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個異常火爆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際我也有着自己的感嘆:

一、電視上的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裏,哪裏纔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裏纔有浸透着汗水與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裏,不能在肚子裏。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與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們的田野。

鋼筋與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與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爲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與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裏卻一直存在着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裏的淨土。爲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與快樂。

三、轉化的靈感。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爲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與汗水可以轉化爲美好與幸福。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這麼容易令人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2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爲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爲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屏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裏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作爲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是他們認真的生活態度感動了我;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動着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的我們纔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3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啓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說這部紀錄片風靡網絡,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內容都與雲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後,我只想到了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家鄉。作爲雲南人,我有幸從小在美麗的自然風光環繞下長大,在豐富的美食給養中長大,自從高中畢業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僅有兩次回家機會,如今工作了,離家更遠,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許許多多人眼中,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那裏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恐怖的毒梟。我曾因自己來自雲南而自卑,曾嫌棄家鄉經濟落後。隨着我思想逐漸成熟,我爲自己對家鄉的偏見感到慚愧。我懂得:雲南,我的家鄉,不應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拼GDP,受限於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它永遠不可能成爲經濟強省。也正因爲這樣,它才能較好地保存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而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瑪,我想到了終生在農村耕作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的今天。無論我走到何處,最開心的是看到別人知道我是雲南人時詫異的表情,“怎麼可能,你普通話說得那麼好;你的英語說得那麼好;你居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來……”沒錯,我是雲南人,我離開家鄉不是嫌棄它落後,而是那裏的生活過於安逸,年輕的我要追求挑戰與超越,我要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到海外。總有一天,“彩雲子弟”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採摘松茸的卓瑪、出海打漁的林紅旗、年邁的魚把頭,還是挖藕的兄弟倆,亦或是種筍的老包、阿亮,研製火腿的諾鄧父子……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爲了生活幹着平凡的事業。但正是這些生活簡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一道道人間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可以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生命,自然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母親。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4

舌尖上的故味,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和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幾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使人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爲它使我們興奮,流下口水,還是因爲我們從各地的飲食中“看”到了家裏的味道。在現在的中國,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爲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保存着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這些記憶,在作家那裏寫成了文字,在詩人那裏吟成了詩,在家人那裏卻煮成了飯,炒成了菜。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全都藏在了那一鍋湯,一碗麪條,一片肉裏。

在日益劇烈的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背景下,人類以及負責人類生存的食物在加速流轉。片中徐徐展現的一幕幕畫面,則讓我們的心靈舒緩了下來,也喚醒了我們對兒時生活的記憶。與口水一起流出來的,是淚水,還有對兒時生活的深深眷戀。無論人們走多遠,在腦海裏,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

看着那些辛苦勤勞又樸實無華的國人爲了生計奔波,遠走他鄉,揹着行囊漸漸離去,竟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悲傷和淒涼涌上了心頭。

或愁或喜或怒,對於感情的認知人類與生俱來;或鹹或甜或辣,對於滋味的感覺人類也從未忘記。它就像是春日裏一場小雨,溫涼適度,沁人心脾,讓人頓時冷靜,也讓人回味無窮。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次腳步會走到哪裏,也不知道下一站食物的腳步會走到哪裏。美食離我們的距離究竟是遠了,還是近了?沒有人知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家的味道永遠都是一種羈絆,一種力量,這便是舌尖上的中國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5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非常好的美食節目,當然我也不會放過這本書。我不僅是被,書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從美食中體會到人生百態。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裏,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無奇的家常菜往往會成爲味覺的種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記憶裏,久久不能忘懷。當你懷念故鄉時,家的味道也會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家常》這一個章節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燒肉,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一場視覺味覺與嗅覺的盛宴,還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樸的愛。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並不富裕,母女倆,租住在學校附近,他們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裏,沒有獨立衛生間,四戶合用廚房,但房租便宜,這就是他們的家。

我發現一個看似奇怪的問題,在這樣一個章節裏,有許多內容,其實與紅燒肉並沒有關係,和總是與食物本身不一樣,偷偷在告訴我們什麼。比如“五年來,父親從沒有來過上海。”我在這裏會感受到,父親爭取每分每秒掙錢,想讓紫玉過上更好的生活,表達出了無私的父愛。“五釐米厚的筆記已是第四本,女兒的專業課,媽媽從未缺席過。”媽媽記得如此細緻的筆記,代表着他對女兒的期望,也代表着細膩入微的母愛。這樣普通的紅燒肉,凝聚了一家人的愛,我們家也是如此。

時間很快過去了,哥哥越來越大,已經不怎麼愛說話了,每次回家爸爸媽媽都會準備豐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時,冷漠的哥哥纔會找回一點熱情,家裏也會找回更多的溫暖。

就像書中告訴我們的:“總有一種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6

寒假裏,我觀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集《酥·奉上一桌點心盛宴》,特別是裏面介紹北方面點的部分。

我們中國人是很善於用食物傳達情誼的。點心,是中國人飲食生活中最爲溫情的部分。北方的小麥,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構成了精巧別緻的中國點心。它們與歷史相連,與民俗相通。酥酥軟軟的點心裏寄託着中國人獨特的心思。東嶗少村的麪點高手郭秀青阿姨,做了三十多年的饅頭。她做的麪點栩栩如生,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了。我還知道了小麥原產於西亞,在大約400-000年前才進入的中國北方地區,但是在唐代以前人們很少吃。最初對小麥的做法是整粒蒸,整粒煮,但是不好吃。後石磨的出現才把小麥帶入了中國人生命的時光。經過碾磨之後的小麥搖身一變,終於濃墨重彩登上了中國人的餐桌。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階段的見證者。滿月、定親、祝壽,都會用紅布包裹着用麪塑造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愛的味道、團圓的味道。這使我想起了以前回媽媽的老家膠東,都會吃到的大饅頭,跟這個幾乎是一樣的呢。

唐宋時期,以小麥爲食材的各種麪點開始大量出現,最極致的是宮廷點心,如貴妃餅,薩其馬。還有用麪粉做成的各種水果—面果兒,造型逼真,吃起跟真的水果是一個味兒的。這個是麪點大師王志強研究十幾年做出的,太了不起了。

有人形容,麪點就是拿着麪粉作畫。好的麪點師,做出的不只是簡單的食物,而是揮灑自如間傲然挺立的一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凝聚了麪點師們的智慧與付出,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研究、實踐,纔有了這些如此生動逼真的美食作品。

我熱愛美食,更熱愛富有創造力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7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昨天晚上實在沒時間,僅僅看了一集半,就斷網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

首先,最讓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種毛豆腐,我吃過,在數分老師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還有臭鮭魚和火腿湯我都有吃到誒,就是紀錄片裏講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華的維度和徽州一樣,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樣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紀錄片裏說的"杭州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醬鴨",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來給高中班主任帶了這種當地特產,也不知道老師覺得口味怎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鳴謝單位,雖然僅僅只有幾個單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電視臺",我還以爲江西的某個美食也有介紹,甚至會有萬年的貢米的,但是七集看下來都沒有看到關於江西的美食上場。陝西、山西的麪食,東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筍,雲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慶的辣食…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就是雲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爲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麼黏,吃多了容易脹氣的,他們怎麼會以這個爲主食啊!我們只有打麻餈的時候或打年糕的時候會用糯米的。

這個紀錄片確實很贊!尤其是那宣傳片的首頁,如果沒有看到鏡頭最近的筷子,遠看還以爲是紅色的寫意山水畫,實則是臘肉的紅色紋理,那麼富有文化底蘊…

我知道,我所品嚐到的僅僅只限於川菜和徽菜,但是,這一記錄片帶我領略了中國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蘊的美食,留在腦海的不僅僅是那熱騰騰的氤氳的美食熱氣,還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悠長,以及味蕾中對大自然最爲無私饋贈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8

《舌尖上的中國》爲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爲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通過對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衆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最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最廣泛的觀衆基礎。但是該紀錄片從文化角度探討了“吃”並不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另外,《舌尖上的中國》也是對中國勞動人民的頌歌,它所展現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採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等。它當中並無美食大賽等等,而是講述了一道道美食製作中的傳統精良的手工藝,來歌頌勞動者的智慧與勤勞。

“鄉愁”是中國人固有的情懷,記憶會消退但味道卻永遠在味蕾中存留。食物,對中國人而言並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作用,而是對鄉愁的一種留戀與執着,媽媽的味道是任何美食都代替不了的,而媽媽做的飯本身就是美食。它所講述的美食,就像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每年年末春初的匆匆腳步,父母爲我們烹飪時的滴滴講解,還有一頓頓在不同地點時間和不同的人一起品味的三餐,這些已經不是美食,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活。而如今因爲在外流浪的人太多,這片子用最常見的東西勾起了人對於故鄉風物,親人朋友的回憶。片中的食物並不是吸引人的最關鍵點,重要的在於片中平淡的小事,平實的小人物,不浮華,不虛榮,不張揚,沒有一般商業片的噱頭和造勢,只有人與人之間持久存在的愛和尊重。

相比較生活節奏較快的大城市,《舌尖上的中國》所選取的素材一般都是農村的傳統美食,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城市和農村生活的差異。它通過美食這個角度也是對農村生活現狀的一些展現,農村生活的慢節奏、人情味與世代傳承下來的智慧,都是中國人的財富,激起了中國人固有的文化情懷,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它會讓世界改變對中國文化的觀察角度,凸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美食只是一個開口,它所展現的並不僅僅是中國的美食文化,它向我們呈現的是中國普通家庭的日常、中國對自然的敬重、中國人的智慧結晶以及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9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紀錄片,從飲食的角度啓迪人生。大學畢業前就聽說這部紀錄片風靡網絡,但真正驅使我觀看的動力是聽朋友說“片中幾乎一半資料都與雲南有關”,身在異鄉的我忍不住便決定一飽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後,我只想到了一句話: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家鄉。作爲雲南人,我有幸從小在美麗的自然風光環繞下長大,在豐富的美食給養中長大,自從高中畢業離家去上海讀大學,每年僅有兩次回家機會,如今工作了,離家更遠,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許許多多人眼中,雲南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少數民族聚居地,那裏有美麗的自然風光,也有恐怖的毒梟。我曾因自己來自雲南而自卑,曾嫌棄家鄉經濟落後。隨着我思想逐漸成熟,我爲自己對家鄉的偏見感到慚愧。我懂得:雲南,我的家鄉,不應和其他經濟發達的省市拼GDP,受限於地理環境和國家宏觀部署,它永遠不可能成爲經濟強省。也正因爲這樣,它才能較好地保存其美麗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民風,而這是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瑪,我想到了終生在農村耕作的爺爺奶奶,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的這天。無論我走到何處,最開心的是看到別人明白我是雲南人時詫異的表情,“怎樣可能,你普通話說得那麼好;你的英語說得那麼好;你居然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來……”沒錯,我是雲南人,我離開家鄉不是嫌棄它落後,而是那裏的生活過於安逸,年輕的我要追求挑戰與超越,我要讓雲南人的名字傳遍中國,傳到海外。總有一天,“彩雲子弟”會回家……

感恩祖國,感恩人民。無論是採摘松茸的卓瑪、出海打漁的林紅旗、年邁的魚把頭,還是挖藕的兄弟倆,亦或是種筍的老包、阿亮,研製火腿的諾鄧父子……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爲了生活幹着平凡的事業。但正是這些生活簡樸的中國人的辛勤勞動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一道道人間美味。

感恩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能夠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來形容,是大自然賜予了我們生命,自然是我們人類真正的母親。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0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通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嘆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也不爲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說:“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着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嘆。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爲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爲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着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着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爲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裏“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1

國產美食文化紀錄片,一部讓人欣慰的片子,是一個很好地開始,可惜太短了。

這部片子珍貴在其嚴肅紀實的手法,樸素地展示了手工藝人的價值,向觀衆呈現了全國各地特色文化。

我國的美食文化名鎮四海,源遠流長,讚美致辭難以言表。即使在工業革命的襲擊下,國人仍舊保持逛集市,對食材的追求精益求精,延承創新了我們的國寶文化。

正如我所說讚美致辭難以言表,我所等待的紀錄片不是歌功頌德的貢品。這部片子真正展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藝人,他們平常,踏實,延續着祖輩們的手法,耕耘,製作。這是有力度,有內涵紀錄。

每一集,都有讓我驚歎的新發現,或是從來沒見過的美食,食材,或是從來不能想象到的製作方式。

如有不足之處,是篇幅比例上的混亂。每集45分鐘居然囊括那麼多的內容,相比片子表達中肯的前提下,相對草率,遺憾。比如,每集在一個宏大標題地下,或南或北的採訪了很多不同手工藝人,廚師等,略顯次序上的混亂。如第三集“轉換的靈感”表述了:豆腐,奶酪,酒,醬油。每一種(除奶酪外)都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作,用一集篇幅囊括,可惜。

本篇從頭到尾幾乎只有旁白,有時旁白過多歌功頌德,45分鐘很珍貴,在紀實,或讚美中,我選擇紀實。

時不時我很樂意聽到手工藝人和旁白的對白,這樣延續樸實的紀錄手法,更生活化,也更有說服力。

我期待一個如此高質量的紀錄片,每週都有播出,將本片作爲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幾千幾萬個無數的篇章描述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2

與傳統的美食節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在地域上採取了大範圍的跳動,並且不以菜系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一位家在湖北、現居北京的音樂人說,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國》跟“吃”就完全沒有關係,“我對吃本來就不感興趣,平時主吃素。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如何體現‘食物’這個宏大的主題,濃縮在幾集的紀錄片裏。”而這種食物和人的緊密相連,也讓不少觀衆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國》,講到寧波年糕,聽到裏面傳出的陣陣鄉音,很想家。”

吃是一種情懷,而看《舌尖上的中國》即是尋找情懷,寄託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從20xx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歷時13個月拍攝完成,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耗時之長令我們咂舌,我們可以在每一集裏都讀到美食背後影藏的人的故事,每一個人物的深度挖掘,都是製作組用時間與汗水挖掘出來的,這也增加了美食的“重量”。

《舌尖上的中國》在鏡頭的運用上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在這部紀錄片裏可以經常看到特寫鏡頭的運用,在展現每一鍾食物時,敘述某一個動作時,都較多的運用了特寫。並且在拍攝人時,鏡頭的放低,都體現了對自然與人的敬畏。上山下海,只要是人能夠到達、美食存在的地方,絕不吝嗇對鏡頭的使用,也不得不讓我們感嘆製作組的用心,屏幕背後付出的努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個小小的鏡頭可能拍攝了幾遍甚至幾十遍,例如拍攝採蜜人上樹採蜜那一場景,真真可以是用艱辛來形容了,大山深處,安全措施也不到位,要經過多大的心理鬥爭纔可以克服自己恐懼呢。

解說詞和背景音樂的使用也恰到好處,隨着人心情的跌宕起伏,時而歡快,大多是在美食上桌的時候,時而沉重,很多都是在跋山涉水時,需要經歷很多困難才能得到美味時。而解說詞,一字一句,清晰明瞭。

《舌尖上的中國》的問世,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反映出中國人由懵懂到清晰的文化主體性意識,這是一種由味覺記憶驅動的集體的文化認同。美食即文化,製作美食是創造文化的過程,而展現美食就是傳播文化,《舌尖上的中國》讓更多人看到了真正的美食以及被忽略的美食,使美食成了文化的美食,相信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能得到很多人關注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3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小吃貨”的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爲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我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爲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屏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裏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看到這裏,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來。作爲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總有觸動淚點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一個叫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他們的辛苦: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掛着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我原來還對《舌尖上的中國2》的廣告詞有所懷疑,不甚理解,爲什麼要準備好紙巾擦口水和淚水。直到看了以後,纔有所明白·····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我們纔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簡單而淳樸,真實也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4

這天,我打開電腦,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饋贈》,看完以後,令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我一開始猜想,這不會是介紹一些山珍海味的紀錄片吧,結果真是如此。我對於那些美味佳餚並不感興趣,但我卻完完整整的把這集紀錄片給看完了,原因在於我看到了美味佳餚背後農民們付出的艱辛,那些鏡頭至今都令我難以忘懷。

片子開頭介紹的是山茸,這是一種野生菌,實在很稀少,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每一天早上凌晨三點就要起牀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時候不能破壞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將山茸取出,之後還要將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茸再度生長。那個小女孩說:“務必凌晨三點就起來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長比較好,個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別人搶光了。”多麼樸實的語言,多麼艱苦的農民,據說在市場上一份碳烤山茸能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當你拿起菜單,一揮手,財大氣粗的喊道:“把最貴的都給我點上。”有沒有想過美味背後是農民們起早貪黑的工作。當你要走時看到桌上還有剩菜時,你是否想過這都是農民們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成果。當你在酒店裏暴殄天物時,你是否理解農民找不到山茸時那份絕望的情緒。你們無視的剩菜是農民們視如珍寶的食品,你們視如珍寶的金錢讓農民們視如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們辛勤的汗水更爲可恥,更爲可恥的是浪費大自然的饋贈。別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或許僅僅只是欣賞,而每個農民看到自己家鄉的產物被播出來,那就不僅僅僅是一種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絕不亞於汪曾祺應對別人說起自己故鄉的鴨蛋,因爲紀錄片記述的是他們的辛苦,是他們不畏艱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是美味佳餚,更是中國的吃苦耐勞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00字15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展現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魅力,讓我對吃有了新的定義,其中提到的中國傳統五味,還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奇妙的聯想。

酸、甘、苦、辛、鹹是傳統中醫對五味所下的定義,這五味與中國人傳統的幸福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烹飪詞典裏,鹹是百味之首。鹹味帶給人許多聯想,汗水是鹹的,淚水也是鹹的。老人在教訓晚輩時也總喜歡語重心長地說: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鹹味是食物入味的基礎,就如同人生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在光陰的流逝中沉澱爲了人生的底色。奮鬥的汗水最終會醞釀爲幸福的眼淚,開心喜悅,這份鹹始終伴隨於人的左右,在閱盡滄桑後讓人明白,平平淡淡纔是真——這是關於幸福最樸素的解釋。

辛與酸在中國菜譜中是互補的味道。中國人喜歡用“酸”字來形容某種疼痛、某種妒嫉、某種不堪以及某種難以言說的苦難,而辣則代表着開朗、堅韌、果斷的個性。一個糾結,一個果敢;一個隱晦,一個奔放。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倡導和諧。中國人性格中的這種對立的相互融合轉化則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中國菜中的酸辣融合能調出鮮,中國人外圓內方的性格則能調劑出和諧。懂得包容也講究原則,心胸寬廣也是非分明。酸與辣的結合就如同這種剛與柔的互補,在轉化中煅造出和諧的“太極八卦”,幸福也在這種包容中歷久彌新。

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爲中國人在品味和回味各自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舌尖上的傳統文化便如同這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並不是讓其中某一味顯得格外突出,而是要讓五味在調和以及平衡中散發永恆的醇香。這不僅是中國曆代廚師和中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也是中國人在爲人處世、追求幸福甚至在經世治國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