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推薦】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55W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語文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反思1

教學要注意細節

一,題目要讀,題目與正文關係密切。二,作者不可忽視。三,課前導語不可少。四,即使課前五分鐘的內容,也要與所講正文內容緊密銜接。五,語言要生動形象提問問題要針對考點,問題指令清晰易懂。六,多媒體使用,要與板書配合,課件內容不宜過多,主要進行關鍵問題展示,答案展示即可。具體內容要有:教學目標,疑難字詞,文本理解相關問題設置及答案,小結,作業等。

課堂教學,高效提問的策略總結

一、適度,問題多少、難度深淺,要是學生情況而定,一般依據學生回答狀況適當調整。二,問題設計要由淺入深層層追問,通過追問的方式讓學的獲得更多收益。三,激發學生提問是提升批判思維能力的關鍵。學生學會不斷髮問,比學會作答更重要。

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探究何以走偏?

一,學科重點不清晰,課時重點不清晰是重要原因。二,探究未考慮學情問題難度過高、過深。三,探究缺少鋪墊或割裂文本。四,探究缺乏知識整合,目標隨意散亂。

綜上,總結如下:

1、問題設計必須切合語文學科特點和文本內容特點,有明確恰當的目標,並與具體的學習課題、學情吻合。

2、問題要避免零散,力求集中、精緻。

3、問題要着力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批判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4、問題要適合文本的`寬度和深度,要把握火候兒。安排在課堂的關鍵節點上,在探究之前。要爲問題拋出蓄勢,而不是機械的,唐突地安置在某一個環節上。

5、探究要完整,有序。探究必須面對具體的語言材料,不能大而空。

6、問題探究要有穩健靈活的操作機制。教師要爲學生提供幫助,指導,點撥,引領,示範,評價,反饋。

7、要保持導學究結的四部策略。

語文教學反思2

時光飛逝,轉眼一學期已臨近尾聲。回顧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我本着“以人爲本”的精神,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從日常的教學中發現了一個個存在的問題和教學中的不足。爲了在下學期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能夠更好的教導學生,特做了以下反思。

主要成績:

一:在本學期,我堅持讓同學們每日練一篇字,現大部分同學的字跡較學期伊始工整了很多。語文教學不但要教會同學們寫,更要教會同學們寫好字。爲了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們的字總是潦草不端正,歪歪扭扭,也沒有較好的書面寫字的習慣。因此,在本學期,我堅持讓同學們練字寫字,作業本一定要保持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通過一個學期堅持不泄的訓練,我班大部分同學的字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養成了同學們堅持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寫日記不但能夠幫助同學們記載一天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還能鍛鍊同學們遣詞造句的能力。在本學期,我堅持讓學生每日一記,經過一學期的堅持,同學們遣詞造句的能力較之先前已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完成了基本的教學任務,培養了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調動了學生們學習語文和寫作的興趣。

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雖然大部分同學都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學生不能及時的完成任務跟上教學進度,成績下滑。

二:四年級語文注重的是詞、句、段落的理解,但是由於地處鄉鎮,能夠閱讀的書籍有限,因此同學們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都非常弱,不能很好的抓住一篇文章的重點。由此也導致語文的學習困難重重。

三:四年級語文要開始從讀到寫,同學們應該經過一學期的學期具備基本的寫作能力。但是,我班同學的寫作能力不強,對於句子、詞語的理解不夠,標點符號的運用能力也不夠,最重要的是,學生們日常交流都是使用方言,因此也經常把地方性的方言寫進了作文裏。因此,寫出來的作文經常詞句不通。

改進的方法:

一:加強對個別成績較弱的學生單獨輔導,經常和這部分學生的家長溝通,做到良好的家校合作,共同幫助這部分學生學習。

二:鼓勵同學們多讀課外書,舉辦班級圖書管和圖書會,鼓勵大家把自己的課外書籍帶到學校中來,互相交換讀。以此來提高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倡導同學們在學校多講普通話,不講方言,多用普通話讀書,寫作。堅持寫日記,寫作文。培養同學們寫作的興趣,養成寫作的好習慣。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努力專研教法學法,使教學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語文教學反思3

1.在教學詩句時,我首先找出詩句中關鍵和難理解的字詞,掃平障礙,繼而再理解詩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詩朗讀同樣也要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除了老師示範,我還利用本課現成的朗讀磁帶讓學生連聽幾遍,示範效果挺好。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朗讀的效果的確好多了,真還有些古人吟詩的味道呢!其次老師還在古詩釋義的基礎上再加以聯想和想象,另配上悅耳的輕音樂朗讀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樣既能把學生帶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爲學生後面能順利改寫古詩作了良好的鋪墊,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學古詩大多采用串講形式,這裏且不談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爲採用啓發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維活動,自主合作,帶着問題,由淺入深地學習理解詩句,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不能直接釋題,還得逐詞理解後才能釋題。這是四年級的第一首古詩教學,也算是學習古詩的起步,學生理解詩句的方法還要加強。應以解詞串句法作爲理解古詩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課堂部分在以學生爲主體這一點做得還不夠,不自覺地以教師爲主,應讓“教師爲導,學生爲主體”成爲習慣。

語文教學反思4

上課伊始,孩子跟着我一起走進了“荷花池”邊。教學第二段,我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明理由,很多孩子都找到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一句。我讓他們說一說,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麼,許多孩子都答道“荷葉的多”(從“挨挨擠擠”看出來的)。我很高興,孩子們明白了什麼叫做“挨挨擠擠”。但是孩子們卻忽略了“碧綠”這個詞,一時心急,自己問了孩子們“那你從碧綠這個詞看出什麼呢?”其實,孩子們完全可以自己找出這個詞,可我怕會浪費了時間,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顯得太過心急了。

荷花的三種姿態,孩子們通過朗讀就能自己找出來,但在“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裏的“冒”字能否換成其他的字的這個教學點。課堂上我設計的環節是:這裏的“冒”字可以換成“鑽、長、探”等字。可是課後通過和師傅的交談,我才發現,這裏不可以把“冒”字換掉。“冒”字比其他的字更能表現出荷花的急切心情,想快一點看看這個世界的樣子。我恍然大悟,由於經驗不足,教給孩子們錯誤的知識,更多的'還是因爲對語言文字的把握上不準確。

教學第四自然段,是我最滿意的地方。我先是跟着音樂進行朗讀,讓孩子們在我的朗讀聲中,置身於荷花池裏,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感悟荷花的美。接着,再讓他們想一想,除了蜻蜓、小魚來到荷花的身邊外,還會有哪些小動物被荷花的美所吸引過來。這一部分,算是一個小練習。但是,如果讓孩子們去讀,效果也許會更好。

從一節課中,顯現出了一些問題。不過,有問題纔會有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儘量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更大的進步。

語文教學反思5

一、反思教學目標。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鑽研《新課程標準》,深入瞭解學生實際,制訂出學期、單元及每課時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等,用目標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但在目標的細化上,沒有深入研究,過多的注重了內容,而對實現目標的途徑不夠深入。

二、反思教學內容。

首先是對教學內容的反思。本學期,我雖然承擔了大量的.行政事務,但絕沒有放鬆對教學的鑽研,能夠做到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對教材做個性化解讀,雖然教材已經教過幾遍,但我仍然不忘多讀教材,爭取深度鑽研教材。其次是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本學期,我自費訂閱了《中學生閱讀》、《中學語文教學教學通訊》等刊物,廣泛學習優秀教學案例,汲取優質教學素材,爭取使設計巧妙、貼近學生實際,提高教學實效。但是,由於行政事務繁雜,沒有過多時間鑽研教材,對有些篇目研讀的不夠深入,個性化解讀不夠,甚至有“照貓畫虎”照搬別人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學的針對性不強。

三、反思教學方法。

本學期,重新接手原班,發現學生已經與我有些“疏遠”,更多感受到學生基礎的薄弱,我儘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用了啓發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促進學生提高思維能力,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對於基礎較差的班級,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依然是我要研究的課題。

四、反思學習習慣的培養。

由於多次更換老師,本班學生整體學習語文的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表現在:

1.上課注意力不專注,約10名左右學生閒話多,不思考,聽講極不認真;

2.約三分之一學生完成作業不認真,要麼不完成,要麼照抄,學習效果差;

3.大部分學生自覺閱讀的習慣差。

本學期,我想了很多辦法培養習慣,一是嚴格要求,對於上課不專心學生及時提醒、教育,利用早自習時間檢查聽寫、背誦等基礎知識;二是利用課堂教給學生聽講的方法,督促學生做筆記,完成必要練習。

語文教學反思6

複習導入新課後,學習聲母gkh的過程中,無論是複述圖片內容,還是讀字母(師糾正口型),無論是編順口溜,還是讀卡片(加動作讀),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憑藉已有經驗,通過嘗試、參與,體會到了成功的歡樂,樹立了學好拼音的信心。

有了前幾課兩拼音的學習經歷,學習聲母g、k、h與單韻母a、e、u相拼時,通過小老師領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孩子們很快的掌握了拼讀,並且再一次的'複習了兩拼音節的拼讀方法:“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大家都爭着當小老師,孩子們的注意力也非常的集中,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接着進入三拼音節的學習,因爲三拼音節是孩子們的第一次接觸,所以拼讀的難度相對較大。在gua的教學中,爲了向學生解釋清楚韻母u在三拼音節裏變成了介母u的概念,我借我們班的學生打了一個比喻,在上學之前郭佳玥和沈高暢認識,老師和郭佳玥認識,老師想認識沈高暢,怎麼辦?學生說:“郭佳玥介紹你們認識。”郭佳玥就是介紹我們認識的人,相當於我們三拼音節中的u,通過u的搭橋,g和a認識了,他們一起組成了三拼音節gua。通過口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又加上用玩滑滑梯的比喻讓孩子們理解u到a的快速拼讀。這樣孩子們在形象的比喻中練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語文教學反思7

《雷雨》是小學語文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在學習“雷雨後”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由讀一讀課文,並說說通過朗讀知道了什麼,學生們都認真讀書,課文中所描寫的雷雨後的景色全找了出來。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追問:“你們覺得這部分課文中哪些字詞用得好呢?爲什麼?”這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的興致很高,紛紛舉手發言,說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有的說:“我認爲掛字用得好,這個字讓我們感受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天空,美麗極了。”還有的說:“我覺得坐字用得好,坐着是很舒服、很快樂的,這個字讓我感覺到蜘蛛很悠閒、很自在。學生不僅理解了詞意,而且懂得了用法。有的學生還能將前後文對照着說,比如“坐”一字,學生對比前文的“垂”字,自然就理解了雷雨前後的不同,不用老師說,就能很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通過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爲今後的寫作打下基礎。

《一塊奶酪》主要講述了一隻螞蟻隊長在指揮一羣小螞蟻搬運奶酪的途中,面對掉下來的一塊奶酪渣是吃還是不吃引發的風波,告訴孩子們要像螞蟻隊長一樣以身作則、嚴於律己、關愛幼小,同時也要學小螞蟻遵守團隊紀律,聽從指揮。整篇課文,語言表達淺顯易懂,貼近兒童,故事內容生動曲折,在螞蟻隊長一次次的內心掙扎矛盾中,吸引着讀者一步步往下讀,給人以深刻啓發和影響。

細細品析這篇文章,從課文的導讀可以看出學習本課主要有兩個任務,即瞭解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麼事和你喜不喜歡螞蟻隊長,理由是什麼?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要讀懂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不是難題,但如何把這件事用簡練的語言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卻是要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思考不斷挑戰來獲取的一項技巧。爲了幫助孩子們能夠在歸納主要內容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除了引導孩子們運用本單元前面幾篇課文及以前所學到的方法進行課前的自我嘗試概括,還需通過課堂上師生的交流分享,整合提升概括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概括做到簡練、清楚表達又不囉嗦。對於這樣一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敘述的故事,引導孩子們找出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把這些要素找好了,便可以對孩子們的概括起到有效的鋪墊作用,這時孩子們不管是用哪種方法來概括,就輕鬆多了。

課文中對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心理的刻畫細緻入微,可謂是這一個童話故事之所以能吸引讀者最重要的地方,引導孩子們在評價螞蟻隊長的時候,需結合文本談自己評價的理由,這也是編者要讓孩子們沉入文本,細細品悟的意圖,爲此,課堂上不在內容上做過多的解釋,更多的時間要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作者如何抓住這些細節刻畫來表現螞蟻隊長複雜矛盾的心理活動過程,同時學會遷移運用,將自己化身其中的一隻小螞蟻,來創編自己的經歷,學會編寫童話,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

語文老師可能都是貪心的,慈悲的,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交給孩子,恨不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有表現的機會,這也就造成了在時間的把握上出了問題,因此,對於略讀課的取捨問題仍需繼續思考,繼續摸索。

語文教學反思8

《新課程規範》確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標,它倡議教學以"人"爲本,以同學爲主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個同學都生長起來.以往的教學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實施以教師爲中心的角色,同學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地位都得不到體現.而只有實現以同學爲中心的主體地位,才幹促進同學的素質發展,達到提高同學學習能力的目的.

作爲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教師,面對《新課程規範》,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時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爲,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爲課改貢獻出自身的微薄之力.現將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一,確定同學的主體地位.

語文教學必需營造主體發展的環境.我們在教學中總是怕同學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於有時候不敢將課堂時間放給同學.殊不知,正因爲我們過於追求知識的終極結果,往往忽視同學作爲主體的思維探索過程.同學的思維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同學就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失去了學習的動力.事實上,語文教學有其實質的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即有很強的主觀性.對同一問題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對事物的感悟因人而異,對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響.但是,一個人的思維只要存在合理性,並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就已經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而不必像數學,物理那些理科的習題那樣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們在教學上必需尊重同學的主體認識,並且鼓勵同學的自我認識.只有這樣,才幹確保同學主體地位的確立.營造同學主體發展的環境,就是要營造讓所有同學一起參與,全體發展的環境.教育面向的是全體同學,提倡的是讓同學全面發展.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在優秀教案,教材選擇,環境設置等方面都要努力發明讓同學全體參與的條件,讓每個同學都能在活動中參與研究,討論.比方說,課堂上對於問題的設置,應當針對不同的同學,有層次的設置不同的難易程度的問題,讓所有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問題討論中來,只是做得還不夠,希望以後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同學學習的主動性.

二,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

科學家富蘭克林說過:一個人"停止了創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中學階段是培養同學發明性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而同學的發明性思維只能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因此語文教學活動必需以教材爲憑藉,但決不能侷限於教材,應把培養同學發明性思維,體驗性能力寓於語文教學中,讓同學在更爲廣闊的天空中飛翔.

(1)首創性原則

發明性思維是一種打破常規的,新穎的,與衆不同的獨創性思維,具有新穎性和獨創性.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時激勵同學發表獨特首創的見解,切忌人云亦云,這纔是培養同學發明思維能力的源泉.

(2)求異性原則.

發明性思維不只要培養複合性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同學的發散思維能力.爲了達到目標而尋找出新的具有獨特性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就表示爲求異性的特點.

(3)發散性原則.

給同學提供一定的信息,讓同學依據信息,廣開思路,充沛想象.爲達到某一目標尋找出儘可能多的能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同學發散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可提高同學的作文水平.

三,讓同學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向同學強調:聽和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身,讓他人聽明白,要善於表達;傾聽也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聽是尊重他人,弄懂他人的意思.因此,說要大膽,聽要專心.同時,老師可向同學表達:老師欣賞積極舉手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勇於發表自身的見解,那就更好了.同學在明確要求之後,一般都能等待他人把話說完並努力去考慮,理解同學的發言,即使同學回答有錯,在老師的提醒下,同學也會"耐心"等待.

其次,課堂上無論同學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吐,教師都要專心傾聽每一個同學的發言,偶爾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斷同學的發言.教師在評價同學也應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尋找同學發言的閃光點.這樣,同學無形中受到了潛移默化:聽他人發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身學習的內容,其次纔是指正,補充等.

只要我們在課堂上堅持要求明確,堅持典範示範,課堂上同學的傾聽意識就會在其間慢慢流淌!

小學語文教學肩負着極其重大的責任,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同時,創新教育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語文教學需要創新教育爲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當然,創新教育這一課題,也離不開語文教學這一龐大的載體,只有把創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並從某種程度上指導語文教學,才幹推進語文教學整體改革,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語文教學反思9

本節課,我採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這種方法可以營造寬鬆的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情境活動

精心設計了活動幻燈片、錄音等,創造情境,爲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視聽形象,加強語文信息刺激,使學生眼、耳、口、手協調識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理解,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並激發了學生愛自然、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感情。

二、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針對學生朗讀的情況,應多指導範讀、引讀、分角色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就一個自然段的朗讀到位,不應一帶而過,應當在理解的基礎上感悟讀得有情感,有滋味。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彙報關於琥珀相關資料,有的用文字介紹,有的根據圖片介紹,有的利用電腦視頻介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這個互動環節他們更全面瞭解了琥珀的特點,進而導入課文:文中的琥珀什麼樣子?採用了“篇末入手”的變序教學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求知心切,積極性高,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大有好處,既解決難度較大的科學知識,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反思10

一、磨課,破繭成蝶收穫成功

歷時三個多月的磨課終於結束了,用上“終於”這個詞可以想見我此刻的心情。磨課,那真是一個痛苦而又充滿了希望的過程。在精品課研磨團隊各成員的悉心指導下,我進行了多次試教。試教的那種感覺,常常讓我聯想到數學中的無限循環小數——周而復始,無休無止。可誰知,這種循環遠沒有想象的那樣簡單,每一次試教都是對教學設計和教師課堂調控能力的一次檢驗,一串串問題如列清單似的被羅列出來,問題的指向由最初針對每個教學環節和每個情境的創設,到最後哪怕是一句過渡語、一個神態動作都進行精雕細琢,力求精益求精。經過多次的磨課,使這堂課的環節也漸漸成形,雖然改過的教案還要再推翻,再修改,我們團隊經歷了多次磨課過程,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堂堂課的記憶,或許更多的是一種種思想的碰撞,理念的洗禮,更多的是那些無形的浸潤。三個多月的時間,可謂是忙碌又充實。生活談不上有多麼精彩,卻處處溢滿激情與幸福。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一則“蝴蝶破繭而出”的故事:當蝴蝶還是一隻小小的蛹時,它被束縛在一個黑暗窄小的繭子裏。蛹爲了鑽出這個繭子,每日都要經受着巨大的磨難。爲了使自己的雙翼充血而更加有力,蛹用自己瘦小的身體努力的把繭子磨破。蛹鑽出了繭子,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怡然自得。

磨課的過程就像蝴蝶破繭而出的痛苦磨難。經過反思、修改、理念上的衝擊,最終“破繭而出”看到天地間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快樂的.感覺油然而生,成功的滋味回味無窮。

二、評課,讓我直視不足之處

我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個著名的推銷員成功的祕訣就是經常花錢請別人吃飯,在飯席上讓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他把這些缺點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努力改正,一步步走向了完美。是的,人要學會反思,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讓劣勢發展成優勢。除了自我反思,還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反饋,常言道“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上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果沒有別人指出來,是很難自己發現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的。

每次上完試教課後,團隊的所有老師坐到一起,坦誠相待,相互評議,交換心得體會,一方面挖掘課堂的亮點,促進我的信心和熱情,營造和諧的教研氛圍。另一方面,聽課老師都十分誠懇地指出我的不足之處:沒有依綱靠本,把學習的難度加大,學生學習熱情被難題抹殺了;四人小組合作沒有達到老師的目的;學生對“明褒實貶”的表達方式體會不深;故事的趣味性沒有很好地體現:老師引導不夠細緻,學生沒能很好體會到待客之道?大家還滿腔熱情地幫助我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引導我改進教學行爲,可以使我有一個很大程度的提升和進步,而且毫不保留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和招數,促使我開拓思路,誘發智慧,促進反思。在評課的過程中,我感受着大家切磋技藝、交流心得的快樂,感受着在不斷思維衝撞中所實現的點點滴滴的進步。

回想磨課的經歷,我是幸福的,回頭看看這條路,也許沿着這條路我們無法走到頂峯,但是沿途的風景已經夠我欣賞的了。更幸運得是在這條路上並不是我一個人,有好多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和我一路同行,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不同風格教學經驗,在他們裏我學到了不少教學思想的精華。我相信這種磨課的教學歷練最終會化作我人生的修煉,她必將啓迪我在教學路上奮鬥不息,耕耘不止。

語文教學反思11

在緊張繁忙的一年之後,終於有時間能停下來好好地反思過去一學年的得與失,總結經驗教訓,對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指導作用,不能不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因爲是第二輪帶高一,雖然換了新教材,但在實施目標教學和分層教學上,我覺得收穫甚豐。分層教學和目標教學是互爲基礎、相互補充的。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而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條件則是在教學目標的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適時及時的“查標”和“補標”。

二中的實際情況就是班容量大,這意味着一個班中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我們不能一味地只是照顧大多數中等學生,更要激勵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以及那些能夠自學,但需要老師點播的學生。分層教學的目的就是讓“能飛的飛、能跑的跑、能走的走、能爬的爬”,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要求。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目標及分層教學:

一、預習作業的`佈置。

一開學,我就明確告訴學生,第二學期的教學節奏會有所加快,所以在生詞量加大、課文內容增長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充分的預習,在課堂聽講上會有困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A級爲串讀課文,基本掌握課文大意,查出本課出現的生詞;B級爲自己歸納總結課文中出現的知識點和語法點,不懂的地方用鉛筆劃出;C級爲精讀課文,充分理解課文,爭取能夠提前背誦精彩段落。

二、課堂講授。

在課堂新課的講授過程中,大綱四會、大綱三會及綱外。大綱四會三會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在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全部掌握,綱外則要求能記多少記多少。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我給他們劃出明確的知識範圍,要求必須背記;中等程度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並及時表揚那些積極性高的學生;課文體裁出現多樣化,有童話、寓言、戲劇等風格迥異的原文選讀,對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鼓勵他們挖掘文章的深層內涵,把握作者的寫作風格,揣摩作者用詞的精確度及表現不同的感情色彩,多模仿運用,使之成爲自己的東西。

三、目標檢測題。

在目標檢測題的題型和難易度上精心設計,適合不同層次學生。A級多爲補全單詞、方框選詞、選擇填空等基礎題型;B級多爲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根據中文提示完成句子、連詞成句等知識能力結合題;C級爲造句、補全短文等能力題型。

四、課後作業的佈置。

課後作業一般分爲三個層次:A級爲每課出現的大綱四會三會的單詞、詞組、句型以及重要的語法項目;B級爲Word-Sentence-Passage,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根據課後問題改寫課文,可用書中原句;C級爲複述原文及縮寫課文,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課文縮寫成60-90、90-120字的短文。

五、作文訓練。

根據會考及高考說明的要求,我們在平時加大作文練習的力度,分爲必做、選做和自行命題三類。每週一人至少一篇作文,我一般都全批全改,將一些典型的、優秀的作文及時介紹給學生,同時對一些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總之,在這一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獲得了很好的成效;當然,在許多方面還有不足之處,尚須改進。借用古代大詩人屈原的一句話,勉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文教學反思12

以“荷花”入文,應該說古今詩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愛“蓮”之人多如牛毛。蘇教版國標版十二冊中,關於“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幾篇。比如《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二下)、《荷花》(三下)、《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愛蓮,世人也愛蓮。而葉聖陶的《荷花》應該說是名篇了,短短三百餘字,讓我們感受到另一種荷花之美。葉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見小小的荷塘,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荷葉像一柄大傘,靜靜地在荷塘舉冷戰。小魚來了,在荷葉下嬉戲,雨點來了,在荷葉上唱歌……”,也不是楊萬里筆下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是給人一種獨特的陶醉。《荷花》應該說是傳統篇目,我們小的時候就學過,而這篇文章在我們頭腦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想到這裏,我問自己是不是我的學生學習這課,這一段也會在他們的頭腦中留下永恆?我又問自己,爲什麼這一段在我的頭腦中留下這麼年沒有忘記?思考之中,我感覺到這是因爲“陶醉”會讓人終身難忘。何爲陶醉?詞典中說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葉先生的確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則寫不出這麼美的文章。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如何讓他們也陶醉呢?記得教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大聲讀,反覆讀,人人都能夠高聲背誦。老師彈着琴,讓我們輕聲背,反覆練,並且參加學校朗誦比賽。看來,我以前的語文老師是花了代價的,從內心上也感謝我的語文老師,讓美文走進了我的世界。現在看到荷花,我還會吟誦,因爲童年的記憶沒有消失。

今天,也應該讓學生這樣享受式的讀,因爲只有讀,才能產生最佳的感受。繼續思考着這一課,我個人認爲還應該把陶醉這個詞還給孩子,讓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經歷的事一定不少,讓自己陶醉與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對於一個人來說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憶的。陶醉的故事對於他人來說,其實同樣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獻給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筆記下來,寫成文章。所以說,通過這一課的教學,用陶醉引領學生從另外一種角度明白寫作的價值,對於師生來說都是一種收穫。因爲收穫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爲收穫着陶醉,所以最美!

語文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授初二年級兩個班語文,現將中段考前的教學反思一下:

一、教學沒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

儘管我每次備課時在教學目標的設立,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設計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採用的是教師教知識,學生記知識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生怕自己講的不夠多,有時一堂課下來,滿堂灌,原定的教學目標很難完全實現,教學目標無從談起。

對策: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並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語文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閱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係,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對教材的把握與切入點不準。

缺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使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抑制情緒。現用的語文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特別是強調了生活的語文和學習的'實用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要求。但我教學過程當中仍然難棄傳統的思維和方式,乃至全搬教材,因此學生感到課堂空洞、乏味,久而久之產生了對語文學習的抑制情緒,影響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調動。

對策:緊扣語文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語文學科的特色,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語文,對學生終生有用的語文;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三、教育教學沒能讓不同的學生在語文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

我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我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地理成績的提高。

對策: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餘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要更高層次前進。平時佈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後,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佈置作業時,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儘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後習題不在加做。

語文教學反思14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對於五年級,這個高年段的語文教學與我之前帶的三年級相比更是有很大的不同,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更側重於品讀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因此,閱讀教學要由“誦讀”轉變爲“品讀”。教學方法由“教師的教爲主”變爲“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在開學的將來一個月裏。我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以學生爲主,以自學爲主,以讀書爲主”。

一、以學生爲主

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學的主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教應爲學服務。“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纔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纔可能獲得新知。“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發現問題提出來。因此,在授課前我先讓學生讀書自學,提出疑難困惑。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來組織教學,這樣使教學的主觀性和盲目性減少,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增強。

二、以自學爲主

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讀書習慣,習慣是人才素質的標誌。良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身。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想”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閱讀的一種好方法。要求和激勵學生質疑,可促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腦子轉起來,思維活起來。“學而不思則罔”,要感悟內容,就必須一邊讀一邊想,一邊領會一邊揣摩。否則讀了之後,腦子裏只有一片空白,沒有什麼收穫。只有做到了邊讀邊思,讀後纔有獲。同時可培養學生品讀語言文字、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較推敲的良好讀書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促使學生自覺持久地進行閱讀實踐,並逐步內化成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還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研究,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複雜的語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

語文教學反思15

這段時間,發現學生的作業很多時候地一邊做不對,而當改錯時,則做得很快,只要有一個同學做的全對,很快全班就全都會了。而當考試考察同樣的問題時,還是有很多同學不會,數學老師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經過調查,很快發現,學生有照抄作業的毛病,有的時候即使不照抄,也互相問,很快雷同的作業就出現了。靜下心來,細細地思考一翻,於是有了對這些抄襲作業同學調查的念頭。

經過調查,發現學生抄襲作業原因有三:

一是這部分同學上課大多不喜歡聽課或者說聽不懂老師講的課,激不起他們的聽課的興趣,因而學不到知識,不懂得做就產生抄襲;

二是小學生正處於好玩的年齡,而部分學生往往迷於玩電腦遊戲或者無聊的電視節目,爲了應付教師佈置的作業,騰出更多的時間玩,他們就選擇了複製;

三是由於各科的作業太多,學生爲了按時完成,就想到了節省時間的“copy”。

四,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目的性,完成跟會不會沒有多大的聯繫。寫作也就是爲了應付教師的檢查。

調查完後,我突然覺得學生有太多的“苦衷”,學習也夠辛苦的,同時也讓我對教學進行了反思:

反思一:在目前新課程的環境下,在實施“減負”的今天,爲什麼學生的'學習還會如此辛苦?這固然有學生本身自己的原因,如學習態度、自覺性等,但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要有所反思呢?學生不喜歡聽課,激不起聽課的興趣,教師是否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呢?爲什麼學生會不愛聽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老師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角色是否到位等都需要教師好好反思,有些教師對教材研究得很透徹,語言點講得很仔細,可是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得不夠,心中沒“裝”有學生,因而就形成教與學的脫節,學生學不到知識,不懂得做作業,也就難怪學生會想到“複製”了。

反思二:反思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些學生的自覺性不高,自主合作學習不到位,他們往往迷上電子遊戲等,出現這種情形,老師就有必要對學生加以學習方式的指導,對那些自主合作學習不強的學生,正確地引導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這樣他們也就不會“複製”作業了。

反思三:新課程強調教師之間的合作,要求教師之間要互相溝通、協調發展,因此教師在佈置作業時,要講究實效性,要求質不求量。教師之間在佈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的學習不會感到壓力很大,教師佈置的作業不一定都是書面作業,也可以是學生喜愛的一些動手製作、繪畫、上網蒐集材料等作業,這樣也就可避免某些學生“複製”作業了。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改變教學方法,創造讓學生樂於學習的氣氛,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加以學法指導,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能自主合作學習,同時教師之間要加強協作,各學科之間要協調發展,只有這樣,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才能得到遏制,也就不會再出現部分學生“複製”作業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