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裝在套子裏的人》教學設計精選大綱

本文已影響 2.45W人 

  《裝在套子裏的人》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裝在套子裏的人》教學設計精選

一、正確認識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時代意義。

二、學習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理清小說結構,分析別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體內容。

二、初步體會小說的諷刺意味。

 整體感知

《裝在套子裏的人》寫於1898年。小說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陳規陋習“套”自己,而且還去約束別人。他是沙皇專制統治的產物,又是沙皇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既是令人畏懼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風的可憐蟲。作品問世以來,別里科夫已經成爲那些害怕新事物、保護舊事物、反對變革、阻礙社會發展者的代名詞。作者用誇張變形的漫畫手法和強烈的對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諷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撻了反動勢力的可厭可憎,無情地嘲笑了他們的極端虛弱。

  教學步驟

 1.導人新課

老師出示諷刺詩《“老掌櫃”難捨芭蕉扇》

“老掌櫃”難捨芭蕉扇

陳顯榮

要我換電扇,且慢復且慢!

不怕花錢多,就怕擔風險: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觸電;

倘若螺絲鬆,飛來大刀片,

重者削腦袋,輕則上醫院。

還是穩妥點,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搖,照舊能解汗!

這位難捨芭蕉扇、懼怕電風扇的老掌櫃,僅是一位老實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遲鈍。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與他相似。詩人“幽他一默”,希望這些人思想解放一點,別老捧着那本老皇曆不放。詩人對老掌櫃的典型心態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絲鬆,飛來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絕。從這位難捨芭蕉扇、懼怕電風扇的老掌櫃害怕新事物這一點上,我們想起嘴邊總是掛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鎮上不點什麼動靜就總是憂心忡忡地擔心“可別出什麼事啊”的奧楚蔑洛夫。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契訶夫的另一篇小說《裝在套子裏的人》,領略一下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是個什麼樣的形象。

  2.快速理清課文結構

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別里科夫哪些事?根據情節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

明確:故事的主要情節是別里科夫的戀愛以及最後失敗,按照情節的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別里科夫的外表、生活習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別里科夫與華連卡戀愛以及最後失敗(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別里科夫,但生活中還有許多“別里科夫”(38—40段)

  3.與我國小說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國小說在故事開始之前,先對故事主人公作—個全景式的描寫。本小說也是如此,在具體敘寫別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筆墨去介紹別里科夫的特徵,爲什麼要這樣安排?

初看起來,好像這樣入題慢,前後聯繫又不緊密。然而,作者在寫婚事之前,先對別里科夫加以描繪和議論,突出別里科夫與衆不同的、甚至是怪異的生活習性和思想,先聲奪人,給讀者以強烈的印象。既有利於直接揭示別里科夫的醜惡腐朽本質,又能激發讀者的閱讀慾望一一這種人,竟然還“差點結了婚”,一箭雙鵰,安排巧妙周到。

 4.請學生反覆誦讀文章第一部分,認真體會其諷刺意味,並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去表現別里科夫的“套子”特點?

  作者以嚴肅的態度,用誇張、比喻和反覆的修辭手法,極力地刻畫別里科夫與常人迥異的“套子”式的生活習性和思想,在發笑中達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習性方面,主要從穿、住、行等方面表現其“套子”特點,其中穿着修飾方面寫得最詳盡;居住方面着筆不很多,但寫得逼真;至於“行”,則突出其與人隔絕、與世隔絕的特點。在思想方面,則主要寫其評判是非的標準及語言。他的標準,就是要服從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擁護;甚至於連政府已批准或默許的新鮮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頭禪是,“千萬別出什麼亂子”,表明了他的恐懼心理“,對於現行秩序、既成傳統以及代表着這種傳統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懼。

 5.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他怕的是什麼呢?而他只不過是中學裏的一位普通的希臘文教師,爲什麼能“轄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六神無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會變革,害怕動搖了舊秩序。“全城人戰戰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爲他的言行與思想都是與沙皇專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覺維護着舊制度舊思想。周圍的人還沒有勇氣敢與他鬥,所以都怕他,受他轄制。別里科夫的可恨在於,他不但要把自己裝在“套子”裏,而且還想把周圍的一切也裝進“套子”裏。這兩種“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們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就會發現總根源都是沙皇專制制度。別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統治,一方面是極力加強反動統治,在全國造成了沉重壓抑的氣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將滅亡,搖搖欲墜。革命的風暴還未到來,革命力量還很弱小,大多數人還感到迷茫,不敢起來鬥爭,所以別里科夫還能“轄制”全城。

  6.總結、擴展

別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個反動時代的產物。

別里科夫自己懷着無盡的憂慮和恐怖,縮進“套子”裏,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別里科夫卻又要用這個“套子”去“套”周圍的人,去“套”那個中學,那個城市,而那個學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轄制了整整十五年”。

這裏的“套子”實際上是一種象徵,象徵着別里科夫維護舊制度、舊秩序,害怕和反對一切新事物的保守與腐朽;象徵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專制統治。

  7.佈置作業

課後認真閱讀課文第二、三兩個部分,分析別里科夫爲什麼會落得個如此下場,意義何在?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分析別里科夫這一形象的諷刺意義。

2.拓展延伸,探討“套子”的現實意義。

3.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整體感知

契訶夫是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最後一個傑出的作家。當時,沙皇政府爲防範革命活動而公開施行高壓政策,進步雜誌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爲買而笑”的刊物。爲了生計,契訶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寫了許多逗人發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於粗俗,但有相當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表面上寫俄國社會日常生活中的笑話,實際上卻無情地嘲笑和揭露專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等。從庫頁島考察回來後,契訶夫果斷地和反動報刊斷絕聯繫,其作品題材更廣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爲成熟。《裝在套子裏的人》就是契訶夫在這一創作的繁榮和成熟時期而誕生的優秀作品。

  教學步驟

  1.導人新課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熱烈地讚美過純真的愛情,那麼,躲在厚厚的“套子”裏的別里科夫在愛情的面前將會怎樣呢?請仔細研讀小說第二部分。

 2.圍繞別里科夫的婚事討論

從始至終,作者只講別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爲什麼?

先看別里科夫準備結婚的原因:別人的撮合遊說;華連卡表示出的好感;華連卡長得不壞,招人喜歡;華連卡出身較高,有田產;華連卡是第一個待他誠懇而親熱的女人。以上種種,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種外在的誘惑,而別里科夫內心並未萌發一種真正的愛意,他準備結婚,是因爲“昏了頭”,不是因爲“愛”。

再比較別里科夫和華連卡的性格:一個孤僻、古怪、保守,懼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個則美麗、活潑、愛熱鬧,愛新事物,愛新生活。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於完全對立,能發展成真正的愛情嗎?

最後請看婚事的結局:通常“結婚”是件使人高興的事,但在別里科夫卻成了一場大災難,一次僅僅是可能的喜事,結果卻成了真正的喪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愛的溫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對“戀愛”充滿氣憤,以至於看到那漫畫便氣得臉色發青、嘴脣發抖。作家只講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是意味深長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作家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是多麼深入細緻,對人物的刻畫是多麼準確真實。

  3.“埋葬別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們卻爲什麼“露出憂鬱和謙虛的臉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別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們對他的厭惡、憎恨,表明人們對完全自由的無比嚮往。但像他這樣的愛打小報告的沙皇政府的鷹犬還大有人在,所以,“一個禮拜還沒過完,生活又恢復了舊樣子”。人們懼怕的不是別里科夫本人,而是別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爲之效忠盡力的沙皇專制統治。雖然,別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預示着專制統治的一觸即潰,但只要反動政府沒有被推翻,它就會作垂死掙扎,甚至於變本加厲地鎮壓革命,殘酷地殺害有進步思想的民衆。小說的結尾,使人觸目驚心,發人深思,啓迪人們起來和反動勢力做鬥爭。

 4.別里科夫這個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還鮮活地存在於人們的印象之中,一定還將永遠流傳下去。請問,這一形象對於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他的那些套子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啓示?

頑固、保守,不僅僅是別里科夫反對新事物、反對進步的套子,也可能成爲生活在新社會的我們反對新事物、反對進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滿足的,滿足於已經取得的小小成績、滿足於眼下比較舒適的生活,於是不再努力奮鬥、不再積極進取,“滿足”便成了一種套子。不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還無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進步,成爲社會前進的絆腳石。其實,在現世,“驕傲”是一種套子,“虛榮”也是一種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們只有根除自身的陋習、驅除心中的邪念,纔可能擺脫“套子”的束縛,大步向前。

 5.討論課文中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結合課文中的實例來討論諷刺手法的運用。

諷刺是用漫畫或嘲諷的語言描繪刻畫對象,以達到否定和貶斥的效果。課文中的諷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誇張的語言和漫畫式的勾勒,如大熱天穿雨鞋帶雨傘,穿暖和的棉大衣,從樓上摔下卻安然無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謬的生活邏輯。如別里科夫將教師騎自行車與學生用腦袋走路聯繫起來,反映他腐朽落後,害怕變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對比,如別里科夫轄制着全城,人們都戰戰兢兢,反過來他自己又是戰戰兢兢不能入睡。這些描繪和刻畫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別里科夫腐朽醜惡的靈魂。同學們讀這類文章,笑過以後要將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內心,認真進行思考,纔會有所悟,有所得。

  6.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小說全文,進一步加深對小說的理解。另閱讀《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比較其諷刺手法,摘錄小說當中最具諷刺意義的文句或文段。

  板書設計

別里科夫結婚不是爲了愛情   “套子”的象徵意義、現實意義

  教案點評:

分二課時:第一課時理結構,分析別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體內容,並初步體會小說的諷刺意味。第二課時進一步探討人物形象的諷刺意義和“套子”的現實意義,領會本文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供教師設計本課教學時參考。

  《裝在套子裏的人》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別里科夫的形象引起憎惡,從而痛恨一切反對進步、畏懼改革的習慣勢力。

2、使學生學會運用諷刺手法來刻畫揭露醜惡事物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1、瞭解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2、分析別里科失這個典型人物的意義。

 教學難點:

文中個別語句的含義。

  課型:教讀。

教學方法:

指導研讀。

教具與器材:投影設備。

  教學設想:

擬用三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情節結構,分析第一部分。

  具體步驟:

一、題解。

1.關於作者:安東·巴甫洛維奇·契柯夫(1860~1904)是19世紀末葉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出生在一個由農奴贖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學畢業後,考取了莫斯科大學醫學院。1880年,他在大學期間就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畢業後,他一邊行醫,一邊寫作。契訶夫是傑出的短篇小說家和戲劇家。他一生只活了44歲,但在他25年的創作活動中,他卻寫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還有十幾個獨幕劇和多幕劇。他的作品取材極爲廣泛,對地主、官吏、資產階級、小市民、知識分子、工人和農民都作了非常真實而深刻的描寫。他的思想和創作都隨着當時的政治鬥爭而不斷髮展。他的藝術特點在於以簡練的手法,幽默的筆調,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裏反映出重大的社會問題。

2.寫作背景:《裝在套子裏的人》寫於1898年。19世紀末,是俄國曆史上反動統治特別殘酷黑暗的時期。當時,逐漸開展的俄國工人運動越來越高漲,到1898年,列寧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俄國的革命鬥爭走上了嶄新的階段,工人罷工和農民起義在全國風起雲涌。即將來臨的革命暴風雨使反動派驚恐不安。沙皇政府竭盡全力妄圖維持其搖搖欲墜的專制制度,反對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爲,加強反動統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沒,冤獄遍佈國中,俄羅斯大地籠罩着恐怖、窒息的氣氛。出身平民的契訶夫對勞苦大衆懷着無限同情,對專制制度無比憎惡。在他的作品裏較爲明顯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某些特點。《裝在套子裏的人》就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表現了這個時代的情緒。在這篇小說裏,作者塑造了別里科夫這樣一個頑固維護舊制度、舊生活,極端恐懼和反對生活中任何發展變化的典型人物,並明確表示了“埋葬別里科夫那樣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儘管契柯夫由於他的民主主義世界觀的侷限,還不瞭解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還認識不到改造舊社會的革命道路,但他卻預感到社會要發生巨大的變革,堅信社會光明的未來,特別是他借小說中的人物伊凡·伊凡尼奇的口發出“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了”的呼喊,鼓舞起人們“改變生活”的願望。

3.補敘情節:中學教師布爾金跟獸醫伊凡·伊凡尼奇談起村長的老婆瑪芙拉,由瑪芙拉引出別里科夫的故事。課文裏的“我”是布爾金。

 二、範讀課文。學生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

  三、正音、正字。

削(xiāo) 默(mò)許

祈禱(qǐdaǒ) 降(xiáng)服

轄(Xiá)制 搓(cuō) 譏消(qiào)

  四、分析本文情節結構。

學生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別里科夫哪些事?根據情節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

明確:故事的主要情節是別里科夫的戀愛以及最後失敗,按照情節的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1.介紹別里科夫的外表、生活習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2.別里科夫與華連卡戀愛以及最後失敗(第5~倒數第3段)。

3.埋葬別里科夫,但生活中還有許多“別里科夫”(最後兩段)。

 五、講析第一部分。

  學生默讀,劃出關鍵語句,並加上簡批。思考:別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無形的套子?從中可以看出什麼思想性格特點?

討論歸納(板書):

晴天穿雨鞋.帶雨傘,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鏡,耳用棉花堵 隔絕人世

臉藏在豎起的衣領裏 害怕刺激

有形的套子 傘、表、刀裝在套子裏 惶恐不安

坐上馬車,支起車篷 戰戰兢兢

臥室像箱子,牀上掛帳子

歌頌過去,歌頌從沒存在過的東西

用所教的古代語言躲避生活 害怕變革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報紙文章 頑固保守

無形的套子 對不合規矩的事悶悶不樂 維護舊制度

只求不出亂子 阻礙社會發展

禁閉開除學生

提問:作者用幽默諷刺的筆法刻畫別里科夫的外表,是否僅僅爲了引人發笑?

明確:作者是用“形”顯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醜惡的思想,讓讀者在笑聲中看清別里科夫醜陋的靈魂。

提問:爲什麼說別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臘文也就是雨鞋雨傘呢?

明確:說他所教的古代語言是“雨鞋”“雨傘”,這是用了一個暗喻,“雨鞋”“雨傘”對他來說是與現實隔開的一個“套子”,他教古代語言也是把它當做一個“套子”,藉此躲避現實。

提問: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他怕的是什麼呢?全城的人爲什麼又都怕這個膽小如鼠弱不禁風的人呢?爲什麼他能管制全城呢?

討論歸納: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六神無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會變革,害怕動搖了舊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協,(課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個“不敢”,“全城人戰戰兢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讓學生咀嚼體味)是因爲他的言行與思想都是與沙皇專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覺維護着舊制度舊思想。周圍的人還沒有勇氣敢與他鬥,所以都怕他,受他轄制。別里科夫的可恨在於,他不但要把自己裝在“套子”裏,而且還想把周圍的一切也裝進“套子”裏。這兩種“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們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就會發現總根源都是沙皇專制制度。別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統治,一方面是極力加強反動統治,在全國造成了沉重壓抑的氣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將滅亡,搖搖欲墜。革命的風暴還未到來,大多數人還感到迷茫,不敢起來鬥爭,所以別里科夫還能“轄制”全城。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文章第二、三部分。

  具體步驟:

  一、講析第二部分。

學生閱讀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幾個相關情節?

明確:在別里科夫戀愛過程中,有漫畫事件、騎自行車事件、當面交鋒及一命嗚呼這樣幾個相關情節。

提問:在這些情節中,別里科夫是怎樣表現的?作者是怎樣刻畫的?

討論歸納(可預先設計板書表格):

神態 語言 心理

漫畫事件 臉色發青,比烏雲陰沉,嘴脣發抖 天下這麼歹毒的壞人!

騎自行車 臉色由發青變成發白 “還成體統嗎?”“這怎麼行?” 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 ,打哆嗦

當面交鋒 臉上帶着恐怖的神情,臉色蒼白 “倒過來用腦袋走路”“把談話內容報告校長” 情願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願成爲別人取笑的對象……

教師講析:這一部分描寫的特點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細節,用幽默諷刺的筆調刻畫出別里科夫頑固保守,誠惶誠恐,害怕新事物,反對生活中哪怕是微小變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麼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這荒唐的別里科夫的邏輯說明了他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再如,他從樓上跌下來的時候,“情願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願意成爲別人取笑的對象”,這種奇特的心理狀態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點。

提問:別里科夫是怎麼死的?他的死說明了什麼?

討論歸納:別里科夫是在華連卡的笑聲中倒下的。因爲別里科夫最擔心別人取笑他,而華連卡的笑聲,是對他迂腐落後思想的最大嘲諷,這是別里科夫從來沒遇到過的打擊,他在笑聲中結束了一切。別里科夫的死說明腐朽保守的勢力實際上不堪一擊。

提問:從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華連卡姐弟是怎樣的人?從人物身上我們可以體會到什麼?

討論歸納:在小說中,華連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說敢爲的年輕人,代表了一種新生的進步的力量。柯尼連科和別里科夫的衝突,展示了新舊兩種思想的矛盾鬥爭,而且淋漓盡致地鞭答和諷刺了別里科夫腐朽反動的本質。儘管別里科夫的死並不等於反動腐朽勢力的滅亡,但華連卡姐弟的出現,卻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二、講析最後兩段。

學生個別朗讀最後兩段,學生畫下關鍵語句,並思考其含義。

提問:別里科夫死後,大家有什麼反應?

明確:“大決人心’,從心裏感到自由。

提問:可是爲什麼一個禮拜沒完生活又恢復舊樣子了呢?課文最後一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章主題和寫作特點。

 具體步驟:

 一、分析主題思想。

引導學生歸納,最後教師板書:通過“套中人”別里科夫因循守舊、反對一切發展變化、最後恐懼而死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俄國社會生活的停滯和黑暗,無情地抨擊了沙皇專制統治的兇殘和反動,形象地顯示了腐朽制度註定滅亡的前途和命運,委婉地表達了對自由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渴望。

 二、討論作者是用什麼手法去寫別里科夫的。

1.教師講解什麼叫諷刺手法。教師講解:用譏諷和嘲笑的筆法描寫敵對的或落後的事物,有時用誇張的手法加以暴露,以達到貶斥、否定的效果。課文中,作者對別里科夫就是用這種筆法去寫的。這種筆法,便叫諷刺手法,是文學的表現手法之一。

2.指名學生從課文中舉例說明諷刺手法的運用。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明確:

有的地方,作者通過故事敘述者的口吻,用誇張的手法,漫畫式的筆調勾勒形象,造成強烈的諷刺效果。如“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着雨傘,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這是多麼迂腐可笑的生活習性!

有的地方,作者把人物荒謬絕倫的思想通過他自己一本正經的語言、神態表達出來,用人物的自我表演畫像。如別里科夫反對教師騎自行車,竟說,如果那樣,學生“所能做的就只是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這本身就是對他自己的愚蠢荒唐的嘲諷。

  三、總結課文。

1、鮮明深刻的人物形象。

作者筆下的別里科夫是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別里科夫活動的那個小城鎮實際上就是當時俄國社會的縮影。別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忠實擁護者,他生活在知識界,起到了沙皇的警察密探所起不到的作用,是反動知識分子的典型。作者能抓住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外貌、心理、語言、行動,簡練、鮮明、誇張而又合理地進行描述,因此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老穿着雨鞋、拿着雨傘”是別里科夫的外表特徵。在現實生活的發展變化面前,一方面恐懼、憎惡,用各種防身的套子把自己包起來,逃避現實;一方面千方百計地進行掙扎,不時地從“套子”裏鑽出來,去幹預現實,轄制別人,以維護“體統”,防“亂子”,是別里科夫的性格特徵。“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是別里科夫的口頭禪,典型的套子式論調。別里科夫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就在於他是窒息人們思想、阻礙社會進步的專制勢力的象徵 ,因此,使人們感到懼怕和憎惡;他的可悲下場,又是反動腐朽勢力滅亡的預兆,因此能激起人們創造新生活的勇氣,推動社會前進。

2、含蓄幽默的諷刺筆調。

作者自始至終用含蓄幽默的諷刺手法來塑造別里科夫的形象,展示人物性格。別里科夫出場時,文章對其裝束和生活習慣的描述,就使人感到他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憎惡。對別里科夫“婚姻事件”的整個過程的描寫,充滿了輕鬆的戲渡和幽默的諷刺。作者有時用一種含蓄的對比描寫,來達到強烈的諷刺效果,如寫別里科夫白天轄制這個,轄制那個,“壓得”“全城的人戰戰兢兢地生活”,而到晚上,他卻“躺在被子底下,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夜,深刻地揭露了別里科夫貌似嚇人實則虛弱的本質。

3、別里科夫是個怎樣的形象?有什麼典型意義?有什麼現實意義?

分析:別里科夫是一個爲自己製造套子隔絕人世的可憐而又可笑的人物形象。他反對和害怕現實的一切變革,是舊制度、舊秩序、舊思想的忠實維護者,是沙皇反動政府的忠實擁護者。作者通過別里科夫的習性、言行及其遭遇,有力地說明了一切維護;日製度、舊秩序.阻礙歷史發展、社會前進的反動人物,是註定要滅亡的。(這也就是本文的主題思想。)這一思想,不僅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就是在今天,也依然有其生命力。在現實生活中,別里科夫式的人物還沒有絕跡,我們要跟抱着舊思想不放的人作鬥爭。

 教後總結:別里科夫這個典型人物意義的外延很大,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熟悉的人身上,在我們自己身上,似乎都有“套子”,套子無所不在。那麼我們需要套子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各種各樣的套子呢?可以激發學生思考這一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