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爲自我反省。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1

我教學的《愛如茉莉》是五年級下學期的一篇語句樸實,但又感人至深的記敘文。文章講述了父親與母親之間那簡單、樸實而又感人的愛。這篇課文寫的事情雖小、平,但是表達的感情真,描寫的人性美。所以極易感染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份樸實的愛,如何指導學生去抒寫生活中這份真摯的情?我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主探究、體會、感悟,小組合作交流感受,將朗讀與理解課文融成一體,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滋有味。力在引導學生以讀悟情,挖掘語文因素——人物的對話、細節的描寫、環境的渲染等,通過對關鍵字句的咀嚼品味,對重點段的反覆誦讀,讓學生領悟文旨。如文中一個溫柔的動作,“直奔”,通過讀音的比較,認識意義的不同,體會父親急切的心情。此時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醫院。他心裏只想着一個人,那就是母親。一個“奔”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父親對母親的愛。另外,通過樸實的語言的描述,讓人不能不爲之怦然心動。原來愛是媽媽病中惦念的餃子,愛是媽媽臉上恬靜的微笑,愛是爲了讓彼此安睡,一個不敢動,一個不能動,甚至連陽光都賦予了人的情感。通過學生精讀體會,那靜謐美好的一切,永遠留在了大家的心底。

當說到結尾“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我突發靈感,讀者、作者,包括教者、聽者讀到這兒,心靈都受到了強烈震撼,學生也不由自主發出了讚歎,明白了愛如茉莉的真諦。此時,我拓展延伸每個人都是在愛的包圍中成長的,說說你感受到的愛,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談起了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爸爸與媽媽的那份真愛,這說明孩子們已經懂得了從生活中的細微小事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那份真愛。聽課老師和同學都被他們的真實故事所感動了,我真爲之驚歎。這便是學生通過文字,通過標點能體會到的情感,真是意外的收穫。藉機我讓學生用打比方的句式寫寫愛如——。我讓學生憑自己十幾年的生活經歷談談自己對愛的理解,有的說愛如……有的說愛如……學生的語句優美,感情真摯,這樣水到渠成,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

我滿懷欣喜地總結:人生各個不同階段對愛的理解不同,需要我們用真心去體味,也需要真心付出,因爲“有愛就有一切”,就用你的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真愛,去領悟生活中愛的真諦。

這節課我真正放手讓學生靜心讀書,用心體會,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人人蔘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此起彼伏,學生學得輕鬆而愉快,盡情地交流自己的讀中感悟和收穫,我感覺是很成功的一節課。但如果能讓學生再有感情的多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就更精彩了!

今後我在教學中將奉行“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跟學生共同經歷着生命的成長,精神的同構,領略學習帶來的快樂和甜蜜。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2

《愛如茉莉》是一篇瀰漫着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淨,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讚美之情。

題目十分新穎、別緻,能激起人的閱讀興趣,但它也正是教學的難點:如何將“愛”與“茉莉”掛起鉤來?如何引導學生在文章的字裏行間體會出“愛如茉莉”呢?

爲了解決好這一難點,我在仔細研讀文本後,擬定了教法:摒棄按部就班的程序,遵循“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理念,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心裏特點,對內容大膽取捨,抓住題目和細節進行教學,整合成四個板塊:

1、導入課題,初步感受茉莉;

2、品讀課文,尋覓“愛如茉莉”;

3、交流討論,品味“愛如茉莉”;

4、歸納提煉,拓展延伸。

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種眼神、一句話語”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然後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直奔”、“緊握”、“叮囑”等詞語感受真愛,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中父母之間的一些小事體會到生活中的真愛,將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讓學生對愛有了切身的感悟。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3

第一次深情地朗讀這篇課文時,我就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感動於媽媽生病時仍牽掛着那頓允諾的餃子,感動於爸爸感知到媽媽生病時焦急的腳步,感動於那幅安靜幸福的相依圖……是呀,感動貫穿於全文的各個角落!鑑於此,我想:這課的教學不需要太多的講述,學生獨立地個性化閱讀應該佔據主導。於是,在充分的閱讀課文以後,我就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去品析。雖然這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各方面的教學點很多。但是,通過每位孩子充分地讀、品、說、再讀。孩子們體會到了父母之間的相互關愛。孩子們發現了“奔”、“怔住”、“躡手躡腳”、“佈滿血絲”等這些詞語背後包含的深情。

同時,我們得清醒地看到:我們自始至終被感動的愛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默默地、無聲地、自然地流露。這就是本文的文眼:愛如茉莉。怎樣讓“愛”和“茉莉”連接起來,這也是我始終在努力的。於是,我在揭示課題時,讓孩子們初識茉莉,在讀通課文時,我又讓孩子們體會“平淡無奇”的茉莉。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這樣簡單,平凡,卻飽含深情,就想茉莉一樣,雖“平淡無奇”,卻“潔白純淨”、散發出“縷縷幽香”。這樣,孩子們在最後的聯繫生活實際時,才能夠去發現自己身邊那茉莉般的愛。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一直很喜歡《愛如茉莉》這篇課文,總喜歡配着喜歡的音樂,輕輕地入情入境地讀給孩子們聽。可是,真要想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教學環節傳達給學生,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記得一篇文章曾這樣寫到:愛情如杯中的細沙,時間久了,沉入水底,彷彿不再存在,可是當你輕輕晃動水杯,你就會發現,細紗依然在杯中輕輕地舞蹈。我想,親情更是如此。

課文中父親和母親相儒以沫多年,父母在生活中形成的默契,正是讓我們爲之動情的。那平淡的惦念、那執手而眠的溫馨,如茉莉般平淡、潔白、幽香縷縷……這樣高的愛的境界,卻要才十多歲的孩子去體會,是不是強人所難呢?茉莉雖美,孩子們卻還沒有能力欣賞。這也正是教學的難點所在。所以,我在課堂上選擇抒情的、具備渲染功能的語言,竭盡全力地將學生引入“那間病房”,引入作者的心境裏,引入父母的心境裏,如:“其實這段話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就連陽光也靜悄悄的……讓我們用心品味這份靜謐與美好吧!”“就在這些細節中,老師感受到了這份愛……真愛就在這些平淡無奇的細節之中”。平平淡淡纔是真!孩子們即使不全懂,也會被他所觸動。其實不論愛如茉莉、如玫瑰、如火焰……只要是真愛都令人感動,學生只要感覺到如茉莉之愛是美好的就行。

我們老師在解讀文本時還是不要過早的把自己的領悟加給學生吧,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茉莉的美麗與芬芳,在我心中依舊充滿魅力!希望孩子們心中也能留下茉莉的影子吧!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5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生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開始,我就把學習和思考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首先讓學生從詩歌中去感受“愛”字,去體驗“愛”所帶給人們的溫暖。也爲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較濃厚的情感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自己去找句子,寫體會,爲了讓學生在閱讀中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找的句子的內涵,我讓學生帶着感悟讀自己的句子,區別於以往教師牽着學生讀的被動局面,讓學生在自學階段就擁有屬於自己的閱讀天地。

在教學結束時,爲了讓學生更深入的體會如茉莉般平淡卻真切的愛,我積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去思考,去感悟身邊的愛,讓學生明白愛就在身邊。這一設計使課文思想得到昇華和延伸,關注了文本與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的聯繫,能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到每天來自不同角落的關愛,並懂得回報,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愛真正“鑽”入學生的心田。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學生置身於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着學生美麗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着成功的喜悅,追求着創新的價值,走向創新的人生。

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語文課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心靈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語文課堂纔會真正成爲師生共同學習探討的樂土。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6

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了父母間溫柔、細膩的感情,如一脈涓涓細流,在你心裏流動;如一縷淡淡花香,駐足你的心房。

1、音樂創情境

音樂與文學,本身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音樂讓人有靈性。因此,在課的伊始,我就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創設情感場,在最後學完全文後的總結時,我也配上了音樂。合適的音樂非但不會傷害語言,而且會讓語言自身的意味保持得更長久。儘管語文教學要回歸簡單,但也並不一定要談多媒體色變。

2、字詞促理解

語文教學有時也需要咬文嚼字。在字詞的感悟中,有助於學生讀懂文字的內涵,體驗蘊含在其中的情感。在對“奔”字的教學中,我從語音入手,讓學生獲得語義的理解,從語義的理解感受當時父親的心情。把語文學習的真諦隱含在這個字的處理中,引導學生一步步感覺到文字的溫度。課堂教學永遠存在遺憾,感覺不足的是在對“掏”“鑽”等動作的領會上還沒有到位,文中還有許多愛的細節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

3、詩歌見真情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優秀的表達,必是思想錘鍊的結果。當學生即興創作的小詩在課堂上靜靜流淌時,那一刻的我內心被滋潤了。“愛,是一把大傘,爲你遮風擋雨。愛,是一束鮮花,芬芳怡人。愛,如甘甜的露水,滋潤心田;愛似燦爛的陽光,帶來無限溫暖……”即使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孩子,也在最後的創作中吐露出了心聲。

也許,在“品字”中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在“讀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溫度。這樣的教學,或許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7

一、一節課下來,覺得把握得比較好的有這樣幾方面:

1、一個大問題“從那些細節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真愛?”統領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突出,思路清晰。

2、充分給足了學生自主默讀、交流探究、課堂練筆的時間。

3、析詞品句,體會了真情。李海林說:“語文課上出了多種味道,唯獨沒有語文味”,成了“沒有語文的語文課”。字詞知冷暖,語言有溫度。執教時,我緊緊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薰陶感染和語言的理解運用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引導學生理解“直奔”、“躡手躡腳”、“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親對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父母說的兩段話,感悟他們之間的彼此體貼、默默付出;通過“探”字體悟“人有情,景有語”……

二、40分鐘的時間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以致匆匆結束。反思這一教學行爲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1、爲體現這節課情節的完整,我將第一課時理清文章的情感脈絡又提了出來。本想以複習的形式帶過,沒想到學生對這個問題顯得有點懵,可能是我提問的語調唬着他們了吧。

2、整節課的節奏有點鬆散,本想讓學生在寬鬆一點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的,很顯然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足。同時也給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保證優等生的提高又要照顧到層次低一些的學生。在練筆環節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好的學生早就寫好了,差的學生還在寫寫塗塗改改的……說實話,如果是賽課,我可能就“帶”過去了。

3、個人語言還需錘鍊,重要的是把很多的東西吸收、內化爲自己的東西。

4、讀寫結合的切入點把握的還不準。正如葉聖陶所說: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纔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如何能讓讀寫“水到渠成”還需不斷研讀文本,教學研討,從實踐中摸索。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8

《愛如茉莉》是一篇瀰漫着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淨,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讚美之情。

教學這一課我先從“愛如茉莉”這個題目入手。抓住“愛”的溫暖、博大、深情,引導學生一次次地朗讀“愛”字,初步感受“愛”字。接着教學“茉莉”兩字,讓學生注意容易寫錯的“茉”字。以此導入課題後,讓學生說說他們心目中的茉莉是什麼樣的?並趁熱打鐵給出本文描寫茉莉花的詞語“平淡無奇、潔白純淨、縷縷幽香、嫋嫋清香、充滿詩意”讓學生積累並靈活應用。

“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先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抓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種眼神、一句話語”去體會父母之間的愛,然後在課堂交流中緊緊圍繞細節處展開品讀,通過“直奔”、“緊握”、“叮囑”等詞語感受真愛,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中父母之間的一些小事體會到生活中的真愛,將文本中的情延伸到文本外,讓學生對愛有了切身的感悟。

現在的孩子怨言太多,對父母的抱怨、對老師的抱怨非常的多,除了一些合理的之外,有的時候顯得過多的以自我爲中心,而不會體諒師長的良苦用心。而“愛”這一字眼涵蓋的範圍太廣,內涵又太深,爲了幫助學生理解愛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我以“愛是什麼?”爲題讓學生談感受。我先開頭說:“愛是什麼?愛是媽媽的擔心,愛是爸爸的叮囑,愛是孩子們上課時專注的眼神,愛是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愛是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愛是家長們的關心和幫助……”在我啓發下,孩子們談的非常的投入:

“愛是媽媽辛勤的汗水。”

“愛是媽媽縫上的鈕釦。”

“愛的媽媽的嘮叨。”

“愛是媽媽煮好的香噴噴的飯菜。”……

此時此刻,我想孩子們已經真正理解了愛的平凡。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愛如茉莉》這篇課文通過生活中的細節描寫,滲透出父母之間深深的愛。愛原來像茉莉花那樣,平淡無奇,但卻散發出縷縷幽香。我在教學這一課時,緊緊抓住這一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流程,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仔細尋找課文中的能體現父母之間愛的細節描寫,慢咬細嚼,體會其中滋味,通過體會重點詞句和朗讀訓練,體會父母之間以及和我之間的平淡淡卻又散發着濃濃親情的愛。成功之處是:

一、以讀爲主,貫穿全課。

在這堂課中,我沒有運用多媒體課件,一支粉筆、一張嘴。在初讀課文時就注意學生朗讀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讀通、讀順的同時,要注意體會字詞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精讀課文時,着重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細節描寫,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要求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感悟的基礎上,再在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只給於一些適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地碰撞,從而讓學生悟出愛如茉莉的真諦。

二、重點字詞品讀感悟。

教學時,我把學生帶入文本,讓學生在文本中尋找描寫的細節,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父母間的那份“茉莉愛”,在重點字詞的品讀中引起共鳴。如對“直奔”“探”、“輕輕”“躡手躡腳”“佈滿血絲”的品讀感悟體會父母之間的平淡無奇的愛,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發言踊躍,體會獨特富有見解。

通過教學我認爲如果在以下環節做得更好些,效果一定會更好。第一,課前要佈置預習,明確預習的任務,節省課堂學生自學的時間,爲學生品讀感悟留有充分的時間。

第二,學生朗讀的時間不足,特別是指導朗讀的時間不足,引起學生共鳴不夠。

第三,在挖掘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愛留給學生的時間有限,學生未能感受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孝敬與關愛。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本文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這件小事,告訴我們真愛就如茉莉般平淡無奇卻芬芳怡人。

文章在寫作上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以花爲線索,借花傳情。

文章開篇就寫到修剪茉莉花枝的媽媽,由真愛像什麼的問題獲得媽媽“就像茉莉花”的回答,這就引出話題,點明題意,開啓下文。

中間寫爸爸、媽媽互相關愛也不離茉莉花,爸爸叮囑“我”帶上茉莉花到醫院,到醫院又把茉莉花插進瓶裏,在茉莉花中寄託了爸爸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末了又寫到茉莉花,以其潔白純淨、幽香縷縷狀寫環境,點擊真情,並且由此及彼,以“愛如茉莉”作結揭旨,讚美真愛之情。

二、互相真愛,情意感人。

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互相之間有着心照不宣的“真愛”,有着令人感動的情意,有如茉莉花一樣潔白清純,上面已經在詞句分析中作了探解,這兒從略。

三、首尾呼應,點題揭旨。

開篇提出話題,點明題意,通過媽媽之口說出“愛如茉莉”之意;結尾以“愛如茉莉”連續反覆作結,揭示了“真愛”的內涵,深化了意旨。

這樣,首尾呼應,結構縝密,卻又不着痕跡,一切是隨文而來,自然有致,令人佩服。

爲讓學生能從字裏行間真切感受到如茉莉般的真愛,教學時,我特意作了一些安排。在讀第一部分內容時,我緊緊抓住“平淡無奇”一詞,先讓學生結合平時觀察所得,說說茉莉的特點,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並從媽媽的話語中初識如茉莉般平淡的真愛。在指導學生讀第二段的時候,緊緊圍繞父母之間的相互關愛,讓學生通過反覆讀去感受、體驗“真愛”之情。這部分文字淺顯易懂,但讀起來讓人感動。我讓學生讀一讀、畫一畫體現父母之間真情的詞句,再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這樣一來,學生對文中所表現的如茉莉般純潔的愛認識得更深了。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本文是一篇讚美人世間美好情感的美文。文中從細節處一次次表現了父母之間真摯、深厚的愛情。茉莉花是全文的.線索,也是借茉莉純潔、樸實的特點來託物言志,讚歎這對普通父母之間的感情就如同這茉莉般感動人心,耐人尋味。

考慮到這是第一課時,文章的篇幅較長,學生之前並沒有充分的預習。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依然保留了感知課文、認讀和理解生字詞的環節。但五年級的孩子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識字和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因此,這個環節的時間不宜佔用太長時間,否則重、難點就不夠突出了。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我想通過“解題”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即:“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茉莉花”之間究竟有什麼共同點?

在感受“愛”這個環節中,我側重於讓學生充分地讀6-13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是課標一再提出的要求,我鼓勵學生真實地談談自己爲何而感動。並且及時抓住課堂上學生有閃光點的回答進行點撥、渲染和深化。我想,語文的課堂應從“一言堂”變爲“衆言堂”。我們不應機械化地拉着學生圍繞我們事先安排好的教學設計跑,而應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

對於茉莉花的特點,文中很明確地用三個詞來形容:平淡無奇、潔白純淨、散發清香。由於在6-13節細節中,學生已深刻體會父母的愛,因此,能輕鬆地淺談這三個特點與“愛”之間的共同點,我相機總結。

達到“解題”這個教學目標後,我引導學生對於“愛”的概念進行拓展和延伸――我們讚美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愛,無論是茉莉般樸實的愛,還是玫瑰般熱情的愛……從而聯繫自己的感受,聯繫自己的生活,談談你對“愛”理解。通過這個環節的昇華,發揮語文薰陶、感染的德育作用,而不能僅侷限在課本的範圍。

當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力不從心的地方:課件設計不夠新穎、板書的位置有些偏、語言方面可能還需日後的錘鍊……作爲年輕教師,可能我的反思不夠全面,尚未看到其他的不足之處,若能得到各位老師的點評,我會本着虛心求學的態度繼續摸索,繼續努力!

《愛如茉莉》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愛如茉莉》是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媽媽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寫和渲染的是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對於該課的設計,我抓住一個“愛”字,讓學生在品詞品句中體會這份蘊藏在字裏行間的真情,在尋找文中細節描寫時體會到人物內心那至深至愛的情意,從而理解“愛如茉莉”的含義。

一、析詞品句,體會真情。

執教時,我緊緊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薰陶感染和語言的理解運用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引導學生理解“躡手躡腳”“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親對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理解“直奔”“麻木”等詞的意思,從而感悟到父母心靈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賞讀體驗,品味真情。

新課標提倡,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以讀促講,以讀悟情。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學生自主找到的幾個細節描寫的句子,讓他們自己讀,同桌讀,小組讀,齊讀等多種讀的形式,自主的

體會字裏行間流淌出的濃情蜜意,品味父母及與女兒之間的那份真情。

三、課後拓展,品味愛心。

真情如平淡無奇的茉莉,人間處處有真情。爲了讓學生對這份平淡卻又深厚的真情有更深刻的體會,我設計了四個拓展練習。

1、讀讀有關“愛”的文章,談談讀後感受。

2、說說身邊發生的有關“愛”的小事。

3、朗誦一首“愛”的小詩。

4、寫一篇“愛”的文章。題目《愛如》

在讀、說、誦的基礎上,學生愈發對平淡無奇的愛有了深刻的感受,課後很多學生都談到了自己身邊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有關愛的故事,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無私的愛,什麼才能稱之爲真情無痕、至愛無聲。於是一篇《愛如》水到渠成。

這節課中,有一點遺憾的是執教時還是沒能大膽地放開手給學生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慢慢體會、感悟真情,我有些環節又把自己的設計通過強硬的方式給學生,而不是始終在順應着學生的學習。這是今後在教學中要注意及改正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