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深山區風情錄散文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深山區風情錄

深山區風情錄散文

王重明

這裏所說的深山區是指秦嶺南坡,屬我們商洛市轄區內的中山和高山地區,以西部、北部分佈範圍較廣。深山區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昔日交通閉塞,貧窮落後。深山區的溝溝岔岔,居住着本地人,也散居着從湖廣、江浙遷來的“下湖人”、客家人,他們在長期的相處過程中,經過碰撞,交融,滲透,形成了既有秦楚文化粗獷有趣,又有南北交融純樸憨厚的繁雜的風俗習慣,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裏,隨着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不斷洗禮,雖經刪繁,揚棄,取捨,但由於偏居一隅,所以直到現、近代,仍然保留和沿襲着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下面分若干小題,加以記述。

服飾穿戴

清時各地服飾基本相同,差異不大。男人多是長袍短褂,頭戴着頂部有一小園疙瘩的西瓜皮帽子(商州、洛南人稱其爲帽襯子),女人多是上穿大襟衫,下穿褲裙,頭上喜戴頭巾或用布纏繞。有的還在衣邊上繡着花。衣服大都是自織的土布手工縫製的。柞水縣早先興桑養蠶,絲綢較多,所以,穿絲綢者也不少。民國時期,前期基本還是清式服裝,後期清式服裝在清朝遺老們身上還可以看到,但大多數人都改穿短裝,男人上身多穿小領對襟衫(褂),婦女仍爲大襟衫,穿裙子的少了。男人下裝皆爲大腰寬腳褲。家庭比較貧苦的鄉民,常把春秋穿的夾衣,到冬季給裏邊夾上棉花改做棉衣穿。民國時期小腳婦女比較多,這些人都把褲腳用帶子綁起來。男女習慣頭包毛巾或棉布,但戴綿帽和有沿單帽的人卻多了起來。解放後,土布越來越被大工業生產的布所代替,機制服飾也日益增多,人們的服飾也隨着慢慢的起變化,用平布、咔嘰、華達呢、燈芯絨以及各色花布,製作的中山服、紅衛服、女式大翻領、小翻領,布拉吉,大人小孩穿的人越來越多。但一些老年婦女穿大襟衫者仍然不少。山裏人的着裝,總的來看是花色少,款式單一,穿得陳舊破爛,四季裝不缺的人是少數,這種狀況在改革開放以前一直延續的。深山區的人,過去腳上穿的鞋大多是剪子口、方口、圓口鞋,但穿布鞋的人,以商州、洛南、丹鳳多見,鎮柞及山陽一些地方,多穿草鞋、麻鞋,到了冬天,天氣寒冷,沒有襪子穿,便給鞋內塞包穀殼及棕片來禦寒,也有扯兩塊布作腳布子包腳的。後來黃膠底鞋進入山中,穿的人很多。深山人習慣包頭巾,繫腰帶,纏纏子,這在不少人當中一直延續着。老年人喜拿旱菸袋,當年火柴奇缺,所以每個旱菸袋上都綁上一個打火用的火鐮子,有的人煙袋杆很長,走路時當柺杖用。早先山裏的婦女頭上大都挽着卷(髮結)載着髮簪和銀質的泡泡針,筆者七十年代在山陽縣就曾看到一位年輕婦女,上身穿着新布衣服,呈現三點水式(一件比一件稍長一些)衣邊繡着花,腳上穿着繡花鞋,手腕戴着銀鐲子,頭上挽着卷,扎着銀簪子,卷的周圍插滿了泡泡針,這個人在街道上走着,人們都好奇的看着,尤其是一羣孩子,跟在其屁股後面,嘰嘰咋咋的看熱鬧。這是一個典型的深山人的裝束,但在當時並不多見。

飲食飯菜

深山區主產玉米、洋芋及各種雜糧,小麥、水稻較少,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飯食以洋芋糊湯爲主,有兩句民謠這樣說道“洋芋糊湯疙瘩火,除過神仙就數我”。這裏的人對經常吃洋芋糊湯還是滿意的。糊湯也變着花樣吃,如豆子糊湯(內煮小豆、黃豆)、酸菜糊湯、還有把臘肉煮到糊湯鍋裏吃的。他們把玉米加工成小糝子做糊湯,加工成大糝子做乾飯。麥面做的蒸饃、烙饃、麪條也吃,但不很普遍。商州、洛南人,把麥面和玉米或黃豆麪參合在一起稱之爲雜麪,做麪條吃。山區雜糧多,有穀子、高粱、蕎麥等,日常也吃,但在生活中不是主糧。洋芋餈粑是粗糧 細作,也是深山區的特色食品。這裏也是一日三餐,早飯多是九至十時,午飯多是下午二時到三時,晚飯就到天黑以後了。如果勞作在高山上,距家遠,那天麻麻亮就吃飯,中午飯由家裏送,或帶點乾糧吃。

深山人愛吃包谷花,經常炒着吃,筆者在一個地方住隊時,房主就多次端來包谷花讓我吃。在那外出使用糧票吃飯的年代,他們沒有糧票,較短時間出門時,就帶些包谷花路上當乾糧吃。

深山人愛吃肉,過去一家一戶養豬,都爲了自己吃,這裏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養豬爲過年”所以過年時戶戶都殺一頭豬,吃不完,就割成肉吊吊子,經過薰醃製成臘肉,掛起來平時吃。這裏人大都會制豆豉,豆豉炒臘肉吃起來別有風味。

深山的男女都愛喝酒,酒大都是用玉米、高粱、洋姜、柿子、薯類等自己釀製而成的,招待客人一般都有酒喝,待客必敬酒,把客人灌醉,大家都高興。請客設宴,有四盤四碗八大件,四葷四素八小碟的,有十三花,十五觀燈席的,各地名堂各有千秋,但有一點相同,那就是都很豐盛。這裏把商州十三花的菜譜記述一下,即一雞,二紅肉,三鴨肉,四豬頭肉,五豬腸子,六白肉,七水白(豬肚子和豆皮子合成),八小炒,九黃花木耳,另有四道涼菜,共十三道菜。山裏人平常吃菜大多是種啥吃啥,除洋芋外還種豆角、白菜、紅白蘿蔔,所以平時的菜也就吃這些東西,另外在冬春酸菜、醃菜也是主菜而且很普遍。

筆者曾在深山裏一個地方搞過三秋工作,住了一個月時間,在羣衆家裏吃派飯,遇到吃麪條不調鹽,醋、醬油,而是炒幾個菜放在桌子上,用菜就着麪條吃,這是這裏特有的習慣。

在深山區特別是鎮安、柞水一些地方,家裏來了客人,他們倒茶水時,將杯子倒得滿流滿流的,你怕水流了出去,趕忙喝上幾口,喝後,主人又來給你倒得滿滿的,你又喝,他們又倒,一會兒就叫水把你喝飽了。這是當地人待客的習慣,你要是不喝了,他們倒水時你用手將杯子一捂,人家就不倒了。

住房狀況

當年深山裏的住房家勢好的多是瓦房,次爲石板房,貧苦農民多住草房,高山上特別困難的住着茅庵草舍,或是合掌棚子(人字形草棚)也叫庵子。深山裏流傳着:“茅庵草舍石板房,樹枝山竹當圍牆。雨天室內無干處,晴天處處透陽光”的順口溜,是對山裏人住房的寫照。山區人蓋房取向多是,依山傍水,座南向北,面向大路,門喜南開。蓋房有擱木和立木之分,擱木是先打好四面牆壁,然後再把木架放上去,立木房先做好木架立起來,再用板打牆或用土胚貼牆把木架四周的柱子包起來,農民普遍認爲立木房最好。一般都以三間或四間爲模式。客家人蓋房多是方形椽,明撒瓦,本地人多是圓木椽,釘棧板座泥再苫瓦,壓高脊。房子蓋好後,兩頭作臥室,中間爲廳堂。窗子多開在前沿牆上,後沿牆和山牆安窗子者很少。過去老百姓蓋房子受經濟條件限制,蓋得房子普遍質量不高,大多是不嚴實,四處透風,到了冬季屋子裏和外邊一樣冷。老百姓過去多愛睡炕,商州、洛南人在臥室內盤一連鍋炕,既是睡覺的地方,又是做飯的地方。客家人不論是睡炕睡牀,都是鍋竈單設。本地人一般在廳堂靠後牆放一大板櫃,櫃上放着神龕,供奉着財神、祖先和竈君。客家人在廳堂牆上安置一塊橫板,名曰神龕,貼上“天地尊親師神位”供奉跪拜。農家屋子,因木質窗戶小,而且用紙糊着,屋子裏的光線,一般都比較昏暗。

由於交通不便,過去山裏人蓋房子實在不容易,蓋房用的轉瓦、石料、木椽、板子、砂石等,全靠人工肩挑或背馱運到工地的,可費神啦。俗話說,蓋一座房子,把腰弦都要掙斷哩!這話不假。

深山人過去住房比較緊張,一家幾代人擠在小小的兩三間房子內的大有人在。筆者在改革開放初期,曾去商州深山區的硯池河、上官房鄉,做社會調查,瞭解民情,發現不少戶,住房困難,有的房子少,住不開,有的住着危房,有的借房住,個別戶還住着草菴子。問他們爲什麼不蓋房,回答是,家庭經濟困難,扎蓋得起呀!

出行狀況

“山窮石亂水湍湍,道路崎嶇步履艱”。深山區山高坡陡,溝谷縱橫,人煙稀少,居住分散,過去不通公路,不通電,沒有任何的先進出行工具,人們整天步行在坎坷不平,彎彎曲曲的崎嶇山路上。交通閉塞,貧窮落後,深山人們過着和外界幾乎隔絕的日子。山外的世事他們知道的很少很少。筆者聽說過這樣一件事,解放初期,當地已經解放好幾年了,但一些深山人還不知道已經解放了,鄉長去調查民情,他們稱鄉長爲保長,弄得大家莫名其妙。交通閉塞給羣衆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和困難。外出全靠步行,運送東西全靠肩挑背馱。山裏生產的土特產品運不出去,羣衆需要的生產生活日用品運不進來。就拿食鹽來說天天要用,人人要吃,然而在過去,常常是沒有東西賣,一些人長期吃不上鹽,出現了粗脖子,癭瓜瓜地方病。學難辦,小孩子上不了學,文盲狀況形成惡性循環。蓋房難,蓋房費事,費時,費神。看病難,有了病人不是背,就是擡,往往因爲路上耽過,誤了事。農業生產上,先進的科管技術,優良品種,進不來,因循守舊,耕作粗放,老品種,產量低。後來雖然有了公路,但等級低,路況差,常常是晴通雨阻,事故多發,就拿去西安來說,半天的路程,往往走一天,朝發夕至是常情。這裏流傳着這樣的話,一河兩岸住,說話能聽見,相逢走半天,上山碰鼻子,下坡蹾尻子,背馱運東西,汗水溼衣衫。一步踏不穩,滾坡遭大難。生動的`說明路難走的情景。。筆者1963年第一次去鎮柞深山裏,從商州坐車,路上走四五個小時,才能到達縣城,到下面,完全是徒步走去的。窄峽的小路多在河畔和半山坡上,所以每天不是上坡,便是下河。出行真是太難了。

婚姻習俗

建國前,深山區基本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買賣婚姻制度。這種婚姻制度,在歲月的長河中,形成了撮合(說媒)、相親、看家、上門、訂親、送禮、擇吉日迎娶、拜堂、入洞房、宴待賓朋、喝湯、遨食等禮儀程序。這些東西,在社會變遷的洗禮中,有的簡化了,有的被去除,絕大部分還被保留着,沿襲着,表現在各地大同小異。

先說訂親。這一過程都必須走,有的男方送肉、點心、茶、酒四色禮,女方回四色禮:頭髮、柏樹葉(長生不老)白米(白頭偕老)茶葉(四季常青);有的男方備臘肉一吊,用紅紙包上,茶酒兩壺,繫上紅繩,名曰壺酒禮。去女方定親。一般是男方由煤人陪同到女方去商量定親之事,談妥,男方設宴,女方出席,親朋參加,概不受禮,宴罷,說明情況,男女雙方婚事即定。有些地方訂婚之日改口,即小輩對長輩的稱謂就改變了。

再說結婚。男方吉日定好後,由媒人通知女方。男方送彩禮,送多少根據經濟狀況,男方與女方協商而定。女方定陪嫁,一般是箱子、櫃、條桌、方杌子、臉盆、臉盆架、被褥等,有關事宜一併談妥。迎親之日新郎披紅掛綵,新娘身着紅裝,搽胭抹粉,騎馬坐轎。男方迎親隊伍到達女方,新郎拜過丈人,坐席吃飯後,新娘子被同輩兄弟背入轎中,新郎上馬,擡嫁妝的準備停當,放過鞭炮,便浩浩蕩蕩往回走。男方家裏人看到轎子快到門口時,放鞭炮,然後轎子停下來,此時有的地方,拉媳子的人端上剛作的白火石水,繞着轎子正轉三圈,反轉三圈,之後才扶新娘下轎;有些地方兩對童男,領上新郎繞花轎三圈,新郎和迎親人分別在轎前轎後作揖三次,再由兩牽娘扶新娘下轎;有些地方,新娘子在門外等到天黑,才準進門拜堂。拜過堂後入洞房也很有講究。有的地方新郎新娘搶着往洞房走,因爲誰先進洞房坐在大牀外沿誰就當掌櫃子;有的男左女右坐好,吃“和氣飯”,飲交杯酒;有的地方新娘子入洞房後坐在炕上,面前放一個鬥,鬥上放着織布用的繩,還有鏡和油燈,她要面對青燈盤腿坐三天。接下來就是開席待客。大多數地方都是中午待客,有些地方是晚上待客,個別地方待客時,讓新娘子坐上席。晚上鬧洞房,有些地方鬧洞房要鬧三天。

第二天孃家人擔着禮品前來看姑娘,坐席吃飯叫喝湯。第三天孃家人來接姑娘回孃家,只能住三天,名曰遨食,俗話說,兩頭住停(日子相同),永不受窮。到此,婚慶過程全部結束。

喪葬習俗

喪葬習俗包括墓穴、棺木、壽衣、孝服、治喪等內容。墓穴,一般生前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選地方就建好了。棺木首選柏木,次爲松木,最常見的是十大塊、十二元、十六綹棺材。富人多用好的,窮人用普通的,可憐人訂個木匣子甚至蘆蓆裹屍就下葬了。壽衣,富人穿五大件(內衣、外衣、錦衣、棉衣、長袍)鋪氈蓋被,一般戶穿三件,窮人穿一件。孝服是孝子穿戴的,一般在製作壽衣時就一起製作好了。下面着重記述治喪過程。

死者(老人) 彌留之際,兒女環伺左右,氣絕後齊跪大哭,然後整容穿衣,燒倒頭紙有的地方叫落氣紙,有的還喝倒頭湯,門外送馬牌子,燒紙馬。大門外貼火紙,掛紙吧子,以示居喪。接下來就是下榻停屍,安置於堂屋正廳,有前後停的,也有左右停的,停好後,在屍體前掛一蘆蓆或白紗遮掩起來,蘆蓆兩邊,貼上長紙條,一邊寫上出生年月日,一邊寫上逝世年月日,其前放桌子,兩邊置立紙製童男女,桌上獻上倒頭湯,中間擺放香爐,兩邊點上蠟燭,堂後點上一盞燈。兒女披麻戴孝,坐在靈前草鋪上守喪。

出門牌,寫訃告報喪。門牌訃告一出,親朋好友鄰里便前來弔唁。弔孝少則三天,多則七天。前來弔唁的人,帶着香蠟紙、吊幛輓聯、花圈紙紮、糧食錢物等表哀悼和慰問之情。並在靈前上香,或跪拜或鞠躬,行禮時,兒女們也要還禮。有些地方如鎮柞的客家人,不哭泣,而是唱孝歌。弔唁期間要做好下葬時的各項準備工作。

入殮。即遺體進棺。有死後三日入殮的,也有下葬前一日入殮的。入殮時死者的舅家人、重孝子必須在場,一般由陰陽先生主持。送屍進棺,放好後,用灰包將屍體夯實,放上各種香料,錢幣等,蓋上小被子,完畢,舅嫁人和孝子們向遺體告別,釘緊棺蓋,墊高升起,意在超度。此時舅家人將兒女長孝改爲短頭孝,名曰收孝,有些地方是下葬完畢才收孝。此外還有寫銘旌,砍柳木棍,準備草繩都是下葬前要做的工作。

下葬。吉日吉時下葬。下葬前日,先由兒媳婦去掃墓,埋下酵子碗,意在日後發家。晚上舉行隆重的祭奠活動。吉日晨吃過飯即出殯。準備停當,長子摔孝子盆,放鞭炮,起柩,有八擡的,有十六擡的,還有三十二擡的,一路吹嗩吶,放鞭炮,浩浩蕩蕩向墓地進發。到了墳地,送屍進墓穴,接着陰陽先生撒五穀鬥,唱吉利話後安葬封墓。喪葬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七日祭,百日祭,三週年祭,過了三年,喪事全了。

過年習俗

深山人過年,從當年臘月初籌備,到來年過了正月十五纔算結束。臘月爲籌備階段,期間還要過“五豆”、“臘八”、“二十三”三個小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纔算過年階段。

臘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用五種糧食煮成粥食之,稱爲吃五豆。諺語云:“過了五豆,糊里糊塗”。意思是忙了一年,“五豆”過後,啥事都不要考慮了,一門心思籌備過年吧!從農曆節氣上說,白天已漸漸長了,所以俗語說“過了五豆,長一斧頭”。

臘月初八爲臘八。此日早飯以大米或其他米豆和豆腐塊、蘿蔔、大肉等混合煮成粥,俗稱“臘八粥”食之。人常說“過了臘八,見啥買啥”意思是開始置辦年貨了,也有“臘八是老日子,結婚是好日子”的說法,所以,這一天,結婚辦喜事的人很多。有些地方還有將“臘八粥’ 喂到果樹上,並唸叨着“樹娃樹娃吃臘八,來年結的鼓瓜瓜”。還有“砍一鐮,結的繁,砍一斧,壓壞股’ 的俚語。

臘月二十三,羣衆稱爲過小年,也是竈王爺昇天回孃家的日子。爲了歡送竈王爺,家家都要烙糖餅,蒸黏面饃,蒸黏糕,作爲祭品,晚上在竈王爺像前擺上供品,全家人一起上香、燒表、磕頭,然後將紙神像撕下燒掉,神即昇天了。燒神像時在心裏祈禱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望竈神多說好話,多帶糧食回來,安度衆生。人常說“過了二十三,過年還有七八天”,過年的準備工作進入最忙碌的階段。年前還有以下幾件事必須做。

一是掃棲灰。將屋子裏到處打掃一遍,將門窗傢俱要抹洗的乾乾淨淨,髒了的牆壁要刷新,窗子紙也要更換。

二是做豆腐。,或一家做一座,或幾家聯合做一座。

三是蒸饃。蒸饃是過好年的大事情,一般蒸三種饃。一是獻祭。是敬神,敬祖先用的。二是蒸麥面饃,有實心的,有包上豆沙的,還有包上肉或菜餡的(包子)。三是蒸包穀面饃和豆渣饃。豆渣饃是用包穀面,小豆、黏小米和豆渣攪在一起蒸成的。

四是熬蘿蔔菜,一家熬一大盆。與此同時還要煮肉。

五是上油鍋。用清油炸豆腐葉、油糕、各種丸子、粿子、紅薯疙瘩、麪疙瘩等。同時燒肉,給肉上色。

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各家各戶都要把屋裏打掃乾淨,貼上對聯、中堂、財神、祖先、竈火爺、門神、年畫等,堂屋門前和大門前掛上燈籠。大約到下午四五點鐘,全家人到齊,吃團圓飯,也稱全年。飯前先敬神靈,後敬祖先,擺上獻祭,點蠟燭,上香燒表,放鞭炮,祈求神靈和祖先保佑。然後一家人圍坐進餐,各種疏菜,七碟子八碗,擺滿一桌,團圓飯正式開始。先由長輩講幾句吉利話,再由小輩向長輩敬酒,禮畢,大家吃菜飲酒,迎接新年到來。

三十晚上守歲,也叫敖年。入夜先敬神靈祖先,再燒柏朵(柏樹枝條)。燒柏朵意在驅趕一切凶煞怪獸,平平安安過好年。當晚,家境好的人家,生一盆木炭火,家境一般的戶或在炕洞前架起疙瘩火,或在熱炕頭上,一家人圍坐一起,喝茶吃點心糖果,聊天騙閒傳,坐等12點到來。新舊年交接之際,放鞭炮,辭舊迎新。還要吃隔年飯。好敬神的人,這時要上香跪拜,迎接竈神從天上歸來。然後等到天亮,到附近神廟裏搶上頭爐香。

深山裏,不少居民從湖廣江浙遷來,他們還保留着自己的年俗,過年時每戶都殺一頭豬,吃不完便醃製成臘肉,掛起來平時吃。他們把臘月24叫過小年,這天下午到祖墳上祭祖,然後成年人裝成揹人姿勢,意爲背老祖先回家過年。揹回後,設香案跪拜上香燒紙,然後全家吃小年團圓飯。他們的年夜飯,常常在半夜才吃。原因是做生意的人年三十才返回家。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開始,早晨起來,洗漱後,不論大人小孩,都穿戴整齊好看。不管窮富早飯都吃餃子。飯後晚輩給長輩拜年磕頭,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初一這天,除過做飯,其他活都不幹,初一不罵人打架,不說髒話,痛痛快快的玩耍。初一的晚飯主食以米飯、蒸饃爲主,菜餚豐盛,以雜會菜最爲常見,也受人們的歡迎。商州北鄉,初一晚飯,除吃蒸饃外,大多數農家都吃豆甜飯或糝子稀飯。

正月初二開始拜年。親朋好友,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禮品一般講究四樣,稱爲“四色禮”,寓意四季平安。拜年的規矩一般是女婿拜丈人,外甥拜舅家,晚輩拜長輩,親朋好友相互拜年。客人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接待,除給拜年的小孩子壓歲錢外,還要擺酒席,賓主互相祝賀,開懷暢飲,氣氛熱烈。拜年活動,一般延續到正月十五,方纔結束。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意是年已過完。這天上午飯家家都吃餃子,也有吃煮饃,吃餛飩的。這一天各家將過年間積累的垃圾打掃乾淨,拿到路邊倒掉,稱之爲“倒惡煞”,意思是將髒東西倒掉,帶來好運。

禁忌種種

禁忌緣迷信禍福而產生,迷信愈深,禁忌愈多。隨着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禁忌減少,呈現出時隱時現,“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狀態,據不完全的瞭解,禁忌仍有數十種之多。

1,大年初一不罵人,不打人,不說髒話,不到別人家串門子,除了做飯,啥活也不幹。

2,大年初一吃餃子,餃子破了不能說“破”,要說“掙了”。

3,小娃起名字,忌與直系親屬同字同音,負則就是冒犯上輩。

4,忌正月、臘月搬家,俗話說“正臘月搬家,一年到頭都不發。”

5,長輩過世忌說“死了”各地都改說“老了”。

6,家中有長輩去世,重孝子孝服在身,不能進鄰家的門。

7,孕婦忌對兔笑,忌吃兔肉,以免胎兒變成豁豁嘴。

8,農家忌出嫁姑娘兩口子在孃家同牀過夜。

9,月婆子沒出月,不能到別人家串門子。誤進人家門者,要給人家掛紅布,名曰:“搭紅”。

10,女人衣服不能蓋在男人身上,蓋上了有損男人的運道。

11,吃梨時,忌分着吃,避免說“分離”二字。

12,罵人不揭短,大人不打臉,揭短傷心肝。

13,吃飯時忌說髒話,特別忌說大糞,屎、尿之類的話,以免噁心人。

14,忌蘿蔔、柿子一塊兒吃,俗語說“吃蘿蔔,吃柿子,上下河裏立箸子”。

15,看病人,忌晚上去,忌拿掛麪和梨,怕的是病人忌諱晚愈和離世。

16,出門赴宴,忌自坐上席或首席,否則人家會恥笑你不懂禮貌。

17,吃飯忌吧嗒嘴,不然人家會說你像豬吃食一個樣,遭人譏笑。

18,出門問路問事,不能白搭話,要有禮貌,更不能粗聲粗氣的和人家講話。

19,公公忌進兒媳房,以免引起閒言碎語。

20,有舅父之人,正月忌剃光頭,傳說是,正月剃光頭,上死舅父。

語言稱謂

深山人說兩種話,一是本地人說本地話,與關中話相似,但不像關中話那麼生硬,吐字較快,咬音較輕,韻尾較婉轉。本地話從南向北,從西向東表現出秦音越來越重的趨勢。二是客家話也稱下湖話,吐字較快,語言柔和,咋聽如歌,但有些地方由於長期以來,交通閉塞,世代偏守一隅,故仍保持着許多古音,如把“柴”讀作“扎”,將“錢”讀作“煎”,將“麥”讀作“麻”,把“鹽”讀作“年”,把睡覺叫困醒,把吃飯叫卡飯、起飯,把窗戶叫壁眼,把石磨子叫檯盤,把借錢稱作編券,把傍晚叫打麻影子,把祝竹唸作周,把冬東唸作登,把啥時候叫作幾沒早,把那一個叫拉一個,如此等等,十分晦澀難懂,有些詞語,表達着古老的思想和生活。客家人到一起說起客家話,別人很難聽懂他們說的是什麼。尤其是從廣東、湖南來的客家人,說起客家話,那就更難懂了。

從稱謂上看,客家人和本地人也有很大的差別。如客家人把祖父稱謂爹、公,把父親稱作大老漢,把母親稱作里老漢,也稱娘、姨、牙。把外祖父稱作嘎公,把外祖母稱作嘎婆。把叔父叫爸爸和達,把岳父叫丈老,把岳母稱作外母娘,把女婿叫姑爺、門婿,把大哥叫瓢把子,把姐姐叫“阿哉”,把妻兄弟稱舅老倌。他們還常在稱呼前加一個阿字,如阿哥、阿妹等表示親切之意。

幾件趣事

深山區裏,八十年代以前,農民冬季外出,渾身上下,常常發出三種響聲:第一響是,農民腳穿草鞋,進入冬天爲禦寒,在草鞋中墊上玉米殼,走起路來,唰啦!唰啦的響着。山區農民,因交通不便,加之家庭貧窮,購買火柴都很困難。所以農民常用鐵製的“火廉”和白火石相撞取火。吸菸的農民,外出時總是屁骨上別一個旱菸袋,菸袋杆杆上綁一個“火廉”,一走路,隨着屁骨的扭動,火廉打得煙桿杆叮咣,叮咣的發響,這就是第二響。第三響是什麼?在大山區過去農民的主產糧食就是玉米,出遠門時因無糧票,錢也比較困難,便炒些玉米花當作乾糧,用一個小布袋袋裝着,帶在身邊,一邊走路,一邊吃着,嘴裏咬得咔崩,咔崩發響,這就是第三響。 你只要聽到這三響就知道定是秦嶺山區的農民來了,這個判斷是不會錯的。

1963年春季我去白果公社,正是春耕大忙時節,社員們正忙碌着進行春耕播種。白果這個地方山大溝深,羣衆居住很分散,一個大村子也沒有,那裏有三五戶或者七八戶人家住在一起,便叫大屋場。在大屋場周圍一般都有幾十畝耕地。基於這種情況,這裏形成一種挪窩播種的習慣,春耕時全隊勞力集中到大屋場,吃住在這幾戶人家裏,吃着大肉,玉米糝子乾飯,白天下地勞動,晚上男女都擠在一起睡覺。這裏種完,又挪另一個大屋場,就這樣挪着種着,種着挪着,直到把地種完爲止。

我曾在一個地方搞反修宣傳,下午在一個隊的社場裏召開社員會,男女社員相互偷情戲鬧,亂摸亂親,有的婦女坐在其他男人懷裏,被男人摟着親着,他們很開心,很快樂,這種情況,我在其他地方從來沒有看到過。

招待客人吃麪條,在吃的過程中,主人站在你的旁邊看着,當你吃到快完的時候,趁你不防,主人又會給你猛子倒上滿滿的一碗,你若吃不完,那就很難堪,既丟面子,又不好意思。盛情難卻,你只得硬着頭皮吃下去。

這裏喝茶水也有講究。家裏來了客人,他們很快倒上滿流流的一杯茶放在你的面前,你怕灑了,趕緊喝上幾口,等你剛一喝,主人看杯中又不滿了,給你有添得滿流流的,你又喝上幾口,人家又來添滿,這樣反覆多次,不大工夫,你就會喝上半肚子水。後來我才知道,遇到這種情況,你若不想再喝了,人家倒水時,你用手將杯子一捂,人家就明白你的意思,便停止倒水了。

當年商州人到鎮安去擔貨,路上遇到一幫子當地腳伕,他們向商州人打聽去安康的路程,開口就說:“瓢把子,到安康有幾多路?”商州人一聽稱他們爲瓢把子,以爲是罵他們,心裏很惱火,便生氣地說“你們是嫖頭”,雙方吵了起來,後經人解釋,瓢把子在當地是老大哥的意思,這才消除了誤會。

俚語總彙

洋芋糊湯吃個飽,石板蓋房房不倒,女穿大襟男穿袍,黑布藍布頭上繞,龍鬚草鞋穿到老,屁股蛋上帶火鐮,玉米殼子吧腳包。疙瘩生火任你烤。一日三餐少不了,豆豉臘肉巧手炒。背籠在肩擔子挑,汗溼衣衫和棉襖。出門爬坡是常事,羊腸小道天天蹽。年底殺豬把年過,戶戶牆上把肉吊。家家都把白酒燒。男女一起愛嬉鬧,姑娘偷情娘不惱。女人出門愛賣俏,銀飾滿身逗人笑。山裏趣事實在多,看得客官笑折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