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語文上冊《字典公公家裏的爭吵》說課稿含反思

本文已影響 3.14W人 

  一、說教材

三年級語文上冊《字典公公家裏的爭吵》說課稿含反思

  1、教材分析

本課是新疆版小學漢語雙語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十一課課文一。這是一首節奏明快的兒童詩。極富想像的語言將各種標點符號擬人化,充分體現了兒童的趣味性。詩中描述了標點符號間的爭執與對話,使兒童瞭解了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同時也受到了教育:不要只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應該團結起來,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教學目標

A、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多音字“主角”的“角”還讀作“牆角”的“角”。

B、學習句型“沒……沒……”。

C、瞭解標點符號的用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D、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E、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二、說學生

三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這一特點在本班學生身上尤爲突出。學生們已能說出一段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三、說教法

  隨文自主識字法

識字教學是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並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在課件裏直觀的書寫演示和設計精巧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

  四、說學法

  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讀書時間,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

 五、說教學程序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入門的嚮導,是學習的動力之一,是智慧靈感的源泉。激發興趣是啓發思維,激活內因的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激趣導入”設計得好,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情緒高漲進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識,而且充分體現了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的教學理念。因此,本課我就採用了謎語激趣導入的方法,課前與學生玩一玩猜字謎遊戲,讓學生猜一猜“典”的字謎:有人不說話,肚裏學問多。有字不認識,就去請教它。然後,讓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典”字,導入課題《字典公公家裏的爭吵》。

  2、自主識字,初讀感知。

漢語教學識字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同時運用多種方法鞏固識字效果。字詞的學習要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來學習詞語,老師要善於結合教材創設各種語言環境。如在教學“嘲笑”這個詞語時,我創設了三種語言環境:小明上學又遲到了,老師批評了他,同學們嘲笑他說——;小明上課睡覺,老師叫他回答問題,他都沒聽見,同學們嘲笑他說——;足球比賽小明做守門員由於自己的失誤輸了比賽,同學們嘲笑他說——。我讓學生們在不同的語境中練習運用“嘲笑”說話,從而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做到學以致用。

 3、再讀課文,讀通讀順。

[!--]

朗讀是學習語言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對我們民語系的學生來說,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語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學生基本上掃清了生字詞的障礙,因此,再讀課文的時候,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要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朗讀方式,如,教師範讀、帶讀、學生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小老師領讀、師生分角色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在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並瞭解在集體中大家要團結起來,不要只強調個人的作用。

  4、角色扮演,加深體悟

三年級的學生表現欲都非常強,活潑好動,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特別是在課文的閱讀和理解方面,學生不容易進入狀態。角色扮演這種創設情境的方法非常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過對詩歌3-7小結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標點符號的作用,並懂得在集體中大家要團結起來的道理,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爲了突破重點,在前一個環節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角色扮演的環節,流程如下:

(1)請同學們快速讀詩歌第3—7小節,思考:哪些標點在爭吵時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教師板書:!?,、……。)

(2)他們又是怎樣爭吵的呢?老師把他們爭吵的過程做成了有趣的動畫片,想不想看看這個動畫片? 【課件播放無聲動畫片】

(3)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給無聲的動畫片配音,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這樣對學生說:哎,真糟糕,動畫片怎麼沒聲音啊!哦,想起來了,因爲這個動畫片是我前幾天匆匆忙忙趕出來的,竟忘了給爭吵的標點符號配音。這可怎麼辦?現在補又來不及了。怎麼辦?乾脆,待會兒讓我們來個現場配音,好不好,那我請哪些同學來當配音好呢?別急,我可不能隨便叫幾個同學來配音,要請就要請最好的。那今天我們就來個“配音大挑戰”,誰是最後的勝利者就請誰?有信心挑戰配音員嗎?

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了,但要配好音學生必須要經過反覆練習,我是這樣指導的:首先讓學生在3—7小節中找一找,用橫線劃出給這些標點配音時所要說的話(師板書:找)。其次,指導學生用恰當的語氣讀出這些標點的話,引導學生通過每小節的前兩句話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板書:想)。然後,指導學生給這些話加上適當的表情和動作(板書:動作表情)。再次,讓同學們選擇最想配音的標點,根據老師指導的方法自己讀一讀,練一練。最後,挑選7人試配音,邊播放動畫,邊讓學生配音。活動的整個過程,學生的興趣十分高昂。

通過配音角色扮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獲得情感體驗,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配音扮演的過程中,我還要求學生能記住詩歌的內容,並能理解其意思,完整的演藝出文中的意思。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其閱讀的興趣,並能集中其注意力;同時加深他們對課文的記憶;而且學生在配音扮演的過程中很投入,又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通過這種學習方法,我發現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果非常好,教學質量也大大加強。我相信這樣下去,一定能提高我們的漢語教學質量。

  5、拓展延伸,仿寫詩歌

讀是語言內化的過程,寫是語言外化過程。讀寫結合是漢語教學的重要方法。漢語寫作對於民語系的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難點,我在教學中嘗試運用仿寫的方法來突破這一難點。讀課文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被精彩的篇章或片斷感動了,於是照着原文的樣子寫一寫,這是仿寫。它的特點是容易上手,學生循着原作者的思路、寫法完成自己的習作,從而降低了寫的難度。在本課教學的最後,我設計了仿寫,請學生選擇除詩歌中的六種標點符號以外的一種標點符號學着3—7小節的寫法也來寫一寫。

  6、課後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歌。

(2)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漢語中的標點符號和母語中的標點符號有什麼不同。

  7、課後反思

反思1:識字教學是漢語學習的重點,我們要擺脫以往那種簡單、枯燥、機械的識字模式,採用遊戲識字,趣味識字等方式,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反思2:漢語學習重在朗讀,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還要採用多種朗讀方法培養學生朗讀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

反思3:漢語課堂教學其實就是教師善於利用各種手段爲學生創設語言學習情境的過程。分角色扮演就是一種很好的情境創設的方法,我們要運用好這種方法,而不僅僅是爲了表演給別人看,要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獲得語言學習的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