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八年級語文上《天上的街市》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1.49W人 

咋一看,本課是進行“多層聯想”的寫作訓練,其實是一次“以語文知識爲中心”的綜合性閱讀教學活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上《天上的街市》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八年級語文上《天上的街市》教案設計

  【《天上的街市》教案設計】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是2013年11月2日,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上課,但老師要把時間的指針倒撥回1921年,當時的社會是非常黑暗的,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郭沫若此時正在日本留學,在一個夜晚,詩人來到海邊,仰望美麗的星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於是他以《天上的街市》爲題將這種理想寫了下來。

這節課,讓我們面對燦爛星空,隨同詩人走進充滿浪漫色彩的現代詩——《天上的街市》(生讀課題)

  二、 範讀引領 整體感知。

配樂 視頻朗誦

同學們聽老師朗誦詩歌,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內容描述下來嗎?

出示全文

指名回答

  三、 品味語言,感悟意境。

這首詩雖然語句通俗易懂,但是我們深入進去,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和揣摩.

1. 現在請同學們用心讀第一小節。

2. 誰來說一說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能不能讀一讀

3. 那麼作者是怎樣把景物描寫的這麼美呢?再讀第一小節。

1、 自由讀第一小節,想一想: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

作者把地上的街燈比作天上的明星,又把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燈,這種修辭方法叫互喻。

3、“街燈”和“明星”兩個不同的事物有什麼共同點?

無數 明亮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過程叫聯想。

舉出幾個聯想的事例

(1) 我們看到雨後的彩虹、、、、、、

(2) 我們見到慈祥的老師、、、、、、

(3) “秋風”吹來我們會想到、、、、、

這些修辭方法和寫作方法,我們以後都可以很好的運用到習作之中。

4、“街燈”和“明星”是兩個靜的事物,讀到現在你覺得在詩人筆下它們還是靜止的嗎?詩人是怎樣賦予他們動感的呢?(藉助動詞),你能找到第一小節中表示動作的詞語嗎?

5、夜幕降臨,街燈異彩紛呈,而此時,夜空中的星星也現出了美麗的容顏,我們再來讀一下這小節,讀出你看到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時的心情。

6、現在讓我們追隨着詩人的想象來到天上的街市。

自由讀2、3、4小節。

說一說:詩人在天上的街市都看到了什麼?

陳列着珍奇的物品

自由自在生活的牛郎、織女。

7、指名讀第二小節,從這一小節中,你感覺天上的街市怎麼樣?

美麗 、富庶

哪些詞語寫出了天上街市的美麗、富庶?

美麗的街市 陳列的一些物品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們知道作者生活中的街市是怎樣的嗎?

這首詩寫於1921年,國內正是軍閥混戰時期,街上隨時都有大批軍隊和傷兵經過,很少有人在街上閒遊。由於戰爭不斷,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難以維持溫飽。

蕭條 貧窮

生活在戰爭、貧窮中的人們,多麼希望能過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呀!

誰能試着讀一讀,讓我們感受一下詩人此刻的心情。

8、詩人不僅想到了街市陳列的珍奇物品,而且還想到了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再讀3、4小節。

根據提綱,回答下列問題:

(1)看一看:作者理想中的牛郎、織女過着怎樣的生活?

騎着牛兒來往 提着燈籠在天街閒遊

(2)說一說: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神話故事中,牛郎、織女被分隔在天河兩岸,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才能相見一次。

(3)爲什麼把牛郎、織女的天上生活寫得如此美好?作者要表達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因爲天上的街市是那樣繁華、富庶,天上的生活當然是無比美好、幸福的。

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對這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9、文中有一個詞語出現了多次,你能找到它嗎?還有一個非常相近的詞語,誰來說一說?

再次讀2、3、4 小節想一想:這些詞語能表明什麼?同桌討論.

這是絕對肯定的語氣,表明了作者堅信理想世界是一定存在的,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誰能讀一讀2、3、4小節,注意讀出這種肯定的語氣。

10、作者爲什麼把想象中的生活寫得這麼美好,爲什麼不寫現實生活中的美好呢?

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

在現實中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希望在想象中得到滿足。

《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餓中,她第一次擦燃火柴,想到了、、、

想象就是在原有知識、信息的基礎上重新創造出一個新形象。

  四、 美讀詩歌 積累語言

當年詩人想象的美好世界已經實現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詩歌之中,我們齊讀《天上的街市》

  五、激情總結 推薦閱讀

愉快的四十分鐘,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詩情畫意。同學們,讓詩歌在我們的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與純淨。讓我們盡情的熱愛詩歌吧!

我們今天學習了運用想象和聯想的方法寫詩歌,課後請同學們運用所學也來試一試,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來寫,可是是完整的一首詩歌,也可以是一小節。

我相信你們個個都是詩人,期待欣賞你們的作品

在臨別之際,老師還想送給大家一首詩歌;《再別康橋》

  【教學總結】

第一次講詩歌,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爲我認爲詩歌是難的,自己駕馭不了詩歌。接到這個題目是在11月23日下午了,一個周的雕琢,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思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我在疑惑中反覆着,總感覺有些走不出迷津!比如:圍繞着目標引領主題的要求,我確立了目標,但是,在落實時,我發現“體會本文寫作手法”在落實時用時很短,大約兩分鐘就結束了。因爲我們在前面學過聯想,所以我僅僅給學生出示了定義,又結合課堂中曲勇凱講出來的聯想,強調了各自的特點,便過去了。不像以前,自己一下子就能將思路清楚地裸備出來。講了兩遍不同的教案,總感覺那不是自己的思路。有些說不出的難受難以排解!

我要重點突出課題研究中語文課堂朗讀指導,所以抓住自由讀,讀準字音,積累詞語、聽讀注意讀準節奏、品讀時注重富有表現力的詞語要重讀、結合背景明確作者情感後再讀體會。與第三節課再次修改,第四節課講課。

講完了《天上的街市》,自我感覺引導時沒有廢話,引導的還可以,但也有不足,總覺得在引導生讀“定然”時,學生讀的還不夠,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朗讀詩歌的效果。

不足:自己講本課前已經講了兩遍,但這三次教案次次不同,自己有些緊張,所以在講課時總是想低頭看看教案,下句話是什麼?事實上,對於思路,我是很熟練的,但是對於過渡語,我是需要特意記住的,所以發現自己在課堂過渡語環節是需要加強的

在第三次備課中,我總感覺有一個問題困擾着:聯想與想象的出示位置不同對落實一堂課的目標有何不同?我認爲都是落實課堂目標,首先引導生體會本課寫作手法是可以的,這樣直接讓學生在課文開端就清晰掌握了本課重點。聽完趙老師的點評,我馬上明白了:原來文章的寫法出示位置不同,是因爲老師要巧妙地結合實例解決知識點,而不是用直白的問題將生硬、抽象的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要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文本理解,更明確些說就是要尊重學情。

在這次備課中發現自己有一個很大的進步了。因爲我總還是認爲每個環節要明確,比如:整體感知結束後,下一個環節要品讀賞析。而在語文這個學科中,整體感知和品讀賞析是可以自然聯繫在一起的。不必僵化爲兩個環節。

另外,上下環節的過渡不夠好。每個環節中,我的課堂過渡語只是用的陳敘句,但在聽課中,卻並沒有給趙老師留下深刻印象。在趙老師點評時,我剛開始有些疑惑,我備課時精心準備了過渡語,在講課時也都表達出來了,怎麼會沒有過渡?聽完趙老師的點評,又得一招:過渡語可以用設問句,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有思考緩衝的時間。這是陳述句所沒有的優勢。整天給學生講設問句的作用,在教學設計中,自己卻沒有巧妙地運用其中。真是有種“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的感覺!環節處理拖沓,時間安排不夠理想,應將《靜夜》在課堂處理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