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玩泥巴》美術說課稿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玩泥巴》美術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玩泥巴》美術說課稿範文

  《玩泥巴》美術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課是小學一年級美術第一冊第11課《玩泥巴》的第2課時,此課是以美術爲切入點的綜合性藝術課,是爲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而設置的課程。

本課用泥土爲製作材料,通過學生的創作活動去發現運用壓、捏、搓、團等基本方法,組合簡單的立體模型。教學內容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情感需要,使學生在空間和質感上得到全新的認識,玩中學、學中做,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最大可能的發揮,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和研究、創造的能力,達到學有所用的目的。

  二、說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玩泥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知識,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創造出各式各樣的泥塑作品。

難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主動探究意識,使學生能夠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學習搓、團、捏、壓等基本技法,使學生在愉悅的藝術活動中進行創作、表達和交流,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表現豐富多彩的泥塑作品,並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體現其應用價值。

2、操作領域:培養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造想像能力,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鼓勵他們進行具有探索性的`個性化藝術活動,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

3、情感領域:塑造帶有人文主題色彩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要珍惜泥土、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及要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到尊重、關懷、友善、團結協作是人類的美德,提高其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與發展。

  四、說教法:

本課運用了綜合藝術感教學法,將極富感情色彩的音樂和美術加以綜合,通過音樂啓趣的“氛圍渲染”、再加上“看一看、猜一猜”、“找一找、試一試”、“玩一玩、做一做”等一系列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力求使學生從多感官、多渠道、多角度的參與步入“情”和“趣”的泥塑世界。

在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爲本,把學生興趣、需要、經驗擺在重要位置,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創作,培養其自信心,調動學生潛能,發展學生的對泥塑作品的表現力,激發學生對泥塑作品的求知慾和創作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解決本課重難點。

  五、說學法:

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新,使學生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變爲“我要學”。

首先學生通過“猜一猜”的活動,積極去分析教師所提供的泥塑作品,比一比誰發現的特徵多,誰的反應最敏捷,從而訓練學生敏銳洞察力。

其次學生通過“找一找”的活動,自己總結出“搓、團、捏、壓”四種技法,體味這幾種技法的特點,再通過“說一說”加深理解,同時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玩一玩”的活動,是學生的實踐作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在實踐中體驗樂趣,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個性特徵,大膽進行創新,使之願學、樂學、善學。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體現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評一評”活動是一個延伸過程,學生通過自己的評,自己的說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同時通過交流還可以形成一個帶有濃厚人文主義色彩的氛圍。

總之本課程的全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一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意識。

  六、說教學設計

(一)氛圍渲染

上課一開始,以一首《找朋友》的歌曲切入課題,在學生的潛意識中率先埋下了泥土是我們的好朋友這顆種子;其次,在整堂課中貫穿了《泥娃娃》這首歌曲,在引導學生聽、唱、表演的基礎上挑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恰當的融入了音樂和舞蹈的成分,充分體現了藝術課這門課程的優勢所在。

(二)看一看、猜一猜:

在這一環節中,出示大量的泥塑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分析作品的特徵及製作方法,同時通過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的方法,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從而引出製作所有的泥塑作品都是從玩泥球、泥條、泥餅……開始的。揭開泥塑作品這層神祕的面紗,消除學生心目中“難”的概念,增強“我不但能做並且能做好”的自信心。

(三)找一找、試一試:

這個環節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尋找掌握搓、捏、團、壓等基本技法的重要階段。共分四層:

(1)尋找搓、捏、團、壓四種基本技法,讓學生在玩泥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制作時所用的手法,比比誰找的最多,使學生養成勤動腦、善思考的好習慣。

(2)賦予泥球、泥條、泥餅生命感,告訴學生他們不但本領大,而且還會變魔術,從而挑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爲後面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

(3)通過電腦,一邊向學生展示泥球的變換的全過程,一邊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增強其直觀性和感染力。

泥球——一串葡萄——太陽花——心形項鍊

(4)展示泥條的變換過程。

泥條——小房子——菸灰缸

引申:請學生聯想泥條還可以變換成什麼,培養其想像力。

(5)泥球、泥條這兩個好朋友的組合過程。

泥球、泥條——螃蟹——小鳥——蝴蝶——花朵

向學生進行愛護動植物的情感教育,並對學生進行祝福。本環節通過找技法——泥球變化——泥條變化——泥球泥條組合變化幾個階段的環環遞進式的教學,可充分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四)玩一玩、做一做:

這個環節注重的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實踐,讓學生在玩中做、做中玩,通過老師的引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自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拓展思路,使創作的內容既新穎又豐富多彩。

(五)評一評、說一說:

本環節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把問的權利和評的權利交還給學生,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最後,我還爲學生設計了一個“心靈手巧”紀念盤,按下學生的手印,留下學生學習的軌跡,用於記錄此刻最美好的情景。同時還引出了“泥來自於土地,它就像我們的母親,能孕育好多好多小生命,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這一具有強烈人文關懷的主題,使本課進一步昇華。

  《玩泥巴》美術說課稿2

  [說設計意圖]

泥巴來源於大自然中,它不僅經濟實惠,而且易於塑造,趣味性強,幼兒可任意的按自己的意願去創造,所以深受幼兒喜愛。爲此,我們結合民間的泥巴游戲設計了這一教育活動。

  [說活動目標]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膠泥的特性。

2、通過遊戲掌握摔泥、團泥、捏泥、壓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紅色膠泥若干,一處供幼兒玩耍的場地。

  [說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玩泥,體驗玩泥的樂趣。

1、教師隨意取泥放於手中,通過看、揉、捏,說出自己的感覺。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麼感覺?捏一捏,有什麼變化?

2、幼兒自由玩泥,鼓勵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間遊戲:摔泥巴

1、教師邊念兒歌邊摔泥巴,引起幼兒的興趣:“東窪裏,西窪裏,都來看我放啪哩!”教師將涅好的泥巴甩下,發出“啪!”的響聲。

2、師生共同遊戲,啓發幼兒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狀,用力快出手。

3、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才能讓泥巴發出響聲?發出響聲的泥巴,會在頂部出現一個大洞。打響的幼兒要再次說兒歌:“東胡同,西衚衕,都來給我補補丁。”其他幼兒要從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塊,捏扁把洞補上。如果泥巴未發出響聲,對方幼兒要從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兒兩人一組玩遊戲,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1)在未摔之前,檢查泥巴窩窩底部是否完整。

(2)一定要補住泥巴窩窩的破口。

5、師幼共同整理,收拾場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