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優選14篇

本文已影響 2.8W人 

看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優選14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

舌尖上的秋天

秋天是大自然回饋我們的拼盤,有許多美食可供咀嚼。

農家的房前屋後往往種植幾棵柑桔。寒露剛過,桔子就由青轉黃,如繁星般閃亮在蒼翠的枝葉間。成熟的柑桔被剪刀輕輕剪下,堆放在籮筐裏。除了擇個頭較大、品相較好的拿到集上去賣,大多數留下來食用。拿一隻柑桔,剝開鬆軟的外皮,果皮中的汁液飛濺出來,散發出濃濃的桔香。掰一瓣果肉塞進嘴裏,輕咀慢嚼,甜中帶着酸,越嚼越有味。

柑桔還沒有摘完,柿子便迫不及待地亮相。一場薄霜染過,柿子由青變黃再變紅,門前的柿子樹掛上了一盞盞紅燈籠,看着十分喜慶。拿一根端頭剖開的長竹篙,對準枝椏輕輕一扭,沉甸甸的柿子就卡在竹篙岔口裏。摘下的柿子紅彤彤、軟乎乎的,輕輕剝開,爽滑甘潤,從嘴裏一直甜到心裏。

山上的野板栗也趕在秋天裏炸開口子,露出褐色的慄果。提着小竹籮,剪下佈滿尖刺的慄球,用腳踩住,再用剪刀輕輕一夾,一扭,褐色慄果便滾落出來。剛剝出的板栗白嫩,吃在嘴裏“咯嘣”一聲脆響,甜絲絲的味道便在舌尖縈繞。將摘下的野板栗炒熟,捻起一顆,沿慄殼爆裂的縫隙剝開,便露出嫩嫩的果肉,放進嘴裏,又面又甜,還帶着秋天山野的味道呢。

地裏的花生、地瓜、玉米,也趕在秋天裏登場。花生埋在地裏,用鋤頭刨出來,連殼扯下,洗淨曬乾後,可以連殼用鹽水滷,再用清水煮,做一盤水煮花生;或者剝成花生米,用香油爆炒,脆香可口,都是一盤下酒的好菜。

紅薯埋在土裏,趕在霜降前刨出來,儲藏在地窖裏。紅薯的吃法較多,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既可以切片曬乾,也可以碾碎過濾後製成澱粉。秋季裏最受青睞的吃法,當數燒烤了。將生紅薯放進竈膛裏,或者埋在農家山地邊火堆裏,利用未熄的草灰餘火,將紅薯烤熟。熟透的紅薯吹去灰燼,剝去焦皮,露出淺黃色瓜瓤,散發出香噴噴的熱氣,吃在嘴裏,軟滑甘甜,沁人心脾。

玉米就更不用說了,掰下玉米棒,扯去包裹的外皮,放在鍋裏煮熟。撈出來的玉米棒香味撲鼻,雙手捏住,松鼠咬松果似地放進嘴裏,一排排地啃,越嚼越有味。

秋天裏可供咀嚼的美食還有很多,只要走進原野,總能品嚐到大自然饋贈的美味拼盤。

冬日暖情

趴在靠近窗戶的牀上翻書。這正值嚴冬之際的屋外空氣,是極其冷冽的。牀邊小桌子上泡了桂圓葡萄乾和核桃的茶具,縷縷熱氣上揚,隨意打轉,騰昇,四散,消失。靜靜看着,偶爾撇一眼窗外,頓覺溫馨。

跳下牀,媽媽在客廳吃蘋果,走過去時媽媽塞給我一口。嚼着蘋果,看着媽媽微微笑,心裏暖暖的,這暖,也是種溫馨。

媽媽說晨練回來的路上看見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各拉着小孩子的一隻手。下過雪的路面有些滑,用大理石鋪過的那塊地面更不好走,他們走得很慢很慢,可是夾在兩個大人中間的頭戴一頂小紅帽的孩子還是不止一次地摔跤。就在孩子即將要滑倒的那一瞬,爸爸媽媽總會有默契地把她提在半空。小孩子發覺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下自己根本摔不倒,於是恣意地一蹦一跳,一溜一滑,玩得不亦樂乎。

聽着媽媽的講述,那一家三口大手拉小手,慢慢走在雪地上的畫面,漸漸浮現眼前。在這個冷冷的冬日裏,是那麼的和諧,溫馨。

我小時候,也戴小紅帽,穿紅衣服,走路喜歡蹦一下跳一下的。只不過我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山村裏,到處都是土,少有水泥,至於大理石這樣的材料,聽也沒聽過。

山裏的冬日,只要北風一狂吼,樹上的.弱小枝椏就嚇得紛紛掉地,北風見勢偷着一樂,翻個身,裹挾起牆角和陰面處的積雪,轉幾道彎,遇到中意的目標,再把雪屑打落下去。逢到這樣的天氣,即便大人不說,小孩子的我也不敢出門,於是乖乖地呆在家裏。

這時候,媽媽總是把炕填得熱乎乎的。我坐在炕上翻漫畫書,畫房子,玩撲克,臉蛋貼在窗玻璃上看遺落在院子角落裏的潰風,玩累了,倒頭便睡。媽媽放下手裏的針線活,輕輕托起我的小腦袋墊上枕頭,又輕輕地拍着我的脊背。睡眼朦朧處,媽媽在微微笑。半迷糊的意識裏,媽媽還在輕輕地拍着,那愛撫舒服極了,我在夢裏都輕輕笑了。現在憶來,當時的舒服即是一種溫馨。

那樣的冷風天裏,屋子裏的爐火總是燒得極旺。

爸爸坐在椅子上看書,媽媽在炕上納鞋底,我在一邊瞎玩,沒有人說話,都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互不干擾。放在爐火上面的水壺發出“滋滋”的響聲,綿長,持久,聽着心裏暖暖的。這暖,亦是種溫馨。

都說冬日是一個慵懶的季節,其實冬日也是一個讓人倍感溫馨的季節。

小時候,冬日裏的溫馨,是火爐上水壺的滋滋作響,是暖炕上的熱乎:是爸爸翻書的聲音,媽媽做針線的身影:是電視機裏的歡歌笑語,是鍋裏粥的翻滾。

現在,冬日裏的溫馨,是媽媽慈愛的一笑,是一杯清茶的熱氣騰騰,是隨處可見的真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2

幾經推遲的《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終於在18日晚21點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騰訊視頻也將播出。這檔大熱紀錄片引發的關注度早已呈現,開播前幾天,網友們就自發的在微博、朋友圈中表達了期待之情。

風格延續的解說詞、不變的配樂,《舌尖2》開篇的親切感撲面而來。然而與第一季的不同在題面上就見分曉了:《腳步》、《心傳》,這些分集名比第一季的《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時間的味道》在主題設置更加形而上,其筆觸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醞釀和編織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壓縮了許多。這令不少搬着小板凳、備着零食等待“深夜報社”的小夥伴們意外的流下了更多淚水,忍住了口水。

涉及人物更多 情感元素更爲突出

《舌尖》在衆多飲食節目中脫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爲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爲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爲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爲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爲主的敘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爲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衆認爲《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衆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

關注時下中國社會的突出問題

也許是中國最後一批麥客的馬萬全們,無法撼動機械化帶來的職業末路,片中蒼天、麥田、褲帶面、吼秦腔的壯美畫面,竟然讓觀者不自覺的將這些場景與《白鹿原》的語境聯繫起來,職業割麥人的絕唱讓觀衆感動不已。麥客,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延續。

在廣東打工的父母半年來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結回家小住半個月,而這半個月,恰好是雷山魚醬發酵成熟的時間,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爲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爲父母裝了一罈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鉅變。

在《舌尖1》走紅後,有人採訪到其製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們曾對節目中隱含着的,對中國社會問題的揭示而感到擔憂,而如今,《舌尖2》已無必要將借美食寓社會的野心隱藏,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對空巢老人問題、中國農村6100萬的.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它在記錄下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和國人的鉅變用飲食串聯,透着無奈與心酸,正如結尾文案所述:“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首集美食均出自民間 拍攝技術手段有提升

首集《腳步》中尚未出現專業大廚製作的精緻菜品,所有美食均爲受訪的普通人親手製作。其中的魚醬燉稻花魚、福建泉州蘿蔔飯、山東煎餅卷大蔥引發了各籍貫遊子們的集體思鄉情,人們以在節目中發現家鄉美食爲樂,又籍美食抒發思鄉情。不過,片中對各地美食的呈現也意外引發了南北吃貨的爭論,例如在四川養蜂夫婦老譚的飲食中,“豆花”是用來蘸香辣料吃的,而南方網友則延續了此前網絡經典話題“南北食物甜鹹之爭”,他們在網絡中玩笑稱:“不要豆花下毒手!”、“竟然有人吃豆花不是甜的!”這類吐槽同樣惹人發笑。

《舌尖2》運用了現今流行的支持4K的F55攝像機進行拍攝,畫面細節上更爲出色,而大光圈的拍攝也延續了對食物色彩的出色呈現,捕捉跳跳魚的一段高速回放讓觀衆感嘆《舌尖》團隊在拍攝和剪輯上的用心和專業,但也有網友指出了細節上的不足,微博網友小柴胡君表示:“白馬爲弟弟採集野蜂蜜,一度讓我以爲它抄襲了BBC《人類星球》巴亞卡人Tete爲妻子攀爬百米大樹採蜜的場景,只是拍攝技巧,機位擺放差強人意,接近樹冠後主人公採蜜過程也已略過不計。”但他也同時認可了《舌尖》的製作用心:“作爲一個美食節目來說不能奢求更多。”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3

作爲一個忠誠的吃貨,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如此火爆時無動於衷。當我屁顛屁顛流着哈喇子觀看着那一種種聞所未聞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時,流着口水的同時還有淚水。也許我體會到了那比吃更可貴的情感……

無可否認的是,這部紀錄片在“勾人饞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網友們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全中國竟然有那麼多聞所未聞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魚頭泡餅、汆烏魚子、黃魚鯗;還有那些聽着就口水吧嗒的菜:臘汁肉夾饃、醉湖蟹、梅菜燒肉……看完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國》,講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國美食,可謂包羅萬象,此片看後必然讓你垂涎三尺,都說民以食爲天,想要減肥的朋友們看片要三思哦!至於我,反正沒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國》給人帶來更多的是感動。看着冬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挖藕人吃着用自己雙手挖出的藕的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想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那是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片段。從每年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會拉着自己家裏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裏去賣。一年中最冷的兩個月,老黃可以賣出15000個黃饃饃,老黃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饅頭。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上碾,揉麪,發酵……每一個過程都讓人感到溫暖。當老黃趕着驢磨糜子時,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老黃馱着700個黃饃饃的車子上時,當老黃拼命蹬着車子趕路時,當有人買老黃的黃饃饃時,當老黃自豪地說自家的黃饃饃最好吃時,當老黃賣黃饃饃吆喝時,那笑容,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快節奏生活中,生活在繁華浮躁的城市中,久違的真誠的笑容!那從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關懷與脈脈溫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用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的中國各地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舌尖上的中國》存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美食紀錄片,它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原味的中國,帶着土地的氣息和米麪的甜香。

這是鹽的味道,風的味道,山的味道,雲的味道……這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違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與故土、鄉親、質樸、勤儉、堅韌等等情感與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篇五:《舌尖上的中國2》第一集觀後感】

用三句話評價《舌尖上的中國2》

1、美味只能來自鄉野;美味與民俗共傳承。那些舌尖上的味道,是平凡樸實的雙手所創造;而那些摩肩接踵的熙來攘往,也無非“賺生活”的辛苦與疲勞。真正的美味,不是五星級大廚的烹飪,抑或時代潮人的午後甜點;而是生活的滋味。

2、與其說食材的索取是人類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不如說是人使盡十八般武藝,對每一寸土地殘忍地剝削。

3、即便是吃也要吃出文明的深度。與其說這是一個專屬於美食的遊記,倒不如說這是一次對民俗與文化饒有滋味的思考。

如何做文藝的吃貨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爲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麼好吃,而是告訴你,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裏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爲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爲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爲了他的那一句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都可以成爲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纔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爲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麼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後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麼簡單。這部超脫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於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着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於那些新聞裏的,法制頻道里的唸白,人們在這種打開心靈和感官,專注於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幹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着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恆的感動,家,是最最溫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着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對於社會的關愛嗎,對於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4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禮貌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的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給人以完美的回味。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後,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同時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嚐全國美食的願望。

回想我也以往也去旅行過,比如北京、青島、南京、揚州、無錫等。可是我只是吃過肥而不膩的北京烤鴨,品種齊全的青島海鮮,香鮮味美的南京鹽水鴨,原汁原味的揚州炒飯。有好多旅遊地點的美食我還沒有品嚐到,比如說《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揚州的鑑真素鴨、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揚州大包子。我還都沒一一品嚐過。忽然覺得有點遺憾,覺得應當去嚐嚐那的`美食纔不枉旅行一次。

喜歡吃美食,也喜歡旅行,因爲我喜歡那種氛圍,喜歡新的環境,喜歡歷史的痕跡,喜歡品嚐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煙雨的江南,撐着一隻油紙傘,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牆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間,那定是另一種心境。或許還會坐上一葉小舟,走水路欣賞那江南的朦朧之美。或許還能坐在小樓上一邊欣賞着朦朧的江南煙雨一邊品嚐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燒賣、鮮肉湯包等。那該是多麼的愜意呢!

中國由於歷史悠久,不僅僅擁有煙雨的江南風景,還擁有獨特的美食,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中提到了重慶的麻辣火鍋,我也是個愛吃火鍋的人,我喜歡火鍋的味道,也喜歡吃起來酣暢淋漓的感覺。書中提到在重慶每家火鍋店都有自我炒制底料的祕方,可見重慶的火鍋味道多種多樣。重慶的火鍋不僅僅味道多種多樣,並且菜品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爲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機會去重慶品嚐這等美食,會不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從美味的火鍋之都出來,是不是想來點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還真想來點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鮮筍。我去過黃山,那裏有賣一種筍乾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兩三天,再用高壓鍋蒸。蒸好後即可用來食用,比如做成筍乾紅燒肉、老鴨筍乾湯之類的。這種筍乾的味道雖不如剛挖的鮮嫩,但口感也是極佳的。如果有幸去黃山旅行必須要帶回來幾包纔好。

吃過了南方的火鍋、筍乾後是不是應當來點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燒麥口味不錯,是大衆喜愛的食品之一。燒賣包皮透亮,味鹹椒香。糯米陷鬆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吃了南方的燒麥我才體會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麼不正宗,北方的燒麥餡是像小籠包餡一樣,不似真正的燒麥裏面是糯米。此刻真想再品嚐一次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

南方的美食數不勝數,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雖沒有煙雨朦朧之感,可是有粗獷豪放之氣。給我另一種感覺,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在屋內暖洋洋的吃着東北的酸菜燉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燉白肉是以酸菜和豬五花肉爲主要食材的東北菜,口味酸辣,營養價值豐富,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效。我家冬天也會做酸菜白肉吃,我家雖不是在東北,可是我感覺酸菜的醃製方法與東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國》也說了這個酸菜的做法,讓我更加堅信了這點。我家在做酸菜燉白肉時還會放入血腸,血腸是現殺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在開水鍋內稍煮凝結成血塊,再將血塊搗碎後灌腸,紮緊捆實即成。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血腸與酸菜和白肉放一齊那味道別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血腸,味道很是不錯,這菜也是很下飯。

說了這麼多的美食,我還沒介紹我家鄉的美食呢!我的家鄉美食是驢肉火燒。驢肉火燒就是把熟驢肉夾到火燒裏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驢肉火燒加羊雜湯一齊食用味道再好可是,羊雜湯雖然不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可是我認爲做得也是極好的。真期望我家鄉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古時不是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嘛!可想而知驢肉的美味,再配上我們那酥脆的火燒真是讓人吃不夠啊!

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嚐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裏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餚犒勞自我一下,這樣不是很好麼。期望《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能出第二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期望以後再去旅行時能品嚐到《舌尖上的中國》一書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齊去旅行,一齊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5

看《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那時候的確和杭州的舍友看得口水快流一地了!她忍不住去買了各種料理去包了她那邊的特色餃子,而我就嘗試着弄了鍋刀削麪,結果!結果就慘不忍睹了!題外啦!雖然沒有做美食的天份,對美食功課還是偶爾那麼看看的。但我的天份好像只限於吃和口頭上的“做法”!待自己動手就等於又糟蹋一些食物了。就像武俠電視劇裏的有些人一樣,知道不少各家的“武學祕笈”,自己卻連“點穴”都不會!好在我還是有那麼一招半式可以糊弄。

一般人好吃,但大多食不知味,要能粗辨味者,始可言吃,但真正能入味之人,又不在乎吃了,像那些大和尚,一杯水也能喝出許多道理來。我算是與佛比較有緣的,在外公爲主股東資助建設在山頂上的廟宇,住了幾年,香火也算是吃了不少!最記得的就是一年廟會和廟裏的女主持還有幾位師傅在松樹旁的狐槭亭煮了一壺又一壺的開水給來往虔誠拜佛的香客喝,依稀記得有談到“第九味”!可至今也沒弄懂什麼是“第九味”。正常味有八:酸、辣、苦、甜、鹹、澀、腥、衝、,而辣、甜、鹹、苦是主味,酸、澀、腥、衝是四賓味,屬偏!所以主菜以正味出之,而小菜就多偏味。有人說:吃是爲己,穿是爲人!這話有時想來的確有些意思,吃在肚裏長在身上,自是一點也肥不了別人,但穿在身上,漂亮一番,往往取悅了別人!所以大體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多胖子是不是都比較自私!呵呵!說笑一下!

辣!有人說是百味之王,有些菜酸甜鹹澀雜交,謂之爲:風塵味!沒有意思!辣之於味最高最純,不與他味相混,是王者的氣象,有君子自重之道在其中。用辣宜猛,否則便是昏庸君主,人人可欺,國焉有不亡之理?而甜則是“后妃之味”最解辣,最宜人,如秋月春風,但用甜則尚淡,纔是淑女之德,過膩之甜最令人反感,是露骨的妖媚,真真就是紅顏禍水了。鹹苦兩味之理;鹹最俗,而苦最高,常人日不可無鹹但苦不可兼日,況且苦味要等衆味散盡方纔知覺,是味之隱逸者,如晚秋之菊,冬雪之梅;而鹹最易化舌入口便覺,看似最尋常不過,但很奇怪,鹹到極致反而是苦,所以尋常之中往往有最不尋常之處,就看你怎麼用它了。

作爲一個正宗的南方客家女,小時候我對面啊、粉啊什麼的幾乎是到了厭惡的地步!後面有陣子還排斥到覺得吃麪的人又粗又莽!特鄙視之!現在卻連自個也常常吃麪來養養胃!真是搬石頭砸自家腳了!饅頭或許一次兩次嘗着新鮮,後面也不大愛吃了,南方的饅頭有甜味的,但我也不喜吃甜饅頭,對於甜我本身就不大愛親近。北方的饅頭吧,總覺得那樣一個麪疙瘩,乾巴巴,沒點滋味,有什麼好吃不好吃的。後遇着一北方女生,現在已成我朋友!對饅頭那個叫一個熱愛啊!每天4、5個饅頭,一個碟子裝上醬油與醋什麼的,一手攥着顆又大又白的大蒜,嚼的那個叫一個香啊!我看着都懷疑她是吃仙丹呢還是吃什麼,吃的那麼有滋有味的,禁不住她的誘惑,而我對外地外邦美食頗有一嘗之心,便學她使命嚼了口饅頭和大蒜!哎呦!那立馬就哇啦哇啦的就吐個不停了!又嗆得真是要人命!後面大蒜還是沒敢吃,沒味道的饅頭倒是越嚼越嚼出一股味來!我曾經看了一篇文章就是往肉湯裏放一個荷包蛋!我想着那是什麼味。什麼感覺!越想越惦記着!有一天趁家人都不在,就偷偷割了點肉,打了個雞蛋煎了,又覺得肉湯太清了些,胡亂扔了幾朵香菇和大把的青菜,結果湯都快燒沒了,又手忙腳亂的放各種調料!終於裝碗進口,總覺得有股異味,實在咽不下去就把蛋撈出洗了洗吃了!前時間看到一個食譜還真看見了那個往肉湯里加荷包蛋的做法,有人回覆說:往肉湯裏放荷包蛋?還不如給狗吃!作者看見回覆肯定是暴跳如雷的吧!反罵道:真是連狗的情趣都不如!其實這道菜是湖南湘西土家的家常菜,有誇張說是吃了可融化一顆心。其實應該是某種故鄉味吧!當我們因爲不理解然後不尊重北方人的一個饅頭的時候,一個異鄉人也認爲湖南人的肉湯窩蛋是給狗吃的,一個地域的食物總會與那個地方的人緊密的聯繫起來,就像嗜辣如命的湖南人搞不懂上海人又放鹽又放糖的是個什麼滋味;上海人同樣不明白湖南與四川這些鄉巴佬把自己麻辣到眼淚鼻涕亂成一糟還喊爽是個什麼心態。我在外漂泊的這些年,有一段時間恨死了那種細不溜秋的像方便麪的的“細蓉”,覺得是放了塑料的,不然咬起來怎麼會那麼響?後來才知道那是南國有名的竹升面,那樣的爽脆是來源於用人力對面的不斷碾壓,纔有那樣的好勁道。也許當你漂泊時,那種叫餃子的一種食物當很多人魂牽夢繞,我就常常念着餃子,念着那七大姑八大姨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情景,說來也奇怪,我弄食物都比我老姐差,只有這最拿手的包餃子,略勝一籌,一學就會,老媽便逢年過節的時候便把面搓好交給我,我就對着那電視包着餃子。一個餃子也許就是一個家,正如對湘西人而言,一塊黑不溜秋的燻肉纔是家。品嚐了另一個地方的食物,纔開始懂得另一個地方的情分。在看《舌尖上的中國》時,每看見一個我吃過的東西,便感覺要跳起來似的告訴舍友:這個、這個、我吃過!可好吃了!便開始給她描述那些味道,聽得她笑嘻嘻的要流口水了!看到播到窯洞裏的阿媽、草原上的阿婆在缺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環境裏,拿着一種叫面或者鮮奶的東西可以玩出百般花樣的智慧!我心底有了一種真誠的尊重、對人、對事物的尊重。從此聽到覺得不可思議的食物,不會忙着鄙薄,而是驚歎過後:教我!怎麼做?也許當我們懂得了那些食物,纔會懂得那些人,纔會懂得一些鄉愁。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6

在吊足人們胃口之後,CCTV於上週五終於開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因爲有事沒趕上首播,今天有點閒暇就迫不及待地在騰訊視頻補看。第一集《腳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來自農村和底層老百姓,編劇爲什麼這樣選擇,一種可能因爲編劇來自農村有強烈的鄉下情節,也可能是因爲比較偏愛不經繁複處理簡單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也許後面幾集中會有變化。故曰:名曰中國,實則故鄉!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衆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爲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爲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的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着遠離故土的觀衆的離情,撫慰着他們的別緒,讓人慾罷不能。甚至有人誇張地說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不管怎樣,這一集電視片中還是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爲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爲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爲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悅通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爲天。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震耳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關係,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說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這段時間,觀看了中央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情景讓我非常感動,在大流口水的同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有如下的體會:

一、紀錄片裏面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裏,哪裏纔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裏纔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裏,不能在肚子裏。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靈感的轉化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

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爲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轉化爲美好和幸福。

三、我們的田野

鋼筋和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爲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和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裏卻一直存在着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裏的淨土。爲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和快樂。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國》是我看過中文紀錄片最好的一部,感覺像是看到了bbc《美麗中國》的續集,裏面有不少鏡頭就是直接從《美麗中國》剪切的,甚至連海報都有幾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國》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箇中國紀錄片的奇蹟。之前央視出品的不少紀錄片,拖沓冗長,解說沉悶,而這部紀錄片明顯借鑑了《美麗中國》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鏡頭切換簡潔明快,解說詞設計得也恰到好處。以食文化爲窗口,滲透人文的關懷,虔誠的態度,尊重勞動,尊重自然,尊重傳統。美食,和美食背後的人與事,無不散發着濃郁的中國韻味。

導演陳曉卿表示“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7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是哪位大神忽然發現:中國人沒有信仰,於是乎各種社會醜陋現象都有了其深層次的原因。各路大v義憤填膺,揭竿而起,無情鞭笞着這個信仰缺失,黑暗封閉,魑魅魍魎橫行的年代。紛紛懷念着黨國的黃金十年,民國自由的空氣,大清無垠的疆土,朱家鐵血的王朝……總之一句話,石器時代都比現在強。爲什麼?因爲沒有tmd信仰!

被人鄙視了這麼多年,自己都有點麻木了。雖然經常喃喃自問:我們中國人真的沒有那玩意嗎?真的最大惡極嗎?卻也不敢在人前高聲一回。

舌尖1看完了,沒什麼感覺,只覺得肚子餓。畢竟我們這些沒有信仰的人只有在吃的方面能讓那些虔誠的教徒們羨慕一下。帶着無限的自卑我第一時間追了舌尖2,也只是想在大吃貨帝國的專業領域找到一絲尊嚴和自信,儘管仍然戰戰兢兢……

看着看着,我似乎悟到了什麼。當生理需求上升爲精神需求的時候,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舌尖,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看到了不一樣的信仰,雖然她不是哪個神哪個主,雖然她那麼低調,但是她實實在在的存在,就在你我呼吸的空氣中,就在春運回家的路上,就在父母膝下兒女牀前,她一直在我左右,只是我一直沒有在意她。

《舌尖》表面上的主角雖然仍然是食物,但我覺得真正的主角應該是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頂着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在外打工一年回家時間僅半個月的貴州山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麥客,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千千萬萬的,爲自己和後代能有更好生活的普通勞動者。當攝像機鏡頭對準他們的眼睛的.時候,我能從他們的眼神裏讀出很多複雜的情感:有爲花期縮短而產生的焦慮,有爲漁獲遠遠少於預期的無奈,有與家人分別的感傷,有爲自己的職業即將成爲歷史的迷茫,凡此種種。這都是爲生計而操心。

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是有責任感的,只要是有良心的,都會有這種焦慮,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但是,在他們的眼中,我同樣能看到一些共同的東西:首先是幸福。養蜂人能有個隨時可以相互吐槽的老婆是幸福,麥客能得到認可和尊重(有時就是一碗普通的褲帶面)是幸福,漁民能親手爲自己的女兒抓跳跳魚是幸福,老漢能用野生香菇爲家人做香菇釀是幸福,華僑老人回到家鄉和同村人團聚是幸福,打工的人回到家鄉和留守的兒子女兒一起抓稻花魚也是一種幸福。這是一種來源於家的幸福,有了家就有了一切,這是我們中國人千百年來一直堅守的東西。其實,我們中國人的要求並不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們的家人,我們所愛的人,無論你是坐在高檔寫字樓裏敲擊鍵盤工作到深夜,還是在伊拉克利比亞的沙漠裏鑽油,還是在太平洋與風浪搏鬥就爲了多那麼一噸魚。這是一種凝聚力,一種源自於“家”的凝聚力。

從這些辛苦勞作的人的眼神裏我也看到了另外的東西:希望,也許說是“希冀”更恰當些吧。現實是殘酷的,靠天吃飯的更是如此。花期說縮短就縮短,一網下去一無所獲也是很經常,爲了給家裏人多掙兩個錢改善生活不得不忍受聚少離多的日子,眼看着自己的工作就要被機械所替代,更不用說這個片子反應的留守兒童等等問題。然而,就是在這樣殘酷的現實下,這些人也從來沒有放棄希望。每一天早晨出門勞作,他們無不帶着滿滿的希望,即便也許又是一無所獲,而他們會重整旗鼓,第二天再出發。我們說“中華民族是堅韌的民族”,這些普通的勞動者,和千千萬萬與他們一樣的普通勞動者,在無聲地用自己的行動闡述着“堅韌”二字的終極含義。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希望,正是因爲我們滿懷這樣的希望,並身體力行地去實現它,無論這希望看起來多麼渺小,我們才能創造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程奇蹟,才能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才能把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變成現在這般模樣。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家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氣神兒”,這可不能丟。畫面中的這些人,還有千百萬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勞動者,就是憑藉着這股子“精氣神兒”,共同支撐起了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只要我們滿懷希望,並且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實現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有希望,就會不斷進步。

總之吧,舌尖給我的感覺,雖然有些酸楚,但大多數是溫暖,與其說這是一部解讀美食的紀錄片,不如說是一部對“家”的理念的闡釋和對普通勞動者的禮讚的片子。哪裏的飯菜永遠趕不上在家裏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這正應了一句話:美,就在我們身邊。

勤勞是中國人的源發行爲,是根植在基因中的分子,是一種潛意識的行動源泉。中國自古以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就是基於這樣一種勤勞。和西方工業社會北方遊牧式文明基因不同,中國文明的存在和發展,是自推動可延續的。而西方文明的發展是需要外部力量的注入來獲得延續,無論是戰爭掠奪,還是經濟掠奪。舌尖1讓我們看到的是東方文明的智慧及其結果在飲食上的體現,而舌尖2就讓我們從源頭去思考這些美妙的味道、精美的享受的來源。

什麼是信仰,定義百度一下就知道。可是一定要信哪個神哪個主,不信就是低人一等,這樣的信仰不要也罷。

只要父母過的更好些,只要兒女能去更好的學校,只要能多掙點交給媳婦,中國人就是幸福的,哪怕有淚有苦有遺憾,家就是中國人延續了千年的信仰!這就是我們的信仰,樸素卻有力量,卑微卻又實在,平凡而又偉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8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出人意料地激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風頭力壓各種電視連續劇,成爲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榜首,這些熱議正自然而然地朝着每一個方向迅速發散……

一部紀錄片掀起千層浪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出後,《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微博熱門關鍵詞,這幾天的風頭更是力壓美劇《絕望主婦》、韓劇《屋塔房王世子》等熱播劇,成爲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甚至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後,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說中的“吃貨指南”。

更誇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說,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

被《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熒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淚的衝動。“味道是骨子裏繞不開的鄉愁。看到和家鄉有關的部分,真的會哭。”一位網友在微博裏的這段發言得到熱烈響應。《舌尖上的中國》涵蓋全國美食,讓不少觀衆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和“媽媽做的飯”。

也有在海外的留學生寫道:“有無數好心人友情提醒,千萬別在餓着肚子的`情況下觀賞此片。可縱使飽腹,當那些你再熟悉不過的食物被放大得猶如一種理想時,徘徊他鄉,逗留異國的遊子們,不可避免地被一種鄉愁擊中了要害。”

《舌尖上的中國》熱映,不少人自然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母校”……於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攝應運而生。

美食背後是文化傳承

一顆顆黃豆,經過手推石磨的碾壓,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經過發酵等一系列時間的轉化,最終才能成爲豆腐……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尋常的敘述方式:尋找這些食物的源頭,在這部紀錄片中,講述的不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饋贈,植物、動物甚至是陽光、空氣、風、水,還有最重要的:時間。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這是對於《舌尖上的中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

在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中,父親每週做一桌大餐只是爲了能讓女兒們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種建築在柴鹽醬醋之上的儒家哲學理念成了電影的靈魂。這與《舌尖上的中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引發共鳴是紀錄片最常應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國》將其應用到了極致。對於每個觀衆來說,都能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感情的寄託,比如那些熟悉的家鄉味道,比如飯桌上和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舊時時光。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要表達的。《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信息傳遞給觀衆。

寫吃,更是在寫人

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着白花花的蒸氣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馱着黃饃饃的大伯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陝北的餑餑商販、查幹湖的捕魚老者、雲南的火腿匠人、蘭州的拉麪師傅……在《舌尖上的中國》裏,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後都洋溢着樸實的氣息。片子裏那些辛勤勞動、有着質樸笑容的人們,纔是組成這個國家最重要最真實的存在。其實這部片子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後,講文化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聚焦在烹飪上的時間並不多,更多的畫面是在展現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過程看上充滿神祕氣息,夾雜着爲生活、爲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鏡頭裏,他們笑得很滿足,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情,知足常樂。有時候我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簡單生活的真諦?”

與其說《舌尖上的中國》抓住了電視機前觀衆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說正在悄悄地喚起每一位觀衆心中的文化熱忱。“民以食爲天”是這個農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畫面裏的天、地、陽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頭,它所喚起的是一種“懷鄉感”。它對這個已變形的社會和心理具有某種療傷式的平復作用。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挑動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那一根心絃。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中,這根充滿着情感的心絃已然佈滿灰塵,而社會和心理也被外來的壓力不斷地擠壓變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遞的溫情、平和、從容,悄然撥動了這根幾乎被遺忘的心絃,那從心底涌起的,洶涌澎湃的感情,將美好於記憶和夢想中迸發出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9

中國的二月,洋溢着傳統節日的安祥喜樂。表達和抒發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吃是大衆最爲喜聞樂見的慶祝方式之一吧。那一年的春節,央視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今年春節,我讀了《舌尖上的中國》。

一語天然萬古新,今時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各種調料品和繁複的程序共同作用後的食物,喜歡享受天然食物。最令人難忘的食物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比如江南餐桌上常見的筍,尤其可以和肥膩的肉類脂肪形成的美妙的平衡。從小到大,每逢初春,爸爸就會做上海家庭飯桌上最常見的醃篤鮮,幾片冬筍,幾塊排骨與鹹肉和幾個閒雅的百葉結,總也會讓我食指大動,一種天然好滋味。

如果人生可以分段,大約分三段吧。在小時候,我還真是爲了美食企盼着過年。因爲只有過年,忙碌的父母纔會有時間去爲我們精心準備着可以與飯店媲美的美食。大約離過年前一兩週的時間,我們根據通知去生活大院的各種地方幫父母排隊領各種年貨,一邊感受着父母們之間愈來愈濃的過年氣氛,一邊和小朋友們盡情嬉戲。漸漸地從我家的廚房裏會飄出各種美食的香味,我跟着我家的春節首席大廚爸爸做個試菜員,那些味道,那種快樂無法忘記,也不可能忘記。隨着長大,我的需求也不再是停留在馬斯洛的初級階段,在心中傳統的節日已不似兒時那般重要,但也許錯失了人生一些重要的美景。而後時間還在繼續,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依舊盼望着過年,雖然已不是爲了美食,但心情是一樣的。快樂容易在家裏互相傳染吧,盼着過年,盼着看春晚,甚至讓我有一個念頭”好好學燒菜,早日自己爲一家老小燒一桌年夜飯”,就像當年同樣也是婚前廚藝小白的父母,爲了讓一家人有個美食春節,盡力去學做菜,在實踐中慢慢提高廚藝。因爲孩子,重溫了兒時過節的快樂,體會時間的味道,傳承家庭文化。

在我們這個民以食爲天的國度裏,這些故事構建了食物的歷史,也構建了每個人每一天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珍惜食物,珍惜生活。

今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接着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嘆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着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知道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知道什麼地方可以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筍該如何保存。正是因爲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纔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爲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通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說,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麪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這裏我也希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爲了生活,爲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裏的美食——藕。說到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希望作爲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說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後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0

中國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數不勝數。中國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中餐的菜餚名稱也別具特色,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給人以美好的回味。讀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後,讓我對中國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同時讓我產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嚐全國美食的願望。

回想我也曾經也去旅行過,比如北京。青島。南京。揚州。無錫等。但是我只是吃過肥而不膩的北京烤鴨,品種齊全的青島海鮮,香鮮味美的南京鹽水鴨,原汁原味的揚州炒飯。有好多旅遊地點的美食我還沒有品嚐到,比如說《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揚州的鑑真素鴨。文思豆腐。清燉獅子頭。揚州大包子。我還都沒一一品嚐過。忽然覺得有點遺憾,覺得應該去嚐嚐那的美食纔不枉旅行一次。喜歡吃美食,也喜歡旅行,因爲我喜歡那種氛圍,喜歡新的環境,喜歡歷史的痕跡,喜歡品嚐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煙雨的江南,撐着一隻油紙傘,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牆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間,那定是另一種心情。或許還會坐上一葉小舟,走水路欣賞那江南的朦朧之美。或許還能坐在小樓上一邊欣賞着朦朧的江南煙雨一邊品嚐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燒賣。鮮肉湯包等。那該是多麼的愜意呢!中國由於歷史悠久,不僅擁有煙雨的江南風景,還擁有獨特的美食,我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中提到了重慶的麻辣火鍋,我也是個愛吃火鍋的人,我喜歡火鍋的味道,也喜歡吃起來酣暢淋漓的感覺。書中提到在重慶每家火鍋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祕方,可見重慶的火鍋味道多種多樣。重慶的火鍋不僅味道多種多樣,而且菜品也是多種多樣,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爲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蔥節。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機會去重慶品嚐這等美食,會不會讓人流連忘返呢?從美味的火鍋之都出來,是不是想來點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還真想來點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鮮筍。我去過黃山,那裏有賣一種筍乾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兩三天,再用高壓鍋蒸。蒸好後即可用來食用,比如做成筍乾紅燒肉。老鴨筍乾湯之類的這種筍乾的味道雖不如剛挖的鮮嫩,但口感也是極佳的如果有幸去黃山旅行一定要帶回來幾包纔好。

吃過了南方的火鍋。筍乾後是不是應該來點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燒麥口味不錯,是大衆喜愛的食品之一。燒賣包皮透亮,味鹹椒香。糯米陷鬆軟而不熟爛,粒粒可數。吃了南方的燒麥我才體會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麼不正宗,北方的燒麥餡是像小籠包餡一樣,不似真正的燒麥裏面是糯米。現在真想再品嚐一次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燒麥。

南方的美食數不勝數,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雖沒有煙雨朦朧之感,但是有粗獷豪放之氣。給我另一種感覺,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屋外寒風刺骨,在屋內暖洋洋的吃着東北的酸菜燉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燉白肉是以酸菜和豬五花肉爲主要食材的東北菜,口味酸辣,營養價值豐富,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之效。我家冬天也會做酸菜白肉吃,我家雖不是在東北,但是我感覺酸菜的醃製方法與東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國》也說了這個酸菜的做法,讓我更加堅信了這點。我家在做酸菜燉白肉時還會放入血腸,血腸是現殺豬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後在開水鍋內稍煮凝結成血塊,再將血塊搗碎後灌腸,紮緊捆實即成。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血腸與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別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血腸,味道很是不錯,這菜也是很下飯。

說了這麼多的美食,我還沒介紹我家鄉的美食呢!我的家鄉美食是驢肉火燒。驢肉火燒就是把熟驢肉夾到火燒裏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驢肉火燒加羊雜湯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過,羊雜湯雖然不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認爲做得也是極好的真希望我家鄉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古時不是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嘛!可想而知驢肉的美味,再配上我們那酥脆的火燒真是讓人吃不夠啊!

我想有時間不如讓我們抽出時間去旅行一下,去品嚐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裏的工作去做一頓美味的佳餚犒勞自己一下,這樣不是很好麼。希望《舌尖上的中國》這本書能出第二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後再去旅行時能品嚐到《舌尖上的中國》一書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歷史的味道,記憶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1

最近央視熱映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我也趕着熱鬧把它看完了。

之前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都是清一色的褒揚。確實,這部片子從題材到拍攝,再到後期的製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實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給這個浮躁的影視電視圈子帶去了一種新的感受,他告訴觀衆原來這纔是能夠打動人心的真正的樸素的好電視,這纔是能給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談論更多的是這部片子給人們帶來的味覺上的刺激和心頭上的鄉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也是一樣的:當看到那熟悉的家鄉菜時,必然會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禁內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來,讓周圍的人都圍過來和我感受同樣的發現和驚喜;當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區的美味時,心中對這種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覺地流出哈喇子,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到這個地方去感受這種原汁原味的精彩。這是應該的,一部以食物爲基礎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慾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我不在這上面多說了,倒是說一些聯想之外的想法。七集看下來,其實感觸最深的並不是某個地區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和堅韌樂觀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的說的題目,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風味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僅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衆精神氣質的熱切願望。不禁肅然起敬。 中國的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十三億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活。無論現今的工業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的精神和願望。小到個人來看,他的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的願望撐起了中國社會的脊樑。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海蔘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還誤把這種俘虜還當作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爲時已晚。我沒有一個和自然接觸的童年,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深的泥土意味着什麼。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着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把自己圈養在一個個鋼筋混凝土的〝殖民地〞裏。鋼鐵怪獸的牢籠裏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說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悅,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貴春也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的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她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溫暖的擁抱。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說土地是母親的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裏是一顆溫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裏流淌着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的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2

最近央視熱映得紀錄片《舌尖上得中國》引起了很大得反響,我也趕着熱鬧把它看完了。

看了一些網友得評論都是清一色得褒揚,確實,這部片子從題材到拍攝,再到後期得製作都是非常出色得,其實我覺得更難能可貴得是它給這個浮躁得影視電視圈子帶去了一種新得感受,他告訴觀衆原來這纔是能夠打動人心得真正得樸素得好電視,這纔是能給人以良好教化得好作品。

看到大家談論更多得是這部片子給人們帶來得味覺上得刺激和心頭上得鄉愁,我得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樣得:當看到那熟悉得家鄉菜時,必然會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禁內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來,讓周圍得人都過來和我感受同樣得發現和驚喜;當看到不熟悉得其他地區得美味時,心中爲這種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覺地流出哈喇子,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到這個地方去感受這種原汁原味得精彩。這是應該得,一部以食物爲基礎得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慾那還有什麼好說得。

所以我不在這上面多說了,倒是說一些聯想之外得想法。

七集看下來,感觸最深得並不是某個地區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得性格和堅韌樂觀得智慧。“舌尖上得中國”其實是想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得說得題材,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得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得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特色得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得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單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得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得動力已不單單是食物得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衆精神氣質得熱切願望。不禁肅然起敬。

中國得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得基石,十三億得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活。無論現今得工業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得精神和願望。小到個人來看,他得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得願望撐起了中國社會得脊樑。

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得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得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得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得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鮑魚等海味得時候,要知道潛水員得工作之危險,在吃藕得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得辛苦,在吃魚得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得一次運氣得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得生活經歷是幸福得。小得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得廁所和沒有蚊蟲得夜晚當成美麗得生活。幼小得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得東西俘虜了,更可憐得是把這種俘虜還當作是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得良苦用心,可是爲時已晚,我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在農村童年生活得人註定是一種不健全得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得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根深得泥土意味着什麼。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得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得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得爸爸都沒有埃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得熱情,也不知道泥土得芬芳,不懂得協作得精神,更不明白取捨得智慧。佔有得慾望充斥着我們得大腦,自私得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得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得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得喜悅和感恩得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得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得一切都不是中國得。”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得土地。鋼鐵怪獸得牢籠裏得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得面貌。

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得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得結尾說得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得人自然而又真切得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得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得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悅,是自然得禮物。

最後一集得張桂春留給我很深得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我們真得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得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得,只要你願意投入她得懷抱,他必然會敞開她得胸懷給你最溫暖得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得一句話:“如果說土地是母親得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得民族,男性堅強得外殼裏是一顆溫柔而善良得心。”我們得血脈裏流淌着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得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3

最近央視熱映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我也趕着熱鬧把它看完了。

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都是清一色的褒揚,確實,這部片子從題材到拍攝,再到後期的製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實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給這個浮躁的影視電視圈子帶去了一種新的感受,他告訴觀衆原來這纔是能夠打動人心的真正的樸素的好電視,這纔是能給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談論更多的是這部片子給人們帶來的味覺上的刺激和心頭上的鄉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樣的:當看到那熟悉的家鄉菜時,必然會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禁內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來,讓周圍的人都過來和我感受同樣的發現和驚喜;當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區的美味時,心中爲這種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覺地流出哈喇子,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到這個地方去感受這種原汁原味的精彩。這是應該的,一部以食物爲基礎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慾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我不在這上面多說了,倒是說一些聯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來,感觸最深的並不是某個地區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和堅韌樂觀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想

借飲食這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的說的題材,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度。它並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製作者們不單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環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已不單單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現中國民衆精神氣質的熱切願望。不禁肅然起敬。

中國的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十三億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活。無論現今的工業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的精神和願望。小到個人來看,他的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的願望撐起了中國社會的脊樑。

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鮑魚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把這種俘虜還當作是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爲時已晚,我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在農村童年生活的人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根深的泥土意味着什麼。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着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鋼鐵怪獸的牢籠裏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說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悅,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桂春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他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溫暖的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說土地是母親的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裏是一顆溫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裏流淌着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的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篇14

《舌尖上的中國2》加入了不少人文關懷,用人物故事帶出地方美食,比如養蜂人的豆花、香腸、臘肉;麥客的褲帶面;海邊漁民爲女兒學會捕撈跳跳魚;留守兒童等到父母回家製作魚醬;歸國的老華僑歸鄉宴上的蘿蔔飯等。

“《腳步》的定位是想反映人和食物的變遷。”這一集的導演李勇解讀說,“人類爲了獲得食物到遠方去或者付出很辛勤的勞動,食物本身也會遷徙流動,這歸根到底也和人類的遷徙分不開。”

二、消化的不僅是食物,更是親情

四川人老譚離開家鄉在秦嶺養蜂期間,最愛吃妻子自制的愛心豆花,就爲了吃這一口豆花,把自己的壞脾氣都收斂了,變成了一個懼內怕老婆的老公。山東有個爺爺爲了給孫女做煎餅,親自自制土竈,研磨白薯乾等五穀。而攤煎餅的背景音樂是與奶奶的拌嘴,甜蜜溫馨,像是回到小時候,在爺爺奶奶的拌嘴聲中,等待溫馨的午飯。

在西藏,哥哥爲了給弟弟一份甜蜜的禮物,爬10層樓高的大樹,小心翼翼地在樹枝間行走,花了4個小時,只爲獲得那蜂蜜的甜美和家人臉上洋溢的幸福。浙江一位充滿愛的父親,用五年時間練就絕技(20米外精準投釣),在海灘上快速準確地抓跳跳魚,因爲這是他的女兒最愛吃的。還有出海捕魚的夫妻,因妻子虛弱暈船,丈夫特意爲她做海蟹面後纔開工,二十年來均是如此。

總而言之,伴着純真的愛情和親情,聽着熟悉的調侃,一碗美食表達的就是“愛”。

三、凝聚着製作團隊的傾情奉獻

“比如有人會說‘我想你們來拍一下我們的'山藥粉,特別好吃”。但它缺少了一個支撐的東西,我拿什麼來說它?它背後有什麼故事可拍?每一集的導演會根據主題再去找人物的故事,例如《腳步》是反應人和食物的流動變遷,養蜂人是流浪在外尋找食物的羣體,像留守兒童是帶着家鄉的食物到遠方去,他們之間會形成勾連,食物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流傳出去的。

李勇介紹稱,每個主題確立後,分集的導演會看大量的書,調查、寫文案,“這個過程非常非常長,文案寫作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調研,就是先確定這一集有哪些美食,再根據單個美食去各個地方,比如魚醬只有那個地方纔有,我們就去了貴州。不是我們一開始就想拍留守兒童,而是我們到了那裏覺得那個人物、他的職業很適合表達這種食物,承載這個地區的美食。”另外,調研事是一個心細活,需要弄清每種食物的來龍去脈,相關的人物故事,甚至是它所屬鄉村的特質,主人公小院幾點鐘光線最好。有時尋找人物的過程頗爲漫長,大概耗時兩三月的時間。

“一邊工作,一邊吃美食。”這是觀衆想象中“舌尖團隊”的工作狀態。但事實上,對一些主創來說,很多美食他們自己都沒享受到過原味。“經常是拍完才能吃上一口,而那時已經冷掉,或是拍攝對象吃剩的。”《腳步》分集導演李勇告訴記者。在他這一集裏,很多拍攝對象是輾轉在全國各地,爲獲取食材而辛勞的人們,“爲趕拍攝進度,很多時候都沒時間吃飯,只能和泡麪相伴。”

四、射影社會:無奈與心酸

作爲美食節目的導演,李勇認爲美食是《舌尖上的中國2》的出發點,但並非全部,“我們是一個美食節目,但不是單純只做美食的節目,我們想通過美食讓大家看到當今中國人生存的狀態。”在《舌尖上的中國1》走紅後,有人採訪到其製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們曾對節目中隱含着的,對中國社會問題的揭示而感到擔憂,而如今,《舌尖上的中國2》已無必要將借美食寓社會的野心隱藏,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對空巢老人問題、中國農村6100萬的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升學”、“富士康”、“單親家庭”、“陪讀”等也陸續在片中出現。

它在記錄下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和國人的鉅變用飲食串聯,透着無奈與心酸。中國最後一批的麥客們,無法撼動機械化帶來的職業末路,片中蒼天、麥田、褲帶面、吼秦腔的壯美畫面,竟然讓觀者不自覺的將這些場景與《白鹿原》的語境聯繫起來,職業割麥人的絕唱讓觀衆感動不已。麥客,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延續。在廣東打工的父母半年來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結回家小住半個月,而這半個月,恰好是雷山魚醬發酵成熟的時間,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爲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爲父母裝了一罈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鉅變。

正如結尾文案所述:“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