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1

  教學反思:

  一、朗讀,感悟“苦”

語文的生命是讀出來,沒有了讀,語文實際上就是不動的文字。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反覆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越讀越深入。如在讀“李時珍笑着問徒弟:“龐憲,覺得苦嗎?”……”一段話時,我緊抓一個“笑”字,進行多角度點撥,學生每讀完這段話都有一個不一樣的感受,隨着閱讀的深入,把課堂的舞臺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做主角,這樣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像這樣的品讀在教學中有多處,我深深覺得,學生在朗讀中的體驗逐漸加深,感情變得豐富起來,對人物及情感的把握越來越準確。

  二、想象,訴說“苦”

在學生體會了喝山泉、啃乾糧已經很苦後,練習填空,讓學生髮揮想像,A、這天忙着趕路,又一次錯過了的客店,他們只能在路旁的雨棚裏過夜了,他想:……B、滿眼寒霜,冷月還在天上,李時珍這時候又起早趕路了,他想:……C、歲月不饒人,50歲了,天天和水啃乾糧,李時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D、已經在外好幾個月了,中秋月明,李時珍不禁思念起深愛的母親、妻子和兒女,他想:……李時珍的高大形象就在心目中樹立起來了。

  三、討論,體會“苦”

在第二課時設計中,我緊扣課題《李時珍夜宿古寺》,抓住了三個關鍵問題展開課文,1、李時珍爲什麼要投宿在古寺? 2、李時珍夜宿的古寺是怎麼樣的?3、李時珍在古寺中做了哪些事?在讓學生分別尋找問題答案的同時,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有關詞句,還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李時珍的生活做了對比,使學生體會到李時珍吃這麼多苦是爲了萬民得福這個崇高的理想。

另外,在對文章中多處景色描寫在教學中顯現的略輕些,如在處理時13節時,可引導學生對這處描寫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加以引導、探究。這樣教學過程不留遺憾,卻又理解了文本。

四年級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2

爲了迎接校內公開課,我今天借班試上了《李時珍夜宿古寺》。爲了促進自己成長得更快,還興沖沖地去王寧主任那裏借來了小攝像機和支架擺放在教室後面,劉芸老師則又當聽課老師,又當攝影師。

課上完了,感覺不錯,挺順暢,但是一評課,我才發現自己問題太多,以至於不敢回頭看自己的上課視頻。不管怎樣,前進的道路之所以艱辛,是因爲我們在努力走上坡,收拾心情,認真總結、不斷進步纔是真正該做的。

聽完劉老師與餘老師的評課,我得到了一些啓發。

一、對詞語教學的把握不準

(一)對詞語教學的度把握不準

我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在詞語的讀音和意義上,而有些要求是不符合四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的。比如說在講解“曉行夜宿”時,很多孩子已經說出了“白天趕路晚上睡覺”的意思,也知道“曉”指白天,可是我偏要引導孩子通過與“春眠不覺曉”相聯繫,理解“曉”是“天剛亮”的意思。實際上字典中也明確說明“曉”是“天剛亮的時候”。看着孩子們似懂非懂的樣子,我知道這個要求有點高了。四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到底在哪裏?語文課程標準對三四年級的認知要求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思。”但實際教學中實施起來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因地制宜。生字生詞具體教到什麼程度,還要靠老師的摸索與總結。我不斷對自己說:“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

(二)對詞語教學的方式不夠熟練

這堂課,我採用的是集中展示與講解的方式。剛剛過去的兩個月,我聽了很多優秀教師的課,發現很多老師採用的都是這樣的方法,所以也照搬照抄。可是這樣的方法不僅耽誤了我很多的課堂時間,而且收效甚微。課後餘美麗老師對我的課堂進行點評時說到,如果要穩紮穩打透徹講解生詞,最好的方式是隨文講解,因爲課標對四年級孩子的要求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而“集中字詞深入講解”是不可取的。如果採用集中講解的方式,那麼課前一定要有“預習導航”來引導孩子自己掌握字詞讀音與意思,老師在上課伊始快速檢查孩子的預習情況,三言兩語點撥重要字詞即可。由於一些實際情況,我一直沒有將“預習導航”提上日程,這樣耽誤了些許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教學順序把握不到位

我在備課時思考的順序是以“苦”爲核心,引領孩子分別找出“行”“住”“食”“記”之“苦”,而“記”的部分因爲比較多、比較雜,所以我把“苦記”部分割裂開來,明確指出“自由朗讀1~7自然段,思考李時珍苦在哪裏。”孩子們很快就找到了相應的內容,在此同時由於孩子找的比較亂,我並沒有用ppt展示相關文字內容,也是考慮到作爲新老師,課堂上可能稍顯慌亂,ppt展示的經驗不足,怕出問題,所以在備課時就沒有準備有關ppt文字。事後我考慮了一下,ppt出示孩子們找到的文字,並把重點字詞用紅色標記出來,也許能夠增加孩子們的印象,引起他們的共鳴,對反覆品賞朗讀也更有益。

那孩子們找到的關鍵內容比較亂怎麼辦呢?聽課老師提出的意見是使用超鏈接,實際上我也經常在ppt中使用超鏈接,但是超鏈接很容易出錯,所以我選擇了避而不用。事後想想,我在遇到問題時沒有選擇迎難而上,而是逃避、退縮,也許這樣的態度是個嚴重的錯誤。而且,孩子們找得亂,並不能影響到整體的教學過程,老師應該能夠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孩子化解混亂。比如說,有個孩子找到了“因爲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他認爲這是“苦行”的表現,這時,我引導同學思考: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苦行”的體現呢?這樣,將“苦”總結爲三類,有條不紊。

而在第二課時教學中,我將課文上得尤其的亂,後來總結原因,也許是因爲課前準備不足,並沒有預設好學生的回答,沒有做好適當的引導。所以課前準備很重要,課堂經驗和必要的反思與記錄也很重要。勉勵自己:腳踏實地,勤能補拙。

三、課堂廢話太多

從小就討厭囉嗦的老師,沒想到自己就是個囉嗦的老師。我是怎麼成長爲“囉嗦的老師”的呢?

這要追溯到一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小學的課堂上,講臺地下坐着的是剛從幼兒園畢業的調皮鬼們,哈着大大的嘴巴,天真無邪而又不明所以的一羣孩子。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懂什麼不懂什麼,只得不厭其煩地解釋解釋再解釋,重複重複再重複,所以就成了一個總也說不完,總也不放心的老師,也就是“囉嗦”的老師。

即使是四年級,課堂上老師的很多語言孩子們並不能理解,課本里的很多情境他們並不能理解,詞語用在哪裏他們也不能完全搞懂,怎麼辦?怎麼辦?我不停地企圖去解釋。所以,我成了最“囉嗦”的老師。

沒有這節公開課,也許我會在“囉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好,餘老師告訴我,認清事實多麼重要,四年級的孩子只能理解這麼多,不理解的講多少遍也不能理解,理解的無需贅述。回到語文課程標準,三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沒有提出過多過深的要求。感謝這節課,感謝兩位聽課老師!

四年級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3

人人展示自己的風采,在公開課的課堂之上,可以從其他老師的身上汲取許多經驗,也能夠讓我在教育崗位上更快地成長。要想自己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能夠有所成長和進步,就要把自己所授和所學記錄下來,這樣可以爲以後的教學鋪設一條大道,總結歷次公開課中的得與失。

以下我就今天的公開課所講的內容進行反思,淺談一下自己在教學中的.得與失。

一、由小遊戲導入到本課,能夠讓學生回顧之前所學過的內容,對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加深對其印象,讓學生感受到這種導入方式的新穎的。

二、學生預習的補充分。在講課之前讓學生在課下就蒐集關於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內容,但是有大部分學生沒有完成這部分內容,這就要去在以後加強學生這方面的預習。學生在簡介《本草綱目》和李時珍的時候,有很多的內容都非常的冗雜,沒有一定的條目。

三、我想對課文中生詞的理解和分析是一個亮點,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課文的主要內容。對幾個生詞的解釋能夠讓學生把握其中的含義從而去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本次公開課所講的內容要圍繞自己科目的小課題開展。在講授課文的時候,我明顯地意識到自己所設計的內容沒有符合這一要求,而把學生置在一種聽講的程度上,即使有讓學生髮揮的部分,也只是讓學生簡單的說幾句,沒有把這個內容落實到實處。在以後的教學中,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注意,而且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時刻考慮到學生的自主發展。把學生致力於學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發揮想象地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思考。

五、課文朗讀形式單一。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着重講解的時候,只是讓學生簡單地讀課文,這樣不能瞭解到學生朗讀的情況。如果能夠讓學生朗讀和小組之間進行接力式的朗讀,這樣就會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會更願意參與到課堂中。

六、沒有把握住課文講解的重難點。在簡介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課文講解的時候,讓學生按照自己思路走,沒有把學生置於一個發展的主體的地位。

七、在深化主題的時候,學生根本就沒有深入地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他們把李時珍身上所具有的精神說出來是強人所難。對重點的句子和段落進行重點的講解,這樣學生就會很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要的中心思想。

通過各位老師的指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吸取優點,改正自身存在的缺點,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之上發揮自己的才智,展現自己的風采,也能夠讓自己有所進步和提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