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桂林山水》教案

本文已影響 1.75W人 

《桂林山水》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下文是爲大家精選的人教版語文六年級《桂林山水》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桂林山水》教案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爲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藉助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感受祖國語言的美;二是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本課較難理解的是最後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遊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遊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二、學習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怎樣引導呢?

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詞句的含義。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兩句,是拿大海、西湖的水同灕江的水相比,拿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比的'是什麼呢?比的是它們各自的特點。這兩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大海、西湖都不如灕江的水美,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而是說,灕江的水既不同於大海,也不同於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於泰山,也不同於香山,它們擁有的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美。

其次,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詞句所描述的情境。如,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無瑕的翡翠、拔地而起、奇峯羅列、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危峯兀立、怪石嶙峋,最好是播放能形象地展示這些詞語的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地領悟到:“這就是奇峯羅列”、“這就是危峯兀立”……如不具備上述條件,可找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或者畫一些簡筆畫,還可以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讓他們根據想象自己畫一畫。

第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詞句所描述的情境。

2.指導學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必須聯繫全文的內容。“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着靜、清、綠的灕江水;而靜、清、綠的灕江水裏又倒映着奇、秀、險的桂林山。這裏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這幅圖畫點綴得更美了。觀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到陽朔縣,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的美景,所以說“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正是由於這樣,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來概括他觀賞桂林山水的整體感受。

3.這篇課文,寫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語言也是美的,而貫穿於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國壯麗山河的美激盪起來的情感。因此,本課的教學應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要使學生聲情並茂地讀好課文,主要方法是引導學生多讀,並在讀的過程中想象課文所描述的情景,進而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彷彿在跟隨作者遊覽,一起觀賞桂林山水的美景。如果學生自己難以進入這種境界,教師要給以必要的指導,可展示畫面,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繪文中展現的情境,誘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調動他們的生活體驗,或用悠揚舒緩的音樂渲染情境,激發起學生心中的美感,還可通過教師入情入境的範讀,把學生帶入作者描繪的美景之中。

當學生已經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感情,但由於缺乏一定的朗讀技巧而不能充分表達出來時,教師可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做一些必要的指點。比如,講灕江水、桂林山特點的幾個句子,如果把“真靜、真清、真綠、真奇、真秀、真險”等加以強調,就可以突出桂林山水的特點。

4.本課適合背誦。指導背誦應注意兩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熟,在學生基本讀熟的基礎上再提出背誦的要求,達到“熟讀成誦”。二是指點一下背誦的方法。根據本課的特點,應引導學生一邊想象一邊背誦,並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結構相似的句子。

5.課後“思考練習”第二題,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並瞭解最後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指導學生完成這個練習,可先讓學生反覆讀讀最後一段,然後聯繫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體說說“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的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再說說“這樣的山”和“這樣的水”怎樣構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第三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表達自己學了本課後的感受。可以寫幾句話,也可以吟一首小詩,不拘形式,不論長短,寫一句可以,寫幾句也可以。教師可選寫得較有特色的讀給大家聽。

至於選做題,目的是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一次練筆的機會。可鼓勵學生做,但不作爲統一要求。

6.本課生詞較多,大多數生詞,只要讓學生反覆誦讀,並聯繫上下文去思考、體會,就可基本理解;個別詞語,可在引導學生查閱字典詞典之後,稍作一些指點。下面的解釋僅供教師參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動地講給學生。

觀賞:觀看欣賞。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瑕:玉石上的斑點;無瑕,是說玉很純淨,沒有斑點。

拔地而起:從地面高出。一般的山脈都是從地面逐漸高上去,而且連綿不斷,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連,都是平地崛起的。

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各種各樣奇特的山峯排列在灕江兩岸。

危峯兀立:高高的山峯直直地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四、參考資料

桂林山水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985年,桂林山水被評爲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考證,大約在3?6億到3?4億年前,桂林一帶是汪洋大海,海水深達 2000米。今天遍佈這一帶的石灰岩,就是那時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約3?2億年前,這裏上升爲陸地。後來,經過地殼運動,到距今幾百萬年前,才形成了目前的水陸形勢。堅硬的石灰岩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無數突兀奇峯,流經石灰岩地區的灕江泥沙很少,江水特別清澈,再加上這裏氣候溫暖溼潤,有利於植物生長。這樣諸多因素,使得桂林水清山秀峯奇,成爲天下少有的奇觀。

從桂林市區南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頭伸長鼻子在江邊吸水的“大象”,現在一般都稱它爲象山、象鼻山。課文中說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只是舉例說明桂林的山形態各異。實際上,在灕江兩岸,獨秀峯、疊彩山、洑波山、南溪山、蘆笛巖、七星巖等都很有名。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主峯玉皇頂在泰安市城北,海拔1532米。泰山以通天拔地之勢被古人列爲五嶽之首。古代帝王登基多來泰山祭天地。名勝古蹟衆多,有古建築羣2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2000餘處,是我國著名風景區。

香山在北京市西北郊。此地重巒疊嶂,景色清幽,故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在此營建離宮別苑,爲各朝皇家遊幸駐蹕之所。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大興土木增建亭臺樓閣,共成28景。香山秋來漫山紅遍,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勝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