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精選21篇)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精選21篇)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的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給人以美好的回味 。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後,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同時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嚐全國美食的願望。

回想我也曾經也去旅行過,比如北京、青島、南京、揚州、無錫等。但是我只是吃過肥而不膩的北京烤鴨,品種齊全的青島海鮮,香鮮味美的南京鹽水鴨,原汁原味的揚州炒飯。有好多旅遊地點的美食我還沒有品嚐到,比如說《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揚州的鑑真素鴨、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揚州大包子。我還都沒一一品嚐過。忽然覺得有點遺憾,覺得應該去嚐嚐那的美食纔不枉旅行一次。

喜歡吃美食,也喜歡旅行,因爲我喜歡那種氛圍,喜歡新的環境,喜歡歷史的痕跡,喜歡品嚐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煙雨的江南,撐着一隻油紙傘,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牆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間,那定是另一種心情。或許還會坐上一葉小舟,走水路欣賞那江南的朦朧之美。或許還能坐在小樓上一邊欣賞着朦朧的江南煙雨一邊品嚐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燒賣、鮮肉湯包等。那該是多麼的愜意呢!

中國由於歷史悠久,不僅擁有煙雨的.江南風景,還擁有獨特的美食,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中提到了重慶的麻辣火鍋,我也是個愛吃火鍋的人,我喜歡火鍋的味道,也喜歡吃起來酣暢淋漓的感覺。書中提到在重慶每家火鍋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祕方,可見重慶的火鍋味道多種多樣。重慶的火鍋不僅味道多種多樣,而且菜品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爲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機會去重慶品嚐這等美食,會不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從美味的火鍋之都出來,是不是想來點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還真想來點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鮮筍。我去過黃山,那裏有賣一種筍乾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兩三天,再用高壓鍋蒸。蒸好後即可用來食用,比如做成筍乾紅燒肉、老鴨筍乾湯之類的。這種筍乾的味道雖不如剛挖的鮮嫩,但口感也是極佳的。如果有幸去黃山旅行一定要帶回來幾包纔好。

吃過了南方的火鍋、筍乾後是不是應該來點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燒麥口味不錯,是大衆喜愛的食品之一 。燒賣包皮透亮,味鹹椒香。糯米陷鬆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 吃了南方的燒麥我才體會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麼不正宗,北方的燒麥餡是像小籠包餡一樣,不似真正的燒麥裏面是糯米。現在真想再品嚐一次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

南方的美食數不勝數,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雖沒有煙雨朦朧之感,但是有粗獷豪放之氣。給我另一種感覺,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在屋內暖洋洋的吃着東北的酸菜燉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燉白肉是以酸菜和豬五花肉爲主要食材的東北菜,口味酸辣,營養價值豐富,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效。我家冬天也會做酸菜白肉吃,我家雖不是在東北,但是我感覺酸菜的醃製方法與東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國》也說了這個酸菜的做法,讓我更加堅信了這點。我家在做酸菜燉白肉時還會放入血腸,血腸是現殺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在開水鍋內稍煮凝結成血塊,再將血塊搗碎後灌腸,紮緊捆實即成。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血腸與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別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血腸,味道很是不錯,這菜也是很下飯。

說了這麼多的美食,我還沒介紹我家鄉的美食呢!我的家鄉美食是驢肉火燒。驢肉火燒就是把熟驢肉夾到火燒裏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驢肉火燒加羊雜湯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過,羊雜湯雖然不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認爲做得也是極好的。真希望我家鄉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古時不是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嘛!可想而知驢肉的美味,再配上我們那酥脆的火燒真是讓人吃不夠啊!

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嚐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裏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餚犒勞自己一下,這樣不是很好麼。希望《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能出第二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後再去旅行時能品嚐到《舌尖上的中國》一書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2

暑假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作業,寫一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我原本以爲是歷史紀錄片,便失去了興趣。第二天,我去同學家玩,我看見我同學在看視頻。我就問她這是什麼片子,她說:“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啊!”我心想:什麼這不是歷史紀錄片嗎?還那麼好看,回家可以去看看。

在這本紀錄片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他們的勤勞和智慧讓我印象深刻。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纔是美食。

在本片中,最讓我喜歡的美食是蘭州拉麪。蘭州拉麪,我吃過,在我去蘭州遊玩時吃的。現在還記得那一碗麪,在一個粗瓷大碗裏,滿滿的湯和麪,上面漂着辣椒油,幾片青蘿蔔,一小撮綠綠的香菜和蒜苗,裏面還有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發着誘人的香味。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3

手中的遙控器不停的調換着無聊的電視節目,終於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被我所相中。對於癡迷中國飲食文化的我來說,這是一個難以抵擋的誘惑。我把身子正了正,扶了扶眼鏡,有滋有味的看了起來。

我垂涎於那岐山的臊子面,臊子色澤鮮紅純正,口感酸辣突出,肉丁切得薄而勻,配菜五色分明。幾千年來,臊子面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鍋裏翻滾着,它是一種精彩絕倫的藝術品。我的味蕾這時唱起戲來,原來它是在惦念着家鄉的味道,腦海裏瞬間浮現出家鄉人民紅撲撲的`臉龐還有那溫暖的笑容。

我的家鄉在膠東,膠東面食尤爲精彩。膠東人也那麼的熱愛生活。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六左右,老百姓便忙着蒸饃饃。蒸饃饃可是一件大事,全家老小齊上陣。用媽媽的話說,這餑餑不止我們吃也是要祭祀祖先的,所以要蒸得分外漂亮,分外香。

兒時的我,不會蒸饃。自然就跟在大人屁股後面,“打打雜”。媽媽在土炕上忙活着。旁邊用紅色的布蓋着的是剛捏好的餑餑。我想撩開看看,被媽媽一眼神就嚇回去了:“不許動!”那樣子,就像護着孩子一般。 我自知無趣,便去老爸的廚房轉悠。老爸正在裝鍋。他小心翼翼的抱起一個個大棗餑餑輕輕地放在鍋裏。蓋上鍋蓋,老爸鄭重地拿起桃枝,刀放在上面,口中唸唸有詞。我站在一旁,雖不解,卻莫名其妙的安分下來,也莫名其妙的感到神聖。

出鍋了!在一片氤氳中,大棗餑餑若隱若現。紅彤彤的棗像顆顆寶石鑲嵌在白麪上。,這大棗餑餑就像坦胸露乳,哈哈大笑的彌勒佛,白花花,胖乎乎,甚是可愛。我用了好長時間纔想到幾個詞概括出大棗餑餑,那就是——大 ,白 ,笑 。再看看聖蟲。爸爸說,聖蟲取“剩” “升”之音,寓意來年有剩餘,日子步步高昇。我也聽在外的姐姐說,這盤在蓮花底座上的聖蟲就是媽媽對孩子的一種召喚。

我忽然想起一位作家描述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眼天。

舌尖上的膠東 ,膠東的百姓。心上的人兒。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4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無論南北,美食都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蘊含着中國傳統文化,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後,不僅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了更多的感悟,同時也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嚐全國美食的想法。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物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人類活動促進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着人類的離散,西方人稱作“命運”,中國人叫它“緣分”。

鹽——百味之首,製作一份精緻美味的食物,它必不可少。顏色透明,體積微小,卻讓食物入味時,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醃製品的完成,鹽是最主要的佐料,中國人總會發揮出最聰明的智慧,用它來變換出美食的不同花樣。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美食代表。四川火鍋,以辣出名,紅油滾燙,椒香四溢,給人帶來味覺上的享受和視覺上的衝擊,爆辣的口感,使人產生極高的興奮感,涮一口毛肚,使人忘卻一切煩惱。這種感覺對於不愛吃辣的人來說,無法想象出四川火鍋的`魅力,也無法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感情。對四川人而言,火鍋不僅是他們對於美食享受的挖掘,還是一種象徵着團結,熱鬧的情懷。北京,作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運營着一種快生活節奏的模式,忙碌的人們在燈紅酒綠的街道里穿梭,但退卻一天的疲勞,還需要一頓美食的幫助。烤鴨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焦裏嫩,滑而不柴,香味流連於口齒之間,沁入人的心脾,使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跳動起來。美食的享受不僅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還得益於人類的聰明才智,才能讓最簡單的食材散發出最誘人的香味。

這本書不僅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多種美食的做法,更以樸實的文字闡述了它的由來和背後深藏的文化底蘊。在看這本書時,我想起了媽媽的味道,更是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我既感嘆這是因爲社會的和平才得以讓人們能夠用心的去創新美食的做法,也爲中國的飲食文化傳到國外而感到自豪。一部作品爲何能引起我衆多的感觸,而不是使我單純的只爲書中美食而垂涎欲滴?這是因爲它不是空洞的描述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故事、平常百姓的生活以及文化和製作的不易入手,在情感上與大衆引起共鳴。無論是切絲豆腐還是花雕蘿蔔,那種千絲萬縷的夢幻般的工藝,無不向我們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對這片神州大地割捨不斷的情意。

時代在改變,人們對於美食的創新也從未停下腳步。如果說美食是一個味覺定位系統,那麼一頭連接着我們的味蕾,另一頭便連接着它們最原始的模樣,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曲折和心酸,但最終它們都會以最好的模樣,呈現在食客們的眼前。但願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留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5

在本書中,作者對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各種菜餚、小吃都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作者喜好引用典故,書裏面動不動就會出現大量的與之相匹配的古代雜聞逸事,既有知識性,又不失趣味性。

我還是做我的散兵遊勇,隱於市井,在偏僻的地域和不知名的餐館間搜尋,那些讓人終生難忘的滋味。既不騙吃又不騙喝,頂多是真正被打動了,寫點文字,“騙”點兒稿費。足以用來潤筆兼潤筷子了。

喜歡作者幽默風趣的文字以及瀟灑的心態。有“流動”,纔有精彩嘛!

那段時間,經常去汪宅求教,有幸品嚐到主人按江南風格烹製的菜餚,總喚起心頭絲絲縷縷的鄉愁,恰似煙波江上的點點帆影。

作者曾經拜汪曾祺老先生爲師。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食物,是寄託鄉愁的最佳載體——毋須多言語,味道全包含。吃,就行了。

現代社會,口腹之樂也絕不是無償的;人間盛宴,錢財是真正的背景。

美食家,絕對是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上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燒錢的程度與速度,上不封頂。

我案頭堆放着許多與美食相關的古籍:袁枚的《隨園食單》、李漁的《閒情偶寄》、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張岱的《夜航船》,乃至《東京夢華錄》、《揚州畫舫錄》、《夢粱錄》之類。近來,又添加了一本明代中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作者在古典飲食文學上的造詣堪稱百科全書,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熊掌,是中國飲食中的“大彩”。烹調的過程卻相當於一場馬拉松:“規定有泡、發、燜、刮、剔、浸、漂、切、煨,以及扒、燒後續加工等十幾道工序,要用猛、旺、大、文、小、微等七八種火功。烹製加工的時間,至少在三天以上。講究一些,要一個星期。精細繁複的加工工藝,難度極高的技術要求,連許多廚師都沒有聽說過。這就是以在精神上把很多人徹底征服。”

但凡登得了大雅之堂的`美食佳餚,其上桌的背後都有着一長串繁瑣的“經過”。這個過程越是冗長,似乎這道菜的價值越高。

那時候的北京城,南方人已不少了。他們不會因爲餃子而忘掉年糕的。更不會因爲來到天子腳下,就忘掉故鄉。

食物,是解鄉愁的最佳途徑。據說在異國他鄉的國人,恨不得穿過電腦或者手機屏幕,去舔舔上面的中國美食。阿門!

這本書寫的和以往我看過的美食書最大的不一樣在於,作者是一個詩人,詩人眼裏的美食自然而然的帶着些許的詩情畫意,增加了一份畫面感。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6

中國是一個很講究舌尖感受的國度,這首先應該歸功於大自然的饋贈,給了中國一個地大物博的物質基礎。其次要認識到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和疆域面積很大的多家,各地區、各民族有着自己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隨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全國各族人民得以品嚐到各族美食。

中國人向來講究飲食文化,無論是在家、宴請、旅遊都會伴隨着賞心悅目的美食、回味無窮的人間美味,縱使只是穿腸過,縱使只是淺嘗輒止,留給舌尖卻是久久淡不去的回味。走遍大江南北,各式美食遍佈全國各地,這也大抵是人們不辭勞苦、不遠千里前去的原因吧,在自己的身邊總是找不到真正的特色,只有深入民間,深入當地,才能發現真正的傳統,真正的美味。但不論到哪裏總會有各類快餐相伴,眼前充斥着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無論走到哪裏總是充斥着各類食品添加劑,或許在我們品嚐美食的同時,可以想想傳統的美食不僅給我們五臟六腑不一樣的享受,更給我們飲食安全,讓我們學會善待食物,講求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初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讓我想起家鄉河南的美食—胡辣湯、繪面,想起母親做的美食,“那種家鄉的`味道、兒時的味道”遠比舌尖的感受更能衝擊心靈,更能讓自己在感激上天的饋贈,讓自己去嘗試做一些食物,回饋自然、報答母親。

讓我感受頗深的一集中有一位老農自家做飯,用的是價格是冬筍十倍的春筍,因爲在他看來這種食材儘管在市場是分價格的,可是在自家的食物中,品嚐到最好的味道纔是最大的價值。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廚師分級別,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並不意味着這種生活方式很高貴。大味必淡,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裏,你能嚐到最好的人間味道。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沒落的是小村莊、衰敗的是大家族、被埋沒的還有中國千年的飲食文化,大自然給我們饋贈,我們靠自己的雙手挖掘、加工、製作出精良的食材,我們靠智慧摸索出一道道菜譜,我們靠一種親情用心做着每一道菜,在美食中品嚐着人間親情,品嚐着人生百味,品嚐着歷史的厚重感。

片刻,美食已在腸內九曲十八彎。良久,各種滋味卻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美味和團聚缺一不可。

當今中國,城市是如此相似,可以用來區分的也只有城市的飲食習慣和瀰漫在街市上空的氣味了。

人類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7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後一句大家可能不熟悉,可前一句,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寒假裏,我看了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記錄片。它的關鍵詞是“舌尖”和“中國”,它主要介紹全國各地的菜品,口頭上說就是地方菜。有時會介紹一些鮮爲人知的土菜。

雖說是介紹,可不管是旁白讀的文段,還是視覺上的效果,都能讓人身臨其境,垂涎欲滴。

《舌尖上的中國》盡觀食物之美,小到家常菜,大到宴席菜品,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的視覺效果也是一大優點,各種近鏡:冒着白煙,看起來香氣撲鼻的美食、翻滾的湯汁、閃着油光的.肉……這一切,都會讓人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中國》總共有三季,前兩季的視覺效果如上面說的,有種“不能飽口福,也能飽眼福。”的感覺。但在剛開播不久的第三季,視覺效果卻不比前兩季好,即使這樣,旁白的字幕文段還是和前兩季一樣完美。

《舌尖上的中國》每集都會有不同的主題。比如第三季的第一集《器》,即便講器皿對於美食的重要性;第二集《香》便對美食的香,製作時用的香料做了探究;第三集《養》,“養生”變成了這級的關鍵詞。描述幾道美食,不用長篇大論,只用一兩個字就能概括全部,這是這部紀錄片的特點。《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讓我學到很多,中國飲食文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片中常出現的那句“大自然的饋贈。”是啊,我們吃的食物哪樣不是從大自然來的?動植物都屬於大自然。《舌尖上的中國》不光關於美食,還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最重要的關鍵詞還是“舌尖。”爲什麼呢?因爲“民以食爲天”呀!還有什麼事比天大呢?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8

大概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開始看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當時就被這種從未有過的視角所感動,才明白原來我們的生活並非是完全的理所當然。

第一次觀看到這種與以往不同的紀錄片,確實有不少的驚喜與感動。它遠不像我們之前所接觸過的關於科幻、宇宙方面的紀錄片。視角中的每一個鏡頭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或者裏面的故事主角就是我們自己。我們那麼貼近生活,我們那麼切實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可這又並不是簡單的存在感,它會引發我們思考因何而存在,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平常我們生活中習以爲常的.東西,隱藏着那麼深刻的生活哲理,看似簡單的一道盤中餐,是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汗水纔可以得到。也許是生活在安逸年代的我們,從未嘗試過因爲飢餓而帶來的折磨,雖然長輩們已經不止一次向我們口傳那些已經塵封進歷史的記憶,可是我們到底還是無法切實的感受到當年的那種歲月的艱苦,即使偶爾會爲了體型刻意餓上一兩頓,但這與我們所說的艱苦歲月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饋贈

我們很少思考,爲什麼我們可以擁有這麼多。因爲我們早已經習以爲常。今天和同學討論關於信仰的問題,無論佛教或者基督教,都以不同的方式來感恩我們所得到的一切,雖然我們不需要有一個明確的信仰來感恩佛或者上帝賜予了我們一切,可是作爲大自然的一員,我們的確有必要時刻提醒自己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東西,生命,食物,甚至生存的機會。而我們,也應該對這樣的饋贈時刻報以感恩的態度,纔不至於迷失了自己,認爲一切所得就是理所當然。

傳承

我們的時代在以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發展,我們渴望接受知識,渴望接受科學,但是我們總是容易在追求的過程中,丟棄自己本應堅持的東西。那些代代傳承下來的智慧,甚至微不足道的手藝,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可是,我們很多人卻往往忽視了這些最寶貴的東西。

在我們年輕一代人的眼裏,那些飛速發展、充滿新奇的大都市纔有足夠的吸引力,哪怕我們背井離鄉,擠在狹小的空間裏,也阻擋不了我們奔赴大城市的願望,所以漸漸地我們離我們的家鄉越來越遠,離我們的傳承越來越遠。

常常,我覺得自己已經不適合大城市裏的生活了,雖然現在我還是遠在大城市的邊緣——學校,可是漸漸接觸社會所帶來的壓力已經讓我對即將接觸的社會生活恐懼不已。我常常問自己一直堅持走到現在的原因是什麼,可是總是無法給出自己明確的答案,也許我們每個人即使在沒有找到真正的生活目標或者社會地位之前,高處,永遠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即便我們也給不出“高處”這個詞詳細的解釋,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繼續追求並走向高處。我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放下所有的世俗與偏見,放下現在所有的一切,能做到真我,就像遠離城市,回到最初的地方。

堅持

其實你處在社會上層也好,或者只是一介平民,靠自己的勞力存活,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持之以恆,終歸會找到自己的地位的。至於人上人或者人下人,只要自己過得歡喜,又有何妨?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9

上人文課時,看了大致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是個比較喜歡看記錄片的人,覺得紀錄片能夠帶人走進一個新的世界,拓展人的知識,甚至還能夠給人以發省。課堂上看了兩集,覺得很不錯,於是回寢室後,利用課餘和休息時間將這部紀錄片看完了,下面說一下我的感受。

整個紀錄片分爲七集,也就是從七個部分來進行解說中國美食。該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在整部片中,介紹了松茸、筍、水稻、糜子、小麥、青稞、芋頭、紫菜、海蔘、海膽等大自然賜給人類的食材,介紹了古老中國人傳下來的食品保存方法,介紹了中國人是如何烹飪的,如何使普通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不同,中國人講究色香味形器。中國的烹飪技術又是人類史上的一個重要創造,更是中國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酸甜苦辣鹹是中國人所不可缺少的調味料,而正是這些簡單的調味料,解密了中國人高超的烹飪和調味技術,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人的`性格。

同時,在介紹食物的同時,攝像機也不忘拍攝一下美食出產地的獨特風情,記錄下當地人在採摘糧食時的歡樂笑臉。往往就是那一句簡單的話,一張純樸的笑臉,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國人所特有的氣質和品性;就是那樣一個無技術性的鏡頭畫面,展示出了中華大地的獨特美景。

土地是萬物生長的母體,是哺育人類,延續人類中華五千年曆史的重要載體。依靠土地生存的中國人在利用自然的時候,並非一味的擷取,而是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既是土地上的中國人對自然的尊重,也是爲了延續自然的饋贈。也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們的純樸心性。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普通的中國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是如何戰勝環境,如何的發揮創造性開拓出土地,種出累累的果實。儘管現在已經有了現代化的食品保存方式,但醃魚醃肉、泡菜、醋、醬油、米酒等讓我們彷彿又回到了傳統的農耕時代,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傳統的中國人對食品保存的所發揮出來的偉大智慧。

該片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也講述了中國人爲了食物順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片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哪裏有綠色的生機,哪裏就有天與人的和諧。這是一句樸素卻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貴州下堯村至今依然播撒着祖先留下的糯種,他們在梯田裏放魚和鴨子,鴨子以稻苗上的蟲子爲食,是天然的殺蟲工具,鴨子的糞便既可以作爲肥料,又可以作爲魚的飼料。糯稻、鴨子、魚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互依存生長。這種近乎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出的絕妙食材,既優良又清潔,正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成果。下堯村人用天然的植物爲糯稻染色正是中國人善於利用自然的智慧的表現。北京的貴春在屋頂上弄了一片菜地,這說起來似乎是一件不可能有結果的事,但事實證明他成功了,每年到了收穫的季節總是碩果累累,這是大自然賜予的果實。沿海的人們抵抗海浪的衝擊摘取紫菜,突破海水對人類活動的侷限捕撈海洋珍產;沿湖的居民飼養河蟹,挖掘淤泥中的蓮藕,在一塊一塊的垛田上種植芋頭。人們在艱難的環境中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取食物,但不管如何,這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下的所得。

《舌尖上的中國》不只是一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更是一部國家文化的宣傳片,更是一首獻給廣大勞動者的頌歌。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0

老爸,《舌尖上的中國》拍得好,你要看呵!我對烹飪有一種偏愛,知我者莫過於女兒也。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記錄片,從始至終,“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纔是這部記錄片的主題。

那吱呀呀的石磨聲,呼呼的擀麪聲,讓人自然地想到了農村的生活。年夜飯的場景,不斷的出現,我們感受到中國人特有的大家庭的和諧。廣東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廣西的米粉,山西的哨子面,蘭州的拉麪,每一種食品的挖掘製作,觸動我的不僅僅是味覺感受,更多的是中國文化的`美感。

他們的大多數人,不是專業廚師,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們不是飲食技術表演者,而是參與者,是主角,展現的是他們的生存,情感和命運。鏡頭的不斷轉換中,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撲面而來。彷彿我們也在旅遊,邊吃邊遊。我們又好象在對話,與人對話,與天地對話。

第五集——廚房的祕密,講述精湛的美食技藝的人有關的故事。我們的菜餚,經歷了煮蒸炒三次重大的飛躍,他們的共同本質無非是水火關係的調控。美食作家沈非宏爲該片撰寫的解說詞,“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爲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爲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說得都深刻呵!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說是一檔美食節目,不如說是以美食爲主題,反映了一種原始的世代傳承的飲食文化,傳遞了人們對自然的無限敬意,和感恩。每一個鏡頭都樸實、善良、感恩、平靜,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感到溫暖,盡流露出濃厚的鄉思之情。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1

《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播出便引起巨大反響,對於吃貨的中國人,那更是垂涎欲滴。那只是一部紀錄片,而一部美食的紀錄片能讓我們的味覺好像有了觸感,那些碗裏盤子裏盛放的美食,不僅僅是供人飯食的菜餚,更是生活和物質文化的記錄,那些小時候的菜餚放在鏡頭裏,好像突然就能把人從鋼筋水泥森林裏,帶進那個桂花開荷花香,滿眼麥浪的田園生活,而在那個田園生活裏,這些簡單樸素的食物也能放出它的光輝。

同樣是麪食,你可以煮它,你可以包着菜包着肉煮它,可以煎它,可以炸它,可以蒸它,可以烤它,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味覺,不同的吃法,帶給人對同一種麪食的口感是迥然不同的。而《舌尖上的中國》做了這樣的記錄。不僅僅是在幫人回憶那些小時候的觸覺,更像是在找那個年代的生活風味。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早起送孩子去上學,路邊隨便買個豆漿油條或包子稀飯,自己上班吃飯,外賣也成了隨便打發的午餐,但我們仍舊對那個吃不飽飯菜的年代,有那麼一份衷情,那些媽媽親手燒製的.飯菜,可能我們再也吃不到了,經常吃的就是街邊的外賣。而這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我們開始懷念,懷念那個年代,那些個人,那些再也吃不到的味道。就這些,就這些味覺讓我們懷念小時候的自己。

《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重溫那些記憶中的味道,它背景的音樂讓我想到五穀豐登,想到收穫的喜悅,想到辛勤勞動人們臉上的汗水,想到現在的食物是中華民族的變遷史。想到從古至今的人們,在食物飽含着的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2

這幾天,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憑藉着高清的攝影技術,令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對熱愛美食的中國人的描寫,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爲一個小小的美食愛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我不禁一陣感慨呀。在這裏,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心得。

食物,對中國人來說,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說:“民以食爲天。”而美食,更是廣大中國人民所追求的,中國人對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熱愛恐怕可以居於世界之最。正因如此,無數的美食隨着地域,時間,空間的變化也不斷變化和改進。中國人所創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數的。無論是湘菜,川菜,粵菜,閩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長,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稱,有的則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覺備受好評。每個人對食物的愛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的鹹的,有的喜歡辣的,有的喜歡甜的,有的喜歡苦的,更有甚者喜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每個人都對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個湖南人,就只吃得慣湘菜那香辣,濃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島,北海那一帶吃味道較爲清單的海鮮,就很吃不慣。我認爲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錯的,浙菜就不太對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學就有很多喜歡浙菜和粵菜的。

食物,真可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連性格都可以隨着食物變化,像川湘一帶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樣火熱,開朗。食物,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國人的基因裏,用舌尖品嚐中國的飲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不可磨滅的記憶。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3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大西北旅遊,那裏的飲食習慣和蘇州有好大的差異,比如說,每頓都會有白饅頭,有老酸奶,還有西北人喜歡吃的釀皮、甜醅……,我這個江南人還真是吃不習慣呢。爲什麼不同地方的人吃的東西不一樣呢?媽媽告訴我,這就叫做飲食文化。

回到家,媽媽打開電視機,讓我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總共7集的紀錄片,我竟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們的那雙“魔手”上,酸、甜、苦、辣、鹹等味道已經一一呈現在我面前,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彷彿聽見了那些美食對我的召喚,真希望電視機裏的食物能馬上飛到我的面前。

之後,我的心難以平靜。我問過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說看了之後很餓,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爲,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播出這部片子,真的純粹是讓我們瞭解美食嗎?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農民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沒有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的是勤勞樸實的面龐,堅韌能幹的手和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揚中國人勤勞而又堅韌的性格,是這些,成就了我們大中國的.各色飲食文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誰都會背誦,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我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再看看碗裏桌上剩下的米粒,總會十分羞愧。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食,也要感謝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們,我們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讓美味不僅留存在舌尖,更要滲透到我們的內心!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4

我喜歡看紀錄片,看過不少國內外優秀的紀錄片。我認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美食類紀錄片,是我看過的最出色的美食紀錄片。

看完兩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我們不難發現它獨一無二的優點,《舌尖上的中國》代表着一種文化的'符號、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

《舌尖上的中國》一種文化的符號,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書籍、語言、服裝等替代不了的重要作用。在《舌尖上的中國》我們看到不少我國八大菜系中的好菜,也看到每種材料、每種食物中各不相同的傳奇歷史。民以食爲天,食物和我們老百姓走的最近,人們可以很自然地把文化傳到食物裏面。如果有誰能夠把所有的特色美食背後的歷史、傳奇都寫出來,我們必當看到和史記一樣偉大的書籍。國人追求“色香味形俱全”是在用舌頭吃飯同時追求更好的體驗,這是吃飯的最高境界,不僅追求美味還要追求良好的審美享受。

《舌尖上的中國》代表國人特有的家的溫暖,它是一部有溫度有血有肉的紀錄片。養蜂夫婦雖然常年在在外漂泊,但有一頓頓有着家鄉味道的熱飯,生活雖苦但也樂在其中。海上的夫婦貪早抹黑在捕魚,爲了微薄的收入、爲了營造一個美好的家,丈夫煮的那碗簡簡單單的飯那刻卻是世間最好的美味。哥哥爲了弟弟用着簡陋的藤條冒險爬到0多米的樹上採集蜂蜜,那時間分分秒秒觸動人心,蜂蜜雖甜也不及兄弟情深的萬分之一……。太多的故事來不及一件件來講,即使講完了那鏡頭外時時刻刻發生的故事呢。在這部紀錄片中我看到濃濃家的溫暖,這愛觸動着每顆敏感的心……

有中國人聚集吃飯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延續,就有家的溫暖。這是我看《舌尖上的中國》後最大的感觸……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5

一雙筷子,一個碗,成就了我們人類的食物,塑造了我們老祖先所傳承的東西,廚師不是將多少種調料加入食物中去攪拌,而是發揮食物本身的味道,讓我們品嚐它那最真實的味道。

這回觀賞的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三餐,對於我們來說,三餐是極爲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綠的奔波就是爲了可以吃飽,完之後再爲下一頓而努力着,講述了青海玉樹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爲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裏做着酥油茶和糌粑,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極爲的鮮美,他們需要進食許多高脂肪的食物來保持自己體內的溫度,提供充飢禦寒的能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

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進食方式,看着這上面所講的美食,我都有一種想要馬上飛過去,來品嚐那裏的美食,我邊看邊擦着我不爭氣的嘴,也不知怎麼了,就感覺吃了酸梅一樣,一直的往下流東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爭氣了,但我覺得還是裏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讓我欲罷不能。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給我們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讓我們可以在想念家鄉的是後就可以體會的回到家裏的感覺,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給我做的就是餃子,在我的印象裏,吃到餃子也就表示着回到了家裏,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壞,那是都是你成長的地方,也是你一輩子要守護好的地方。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無論南北,美食都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蘊含着中國傳統文化,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6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終於播出了。作爲它忠實的觀衆,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華文明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爲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可以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着火鍋,享受着團圓的喜悅與火鍋的溫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爲火鍋店五天的底料。

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只有付出了努力,纔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努力,去獲取自己的食物,維持自己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直所堅信的,一直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7

這一天,我打開電腦,看了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看了第一集叫《自然的饋贈》。看完之後,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一開始我懷疑這不會是一部關於一些美食的紀錄片,結果卻是這樣。我對美食不感興趣,但我完全看完了這部紀錄片,因爲我看到了美食背後農民的艱辛,那些場景仍然讓我難忘。

影片開頭介紹的是山菇,是野生菇的一種,真的很少見。每天早上,一個小女孩和她媽媽都要在凌晨三點起牀走山路去找山菇。他們在挖山菇的時候,不要破壞山菇的根部,小心翼翼的把山菇拿出來,然後把土填上,讓珍貴的山菇重新長出來。小女孩說:“一定要凌晨三點起牀去找山絨。現在是雨季,山絨長得比較好。很多人挖,晚了就被別人搶了。”多麼簡單的語言,多麼彪悍的農民,據說在市場上,一個烤山菇可以賣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拿起菜單,揮揮手,財大氣粗地喊:“給我最貴的。”你有沒有想過,美食的背後是早起貪黑的農民的勞動?當你離開的時候看到桌子上的剩菜,你有沒有想過這是農民每一滴汗水的結果?

當你在酒店裏揮霍東西的時候,你理解農民找不到蘑菇時的絕望嗎?你忽略的剩菜是農民視之爲珍寶的食物,你視之爲珍寶的金錢讓農民視之爲糞土。浪費是可恥的,浪費農民的辛勤汗水更可恥,浪費大自然的.饋贈更可恥。別人可能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美食纔會欣賞,但每一個農民看到家鄉播出的產品,不僅僅是欣賞,更多的是自豪,這不亞於汪曾祺對別人談論家鄉鴨蛋的迴應,因爲紀錄片記錄了他們的辛苦,記錄了他們不怕苦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美食,也是中國的勤勞精神!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8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通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嘆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也不爲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說:“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着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嘆。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爲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爲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着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着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爲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裏“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19

《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獨特的視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是它在衆多的美食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和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節目夾雜着勞動者爲生活、爲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帶着好奇,我今晚觀看了這個節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在享用自然饋贈的同時,仍然想着留着後續使用,卓瑪挖掘松茸後,都會用土把菌種埋起來,阿亮挖筍時,會小心翼翼,不破壞竹子的根莖,石老頭捕魚總是會補五年以上的魚,他們自制的網會人爲的放生小魚,從而確保年年有魚。他們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感恩是我們該學習的。物以稀爲貴,他們並沒有爲昂貴的價格而心動,他們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規律。

這和身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無限制的採掘自然資源,爲了一己私利,亂砍濫伐。現在甚至很多人,在人們常用的藥品,實物加入化學藥品,嚴重危害人來健康的東西,前段時間的毒膠囊、紅燒肉添加劑、橡膠豬耳朵、工業鹽充當食用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民衆汗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的'良知何在?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美食節目,它應該得到廣大民衆的支持,節目中的勞動者的淳樸和勤勞村託了現在社會中那些爲了私利而違背良心的人無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爲什麼這些違法的東西會頻頻出現?除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關監管部門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呢,把民衆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這個節目能給現在的人們敲響警鐘!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20

暑假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作業,寫一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我原本以爲是歷史紀錄片,便失去了興趣。第二天,我去同學家玩,我看見我同學在看視頻。我就問她這是什麼片子,她說:“這是舌尖上的中國啊!”我心想:什麼這不是歷史紀錄片嗎?還那麼好看,回家可以去看看。

在這本紀錄片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他們的勤勞和智慧讓我印象深刻。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纔是美食。

在本片中,最讓我喜歡的美食是蘭州拉麪。蘭州拉麪,我吃過,在我去蘭州遊玩時吃的。現在還記得那一碗麪,在一個粗瓷大碗裏,滿滿的湯和麪,上面漂着辣椒油,幾片青蘿蔔,一小撮綠綠的香菜和蒜苗,裏面還有手指肚大小的牛肉丁,散發着誘人的香味。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21

《舌尖上的中國》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後蘊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廚”不僅在節目中學到了許多美食的做法而且還增添了許多(領略了)“語言”(的)魅力。瞧,海洋的媽媽正一邊看着《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一邊在照着節目炒菜。終於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興致勃勃的夾了一口,然後帶着哭腔說:“媽,菜太鹹”。海洋媽拍拍他的肩膀說:“那就讓時間沖淡它吧!”多麼幽默的媽媽啊!說起吃,中國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歷史,但是,有一喻戶曉的美食不得不說——餃子。它也是我的最愛!總聽父母說,他們小的時候,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一頓餃子。可是現在的吃貨們是何時想吃就何時包煮。我作爲現在的中國吃貨而倍感幸福!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包的小白菜餡的餃子。先說說餃子的形狀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巧玲瓏”。一個個又圓又小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謂“濃縮的都是精華!”煮好後的餃子更是漂亮,那餃子皮幾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綠,輕輕地咬一口,餃子餡的熱湯(清香)便溢在(滿)嘴裏,享受着湯中濃濃的美味!怎麼樣,有沒有垂涎三尺的感覺呢?這就是我家餃子的與衆不同。媽媽告訴我,這用來做餃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和麪也有講究,要揉得有勁道,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餡鮮皮薄才真正好吃。媽媽的餃子常常讓我回味無窮,因爲我知道餃子不僅味美,還包着對兒女無限的愛!每個吃貨都有自己最愛的美食和最難忘的故事,那麼你是吃貨嗎?你最喜歡中國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成語與衆不同:跟大家不一樣。如:清·李汝珍《鏡花緣》:“這是今日令中第一個古人,必須出類拔萃,與衆不同,才覺有趣。”又如:從他與衆不同的解題思路中,看出他很聰明。

成語回味無窮: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如:宋·《橄欖》詩:“良久有回味,始覺甘如飴。”又如:這篇文章含義深刻,使人回味無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