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本文已影響 3.78W人 

導語:《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鄉土中國》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寫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面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裏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說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裏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說血緣相近的羣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纔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羣體裏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羣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羣體所接受的,因爲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可以說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爲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說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所說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着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天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爲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爲習慣。也就是說,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爲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說,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爲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爲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可以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起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而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可以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可以這麼說,“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三、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鄉土格局

《鄉土中國》有許多的延伸意義,讓人看完有一種對鄉土社會發展未來探窺的慾望。

有一位中國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曾這樣寫道:《鄉土中國》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勾畫出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原則。“費先生多年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的鄉村,他認爲在鄉村裏可以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裏住的人民,所以對於他們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費先生力圖使自己的研究緊密的結合中國實際,研究如何從鄉土社會轉到工業社會”。

而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最明顯的是社會關係網絡的變性。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自己爲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關係的親疏是以距離的遠近來衡量的,而在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人情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但社會關係還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團體格局”。不過可以打個比喻,中國人的人情視野開始有點像遠視者眼中的景觀,近的反而看不到了。鄉土社會是私人關係累積的羣體,費先生書中也有提到,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個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過去喜事要請街坊喝酒,有喪事鄰里也要出手幫幫,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傳統社會裏,街坊鄰里就構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羣體。而我們的現狀是,隔門的鄰居不太往來了,甚至是不相認識了,一個小區裏的人們只是爲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塊地域裏,沒有了以前同一塊地域內的相互依賴關係。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裏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裏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爲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爲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脫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脫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脫農皮而脫不掉,國家想脫農皮也常感爲難。

因爲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爲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爲人生的指針,因爲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說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費孝通稱之爲長老統治。

說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嫵媚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僞,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爲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爲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溫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說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着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於空氣之外,呼吸於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爲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聖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說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後來者儘管對自己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己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亂一治地複製不停,社會還是老樣子,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也沒有印版,於是面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爲奴僕,主動接受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爲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爲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戶,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衝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爲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也被馴化成溫柔的綿羊,因爲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幹了些什麼。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但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後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爲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裏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後爲我們耳熟能詳,正要託這些翻譯家的福。爲什麼不能違揹他老人家另起爐竈?爲什麼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說?爲什麼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爲什麼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麼多爲什麼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爲什麼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後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這裏居然存在一個“爲什麼”呢?這麼一個傳統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採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後生的做法,小心謹慎地在爲孔子作注的時候不着痕跡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說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爲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可以爲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說在緩慢但是不間斷地發展,有着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內容;同樣是因爲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聖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聖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爲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爲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瀰漫傳統的觸鬚,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於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爲藉着傳統的強大力量,保持着穩定,可以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要想發生對於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並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但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文明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捨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衆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爲什麼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爲什麼我們那麼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爲什麼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帝國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爲什麼呢!要切記:後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後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脫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文明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爲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文明的背後隱藏的諸多弊病。但是,也許對於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麼明確。“聽話的纔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現在還佔着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鬍鬚教訓着後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後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3】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