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鄉土中國的讀後感5篇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下面給大家分享鄉土中國的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的讀後感5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這本書很薄,但是可以讀得很厚,第一遍我沒有太看懂,回過頭又重新讀了一遍,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國可以從這本書開始,它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國民性格的形成做了基層的分析,解讀。關於”鄉土性“和”現代性“,採用了學術研究的名詞來闡述,裏邊的每一章展開來講都是一幅宏大的”故事“。它沒有“嘲諷”,沒有“置身事外”,沒有”指手畫腳“,而是以一種做學問的調查態度去剖析,這是一個學者的理性,更是一種踏實研究的態度,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我們學習和敬仰。

如果我們說文字有四個層級,本能,情感,哲學,審美,越往後越高級,但受衆面也會越窄,我倒想從情感的層面去說說,大概我也就是這個級別,入不了俗,也深刻不了,更達不到審美層面的高級。

從“鄉土性”來說,其社會結構是傾向於穩定的,而感情的淡漠是穩定的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示,中國傳統的感情是偏向於同性去發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鄉下,夫婦間感情的淡漠是日常,一早起來各忙各的,各人做好各人的事,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夫婦間大多是“沒什麼話可說的”,這是因爲中國傳統的婚姻把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比如經濟、政治、宗教等納入到了這個社羣所引起的結果,這更像是一份事業,而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效率是要講紀律,排斥私情的,所以中國自古講的是“三從四德”,“相敬如賓”,是負責,是服從,兩性間的矜持和冷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從“現代性”來說,其實中國的“現代性”是從“鄉土性”這基層上長出來的,自然也就帶着“鄉土”的烙印,這是文化所影響的。真正“現代性”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在相異的基礎上去求充分了解,是需要不斷的在創造中求統一,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爲生命的主脈。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是向對方尋求心理上的契洽。在中國現有的文化環境下,浮士德式的感情追求是讓人撕裂的,是充滿與環境對抗的,但生命力也會因之越強。

我很高興的能看到在現在的中國,有這麼一小羣人有着對愛情美好的追尋,他們能夠跳出傳統婚姻中承載着的經濟等功能,把夫婦發展爲家庭關係中的主軸,讓兩性之間的感情作爲家庭凝合的力量。

當然,無論“阿波羅式”的還是“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沒有對錯好壞,全看個人追求和需要,但我還是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爲愛情而結婚,並在戀愛的持續中,不斷的去克服阻礙,不以實用爲目的,而是去創造生命的意義。

  鄉土中國讀後感2

書並不長,但讀得很慢,通常一句話要讀上個兩三遍,再聯繫上下文,中間還不妨恍神發呆。語言有些晦澀,許多地方依然一知半解,但一本書下來,終是學到了些。

作者似乎一直在比較,不論是一種概念、一種名詞,亦或是一篇論文,圍繞着對立面來比較,亦如城與鄉,西與中。這讓我在那些晦澀的語言中,可以得到一絲明晰的脈絡。

鄉土中國,用作者的話說,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鄉土中國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中國社會。書中一共彙集了十四篇小論文來闡述這個概念。

“鄉”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親切的,每次從異地歸來不都用“歸鄉”二字來形容嗎?有人說鄉下人“土”,但作爲鄉下人的我們從來都是以“土”爲驕傲的,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中國是農業大國,而成就這樣一個國的便是那些“鄉下人”,於是土與人之間形成的那一道深深的羈絆一直影響着世世代代。土地養育了人們,人們維繫了土地,所以人們對土地的誠摯就不僅表現爲種植,而且還投入了情感。走不出與進不入的鄉土就這麼形成了,我想這就是爲什麼中國的鄉村採取自然而然的自治。

血緣、地域、文化和倫理道德往往在鄉下人眼中比金錢等浮華的東西看得要重。作者其中一篇論文《無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無訟源於《論語》:“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簡而言說,就是人們在發生糾紛時不主張利用訴諸法律來解決問題,而是利用傳統的倫理道德等觀念來調節協調。在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許多小例子,比如在鄉下,人們以訴訟爲家族之恥,而訟師則爲一個討不到媳婦的職業。這與我們今天的現象完全不同,在法律至上的今天,訟師也就是律師是一個被認爲不可或缺且高尚的職業,經常被各種大媽們冠以好女婿的稱號。如果說鄉土是中國社會中的一種體系,那麼我們今天生活着的社會有些類似於西方但又摻雜着鄉土的傳統。而我們便是置身於這樣一種環境之下。既不似西方的那種幹捆柴式又不似中國鄉土的漣漪式,這種奇怪的社會結構也就造成了現今人們對待一些社會問題的冷漠與情感的缺失,變得患得患失,矛盾不堪。

提到這兒就不得不說到作者提出的一個名詞——差序格局,一種發生在鄉土間以人的距離遠近來判斷人際關係的格局。造成的因素有很多,血緣的遠近,地域的遠近……但其實,維繫這些最根本的因素,便是土地。人們由於土地相依相生,由於土地相爭相鬥,要不“鬥地主”如何而來?這個土地可以是實在的土地,也可以是象徵意義上的,它代表了人們的根、人們的源。隨着時代變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下人涌入城鎮,城鎮逐漸飽和,村落逐漸稀少,我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句話用在這裏十分合適。在中國的城市,人際關係完全不能靠差序格局來描述。住十年的房子,對於自己的鄰居卻毫無瞭解,也不能像在鄉下那樣,走親串巷,人們都知根知底。在這個由鋼筋水泥築建的環境下,人們也漸漸消除了漣漪,而組羣分明瞭。

再舉個特殊的例子吧,也是我覺得即使是在城市中的中國人也迴歸鄉土社會的一種表現:就是春節。在這個對於中國人可以說最重要的節日裏,不論多麼嚴謹刻苦的人都會放下手邊的事,去享受春節所帶給自身的勞累,而且還樂此不疲。每到除夕之際,各家各戶都要忙碌起來,爲大年三十做好準備。採辦年貨、灑掃庭除、祭五臟廟等等,還不忘記把封塵已久的微信羣搜出來搶紅包。在這期間,人們所有的煩惱好似都忘掉了,都洋溢着微笑和喜悅,這大概就是春運大遷徙和大擁擠出現的緣由吧。儘管人再多,歸根的心比初一的“旺火”還熱烈。所謂鄉愁,不過如此。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鄉土中國讀後感3

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鄉土社會的概念。其中,費教授將鄉土社會概括爲“禮治社會”,且還是一個“無訟”的社會。的確,鄉土社會由於其空間流動性小,人與人之間交往單純的特點,使得法律在這個社會中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人們似乎僅僅依靠“禮”就能維持良好的秩序,彼此之間發生衝突也不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而是通過協商和解。這就使得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

“無訟”,是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中一種現象的描述。具體說來就是在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依靠自身的道德教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糾紛和爭議都通過協商解決,而不是採取訴訟的方式的一種理想化狀態。由此,人們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禮治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不需要法律的存在。

在古代,封建統治爲了維護其自身統治,需要對整個社會進行管理。封建社會“無訟”文化是統治階級維持社會秩序,實現長久統治的需要而提出的,並通過賤訟、壓訟、滅訟等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從儒家創始人孔子最早提出“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到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聲稱“讀書萬卷不讀律”;從早期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訟師(即現代的律師)被民衆稱之爲“訟棍”,到常提起訴訟的人被認爲是“搬弄是非”之人或遊手好閒之徒;從封建官吏政績考覈中善於教化,善於息訟、止訟的考覈標準,到國家機器慣以嚴刑峻法迫使民衆視法爲畏途,產生厭訟情緒,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對訴訟採取的壓制、抑制的指導思想和行爲標準。從這一方面說,產生“無訟”的原因並不僅僅在於社會中的人們能夠依靠禮的教化維持正常的秩序,或者說考慮到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因素,而也可能是因爲統治或司法官吏希望沒有人來訴訟或少訴,從而積極的主張無訟。但這種情況較多的出現在封建專制國家中,在現代國家應很少有這種情況。國家雖然也希望社會中儘量出現無訟的情況,但並不會主動的去幹涉;另外,現在的法官並不要求與領導者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他們也可以獨立進行判決、裁量,且他們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爭取案件的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這與鄉土社會中雙方當事人自行調解有所不同。

儒家認爲,和諧包括天道自然和諧、天人和諧和人人和諧,這些決定着國家和個人的幸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講求互諒互讓,自己要正名分,明等差,並使各人都能夠安分守己,避免發生糾紛和矛盾。即使發生了糾紛,也應力圖通過和解,調處息訟,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爲了達到和諧的理想境界,人們就應奉行中庸之道爲做人處世的行爲準則。在這樣的哲學思想長期影響下,“無訟”觀念的形成則是自然而然的了。”著名比較法學家勒內·達維德對中國人的這種和諧與中庸之道有較深的感悟:“中國人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況下生活的。他們對於法律制定些什麼規定不感興趣,也不願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們處理與別人的關係以是否合乎情理爲準則,他們不要求什麼權利,要的只是和睦相處和和諧。”

儘管我國的司法制度在逐漸完善。但據筆者所知,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發生非常嚴重的事故,如謀殺、槍殺或者是其他產生了嚴重後果的事件,人們一般都不會選擇訴訟的方式。有的是因爲覺得這件事太小,不願意起訴;有的則是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選擇逃避的方式,有的則是不知道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總之,“無訟”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需要國家對這一方面加強教育與指導。

費孝通先生對於傳統中國農村社會的經典表述,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基層社會所特有的文化淵源和秩序傳統。其學術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自從他提出“禮治社會”這一概念以來,就一直被人不假思索地加以援用,以致人們普遍都以爲,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秩序的維持是“唯禮無法之治”。對於“無訟”的觀點,我們應辯證的看待,尤其是它產生的社會基礎。不能認爲在禮治社會中就沒有法的存在,或者說在這樣的社會裏就不需要法。在現代社會中,如果說沒有法,個人的權益是很難得到公平的保護的;至於法在禮治社會中的作用,則需要依賴於時間來證明。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如果雙方的糾紛沒有達成和解,也就是他們尋求的調解組織調解失敗後,就會建議一方當事人去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這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當和解不成的時候,人們是會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在這個時候,雙方的矛盾必定是達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且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惡化,並不會擔心將對方起訴到法院後會產生不利的後果。所以,我們不能片面的說鄉土社會還是原先那個保持流動不變的社會,人們還是一味的尋求和解,當送法下鄉的活動進行這麼多年後,人們的觀念總歸是有些變化的,特別是侵犯了他們的重大利益時還是會依靠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鄉土中國讀後感4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第一反應是——作爲一個由五千年文明的國家孕育的子女,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文章開篇即提到“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說明中國從根本上講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作爲農民,自然而然的被視爲“鄉下人”,因爲“鄉下人”這個稱呼,從褒義上來講,它表示的是農民淳樸,忠厚,本心做人的性格:從貶義上講,則帶着幾分蔑視,意味着農民的愚昧、木訥、遲鈍、沒見識、沒文化、落後的常態。

中國封建社會時期,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是經濟基礎,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其實早就奠定了中國社會“鄉土性”的文化基礎。農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自古以來,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都要依靠土地。所有的農業都離不開土地,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下人對於農業的無土栽培。同時也說明了土地對中國社會有重要意義。

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說明並闡述了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人們在生活上社會作業都是與一些熟人。這就意味着人與人是直接接觸的。而作爲文字,字是人與人之間間接接觸的工具,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所以,在鄉土社會這一熟人社會中,“文字”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人們喜於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所以文字下鄉必定會受到一定阻礙。文字作爲一種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媒介,要在鄉土社會中得到廣泛使用,就必須要使文字滲透到鄉土社會中。也就是現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鄉土中國》這本著作反映了中國的實際狀況,又是具有很強的理論深度的著作。在中國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成爲許多學者研究中國問題的必讀書目。

回顧宋朝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還原出來的中國鄉土社會特有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祥和、安定的社會。而今,在黨的領導下,老百姓的日子期盼更富足、祥和的社會生活更讓人期待。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主義價值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成爲新一代中國社會的必然發展方向!

  鄉土中國讀後感5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了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後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