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3.29W人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下面給大家分享《鄉土中國》讀後感(精選10篇),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精選10篇)

  《鄉土中國》1

這本書很薄,但是可以讀得很厚,第一遍我沒有太看懂,回過頭又重新讀了一遍,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國可以從這本書開始,它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國民性格的形成做了基層的分析,解讀。關於”鄉土性“和”現代性“,採用了學術研究的名詞來闡述,裏邊的每一章展開來講都是一幅宏大的”故事“。它沒有“嘲諷”,沒有“置身事外”,沒有”指手畫腳“,而是以一種做學問的調查態度去剖析,這是一個學者的理性,更是一種踏實研究的態度,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我們學習和敬仰。

如果我們說文字有四個層級,本能,情感,哲學,審美,越往後越高級,但受衆面也會越窄,我倒想從情感的層面去說說,大概我也就是這個級別,入不了俗,也深刻不了,更達不到審美層面的高級。

從“鄉土性”來說,其社會結構是傾向於穩定的,而感情的淡漠是穩定的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示,中國傳統的感情是偏向於同性去發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鄉下,夫婦間感情的淡漠是日常,一早起來各忙各的,各人做好各人的事,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夫婦間大多是“沒什麼話可說的”,這是因爲中國傳統的婚姻把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比如經濟、政治、宗教等納入到了這個社羣所引起的結果,這更像是一份事業,而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效率是要講紀律,排斥私情的,所以中國自古講的是“三從四德”,“相敬如賓”,是負責,是服從,兩性間的矜持和冷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從“現代性”來說,其實中國的“現代性”是從“鄉土性”這基層上長出來的,自然也就帶着“鄉土”的烙印,這是文化所影響的。真正“現代性”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在相異的基礎上去求充分了解,是需要不斷的在創造中求統一,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爲生命的主脈。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是向對方尋求心理上的契洽。在中國現有的文化環境下,浮士德式的感情追求是讓人撕裂的,是充滿與環境對抗的,但生命力也會因之越強。

我很高興的能看到在現在的中國,有這麼一小羣人有着對愛情美好的追尋,他們能夠跳出傳統婚姻中承載着的經濟等功能,把夫婦發展爲家庭關係中的主軸,讓兩性之間的感情作爲家庭凝合的力量。

當然,無論“阿波羅式”的還是“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沒有對錯好壞,全看個人追求和需要,但我還是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爲愛情而結婚,並在戀愛的持續中,不斷的去克服阻礙,不以實用爲目的,而是去創造生命的意義。

  《鄉土中國》2

書並不長,但讀得很慢,通常一句話要讀上個兩三遍,再聯繫上下文,中間還不妨恍神發呆。語言有些晦澀,許多地方依然一知半解,但一本書下來,終是學到了些。

作者似乎一直在比較,不論是一種概念、一種名詞,亦或是一篇論文,圍繞着對立面來比較,亦如城與鄉,西與中。這讓我在那些晦澀的語言中,可以得到一絲明晰的脈絡。

鄉土中國,用作者的話說,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鄉土中國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中國社會。書中一共彙集了十四篇小論文來闡述這個概念。

“鄉”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親切的,每次從異地歸來不都用“歸鄉”二字來形容嗎?有人說鄉下人“土”,但作爲鄉下人的我們從來都是以“土”爲驕傲的,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中國是農業大國,而成就這樣一個國的便是那些“鄉下人”,於是土與人之間形成的那一道深深的羈絆一直影響着世世代代。土地養育了人們,人們維繫了土地,所以人們對土地的誠摯就不僅表現爲種植,而且還投入了情感。走不出與進不入的鄉土就這麼形成了,我想這就是爲什麼中國的鄉村採取自然而然的自治。

血緣、地域、文化和倫理道德往往在鄉下人眼中比金錢等浮華的東西看得要重。作者其中一篇論文《無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無訟源於《論語》:“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簡而言說,就是人們在發生糾紛時不主張利用訴諸法律來解決問題,而是利用傳統的倫理道德等觀念來調節協調。在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許多小例子,比如在鄉下,人們以訴訟爲家族之恥,而訟師則爲一個討不到媳婦的職業。這與我們今天的現象完全不同,在法律至上的今天,訟師也就是律師是一個被認爲不可或缺且高尚的職業,經常被各種大媽們冠以好女婿的稱號。如果說鄉土是中國社會中的一種體系,那麼我們今天生活着的社會有些類似於西方但又摻雜着鄉土的傳統。而我們便是置身於這樣一種環境之下。既不似西方的那種幹捆柴式又不似中國鄉土的漣漪式,這種奇怪的社會結構也就造成了現今人們對待一些社會問題的冷漠與情感的缺失,變得患得患失,矛盾不堪。

提到這兒就不得不說到作者提出的一個名詞——差序格局,一種發生在鄉土間以人的距離遠近來判斷人際關係的格局。造成的因素有很多,血緣的遠近,地域的遠近……但其實,維繫這些最根本的因素,便是土地。人們由於土地相依相生,由於土地相爭相鬥,要不“鬥地主”如何而來?這個土地可以是實在的土地,也可以是象徵意義上的,它代表了人們的根、人們的源。隨着時代變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下人涌入城鎮,城鎮逐漸飽和,村落逐漸稀少,我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句話用在這裏十分合適。在中國的城市,人際關係完全不能靠差序格局來描述。住十年的房子,對於自己的鄰居卻毫無瞭解,也不能像在鄉下那樣,走親串巷,人們都知根知底。在這個由鋼筋水泥築建的環境下,人們也漸漸消除了漣漪,而組羣分明瞭。

再舉個特殊的例子吧,也是我覺得即使是在城市中的中國人也迴歸鄉土社會的一種表現:就是春節。在這個對於中國人可以說最重要的節日裏,不論多麼嚴謹刻苦的人都會放下手邊的事,去享受春節所帶給自身的勞累,而且還樂此不疲。每到除夕之際,各家各戶都要忙碌起來,爲大年三十做好準備。採辦年貨、灑掃庭除、祭五臟廟等等,還不忘記把封塵已久的微信羣搜出來搶紅包。在這期間,人們所有的煩惱好似都忘掉了,都洋溢着微笑和喜悅,這大概就是春運大遷徙和大擁擠出現的緣由吧。儘管人再多,歸根的心比初一的“旺火”還熱烈。所謂鄉愁,不過如此。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鄉土中國》3

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鄉土社會的概念。其中,費教授將鄉土社會概括爲“禮治社會”,且還是一個“無訟”的社會。的確,鄉土社會由於其空間流動性小,人與人之間交往單純的特點,使得法律在這個社會中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人們似乎僅僅依靠“禮”就能維持良好的秩序,彼此之間發生衝突也不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而是通過協商和解。這就使得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

“無訟”,是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中一種現象的描述。具體說來就是在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依靠自身的道德教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糾紛和爭議都通過協商解決,而不是採取訴訟的方式的一種理想化狀態。由此,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不需要法律的存在。

在古代,封建統治爲了維護其自身統治,需要對整個社會進行管理。封建社會“無訟”文化是統治階級維持社會秩序,實現長久統治的需要而提出的,並通過賤訟、壓訟、滅訟等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從儒家創始人孔子最早提出“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到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聲稱“讀書萬卷不讀律”;從早期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訟師(即現代的律師)被民衆稱之爲“訟棍”,到常提起訴訟的人被認爲是“搬弄是非”之人或遊手好閒之徒;從封建官吏政績考覈中善於教化,善於息訟、止訟的考覈標準,到國家機器慣以嚴刑峻法迫使民衆視法爲畏途,產生厭訟情緒,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對訴訟採取的壓制、抑制的指導思想和行爲標準。從這一方面說,產生“無訟”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社會中的人們能夠依靠禮的教化維持正常的秩序,或者說考慮到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因素,而也可能是因爲統治或司法官吏希望沒有人來訴訟或少訴,從而積極的主張無訟。但這種情況較多的出現在封建專制國家中,在現代國家應很少有這種情況。國家雖然也希望社會中儘量出現無訟的情況,但並不會主動的去幹涉;另外,現在的法官並不要求與領導者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他們也可以獨立進行判決、裁量,且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爭取案件的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這與鄉土社會中雙方當事人自行調解有所不同。

儒家認爲,和諧包括天道自然和諧、天人和諧和人人和諧,這些決定着國家和個人的幸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講求互諒互讓,自己要正名分,明等差,並使各人都能夠安分守己,避免發生糾紛和矛盾。即使發生了糾紛,也應力圖通過和解,調處息訟,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爲了達到和諧的理想境界,人們就應奉行中庸之道爲做人處世的行爲準則。在這樣的哲學思想長期影響下,“無訟”觀念的形成則是自然而然的了。”著名比較法學家勒內·達維德對中國人的這種和諧與中庸之道有較深的感悟:“中國人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況下生活的。他們對於法律制定些什麼規定不感興趣,也不願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們處理與別人的關係以是否合乎情理爲準則,他們不要求什麼權利,要的只是和睦相處和和諧。”

儘管我國的司法制度在逐漸完善。但據筆者所知,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發生非常嚴重的事故,如謀殺、槍殺或者是其他產生了嚴重後果的事件,人們一般都不會選擇訴訟的方式。有的是因爲覺得這件事太小,不願意起訴;有的則是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選擇逃避的方式,有的則是不知道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總之,“無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需要國家對這一方面加強教育與指導。

費孝通先生對於傳統中國農村社會的經典表述,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基層社會所特有的文化淵源和秩序傳統。其學術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自從他提出“禮治社會”這一概念以來,就一直被人不假思索地加以援用,以致人們普遍都以爲,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秩序的維持是“唯禮無法之治”。對於“無訟”的觀點,我們應辯證的看待,尤其是它產生的社會基礎。不能認爲在禮治社會中就沒有法的存在,或者說在這樣的社會裏就不需要法。在現代社會中,如果說沒有法,個人的權益是很難得到公平的保護的;至於法在禮治社會中的作用,則需要依賴於時間來證明。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如果雙方的糾紛沒有達成和解,也就是他們尋求的調解組織調解失敗後,就會建議一方當事人去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這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和解不成的時候,人們是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在這個時候,雙方的矛盾必定是達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且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惡化,並不會擔心將對方起訴到法院後會產生不利的後果。所以,我們不能片面的說鄉土社會還是原先那個保持流動不變的社會,人們還是一味的尋求和解,當送法下鄉的活動進行這麼多年後,人們的觀念總歸是有些變化的,特別是侵犯了他們的重大利益時還是會依靠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鄉土中國》4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第一反應是——作爲一個由五千年文明的國家孕育的子女,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文章開篇即提到“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說明中國從根本上講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作爲農民,自然而然的被視爲“鄉下人”,因爲“鄉下人”這個稱呼,從褒義上來講,它表示的是農民淳樸,忠厚,本心做人的性格:從貶義上講,則帶着幾分蔑視,意味着農民的愚昧、木訥、遲鈍、沒見識、沒文化、落後的常態。

中國封建社會時期,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是經濟基礎,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其實早就奠定了中國社會“鄉土性”的文化基礎。農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自古以來,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都要依靠土地。所有的農業都離不開土地,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下人對於農業的無土栽培。同時也說明了土地對中國社會有重要意義。

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說明並闡述了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人們在生活上社會作業都是與一些熟人。這就意味着人與人是直接接觸的。而作爲文字,字是人與人之間間接接觸的工具,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所以,在鄉土社會這一熟人社會中,“文字”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人們喜於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所以文字下鄉必定會受到一定阻礙。文字作爲一種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媒介,要在鄉土社會中得到廣泛使用,就必須要使文字滲透到鄉土社會中。也就是現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鄉土中國》這本著作反映了中國的實際狀況,又是具有很強的理論深度的著作。在中國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成爲許多學者研究中國問題的必讀書目。

回顧宋朝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還原出來的中國鄉土社會特有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祥和、安定的社會。而今,在黨的領導下,老百姓的日子期盼更富足、祥和的社會生活更讓人期待。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主義價值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成爲新一代中國社會的必然發展方向!

  《鄉土中國》5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了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後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6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裏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說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纔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爲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說,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爲無知受到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裏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着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着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爲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着,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爲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着“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着生活。作者說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說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着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着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鄉土中國》7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起艾青的詩—— 《鄉土中國》。詩中有一句話特別深刻:爲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爲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想對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我的看法。

在書的開頭,我提到了一個美國朋友,他從內蒙古旅行回來。他說中原家家戶戶總劃一小塊地種田,卻沒有想出其他辦法來利用這塊地。好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土地發展的,我們對土地的依賴根深蒂固。“光榮的歷史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自然會被土壤所束縛。現在飛上天很難。”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珍惜這種鄉土氣息。

當我看到費老寫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他的奶媽偷偷把一袋用紅紙包着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下面的爐子上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朝陽。衆所周知,潮汕地區節日期間有許多敬神的活動。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對神的尊重來自祖先和環境。這種尊重代代相傳,逐漸成爲一種傳統。這種簡單質樸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

“當地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爲的規則爲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當社會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就沒有那麼難了。彼此之間沒有算計和心機,單純是心中油然而生的信念。這是“土裏土氣”的一個特點,真實、樸實、迷人。

書中有句話說,只有直接依賴土壤的生命纔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根。我們生活的土地中國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土氣”,沒必要覺得丟臉。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這是我們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我何去何從?衆所周知,落葉歸根還是要還的,人也一樣。如果忘了根在哪裏,怎麼回家?

  《鄉土中國》8

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閱讀完這本書,說實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懵。各種新的學術名詞如潮水般涌來,沒有太多的鄉土經歷,也沒有情感共鳴,只能硬着頭皮看。

纔開始的進度是十分緩慢的,基本上一個小時磨一到兩頁都是常態,搜索生僻名詞,進行簡化備註,理解和比對,最後一章看完了,還要合起來梳理一遍。每一篇,都是精彩的閱讀理解,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費老先生的嘔心瀝血,“錙銖必較”。

首先,什麼是“鄉土中國”?我的理解是——民以食爲天。不管是歷史的延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農耕文明的傳承,還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多樣性生命,都綿延流淌着中華兒女對這片黃土地的熱愛與眷念,或是那“剪不斷”的鄉愁……簡單來說,我想,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當一棵大樹即將枯萎,一顆新的種子又會破土而生,而那洗盡鉛華的大樹便也會“返璞歸真”。就像馬爾克斯寫《百年孤獨》,用一個小小的村莊來講述一段燦爛恢宏的歷史,這都離不開他對拉美故土熾熱的深沉的愛。

生於何地,心總在何處。根在人心裏早早埋下了魂,人迴歸的是心,浮心無處尋,但總會有歸地。

“一次去,一場滄桑,失鄉的人是不該去拾鄉的,如果你心裏還有情,眼底尚有淚,那麼故鄉不會只是地理書上的一個名詞。”三毛雖然看似漂泊在大漠,但她的內心卻比誰都要安定。

動物的意識中是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它們只生活在現在。而人生活在一個延續的歷史中,不僅是個人的延續,也是代與代之間的延續,鄉土之情,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

土地給了我們太多,而現在,它想歸根了。滄海桑田,高樓大廈,“鋼筋城市”中,勞動號子消失殆盡,泥土的清香逐漸遠去,農耕情懷被戳破了一道口子……而土地,睡進了厚厚的混凝土裏,冰冷縣城沒有了呼吸,“鄉土”成了爺爺奶奶的夢境,變成了孩子們的想象。

“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醉裏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我們依舊生活在這片土地,只要根在,情就會在。若這世上再沒鄉土,但我們還在,我們的記憶還在,我們可以歌頌,我們可以傳承,我們可以讓這鄉土綿延不絕。我想,土地會笑的吧。

“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

  《鄉土中國》9

中國社會從大局而觀,是鄉土性,但其中並不乏城市社會,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與其悠久的歷史沉澱有關,從孔子時期傳承至今的“禮”對構成中國鄉土社會有着極重要的作用。

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基礎是農耕社會,有地纔能有鄉土。莊稼人一生最敬畏的便是土地,種地也許是中原人最原始的謀生手段,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地裏的,一代一代,不太有變動。而大多的村民都是居村而居,村子,即爲一個熟人社會,這也是鄉土中國的特性之一,就是人與人之間是熟識的,這一點與陌生人所構成的現代社會是有許多不同的。

孔子很推崇“禮”,各居其位,做自身應做之事,對待不同的人,應該以不同的禮對待。“禮”並不是一個靠外在權力推動的,重在教化,因此,“禮”的存在依靠的是一個主動性,否則“禮”便成了“法”,“法”是一種規矩,“禮”也是一種規矩,但不同的是,一種是硬性成文規定,一種是人心文化衡量。

西方的社會,是一個個的圈子交織在一起,自己是它們的共同部分。而鄉土社會,應該說是中國社會,以己爲中心,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中國鄉土的人情社會,以利己、利親爲原則,對待與自己無關的人,與和自己有關係的人,處理事情的方式與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可以說是雙標。但這種差異在鄉土社會中並不矛盾,在這種社會裏,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適用,在確定了對象之後,再確定了與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採用何樣的標準,這樣也無非鄉土人對於“禮”的一種解讀,“人情”本就是一種狹隘的“禮”的存在,卻是這一禮治社會的基本的體現。

在陌生人中構成的現代社會中,凡事口說無憑,需籤個字畫個押,這樣才發生法律,而在鄉土社會中,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大家都認爲“這樣子不就見外了”,在熟人構成的鄉土社會中,口頭契約同樣具有巨大的約束力,來源是心中對於“禮”的衡量,這種“禮”是在多代人的傳承中,是在熟悉當中產生的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是對於即將發生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這一切還要歸於文化。一個人的記憶是一個人的能力,在原文中來說“他有能力閉着眼睛置身於昔日的情景中人。在當前包含的過去,拔萃出來的投影時間選擇累積。”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的共同社會經驗,簡言之,文化相當於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人又是一種羣居動物。因而將人與人緊密聯繫的紐帶,這便是文化,因爲共同或相似文化,人們才能感受到民族歸屬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纔能有所爲“祖國”、“故土”等概念的出現,中國人所具有的尋根問祖的特性,源於的就是對文化的需求,而“禮”的存在,又衍生於文化之中,也難怪國人對於“禮”的這般重視,以至於它嵌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鄉土社會中,鄉下人多爲文化程度不高的一羣人,但這並不能稱之爲愚蠢。在一個小衆社羣當中,語言的必要性遠遠大於文字,在這種面對面的社會裏,人與人的交流顯得異常重要,書面文字用語中“禮”的存在更容易發現些,但在生活中的言行更能讓人意識到,鄉土人的“禮”是由內而外的,不拘泥於形式的。

中國是一個家族、氏族觀念極重的國家,一些傳統地區中排斥外來人口實在正常,不過在這些社會中,注重的是傳承,在西洋家庭中,以夫婦爲主軸,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個團體,而在我們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有着顯著區別,家是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在於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反倒成了配種,親子之間講究的是負責與服從,是中華文化久來中,“禮”與“孝”的釋義中重要的一環,在鄉土社會中,長幼次序是一個極重要的原則,伯仲叔季分得清清楚楚。對中國而言。長幼次序輩分是教化權力與家族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晚輩尊重長輩,是“禮”的體現,長輩照顧晚輩也是“禮”的體現,父親以小明稱呼孩子,表示的是親暱,而孩子若這樣做,將視爲逾矩。年齡上的尊重是有根據的,生活的時間長,經驗與閱歷自然也不會少,在閩南俗語中,有着“長你一歲相距甚遠”的說法,就是這樣,事實上作爲前輩,看見後輩比自己各方面都要強,自然不忿,但仍然想會用長輩的威嚴去壓制,也是鄉土侷限性的體現,作爲晚輩,即使自身能力較強,也會去尊重,不咄咄逼人,也不失爲對“禮”的傳承。

相比於現在的法制社會,鄉土社會更像是一種禮治社會,“禮”的存在就像是一種習慣,一種無需一紙空文去強調的本能一般,鄉土社會就是中國久來的社會模式,當今的世界和社會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對鄉土社會探索,實際上也是對中國人性起源的探索,也是對傳承已久的“禮”的進一步發掘。

  《鄉土中國》10

我認爲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隨着工業、大機械化的進程,和時代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之後讓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國的城市如同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出現,中國邁向了現代化。城市似乎已經成爲了中國的代表,而農村似乎被遺忘在了某個角落,然而不是這樣,大多數的人們都和農村,和自己的家鄉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都或多或少繼承了鄉土文化。我認爲保住農村,也是保住中國發展和穩定的根基,是非常有必要的。

追求穩定是鄉土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每一代人在此繁衍,生生不息。而年長的人擁有更多資源和生產經驗。所以需要樹立長輩的威信。而在家庭內部,年輕的後輩還需要供養前輩。所以勞動力是很重要的。而耕織方式,醫術、藝術這些經驗是傳統,也是文化,依靠這種方式來傳承,在這塊地域是一脈相承而行之有效的。而“禮”、道德的約束,也是因此需要深入人心的,而不是“法無禁止即可爲”的框架,“異端”是會被穩定的團體唾棄的。並且鄉土社會需要抑制情感,因爲情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是很大的,而鄉土社會的根本是追求穩定,維持基本秩序,所以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同性之間資源的傳承。

而似乎在追求穩定的鄉土文化中,看似和諧也有着非常隱晦的蠻橫。這可能並不指的是所謂“落後的封建思想”,地主土豪等階級壓迫。而是在禮儀外衣的包裹下,論“實力”佔據話語權。中國的鄉土文化和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鄉土文化的家庭定義是可以伸縮的,團體的界限也是不清晰的,而家庭成員的多少也代表着家庭實力的大小。中國的鄉土文化的差序格局中,團體格局植根而產生與於農耕的中國,其中鄉紳、族老,大家族的實力和威信是很高的,其中多德高望重的老人,因其後輩多,並且擁有衆多的土地,因此其在這個地域的話語權是很大的,所以能左右鄉村的秩序,如發生案情,意外,戰爭等,那麼鄉紳的責任也是比較大的,不僅其代表了家族與這個團體之間利益,其實也捍衛的是其在鄉村中佔有的大部分利益。

這種現象在災荒、疾病流行的變亂時期更爲明顯。作爲農耕爲主的社會,人無法進行生產,消耗資源,因此可能會出現爭奪的情況。而人丁較少的人家和地區,在農耕社會不僅代表了其生產能力較弱,也代表着其實力較弱,因此也無法養活更多的後代而維持氏族的而最弱的氏族,最終也可能會出現絕戶的現象。因此留有後代,維護穩定的家業和生產也成爲了鄉土中國的重要觀念。

而這種“實力主導話語權”的狀態以鄉村爲起點,往下延伸,可以反應家庭之間的關係,如兄弟,夫妻,父子;進而兄爲弟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往上延伸,需要忠君報國,可以反映國家,這種家天下政權形成的原因。

《鄉土中國》中把關於權力的的論述分成幾個部分,橫暴、同意、長老等,我認爲這些權力的產生也來自於鄉土中國的社會關係。我認爲這些權力也是這種“實力”關係的反映,塑造了幾千年來鄉土中國相對穩定的狀態。

因此這種狀態,最終能讓中國形成穩定的格局和形態,這也因此產生了孝、悌、忠、信、多子多福這些觀念與思想。如孔子的“仁”而言,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也講求的是差序社會的一種秩序感。但落到具體實踐上,還是需要孝、悌、忠、信這些觀念與思想來匹配,而這些含義是可以具體解釋的。自此古代中國的的社會形成了一脈相承的穩定局面,人們能夠在自己的一方土地生活、代代相傳,安土重遷。以鄰里社羣爲紐帶,能夠在無促成了和諧穩定的局面。鄉土社會中的很多觀念是有利於社會延續和發展的。

中國的城市也是從農村而來,是作爲政治和貿易的中心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和農村不一樣,中國人所以中國的文化植根於農耕的鄉土社會,而鄉土文化和中國在漫長曆史中衍生而來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捆綁。諸如三皇五帝,孔孟老莊等中國文化的塑造者,其功績莫不是從鄉土文化的影響中而來,在數千年曆史的長河中,農村扮演着穩定社會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國當今社會的基本盤,而深受鄉土文化影響的廣大中國人,在近代以後也塑造了中國的歷史格局,也左右了中國現代的發展爲何選擇這條道路,這甚至也影響了中國在當今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多姿多彩的鄉土習俗,也塑造和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家庭爲單位的鄉土中國,孕育了整個大統一中國的氣象。

而當今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短短几十年,這種穩定可能正在被打破,隨着中國的現代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的城市高速發展,大量勞動力涌入城市,少數農村變成大城市,隨之帶來變化是城鄉之間割裂、鄉土習俗的消亡,社會原子化、分工化。最終導致的是大量自然村的消亡和人口過度集中,這種變化有其歷史進程所在,但是也有人爲的不利因素,鄉村穩定的根基被打破。中國已經有超過半數人口住在城市,城市化還在進行之中,未來的路會走到何方還是未知,但是保存鄉土文化的傳承,不要讓鄉村的氣息凋零,青壯年流失,還留有“人氣”,是非常重要的。

個人主要看法和觀點:

1、我認爲中國的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而鄉土文化的承載體,鄉村和中國廣大的腹地,不僅是古代中國的基本盤,也是當下中國基本盤。

2、鄉土文化中如安居樂業、多子多福等很多價值觀念是對社會延續和發展是有實際意義的。我們需要反思有些觀念爲什麼會式微,並且重新塑造它們。

讀後主要困惑與問題:

1、中國的鄉土文化在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今天,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2、鄉土文化對當今的現代中國人和城市居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3、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鄉土文化是否正在隨之衰敗凋零?這會對於當下所對應的“城市中國”造成多大的影響?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