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47W人 

《舌尖上的中國》這是一部經典的紀錄片,裏面也是有着許多的東西。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

  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一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衆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爲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悅耳的說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爲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爲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說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爲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衆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爲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有關《舌尖上的中國》的觀後感二

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說的話就是:“吃飯沒呀?”這讓外國人驚訝不已,中國人怎麼就對吃如此情有獨鍾?確實,“民以食爲天。”從人們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們的物質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時代,人們吃的東西也是不同。人們說:“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從舌尖上去看中國。

奶奶——麻煩的糧票時代

在我奶奶的那個時代,資源緊缺。什麼東西都要靠相應得票(比如:糧票、布票、油票……。)才能換取物資,並且要到供應站才能領到。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據奶奶回憶:一次過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應站換些糧食。這時,正值排隊高峯,供應站門口排起了長龍,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終於領到了。可這個時間別說是午飯了,就連這年夜飯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緊趕慢趕,總算是趕上了。而這年夜飯吃的又是什麼呢?醃蘿蔔、醃白菜,幾碗稀粥,中間放一個鹽罐子,就湊成了一桌“別具一格”的年夜飯。“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過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飢挨餓了!”說到這兒奶奶發出了感概。

媽媽——“奢侈”的小康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糧票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人們的菜籃子,米袋子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醃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鍋清粥也被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所替代。我聽媽媽說:到了80年代後期,在“飲食大舞臺”上粗糧“退了休”,細糧成了“配角”,人們從未吃過的山珍海味晉升“主角”。還有更另類的:什麼蛇、鼠、果子狸紛紛出籠……

我們——饕餮的營養時代

到了我們這一輩,鮑魚、鱸魚等“土豪式”食物已舉行了“閉幕式”。人們對養生又多了一重認識,個個都追求起“純天然,無公害”的食物來。粗糧重新“上崗”,頗受人們青睞。乳業更是進入了一個巔峯!怎麼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在今天,人們吃着並選擇着。人們的健康觀念在21世紀清醒而大步地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