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舌尖3的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3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舌尖3的觀後感

舌尖3的觀後感1

日前,《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透露,這套系列紀錄片的第三季正式啓動。《舌尖3》將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對中華美食文化進行展現……放在歷史和文化框架裏談飲食,拓寬了《舌尖》系列的視野,使其具有更厚重的內涵和歷史縱深感。有人說,看完《舌尖》之後,不但更加熱愛美食,還會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和祖國的文化。(5月28日解放日報)

我們期待《舌尖3》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關於美食文化的心靈震撼。美食,不僅凸顯出了各式各樣的區域飲食特色,而且將本土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和變遷淋漓極致地表現出來。我們常說,看一個地區的特色,就看它的美食,因爲美食裏我們領略到的是舌尖上的饕餮美味和濃郁的本土風俗文化。

只可惜,現在,許多本土美食的起源和其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已經悄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一些本土美食在製作工藝上甚至出現了“後繼無人”的窘境。在此情況下,本土美食做法被顛覆,全然失去了其原有的原生態韻味,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蘊更無從談起。

舌尖是品嚐美食的重要途徑,然而,我們更需要的是通過舌尖來感受、體會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化發展歷史,從而感受中華文化的深遠持久和博大精深。一個國家的美食能夠得到國外友人的認可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認同,一種文化融合,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美食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其促進了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而不同,相融互通”。

重塑美食文化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不能只靠《舌尖3》,它需要廣大中國人民能真正將美食文化發揚光大並傳承下來,讓孩子瞭解本土美食的特色、製作方法和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至關重要。地方政府應提供相關的資金和制度支持來促進本土美食的傳承與發展,要及時對本土美食的歷史文化淵源進行材料的歸納和保存,防止本土美食文化的流失;鼓勵學校開設地方性課程,將美食文化融合進去,讓孩子走進、瞭解本土飲食文化的發展淵源。

美食文化不能淹沒在歷史的發展大潮中,給予它展示魅力的平臺,讓它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大放異彩,展現自己的文化魅力。

舌尖3的觀後感2

開篇大氣又不失細膩的鏡頭,恰到好處的配樂,徐徐悠長的'男聲旁白,瞬間就讓人驚豔了。不得不說,《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實爲一部高質量的用心之作,雖然片中有明顯的模仿痕跡(諸如BBC紀錄片之類),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鐘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第一集講述的是“自然的饋贈”。從雲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縣的冬筍,廣西柳州的大頭甜筍,到雲南的諾鄧井鹽和諾鄧火腿,湖北的蓮藕,吉林查幹湖的捕魚祭祀,海南遠航的漁船……從獲取食材的角度切入,展現了人與自然最本真的關係,以及食材背後流淌出的濃濃的人情味和生活氣息。印象比較深的是湖北蓮藕那一段,一葉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霧中,船工執槳劃開水面,那畫面像極了一幅中國山水畫。採藕工們就在淡紫色的清晨中開始了艱辛勞動的一天。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採集蓮藕是這樣的不易,要挖開層層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傷及蓮藕,好一陣忙活纔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蓮藕,還是黑的!和我們在餐桌上看到的潔白如玉的蓮藕差太多了。吃着香煎藕合,蓮藕燉排骨的我們,怎知這蓮藕背後的故事?那句人人都會背的小學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今讀來怕是會有更多感觸了。

查幹湖那段兒也拍的很有意思。身着鮮豔服飾的祭祀人羣和巨大白色的結冰湖面形成強烈的視角反差,年過七十的魚把頭帶上毛氈帽子,往寒風裏一站,好一個東北漢子!人們在收穫自然饋贈的同時卻也謹記着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自然法則,用稀疏的魚網過濾掉小魚,並往湖裏撒下來年的魚苗。這是人類與自然的默契約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民,恪守自己的本分,取之有道,對大自然常懷一顆感恩敬畏之心。

第二集很多人反映說沒有第一集精彩,畢竟講述的是“主食的故事”,很多食物大家的餐桌上都已是司空見慣,不像第一集裏包羅了那麼多山珍海味。但我卻覺得正因爲講的是與我們最密切相關的主食,看來頗覺得親切溫馨。作爲一個江浙人,尤其是看到做年糕,做糉子,做青團的畫面時,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會摘下屋外桂花樹上的桂花,用糖醃在玻璃罐子裏,做桂花糕的時候放一些,滿屋子的桂花香~外婆做的糉子和青團至今還是我記憶中無上的美味。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故鄉的味道,無數人的故鄉的味道就彙集成了中國的味道,這也是片名的意義吧,借美食帶出國人的鄉愁,以及中國食文化裏所包含的東方智慧和普世價值。

片子也着意刻畫了食物是由雙手創造出來的這一概念,這在現今什麼都是流水線機器操作的時代讓人不由的心頭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歡那個陝西綏德縣做黃饃饃的老伯。他和老伴不辭辛苦的辛勤勞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表毫不起眼的黃饃饃,這樣的饃饃,不知道吃起來會不會特別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復一年的不辭勞苦的製作黃饃饃,賺錢當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們在揉麪團,做饃饃的時候,心底一定是踏實而快樂的,他們作爲中國8億農民中的一份子,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着與生俱來的割捨不斷的感情。

卸下美食節目的身段和姿態,放平視角,展現最尋常百姓家的人間美味,探尋五湖四海的各類食材,捕捉人與自然之間的細微情感。見微知著,溫暖人心。感謝主創團隊一年來的辛苦拍攝和後期製作,爲我們奉上了這樣一盤味蕾與心靈雙重享受的“饕餮大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