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教育

如何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文已影響 1.01W人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我國現當代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英國哲學家紼郎西斯·培根在《隨筆集》中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法國啓蒙思想家盧梭在其教育名著“愛彌兒”一書中指出:“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將使他從此以後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可見,習慣對於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發展等都具有特別的作用。學習,爲什麼?回答是:學慣了,不學習覺得難受。而壞習慣使孩子不知不覺地去拖拉,去懶散,去幹擾人。他爲什麼那樣做?回答是:不爲什麼,就是拖拉慣了,懶散慣了,干擾慣了,不這樣做覺得難受。

如何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一種力,是一種能量。它看不見,摸不着,但它又確實存在,確實在起着作用。好習慣使孩子不由自主地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的穩定飯量是米飯一碗,如何讓這個人在一年後穩定飯量增加爲兩碗?

方案一:告訴這個人,你的任務是一年後飯量增加到兩碗,然後有計劃的每天增加飯量,比如飯後加強體育鍛煉,最終完成任務。

方案二:告訴這個人,你必須完成任務,否則沒飯吃。那麼這個人肯定努力完成任務,或者可以吃三碗米飯。

方案三:不告訴這個人任務,只是每天吃飯時給他碗裏增加10粒米飯顆粒,並且時刻根據他的消化反饋來動態調整,一年後他也完成了任務。

三種方案都完成了任務,但三年後會出現不同的反映:前兩種方案的人都會回到原來的一碗米飯。爲什麼?第一種需要減肥;第二種因爲已經完成任務,繼續吃一碗米飯。只有第三種永遠改變不了,因爲他已成習慣,他認爲是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的生理現象。 現在我們很多教師面對學生在解決教育和教學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時所採取的方式上大都選擇方案二的做法,常告誡學生你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大學,上不了大學就怎樣怎樣,方案一的做法大家正在努力學習,而方案三的做法纔是真正的科學的爲師之道。 我們這些身爲孩子的啓蒙老師,應該處處曉得如何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用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好的學習習慣總和成績優秀的同學相伴,而存在“小霸王”,“小懶蟲”、“小饞貓”、“小犟牛”、“小磨蹭”、“小馬虎”現象的學生成績總在中下游徘徊。可見,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之大。小學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可塑性大,向師性強,容易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也容易沾染各種不良習慣。因此,從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矯治他們的不良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哪些學習習慣,又怎麼培養呢?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和各位作一個交流。

一、課堂中的學習習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習習慣的主戰場,課堂中如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掌握知識就會較爲輕鬆,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升。 首先,在課堂中我們要培養好學生課前準備的好習慣。課前準備包括了知識準備和物質準備。知識準備就是要做好預習,這個環節,我們經常想做而做不好,尤其在小學美術中,我們有時佈置了預習任務,蒐集資料,有的學生回家根本不找,有的家長還說美術課要什麼預習呀,上課學就行了。所以,我們改變策略,我們可以利用精彩兩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展示和這節課有關的資料,讓其他學生也能瞭解一些知識;或者利用上課後的1-2分鐘,讓學生瀏覽本節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利用學生知道的展開交流,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所謂物質準備生理準備,就是上課前,要求學生把上課用的東西,如彩筆、膠棒、剪刀學具等放在課桌一定的位置,上課鈴聲一響,快步走進教室,靜坐教室,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等待老師來上課。儘管我每次都提醒同學們帶什麼工具,但是到上課時還是有沒有帶工具的學生,低年級的學生我會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讓他們知道不帶工具找別人借很尷尬,還有就是讓同學們學會交流,讓學生學會幫助別人。對幾個特別調皮的,每次都不帶工具的學生,會安排“小老師”利用下課時間督促他們準備下堂課的用品,並趴在桌上好好靜息。半年堅持下來,效果顯著,孩子們責任心加強,自由散漫的現象明顯消失了,每個孩子都學會了聽鈴聲,做準備。那幾個調皮的學生也特別喜歡上美術課,早早的就在教室等着我了。

第二、在課堂中要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課堂中,我們肯定會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可有的學生課堂中就是不認真聽講,這和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有關係,受年齡特徵制約,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所以,要想學生認真傾聽,還得從我們老師自身做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形象化的直觀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②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抓住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深入淺出,使學生都能聽得懂。③注意調動和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講刺激學生的語言,教態和藹可親。在我的美術課上,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講課時大部分同學都能聽得很認真,可是,在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上,就不行了,好多學生開始討論了,他根本不聽別人是怎麼回答的,和自己的是不是一樣?對於這種情況,我經常採用複述的形式,讓孩子說說剛纔聽到的發言,也可以複述教師的語言,這樣可以溝通同學之間的信息,取長補短,學會尊重他人。

第三、養成敢於質疑的習慣。師生關係要能真正做到和藹、平等,學生纔不會“怕”老師。學生纔敢於質疑,學生會提問,一方面說明學生對於學習的內容有着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把疑難問題放在課堂中解決,不會日積月累,越積越多。教師要注意發現和把握學生中出現的疑點和難點。並及時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對主動質疑問題或獨立解決疑難問題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大力表揚。記得去年周老師來學校聽課,二年級的學生唐天瑞就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在後面聽課的老師有二十幾位,學生膽量特別大,學的特別投入,在課上,就主動給我說:“老師,我還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敢於向老師挑戰,我當時就表揚了他,他很聰明,思路總是和別人不一樣,他總能很全面的看問題。課下,周老師就說,那個學生不錯,他敢於向老師挑戰,當時我們下面聽課的老師一下子就別他吸引了,還替你捏一把汗呢,不過,學生說的那個方法確實不錯。學生既要學,還要敢問,既要學,又要問。這樣我們的課纔會精彩。

二、作業時學習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常有這樣的現象,一節課或者兩節課作業還沒畫好,下死命令下課必須交。下課交上來的作業一塌糊塗。這時我們就疑惑了:是要質量還是要速度? 對於作業的要求,我們可以用“乾淨整齊、突出主題”、“認真”、“金點子”三個層次來進行衡量。“乾淨整齊、突出主題”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把主題突出了,作業乾淨整齊,總是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認真畫”,有的學生確實在造型方面有一些欠缺,可是他認真畫了,他達不到那些好學生的水平,可是他很認真的對待每一堂課,我覺得他做的很好,我也是以爲他是好學生,我會在課下教他一些技法,讓他能畫出更好的作品。“金點子”是對作業目的的更高層次的要求。這樣的學生總是跟人們眼前一亮的感覺,他們的想法特別好,總是能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對於這樣的學生我不會提太多的要求,我怕限制他的想象力,我會鼓勵他按自己的想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學習習慣的培養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步形成的過程。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

第一、習慣訓練持之以恆。“習慣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這個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習慣比喻爲一根繩索,每次行爲的重複,就相當於又爲它纏上了一股繩索。很顯然,每天纏,不斷纏,纜繩會越來越粗,終於有一天,會粗到牢不可破。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我想這只是一個平均數,養成的習慣不一樣,每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刻苦程度不一樣,所用時間肯定不一樣。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老師們要反覆抓、抓反覆,對不斷出現的壞習慣,不要氣餒,而要耐心訓導,直至徹底改掉。

第二、杜絕“5+2=0”現象。5天學校的教育成果和養成的習慣還來不及鞏固,就可能在週末的兩天中因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而消失殆盡。調查發現,存在“5+2=0”現象的孩子佔相當比例,尤其在農村,這種現象更爲普遍,這當中既有成績差的學生,也有成績好的學生,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杜絕這種現象,一要不斷的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二要尋求家長和社會的幫助。對於這一點,我想作爲家長來談,因爲我的孩子上二年級,平時在學校表現的都不錯,可是到了週末,一切規律都打亂了,他完全放鬆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在這點上,我做的還是不夠,我一般是讓她到了週五晚上就將進入狀態,重新收拾自己的思路,把該記得、改寫的都整理一遍,防止週一時什麼也不會了。所以,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在學校好不容易改掉的壞毛病,不要讓他輕易的丟掉。

第三、整體發展,互相促進。除了學習習慣外,還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多,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它們都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一個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爲他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創造了條件,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不僅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庭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進而“會學習”、“會求知”、“會探索”、“會思考”、“會辨別”,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糾正學生心理和行爲上的偏差,使學生各方面習慣都得到有效培養,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位老師應該承擔的責任。 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對每一位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相信我們每位學生都會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