一盆燒得恰到好處的炭火,是姚貴文下午工作的關鍵。位於雲南紅河地區的建水古城,古稱臨安。在1200年間,一度是中國西南的重鎮。如今時間已經讓炫目的榮耀褪色,和雲南的許多小城一樣,建水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各種文化的摻雜,形成了特有的氛圍和格局。炭火的熱力讓堅硬的豆腐迅速膨脹,建水人很會享用這種由風乾和發酵打造出的特殊味道。蘸豆腐的調料各有不同,但是對姚貴文來說,豆腐本身的質地纔是最重要的。河谷地區的溫暖很容易讓豆腐發酵,而適度的乾燥又讓它們不至於腐敗,對於風、水、陽光和豆腐之間的微妙關係,姚貴文比任何人都要敏感。

在建水最著名的大板井旁,女人們單靠手指的合作,就構建起一條豆腐的流水線。始建於明代初期的大板井,直徑達到罕見的3米,幾百年後依然不失活力。做豆腐的各個環節都和水密不可分,大板井水是天然的軟水,甘甜並且富含礦物質,周圍的豆腐坊因此受益。雖然遠離大板井,但是姚貴文的豆腐也用大板水。因爲建水有專門的送水人,儘管自來水是現代生活的標誌,可建水人依舊偏愛井水。擁有128口水井的建水人很懂得水,中國人相信,水能滋養人的靈性和覺悟。這一點就彷彿水對豆腐的塑造,兩者間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共通。

發展的速度飛快,這改變了建水的很多事情。在漫長的時間裏,一些變量消失了、一些變量被修改,還有新的變量加入進來,總有一些經得起時間的磨礪,保留了下來。在姚貴文和王翠華夫婦眼裏,每一顆豆腐都很珍貴,它們能夠幫助自己供養子女,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在1000多年裏,伴隨着北方民族的數次遷入,豆腐代表的中原飲食文化,已經深植於西南邊陲的這片富饒之地,並且演繹出自己獨特的氣質。

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範文5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衆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

老黃的全名叫黃國盛,認識他的人都叫他老黃,從每年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會拉着自己家裏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裏去賣。

老黃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饅頭。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國北方乾旱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

8000多年前,中國黃河流域開始栽培黍。

在中國,五穀始終是一個變化中的概念。大約兩千年前,五穀的排序爲稻、黍、稷、麥、菽。而今天,中國糧食產量的前三名已經變成稻穀、小麥和玉米。中國,從南到北,廣袤的國土,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國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

丁村,這個中原最古老的村落,穀物加工的歷史已有上萬年。附近曾經出土過中國最古老的石磨,證實了這一點。

擀麪,是中原女孩子在成爲女人的成長中,必須要掌握的生活技藝。按照中國人的風俗禮儀,過生日賀壽是一定要吃麪條的,中國人稱爲長壽麪。爲什麼中國人過生日要吃麪?麪條是怎麼成爲中國人賀壽的象徵?有一個說法是面的形狀長瘦,諧音長壽。麪條成爲講究討口彩的中國人最喜歡的主食。

蘭州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牛肉拉麪開始的,這個有着一千多家拉麪館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萬碗拉麪,是蘭州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麪從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兩分鐘時間,但其背後卻有着很深的門道。

土生土長的西安人曹石,計算機系碩士畢業後,利用業餘時間和朋友組了一個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說唱樂隊。身兼大學教師、樂隊的主唱作詞、多種角色的他,在這首最廣爲流傳,描寫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說唱裏,一連串列舉了陝西幾十種誘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裏,被冠以經典傳統的是牛羊肉泡饃。泡饃是最土生土長的西安主食,吃泡饃最講究的是掰饃,對西安人來說,這不但是個進食的過程,還是個享受的過程,每個人根據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狀不一的饃塊,再配以熬煮了十幾個小時的老湯,一碗看似豪爽簡單的羊肉泡饃,其實內在精緻複雜。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概念:北方人喜歡吃麪食,而南方人則離不開米飯,這是因爲一千年前形成的兩大農業佈局,一個是黃河流域以黍和麥爲主的旱作農業,而另一個則是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因此出現了中國獨特的“南米北面”主食格局。

地處太湖流域的嘉興,正處於中國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區之中,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嘉興以天下糧倉而著稱。然而,以江南精緻細膩生活方式著稱的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卻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糉子開始的。

在現代化流水線上,糉子這個古老的食物,呈現出與傳統方式不一樣的生命力。劉光榮,這個從四川來嘉興打工的裹糉技師,從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4點,要完成超過3000只糉子。平均每分鐘裹7個糉子,每一個糉子,用的時間不到十秒鐘,而份量的準確率是百分之百。

在這樣的車間裏,每一個工作日,就會有大約100萬隻糉子被生產出來。

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寧波人打年糕的時候。孩子們約好都從寧波回到村裏來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這樣圍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難得的兩三次。在這個頗爲豐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年糕。

做年糕是寧波人慶賀新年的一種傳統,以前的寧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幾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裏儲藏,從臘月一直吃到來年。

寧波水磨年糕用當年新產的晚粳米制作,經過浸泡、磨粉、蒸粉,搡搗的過程,分子進行重新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搗後的米粉團,在鋪板上使勁揉壓,再揉搓成長條,一條最普通的腳板年糕就成型了。

五歲的寧寧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寧寧長大的時候,也許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着家庭的味道,則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裏。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屬於家庭的節日。20xx年春節,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過年。作爲一名職業攝影師的白波,常年在各地攝製組工作,一年中,也只有在過年這樣難得的日子裏,兒女們能回到父親身邊。

餃子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在中國人的習慣裏,無論一年過得怎樣,春節除夕夜合家團圓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如今,在幾乎所有的傳統手工食品都已經被放到了工業化流水線上被複制的今天,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的羣體,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複着同樣的故事。

在這個時候,中國人心裏,沒有什麼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關於主食的故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