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裝在套子裏的人》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裝在套子裏的人》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的一篇短篇名著。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裝在套子裏的人》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裝在套子裏的人》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總結別里科夫人物性格,分析全城人害怕別里科夫的原因,體悟最後一段的深刻含義,提高學生的篩選概括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 在與別里科夫的對比中分析華連卡姐弟的作用。在誦讀品味的過程裏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誦讀品味法,點撥法,自主探究法。

  第一課時:人物形象分析

  一、導入

穿過時光的雲煙,我們看到,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國,有一場葬禮正在舉行。奇怪的是,送葬的人們的悲傷好像是裝出來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就讓我們走進《裝在套子裏的人》,從這場葬禮說起吧。

  二、初步感知,挖掘深層含義

1 切入:這場葬禮首先出現在課文倒數第三段,我們讀一讀。 (學生齊讀倒數第三段)

師:這是誰的葬禮?人們稱他作什麼?明確:別里科夫,裝在套子裏的人。

2 人們爲什麼叫他“裝在套子裏的人”?別里科夫的表現反映了他的什麼性格?

明確(學生回答):

(1)穿着:穿雨鞋、棉大衣,把臉蒙在豎起的衣領裏,穿羊毛衫,戴黑眼鏡,用棉花堵住耳朵

用具、出行:晴天帶雨傘,把表裝在灰色鹿皮套子裏,削鉛筆的小刀也裝在套子裏,出行坐馬車也要支起車篷。

——總結出別里科夫的一個性格:封閉。

(2)居家:臥室活像一隻箱子,牀上掛着帳子,睡覺則用被子矇住腦袋。

——總結出別里科夫的一個性格:膽小多疑。

(3)引導學生齊讀第一段結尾和第二段,列舉別里科夫思想方面的表現:歌頌過去。官方禁止的才覺得一清二楚。違背法令的就悶悶不樂。

——總結出別里科夫的一個性格:懷舊,極力維護舊秩序。

(4)請幾個學生讀別里科夫的標誌性言語: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要求讀出他可笑的擔憂心情。

3 (1)這個裝在套子裏的人對周圍的人們有什麼影響?

明確:“可是這個老穿着雨鞋、拿着雨傘的小人物,卻把整個中學轄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轄制中學算得了什麼?全城都受着他轄制呢!”

(2)他是校長嗎?不是;他是市長嗎?也不是;他只不過是中學裏的一位普通的希臘文教師。可是他爲什麼能轄制全城“足足十五年”呢?

補充背景:這篇小說反映了19世紀末沙皇俄國的黑暗現實。188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繼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加強了專制恐怖統治。受歐洲進步文明潮流的影響。俄國也興起變革之風,要求自由民主。面對洶涌的變革浪潮,沙皇政府採取一切暴力手段進行鎮壓,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進步刊物,禁錮人們的思想言論。全國警探密佈,告密者橫行,一切反動勢力糾合起來,對抗進步的潮流,竭力維護腐朽沒落的沙皇統治。

明確:別里科夫之所以能轄制全城,是因爲他的背後有強大的沙皇統治作爲後盾,受沙皇政府的毒害,他的言行與思想都與沙皇專制制度一致,他自覺維護舊制度舊思想。周圍的人還沒有勇氣敢與他鬥,所以都怕他,受他轄制。

  三、繼續探究,總結普遍意義

1 不過,幸運的是,別里科夫終於死了,大家有什麼感覺?

明確:“大快人心”,大家從心裏感到自由。

2 但爲什麼一個禮拜沒完,生活又恢復舊樣子了呢?課文最後一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確:只要沙皇專制制度沒有推翻,就會在這塊土壤上不斷滋生出新的別里科夫,所以生活還是老樣子。作者啓迪人們,沙皇專制統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剷除,就永遠存在着別里科夫這樣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所以必須從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反動的統治。

3 如果我們略去沙皇統治這一背景,文中的“套子”給人哪些啓示?

明確:一個別里科夫死了,可還有更多的別里科夫活着。這個人不只是活在19世紀,他還活在21世紀。甚至還會活在下一個世紀。他也不只是活在俄羅斯,還有可能活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其實,在現實中,“驕傲”是一種套子,“虛榮”也是一種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們只有根除自身的陋習,驅除心中的邪念,纔可能擺脫“套子”的束縛,大步向前。

  四、分析華連卡姐弟的作用

1 難道當時那個社會就沒有一點亮色了嗎?(學生答:有。)對。還有華連卡姐弟。下面分角色誦讀相應的段落

(1)品讀別里科夫和華連卡的語言。請兩個男生分別讀:“天下竟有這麼歹毒的壞人!”請兩個女生分別讀:“我們先走一步!多可愛的天氣!多可愛,可愛得要命!”

問:你從這兩句話中讀出了人物什麼樣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明確:別里科夫惱怒,老氣橫秋,性情孤僻;而華連卡愉快,朝氣蓬勃,活潑開朗。二人形成鮮明對比。

(2)品讀別里科夫和柯瓦連科的對話。請學生分角色朗讀二人的對話部分,並請朗讀者談朗讀感受。

問:在這段對話中,二人在思想性格等方面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你能總結出來並找出關鍵句給大家讀讀嗎?

明確:守舊思想和新思想的對比。如:別里科夫:“您騎自行車,這種消遣,對青年的教育者來說。是絕對不適宜的。”“一位小姐,或者一個姑娘,卻騎自行車——這太可怕了!”柯瓦連科:“講到我姐姐和我騎自行車,這可不幹別人的事。”“誰要來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滾!”

虛僞陰險和光明磊落的對比。如:別里科夫:“說不定有人偷聽了我們的談話了,爲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以致鬧出什麼亂子起見,我得把我們的談話內容報告校長——把大意說明一下。”柯瓦連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願意跟您這樣的先生講話。我不喜歡背地裏進讒言的人。”“報告他?去,儘管報告去吧!”

2 全城的人都怕別裏可夫,爲什麼華連卡姐弟不怕?

明確:華連卡姐弟是具有新思想、敢說敢爲的年輕人,代表一種新生的進步力量,必然向舊勢力鬥爭。

3 爲什麼要寫華連卡姐弟?

明確:寫華連卡姐弟,是爲了反襯別裏可夫,進一步揭露他套子式的思想和生活。以他愛情和婚事的失敗來說明這樣的人絕不可能從“套子”裏爬出來。

“戀愛”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新舊兩種思想鬥爭的過程,特別是他最後被華連卡的弟弟推下樓,最終鬱悶而死,這充分表明當時的社會中別裏可夫式的人物很多,但終將被送進墳墓,沙皇統治必將滅亡。

總結:

1.別里科夫是不幸的可憐的“小人物”:( 1)無社會地位——某男子中學的一個希臘文教師,生活也不富裕;(2)生活中憂心忡忡,疑慮重重:出現在人們面前時,總是“戰戰兢兢”,“滿心害怕和憎惡”;經常“沒精打采”,“悶悶不樂”,把自己裝在一個個“套子”裏。(3)沒有家庭生活:他四十多歲了,仍孑然一身,經人慫恿撮合,差點結了婚,但喜事本來可能促成別里科夫的生活發生轉機,但因他憂慮無窮,拖延不決,後來也果真“惹出麻煩來了”。他經受不了那些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麻煩”,由難堪而慌亂而恐怖,終於在女人的哈哈笑聲中嚇得一病不起,送了性命。

2. 別里科夫這種變態心理是白色恐怖嚇出來的,是專制政治壓出來的。小說有一段刻畫別里科夫的心理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其中規定着禁止什麼,他才覺得一清二楚。

3. 誰是別里科夫們的悲劇的導演者?正是那種封建專制的白色恐怖,造成了別里科夫們及其苟且偷生、怯懦多疑、因循守舊等奴性十足的畸形心態。毋庸諱言,別里科夫靈魂深處的劣根性在於庸俗和愚昧。作爲一個人的獨立品性,在他身上已所剩無幾,骨子裏充滿了奴性,甚至喪失了判斷是非善惡的起碼能力。別里科夫唯上觀念很重,只知道服從皇上、官府和上司,尊奉當局的法律、通告;他的唯古唯觀念也很重,只相信祖輩傳下來的規矩,一切都要維持老樣子,把新鮮事物一律視爲異端,難怪他選擇教古代語言作爲自己安身立命的終身職業。小說寫到別里科夫“把整個中學轄制了足足十五年,……全城都受着他的轄制呢!”你看,別里科夫不是很有威勢和力量麼?其實,那種社會氛圍,那種政治壓力的形成,決非一個小小的別里科夫所致。那種軟弱自危的“怕”字總根源在於沙皇制度,

  第二課時:情節結構藝術

小說結構是小說情節建構藝術的主要表現。小說的結構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立體性,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比如,從情節的組合方式看,可以把結構分爲“板塊式”結構、“冰糖葫蘆式”結構、“人像展覽式”結構等;從情節間的關係分類,可分爲並列式結構、對比式結構、鋪墊式結構、因果式結構、遞進式結構等;從情節的時空關係分類,情節可分爲順序式結構、倒敘式結構等。

開頭採用倒敘手法,先說別里科夫的死,再回憶別里科夫生前的一系列事。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興趣。

主體部分由四板塊(四個場景)組成:

1.別里科夫平常的生活場景。(裝扮、行爲、語言,以別里科夫同事的視角,概述其在平常生活場景下的狀態)

2.讓別里科夫生活在非常規場景,守舊、怕事的別里科夫竟然在校長太太、同事及同事太太撮合下同華連卡談起了戀愛,這一戀愛本身就讓人不可思議,是一曲讓人發笑的喜劇。華連卡是一個時尚、開朗、樂觀、熱愛生活的姑娘,騎騎自行車本是生趣盎然的事,可是到了別里科夫的眼裏就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比自己受到漫畫事件的嘲弄還要亂,直到第二天“老是心神不靈,打哆嗦”。如果說這是一次新舊思想的鬥爭的話,這只不過是一次刮擦。一次刮擦就讓別里科夫生了病,那如果是直接碰撞會是什麼樣子呢?

3.非常規場景新舊思想的對決。別里科夫面對刮擦總是放心不下,決定去找華連卡談談。作者偏偏又設置另一非常規場景,即非常規場景中的非常規場景,讓他沒有碰到華連卡,而是碰到本來就很討厭他的華連卡的弟弟,新舊對決馬上開始。“我上您這兒來,是爲了了卻我的一樁心事”,別里科夫說。可是華連卡的弟弟柯瓦連科卻“生悶氣,一句話也不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實質碰撞開始了,別里科夫甚至搬出了督學、校長、上司;威脅開始了——“報告校長”。柯瓦連科怒不可遏,抓住他的衣領,把別里科夫推下樓去。本來別里科夫安然無恙,可是想到這件事將會傳到校長、督學的耳朵裏去,想到自己弄得個奉命退休,想到華連卡“哈哈哈”的笑聲,別里科夫內心的恐懼讓他結束了他的一切,包括婚事以及人間的生活。

4.別里科夫死後的社會場景,本來別里科夫死了,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布爾金回到家裏,卻發現“生活又恢復舊樣子”,像別里科夫一樣“裝在套子裏的人”不知有多少,可見這些套子的牢固、頑強,它是改革以及新思潮頑強的敵人,它給人們製造的恐懼是多麼的強大。

第一板塊常規生活場景已經是讓別里科夫套上了許多的套子,可是作者卻讓別里科夫超出自己該有的生活範圍,讓他同不是一個世界的華連卡談一次戀愛,這樣的人竟然能夠談戀愛,本身就是一次絕妙的諷刺。尤其是作者竟然還爲他建立了非常規場景的兩個板塊,把別里科夫置於其中,這兩個板塊本身就構成了一個層進關係,從新舊刮擦到碰撞,對一個總是擔心出亂子的別里科夫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怕出亂子,結果自己卻出了亂子,這怎麼能不把別里科夫送上斷頭臺?別里科夫的死就在情理之中!可是爲了揭示套子力量的強大。

  【教學總結】

本文篇幅較長,語言淺易,情節簡單,人物關係單純,學生讀完一遍有可能就感到索然乏味,但是卻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如何引導學生深度解讀文本並挖掘其現實意義,就成爲本節課教學中的重點,爲此,我確定了本課的兩個學習目標:

1、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現實意義

這兩個目標,從內容上,以探討人物形象爲主線,由點及面,由淺入深,有人物到主題。從能力上,以生爲本,重在讓學生養成自己的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雖然粗略地領略了這一藝術精品的風采,但我感覺學生的認識只是“冰山一角”,若一定要從本節課的教學中找出點可以肯定的東西的話,我想下面三點是可以列舉的:

1、緊扣目標,突出人物形象主線,努力刪繁就簡,避熟就新。

2、將一定的學習目標問題化,將問題設計巧妙化,不斷激發調動學生的思考,通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將主體的閱讀活動始終置於“最近發展區”,以最終實現有所發現的結果。

3、在動態多變的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地注重了學生的思維行爲的引導點撥,使閱讀活動始終圍繞一定的目標展開,通過“追問”實現“有效學習”。

但是,由於教師的作爲必須收45分鐘的限制和師生思想交流不可預設的制約,這節課同樣有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引導學生的多角度、多元化解讀問題時,對於結論的認識應給以更規範、更嚴謹、更科學的解釋。

2、課堂導向語,問題的創設,應進一步精確,凝練。突出有效信息,給學生更明確的思維導向。

3、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還有待豐富提高。

4、 學生的廣泛參與度還有待激活。

總之,課堂教學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尤其是在師生碰撞的動態過程中,具有不可預料性,但是我也堅信未來的路還很長,只要有追求,理想就會實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