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1.57W人 

今天,《舌尖上的中國》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範文

這是一次規格很高的研討會。

中央電視臺臺長胡佔凡親自到場並致辭。參加研討會的還有央視總編兼副臺長羅明、光明日報副總編何東平、國家廣電總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烹飪協會的領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各大媒體的記者和嘉賓。

《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拍攝的七集美食專題紀錄片。節目一經播出,就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引起巨大的反響。

深夜,久違的守候。

靈動而跳躍的背景音樂,香格里拉山坡上滴着露珠的松茸,黃土高原上大聲吆喝叫賣黃饃饃的大爺,南海邊上對着已故故丈夫照片沉思的蝦醬奶奶,土鍋中冒着香氣汩汩作響的香辣魚,解說員天籟般的畫外音。。。。。。對着這部片子,眼淚和口水並流,成爲了一場中國人深夜的自虐和集體狂歡。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在央視,走紅在網絡。看了這部片,年輕人覺得電視不再是可有可無,家庭主婦覺得美食不再是遙不可及,小朋友覺得,看了《舌尖上的中國》,我要更加愛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愛這個家!網絡上,美食引發的各種討論,鋪天蓋地。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成功,對於道德的迴歸,甚至是對於人生,都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中國有着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浩若星空的歷史長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對於美食的內涵,美食與人生的辯證關係,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關注。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中雲:“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是有文字記錄中,對美食文化的最深刻理解和最高境界。

客觀地說,如果《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片還是按照央視一貫的拍攝方式,由一個年輕的外景主持人,對着鏡頭,以極其煽情的語言和喧鬧誇張的表情,帶領大家去認識一些社會名流、專家學者和星級酒樓,很多人會立刻關了電視機,或者斷線下網。好在,這次的主角完全換了。沒有主持人,沒有所謂的專家學者,更加沒有國際名廚。普普通通的食材,普普通通的人,作出普普通通的菜。中國是一個農耕大國。地少人多的現實,造就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文氣質。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種精神。那就是,愛家,想家,回家。《舌尖上的中國》,表面上講的是美食,實質上,始終貫穿着的卻是中國人這種代代相傳的偉大精神。從我們祖先發明的豆腐、還有各種各樣的烹飪方式,使我們覺得,中華民族,曾經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作爲一箇中國人,應該感到無比的自豪。

《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是沒有遺憾。兩廣人喜歡吃雞。有一句話叫做“無雞不成宴”。小小的一隻雞,做法五花八門,活躍了整個餐桌。《舌尖上的中國》拍得很好,可是,拍了七集就完了。如果有可能繼續拍的話,第八集,名字就叫做《無雞不成宴》吧!

《舌尖上的中國》4月26日開始首播,晚上十點檔,並非黃金時間,卻屢屢創造收視率的新高。對於央視,這是一個意外,也是一個奇蹟。到現在,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央視的其它幾個頻道已經考慮進行重播。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首播剛剛結束,就雲集了那麼多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來召開一個規格如此之高的研討會。

直覺告訴我,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不去看這部片子,如果你不去討論這部片子,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生活中,我認識一對這樣的夫婦,兩夫妻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每天,忙不完的工作,開不完的會議,考不完的晉升。一個聰明而可愛的兒子,每天傍晚,做完作業,就自己去吃快餐,然後再去參加興趣班。兩夫妻的收入很高,家裏裝修得富麗堂皇,包括廚房也是。可是,自從入住以來,這個家,從來沒有人親手弄過一次家庭大餐,更不用說舉行過一次有外人蔘加的家庭晚宴。丈夫吃在客廳,妻子吃在歌廳,小孩吃在老師的辦公廳。

這就是很多現代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

沒有家庭美食,這個家的成員就永遠沒有凝聚力和歸屬感。所謂的家庭美食,其實,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並不一定要求達到酒家飯店的水準。家庭美食,重要的是愛心和用心。只要有人爲這個家付出了用心,大家都會感覺到美食帶來的快樂。否則,回到家,廚房黑麻麻,一摸很邋遢。吃的東西,從來都是超市打包回來的熟食,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只是爲了填飽肚子。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外婆親手醃製的老壇酸菜,如果沒有老媽逢年過節吃不完還必須打包的拿手好菜,如果沒有未來姐夫親自下廚籠絡人心的滿漢全席,情何以堪?

《舌尖上的中國》帶給我們溫情脈脈的“中國美”。電視鏡頭裏,畫面很唯美,食材很美,做美食的手,更美。

短短的七集紀錄片,一下子就可以看完了。但是,各自的人生還得繼續。

5月28日,期盼已久的防城港鋼鐵項目正式全面開工了。防城港迎來了發展的新時代。屆時,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彙集在一起。有些人擔心,武鋼進來後,食材的質量會大大受影響。純天然的東西少了,菜籃子的壓力變大了。其實,鋼鐵之都的建設大潮,已經勢不可擋。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防城港人,必須儘早自覺融入防城港城市化的浪潮之中。除了習以爲常的小魚小蝦,今後,必須以全新的姿態迎接豬肉燉粉條、剁椒魚頭和麻婆豆腐。文明徵地,和諧搬遷之後,傳統的大家庭正在消散,農耕的氣息在逐漸遠去。兒時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故鄉的味道依舊。這是我們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片子後,首先必須擁有的覺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