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畫》的優秀說課稿(通用5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畫》的優秀說課稿(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畫》的優秀說課稿(通用5篇)

  《畫》的優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畫》是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字與拼音(四)中最後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課文裏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編者將這首詩安排在拼音單元教學內容完成之時,可能正是考慮到學生通過之前一個月左右對聲母、韻母及特殊拼音規則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和較強的拼讀興趣,藉機巧設一首繪景美、韻味足、字面淺的五言謎語詩,讓學生既能“現學現賣”嘗試獨立拼讀識字,感受其中樂趣,又能在自己標準的普通話誦讀中去感受詩句美。另外本文識、寫字考慮到了拼音知識點的點撥、強化,無形中對拼音單元的學習進行了反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爲本課擬訂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着背誦。

2、隨文識字11個,會寫4個字。

3、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4、生通過師點撥個別字詞、圖文對照感悟詩情、品讀詩韻,在自己的美讀去享受詩與畫中鳥語花香、山水相襯之美。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

2、會認11個字,會寫4個字

(二)教學難點:

1、讀準詩句中“山有色”一詞

2、掌握“去”、“來”的筆順及關鍵筆畫

3、學會通過讀好詩句中的反義詞讀出詩句的美感、韻味。

  四、教師教法

創設“賽詩會”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啓發式、點撥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自主拼音識字、實踐情感美讀詩,在學詩的過程中去發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五、學生學法

讓學生通過“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識字。用五星勾出翹舌音幫助正音。通過師滲透“遠近”這組反義詞,嘗試找出其他幾組反義詞。然後嘗試透過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感悟詩畫美,自悟讀詩韻律感。

  六、教學程序

(一)激趣開場、創設情境

創設“賽詩會”情境,從學生表演、誦讀已學過的詩帶動一股愛詩熱情,教師藉機參與其中吟誦《畫》引出本詩的教學。

(二)自主識字、嘗試讀詩

學生自瀆《畫》,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並用拼一拼的辦法認識它。學生嘗試讀詩,師正音,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字音的檢測,激發學生賽讀興趣,讓他們都願意讀好、多讀。師點撥畫五星標註翹舌音的辦法強化普通話對字音的講究。生從讀通一句逐漸訓練讀通全詩。

(三)點撥字詞、自悟韻律

組織“賽詩會”在學生評,老師評的過程中隨文識字、自瀆詩、互比較、自悟讀本詩節奏與韻律。

(四)圖文對照、讀出美感

圖文對照,感受畫中的詩,詩中的畫,領會幾對反義詞的意義,體會山水花鳥相襯的美,從而自發的美讀古詩。

(五)遊戲激趣、鞏固識字

通過翻滾列車、郵差寄信、畫中藏寶等遊戲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鞏固隨文識字效果。

(六)靜心觀察、樂中書寫

在學生在音樂中賞字、陶冶情操、靜心學寫字。

(七)拓展訓練、模擬作詩

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

  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

通過學生反覆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通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着背誦。讓學生反覆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通過多種形式讀詩及趣味遊戲方法鞏固生字。通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進而達到自己嘗試讀出韻律感、節奏感,讀出自己從詩、畫中體會到的真情實感。在音樂中陶冶詩情,讓學生不僅喜歡讀詩,還願意寫好詩中的字。

  八、抓關鍵點的方法

本詩的教學我主要以讀爲主要教學活動,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目標引領下讓“讀”貫穿學習始終。老師在其中少範

讀、帶讀,把充分讀詩的機會交予學生,而老師在其中只需藉機點撥關鍵點,讓學生能自信、自學、自瀆、自賞、自悟,成爲學習的主人。我要給學生一個較爲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自主學習顯現出來的個性能得以張揚。

  《畫》的優秀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專家:

你們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我將從說教學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目標

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偏旁字歸類等方法,認識是個生字和兩個偏旁,會寫“來;、去”兩個生字。

2、朗讀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3、聯繫生活經驗,理解“有———無”“遠——近”“來——去”3組反義詞。

我確立此目標有以下四點依據:

一是基於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感悟”、“體驗”,都是以讀爲本,讀是語文教學重要手段。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也越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章,讀得多了自然就見其義。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接觸的字詞量極少,這首古詩的意思非常淺顯,只要他們反覆地讀,在哪結合圖畫,都能夠理解其義,並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二是基於對單元重點項目的理解:

本單元主題爲“識字”,教學要點就是認識60個生字和10個偏旁,會寫23個生字和2個筆畫,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藉助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反義詞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進一步瞭解漢字的文化內涵,喜歡學習漢字,能正確的朗讀課文,感受古詩描繪的景色。

三是基於對教學內容的認識:《畫》是人教版新課標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識字部分第一課的內容,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爲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課文裏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四是基於對一年級學生學情的把握:《畫》這首詩表現的山、水、花、鳥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是非常親切與熟悉的,這無疑會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信心,而且他們剛學完漢語拼音,現在孩子們學習漢字是很有激情的,課堂中要以興趣引導學生學習。

2、據此我確定教學重點是正確的朗讀古詩,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識記生字。教學難點爲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認識走之、斜刀頭2個偏旁。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識寫分流”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我在教學本課生字時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通過前面學生反覆地讀課文,再讓學生圈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這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所有的字。現在的識字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課文裏去識記。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時候,識字難度就大大降低,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通過反覆閱讀,不知不覺間就把生字記住了。除了隨文識字,還通過偏旁歸類,近反義詞的方法進行識字,讓學生習得方法。

在教學中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讓生字不斷再現,不斷重複,反覆強化。

  三、說學法

本課我採用的是朗讀法、觀察法、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

(1)朗讀法,一年級的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朗讀,通過反覆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詩中描繪的景色,並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

(2)觀察法,本課我配有多幅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發現圖與詩聯繫,並利用課件展示達到識記生字的目的。

(3)自主學習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在適當引導中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片,並說出自己看到的畫面,通過觀察發現同偏旁的字,引導學生學會自學,找到識字的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老師範讀課文,讓學生猜猜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對學生來說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要想知道答案就需要認真學習課文,由此引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

(二)初讀正音,感知課文

出示插圖,由看畫引入讀詩,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髮現圖中有詩,詩中有畫。在讀詩看畫中認識事物和生字,把讀詩、學字引入活動情境中,引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致。通過畫和文的結合,幫助學生提取詩中的信息,在對比中領會詩句的意思,從而體會詩句描寫的奇怪現象,原來詩句說的是“畫”。

(三)認讀生字,指導朗讀

本環節遵結合古詩這個語境,不僅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漢字的意思,而且還能在語境中加深對漢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漢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先看圖讀詩句,再識字。通過初讀古詩,讀通句子,認讀和積累本詩中的詞語,學生們掃除了生字障礙。讀通、讀順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思想也有了整體的感知。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引導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感悟和體驗語言的優美。教給學生加一加,換一換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反義詞的意思並鞏固識字。

(三)書寫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師邊範寫邊提示書寫要點及關鍵筆畫,學生跟着老師一起書空。感悟書寫規則。

3、學生在書上描紅,然後自己練寫,加強記憶。

(四)回顧總結,佈置作業。

把今天所學的生字書寫在作業本上,加深學生的記憶,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由於缺乏教學經驗,沒有充分掌握學生的情況,自己的準備也不是足夠充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1、由於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

2、由於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

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鬆後緊,使得後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

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後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並突破重、難點。

2、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課爲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鬆、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並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爲會學、變不愛學爲愛學、樂學。

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節課及時撰寫教學後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爲什麼,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

7、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並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畫》的優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手形添畫》是江西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教材第二冊第九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中的學習內容。旨在通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並鼓勵學生通過繪畫和光影結合的方式,嘗試將自己藉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爲今後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

  二、學情分析

我所執教的班級是一年級。該年級的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活動常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已經可以跟着老師的思路學習新的內容,接受新的知識。同時他們已初步形成了正確繪畫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運用各種線條、花紋,圖案對畫面進行裝飾、繪畫。他們在美術課及區域活動中能利用教師提供的各種材料繪畫,完成情況較好。

  三、 說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人文與藝術的特色,因此我制定瞭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

首先,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學會用觀察加想象的方法作畫,認識手的外形特點。

其次,過程與方法:通過玩手形遊戲,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及創新能力。

最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關美術活動,激發學生創作慾望,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美好情感。

  四、 說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點爲:觀察感知不同姿態,不同角度的手形,發揮想象力,創作手形畫。

難點定爲:怎麼使普通是手變得有趣、新穎、有創意。

  五、 說 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我將採用啓發式引導教學法爲主,以實例爲線索,不斷採用欣賞、啓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結合遊戲、魔術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遵循“學爲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本課運用多媒體展示圖例和 指導添畫 進行繪畫過程的演示,通過課堂討論,合作學習,觀察,創作,互評,讓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六、教學準備

首先教師需要準備的教具有以下幾種:電子白板,網絡

課件,素描紙,簽字筆、以及小粘貼等。學生則需要準備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手電筒、圖畫紙等用具。

  七、教學過程

爲了使學生能在看、聽、說、做、評等行爲環節中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激趣導入

本環節中,我讓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喜羊羊以嘉賓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並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一棵樹,五個杈,不長葉不開花,做事情全靠它。”激發學生興趣,導出有關手的話題。教師進而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你們的手都能做什麼呢?

交流過程中,教師適當進行鼓勵性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討論後,教師要充當

魔術師,變個魔術給學生看,瞧一瞧老師的手會變出什麼東西來?然後學生觀察討論:老師的手變出了什麼?我是怎樣變出來的?通過這一環節,導出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板畫點撥 本環節中,我將用電子白板展示一副關於手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各個手指的名字,並通過遊戲形式加深對手指的認識。爲了讓學生更深刻的領會手形畫的創作規律以及創作技巧,我將會利用屏幕展示一段手影戲以及手形畫作品。通過感知、觀察,分析他們的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運用了哪些技巧,加深對手形畫創作的理解。

(三)自主創作

爲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是光影小組、拓印小組、彩筆小組、油畫棒小組,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強調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同時,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四)評價體驗

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爲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爲輔的方法進行評價。首先,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本小組的區域內展示,並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講述自己作品的構思和創作意圖。然後,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講出各自的優缺點。

並將自己手中的小紅花粘貼貼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下方的評價欄內,

根據紅花數量的多少,評出本節課的最佳創意小組和優秀個人,並頒發獎狀。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最後,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 相繼 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總結拓展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在課程即將結束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並把創造技巧編成一首兒歌 , 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圖畫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八、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

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爲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比較理想的支持環境。因此,爲了科學地開發、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教育信息化資源,我在活動的自始至終我都將信息化資源的利用放在教學手段的首位,課堂上我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電子白板、實物投影儀交互使用,增強了教學效果,同時網頁課件的設計美觀、新穎、靈活,易於吸引注意力。同時將圖片、文字、聲音、視頻整合在一起,極大地推動了課堂教學。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

  《畫》的優秀說課稿4

  教材簡析:

今天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流動的畫》一課。

本課是以“祖國”爲主題的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是首小詩,通過一個孩子和媽媽外出旅行,坐在車窗邊和與媽媽的對話,表達了孩子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覺保護祖國的自然環境的情感。這首小詩既充滿了款款的深情,又充滿了濃濃的情趣,更充滿了燦爛的美的一首兒歌。這首小詩文質兼美,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琅琅上口,非常適合學生的口味。

  教學目標:

在教學這課時,我根據新課程的標準和本文的特點,確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識字12個;

2、學生通過個性化學習,理解兒歌內容,想像出祖國山河的美麗,明白要以實際行動愛護她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如何憑藉教材落實這一點呢?我做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 激情導入;

二、 初讀感知;

三、 自主識字;

四、 總結延伸。

在這個過程中,我採用個性化教學,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體驗、感悟、思考,使學生獲取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啓迪了思想。

我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根據漢字特點,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漢字是音、形、意的統一體,從造字角度說,漢字的形聲字又特別多,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發現漢字特點,主動探究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識字方法,逐步學會自主識字,有效地提高了識字能力。我的具體做法是:

1 、字理識字。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出發,通過學生自學識字的實踐,讓學生領悟了漢字形聲、象形等特點,並利用這些特點來識記字形。我首先讓學生回顧原來學過的識字方法,在小組裏合作學習,自主識字。然後出示課件,將漢字歸類,使學生很容易地發現這些字的特點,並說出識字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又培養了其識字能力,從而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2、自主識字。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掌握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去記生字,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能很快地進入識字狀態,積極地去思考。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識字後,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喜歡說哪個就說哪一個字,體現了他們在識字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

3、突出重點。在對待本課兩個較難記憶的字“梭、橘”的教學上,我在啓發學生自己想辦法的基礎上,老師利用課件展示“梭”字筆畫的變化,給“橘”字的右上方數筆畫的方法,引起學生注意,從而掌握難字。

二、閱讀過程注重實踐、感悟、積累,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協調發展。

《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1、增強形象感受。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時,增強學生的形象感受,不進行分析講解。而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產生興趣,直接感知課文中具體、生動的形象,進入課文描繪的情景。開課激趣導入,通過傾聽火車開動的聲音,引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在感知課文內容時,課件出示圖畫展開了想象,藉助音樂渲染,使學生看着車窗外一幅幅的美景依次閃過,學生彷彿身臨其境,感受祖國的山河美進而感受到祖國的可愛。不用講解分析,學生獲得了豐富的審美感受,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

2、引導學生多讀多背。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朗讀是一個把元聲語音轉化爲有聲語音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着想象,充滿着不可言喻的情感體驗。通過讀,讓學生與語言直接接觸,品嚐語言的“原汁原味”,使學生感受作者的感情,領悟課文蘊涵的道理。因此,本課中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讀、自由讀、小組讀、配樂讀,從語言因素入手,設計的對比讀等,讓學生反覆朗讀、熟讀、美讀、背誦。學生在品讀中增強了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實踐,從而受到了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3、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激活思維。《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爲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了第一小節的省略號,設計了發散訓練:火車繼續向前開着,每到一處都會看到不同的景物,你又看到了什麼?學生紛紛發言。通過發散想像,進一步激起了學生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再如,在學習第二節課文後,我結合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角色體驗:又問學生“國慶節就要到了,假如你也跟隨父母去外地旅遊,會怎麼做呢?”學生融入了自己生活的體驗,紛紛說出辦法。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很自然地滲透,使學生在內心油然產生愛祖國的情感。

三、自主學習

課堂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關注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是通過教師傳授的,還是自己主動探究獲得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在本課教學中,我也注意了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小組裏自主合作識字,自己動腦想記字方法,自己選擇對象交流,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得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在學習課文中,我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進入角色談感受,自由地選擇喜歡的段落,自由地選擇朗讀方式,自由地將對這幅畫的感情表達出來,努力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理念。

我們將繼續努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畫》的優秀說課稿5

  一、說活動背景及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很高,不管在午餐後還是個別化活動中都喜歡拿起畫筆畫他們想象中美麗的圖畫,然而,單純的記號筆和蠟筆已經讓孩子們感到厭倦,但同時對顏料的豐富色彩又很感興趣,躍躍欲試。在《常用的用具》這一主題中,通過歌曲《粉刷匠》的學唱,幼兒又對粉刷匠的工作十分感興趣,我嘗試讓孩子把自己製作的“房子”刷上顏色,孩子們在做粉刷工作中找到了無限快樂和沒有過的挑戰,爲了進一步滿足孩子們對顏料、粉刷的興趣,用生活中的廢舊牙刷作爲創作的工具,嘗試讓孩子體驗不同作畫工具的樂趣,所以結合主題,我設計了用廢舊牙刷來作畫,希望孩子們能在活動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本次活動制定了一些活動目標:

1、體驗生活用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嘗試用牙刷創作各種刷畫,能在其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三、說重點及難點

重點: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感受共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難點:掌握用牙刷和小棒刷畫的技巧。

  四、說教學方法

本次活動採用了情景教學法、整體教學法、觀察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感官認識,使教法和學法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讓目標得到落實。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五、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目標教具準備:

1、經驗準備:用顏料能均勻塗色。

2、物質準備:桌布、牙刷、小棒若干、顏料、畫紙、各種圖形紙。

  六、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爲四個部分:

(一)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試一試的方法,讓幼兒與教師共同驗證這幅畫所用的工具,讓幼兒在情感上感受猜測後驗證,失敗後繼續猜測驗證的方法,激起幼兒探索的慾望。

(二)教師演示操作

先出示刷畫所用的牙刷和小棒,讓幼兒繼續猜測,如何用這兩樣東西畫出畫來,在猜測中演示刷畫的過程,通過兒歌讓幼兒掌握刷畫的重點和步驟:

(1)先擺圖形,確定位置不亂動。

(2)牙刷蘸一蘸,多餘顏色撇一撇。

(3)小棒刷一刷,動作放放低。

(4)顏色均勻灑一灑,蘸蘸刷刷真好玩。

(三)拼一拼、刷一刷

通過老師的演示和兒歌所要掌握的要點,根據老師所準備的卡紙與小夥伴共同完成拼畫,確定不動後,商量着一起完成用牙刷和小棒刷畫。

(四)共同欣賞

在最後這一環節,幼兒在創造作品的過程中已經體驗了快樂,也達到了興奮點,通過完成的作品,幼兒會發現每一組的作品都是不一樣的風格,欣賞玩後讓每一組幼兒給自己的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自由發揮。

  七、說活動效果

作爲一次展示自己的課,自己也做了很多次的嘗試,在出現的問題中不斷嘗試調整,如顏料的稀稠度上的把握,教具的準備上,爲此我精心準備。在活動過程中,按照我預計的展開着,但遺憾的是幼兒用手感觸刷畫與其他畫不一樣時,幼兒不能很好的表達,由於之前沒有接觸過“毛糙”這個詞,缺乏之前的經驗準備,所以表達得不理想,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結果。在操作刷畫的過程中,由於幼兒第一次嘗試用牙刷和小棒來刷畫,對於手勢的要求我沒有表達清楚,所以在活動中對個別幾個幼兒有很多次的提醒,這是我對要求沒有考慮周到,我認爲作畫最重要的是把要求講清楚,這樣幼兒的操作才能更加完美,雖然顏料的把握上還不是很好,但幼兒呈現的作品還是挺美觀的,風格也不一樣,讓大家眼前一亮。我想每次活動總有不足之處,這樣才能讓自己再開展類似的活動時有經驗的積累和進步的空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