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5篇

本文已影響 3.17W人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5篇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

教學完了《詹天佑》的第二課時,我總體的感覺還不錯。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致始終保持不滅。學生的這種表現是在逐步分析、理解詹天佑這個人物的品質的過程中顯露的越來越明顯和高漲。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

1、對教學模式的運用,要在“活”字上下功夫。

在講讀第四自然段“勘測線路”部分時,我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師生共同感悟文章,最後通過美讀再次體味文章相結合。可分成這樣的三步:

第一步、自讀自悟

讓學生帶着明確的學習目標充分自由讀: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這一段中最使你感動的語句,並想想這些語句爲什麼使你感動?這一不是讓學生讀之意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建立起一個自己的認知體系。

第二步、深入細緻感悟

圍繞這一學習目標組織學生對自學成果進行交流討論。(學生1:最使我感動的語句是: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因爲這段話使我體會到詹天佑具有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學生2:最使我感動的語句是:“他親自帶着學生和工人,……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因爲讀着這段話,我彷彿親眼見到了詹天佑不辭勞苦地工作的情景……學生在寬鬆自在的`氛圍中暢所欲言,盡情表達自己的所思所得,充分比較分析自己與別人的差異,進行思維的交*互補修正,進行自發反饋、調整補救。

第三步、美讀之中再體味,提升思想境界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悟。人物的語言部分讓學生轉換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品質:假設你是詹天佑你會怎樣對工程技術人員說這番話?學生的語言告訴我:他們心目中的詹天佑或語重心長,或和藹而不失嚴肅……人物的行動部分讓學生想象畫面朗讀,體會人物品質:讀了以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心裏是怎麼想的?人物的心理活動部分讓學生假設情境朗讀,體會人物品質:這條鐵路一旦修不成就會————,如果修成了就能————。突出詹天佑的優秀品質。學生深情並茂的朗讀,使我感受到:他們對詹天佑懷着無比崇敬之情。在讀中既又一次品味人物的精神和文中表達的情感,又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和優秀品質的薰陶。

2、在動手之中促感悟

在講讀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採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後者採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筆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傑出才幹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講解時,學生自學後畫一畫就有一些困難。“人字形”線路圖確實是很難畫,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小組內動手畫一畫。把個小組畫好的畫交流展示,大家評一評,在讀一讀相關內容,師生共同完成這個示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以上這兩點是我在教學中感觸最深的地方,但也有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去挖掘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卓越才能,不能適當延伸到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崇敬之情。

對人物的認識只是侷限在體會出人物的愛國與傑出,沒有發散學生的思維,擴展的更大範圍。看來在以後的貝殼中我還要在深入的體會,把自己的思路打開,才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

2、在交流收集資料時,過於放鬆,學生對當時社會背景還是一知半解。

分析文章時因爲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得不多,在學習之初,學生理解不到位,所以我隨時要補充相關的資料,既影響學生的學習感悟,又耽誤了一些時間。以後我還有做到離學生生活時代遠的課文讓學生自行了解相關內容,教師補充全相關資料。

3、在教學中,學生朗讀的從始致終得沒有達到。

我只是重視重點內容的各種形式、各種目的的讀。對於學完全文的讀,重視得不夠,對非重點內容的讀,重視的也不夠。沒有充分利用讀這一形式,助學生更好的連貫全文。擴展學生思維的廣度。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2

《詹天佑》一文,在語文A版第十一冊第一單元是一篇略讀課文。本文重點記敘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爲讀者勾勒出了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

在教學本文時,我着重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感悟描寫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爲教學的重點,把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體會“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作爲教學的難點。目的就是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因爲課文講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因此,爲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課前,我讓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看相關的課外書籍,以便對詹天佑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較多的瞭解。上課開始時,我首先讓學生交流詹天佑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接着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瞭解詹天佑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然後,着重引導學生聯繫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開展討論:一箇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主持修築一條鐵路,爲什麼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通過討論,讓學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着重重壓力,不怕種種困難,毅然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是受命於危難之際,爲中國人民爭一口氣的壯舉,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最後,引導學生了解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爲了方便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我把它分解成以下三個小問題讓學生思考。

1、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樣說、怎樣做的,爲什麼能這樣做?

2、在開鑿隧道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

3、在青龍橋又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在讓學生理解、思考以上三個問題時,我採用了朗讀和畫示意圖的方法,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施工的情況,同時,在黑板上畫出施工的示意圖,邊畫邊向學生講解,讓他們思考和討論箇中的妙處,這節課在我的帶動和引導下,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特別是學困生,他們對示意圖充滿興趣,然後,我有意請平時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孩子上講臺,到黑板上再次畫出示意圖,並向同學們講解圖意,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這節課,他們學得非常高興,學得非常主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3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執教了這篇課文之後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一、創設情境在我的開場白介紹的感染下,將學生帶到詹天佑的“畫像”面前,使學生對這個人物產生興趣,做到激發動機時入情。而且在整堂課中教師都很有激情,在語言上努力打動學生,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二、體現了多種形式的讀。例如對於“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句話,我爲學生創設了三種情境進行情景體驗。對於“遇到困難,他總是想……失掉信心。”這句話又讓學生體會:你想強調那個詞?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理解的角度不一樣,朗讀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三、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貫徹課堂教學的始終來進行閱讀理解、感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這個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越來越豐滿,受到其人格的薰陶。

四、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強調的以學定教,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

五、對於教學難點的處理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這篇課文理解的難點就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容。這兩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問題我主要採取了直觀教學的手段,讓學生觀看課件解說,從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傑出與偉大。

但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儘管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的時間和遍數還不是太充分。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爲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容易“見文生情”。

2、因爲我在這堂課中處理的內容是“直接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那部分內容”沒有以理解“社會環境中的困難”作鋪墊,把任務放在了背景之外,那麼學生的'情感當然很難調動,所以導致學生談起來蒼白無力,語言多是貼標籤式的詞語。

3、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時,我儘管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也理解了設計的巧妙,但是對於詹天佑的設計並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讚歎之情。我想如果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水到渠成。同時這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即聯繫上下文。

4、中心問題“找出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爲什麼?”針對性不是很強,並不是任何一篇課文都適合。對這篇文章來說,既然是寫人的文章,就要從詹天佑這個人身上做文章,可以讓學生談談你認爲他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從而讓學生們在表達上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同時又是抓住文章的靈魂,精髓之處,讓學生讀中悟情,品味語言和內容及情感融爲一體,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4

關於生本課堂,我也只是聽了幾節課而已,是摸着石頭過河,但是還沒有摸着門道。我的生本課設計,也是照貓畫虎完成的。上《詹天佑》這節課,我是帶着惶恐和大家見面的。

說到欣慰的地方,我覺得在生本課堂上,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以前都是我在精心的設計,想形式,想內容,想突破重難點的方法。現在孩子們通過前置性小研究,他們自己查資料,自主學習、思考,然後在課堂上交流,孩子們的興趣很高。當然,在課堂上,並不是資料的堆積,我也渴望有思想的碰撞,問題的深入。今天,我的學生在交流的時候,能夠靈活運用自己所蒐集的資料,談理解、談感受、進行想象、聯繫生活實際、插入查找的故事以及積累的`名言進行深入的學習,我覺得挺好。更難得的是孩子們在生本的學習中,能夠自己寫一些小詩,去多讀一些相關的文章。我認爲他們的能力就在這樣的實踐中進行了有效的鍛鍊。就本節課而言,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們從字裏行間感受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培養孩子們樂於表達的習慣。從孩子們的發言中,我覺得目標達到了。以前吧,我會找到外國報紙輕蔑的話語讓學生去理解,我也會想辦法讓他們抓住黃沙滿天、狂風怒號讓他們去體會、想象,今天,都是他們自己去找尋的,也自發地運用了一些方法去深化感悟。我想,老師講出來的和學生自己去獲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關於詹天佑傑出方面,我想肯定也還要花一個課時去研究。這也給我的生本課提出了一個難題:這樣上下去,一篇課文要好幾個課時才能上完,是不是可以以單元爲中心,進行一兩篇這樣細緻的研究,其餘的就可以帶過去呢?另一個困惑就是班級還有一些後進的學生,他們有時在課堂上就扮演了沉默的代言人,我一堂課是不能兼顧全體的,該用怎樣有效的辦法來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呢?有怎樣好的評價機制能去促進他們自主發展呢?

從我個人方面來說,在這個環節中,我心中擬定的彙報小組和上課請到的小組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意味着這個小組要在我的不斷引導中去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可面臨着這樣一個空間,我顯得很是拘謹,害怕自己去打斷,害怕我的聲音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一陣陣猶豫和矛盾之後,孩子們所要達到的高度就沒有體現出來,該我追問、昇華的部分也沒有深入。鈴聲一響,才發現學生應該可以走得更遠一點。另一個就是在前置研究時,我讓學生用了充足的時間做準備,課堂隨機的生成和疑問就少了,顯得很是呆板。要做成一件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在面臨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我還有多少堅持繼續往前走。

我想,生本課堂,自主學習是很關鍵的一環,如何去有效地落實呢?也還需要花時間在校進行訓練,直到形成習慣。一堂課結束了,留下了太多的遺憾,如何走出迷茫,在前行的路上且行切思,且思且行吧。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5

教學了《詹天佑》一課,有很多感觸: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流暢。教學本課,我抓住“愛國”和“傑出”兩個中心詞,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課我分爲五大環節,分別是:⑴複習導入,溫故知新;⑵情感鋪墊、整理脈絡;⑶精讀感悟,感受“愛國之情”;⑷自主探究,感受“傑出之才”;⑸五、總結全文,昇華主題。各教學環節基本能自然過渡,使整課的教學渾然一體。

2、充分挖掘材料,注重鋪墊和擴展。詹天佑是寫人的文章,爲了豐滿人物形象,我補充了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一些材料,如修築鐵路的宣誓詞、寫給諾索布夫人的信和修築鐵路過程中的一些事蹟,作爲情感的鋪墊和文本的擴展,讓學生更全面地感知詹天佑的愛國和傑出。

3、課堂要求明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習“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路線”三大材料時,我都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嚮導,這樣既可提高課堂效率,又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爲了突破難點,首先讓學生細讀課文,然後在黑板畫出居庸關、八達嶺的形狀,讓學生用簡單的箭頭劃出開鑿的方法。理解人字形線路的時候使用簡圖和視頻動畫相結合的形式,力求讓抽象的語言變成直觀的視圖,讓學生更直觀地、更清晰地理解,從而充分地領悟詹天佑的傑出才能。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6

《詹天佑》一文重點記敘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爲讀者勾勒出了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

在教學本文時,我着重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感悟描寫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爲教學的重點,把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體會“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作爲教學的難點。目的就是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因爲課文講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差較遠,因此,爲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課前,我讓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看相關的課外書籍,以便對詹天佑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較多的瞭解,同時也考慮到有些學生條件有限在學案上爲學生準備了有關詹天佑的資料和修築京張鐵路的背景資料。上課開始時,我首先讓學生交流詹天佑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接着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瞭解詹天佑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然後,着重引導學生聯繫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開展討論:一箇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主持修築一條鐵路,爲什麼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通過討論,讓學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着重重壓力,不怕種種困難,毅然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是受命於危難之際,爲中國人民爭一口氣的壯舉,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最後,引導學生了解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爲了方便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我把它分解成以下三個小問題讓學生思考。

(1)、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樣說、怎樣做的,爲什麼能這樣做?

(2)、在開鑿隧道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

(3)、在青龍橋又遇到了什麼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在讓學生理解、思考以上三個問題時,我採用了朗讀和畫示意圖的方法,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施工的情況,同時,在黑板上畫出施工的示意圖,邊畫邊向學生講解,讓他們思考和討論箇中的妙處,這節課在我的`帶動和引導下,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高漲,特別是學困生,他們對示意圖充滿興趣,然後,我有意請平時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孩子上講臺,到黑板上再次畫出示意圖,並向同學們講解圖意,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這節課,他們學得非常高興,學得非常主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雖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得非常高興,但是在完成“爲什麼說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這個問答題時,學生不能將自己的理解組織好語言流暢地表達出來,教會學生組織語言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的方法顯得尤爲重要。教師應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要把教課文變成教語文,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7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主要寫了詹天佑主持修築第一條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

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完這篇課文後,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 聲形色並茂,情景意交融

電子白板走進小學語文課堂,確實給一支粉筆一張嘴,上課從頭講到尾的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我們學校地處偏僻,在蘭州城的最西頭。學校這塊電子白板,還得益於遠程教育項目的落實才安裝上。作爲電腦愛好者的我,同時又管理學校網絡,上部分信息技術課,還是高年級語文老師,我特別喜歡使用白板。不僅是因爲它很清晰,更主要的是它的交互性讓語文課堂可以更加生動多彩,情境橫生。去年8月,我又有幸參加了省電教中心在省黨校組織的全省數字

化教學系統培訓大會,在會上明博集團和科大訊飛公司爲我們配發了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和暢言數字化教學系統,並進行了培訓。這兩套系統結合電子白板以後,可以實現很多功能。可以說真正實現了電子白板的一板多用功能。使小學語文課堂聲色並茂,情意交融。回來後我及時對本校青年教師和周邊教師進行了培訓後,便在平時的教學中在電子白板上探索使用這兩套數字化教學系統。今天《詹天佑》一課我就主要使用了這兩套系統,再加上白板自帶的一個軟件,我20xx年自己製作並獲全國一等獎的flash課件《詹天佑》,使這一課真正脫離了多少年來一直使用的黑板,實現了白板的一板多用。我有意識地將電腦顯示器關閉,所有的操作:課文出示、生字學習、情境朗讀、動畫播放、板書、評價等全部在白板上操作並實現。這可以說是我一次大膽的嘗試,是一次對多年依靠黑板教學方式的顛覆,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二、 緊扣文本,自讀自悟,使用白板,交流所得。

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變教師的講爲學生的練,而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纔會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範文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堅持讓學生在“讀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讀”。這樣一讀,不僅大大節省了教的時間,而且增加了學生自己讀課文,體會文中思想感情的機會。通過

推敲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指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批註,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畫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在白板上勾畫談感受,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充分體現了白板的交互性和優越性。本節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白板上緊扣文本,畫重點詞句,談自己理解。以往我們採取的方式都是學生在書本上畫,這樣有一個缺陷就是自己畫的詞句別人看不到,閉門造車。想法與別人交流時,別人看不到你抓的是哪幾個重點詞,哪個重點句,所以會形成交流的障礙。現在有了白板,徹底改變了這一情況。本節課開始學生較爲拘束,後來放開後,很多學生都願意上白板把自己的學習成果畫出來、談出來與大家交流,因爲白板對他們是一個新鮮事物,對他們有吸引力。有些學生還及時補充了別人畫的句子中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整堂課隨意、靈活,很有新意。

三、 數字化教學系統使白板如虎添翼。

本節課電子課本我使用了優課數字化教學系統中預置的電子課本資源。之所以選擇它的原因是,優課的電子課本可以隨意放大、拖動、而暢言的電子課本單擊的默認操作是點讀,課上我主要是讓學生在電子課本上勾畫重點詞、句,然後談理解和感受,不需要點讀。而在調入圖片,畫隧道示意圖時,我使用的是暢言數字化教學系統,暢

言的白板界面友好,操作簡便,資源擴展性強,特別適合語文學習中交互使用。在板書和小組合作評價打分上,我使用了暢言數字化教學系統的隨寫板功能,暢言的隨寫板一共設計了三塊,分別在白板的.左、右和下面,而且互不影響,書寫內容也可一直保留,寫不下時可以放大,寫滿一板後還可以再接着寫第二板。所以在上課中,我用時調出,不用時及時隱藏,特別方便。在操作白板的過程中,我將用過的資源直接關閉或最小化到桌面任務欄,白板上只留下我當時需要的,如果不需要就只留白色,這樣就不會使個別自制力差的孩子分神。這使我想起傳統的黑板,往往在上面寫什麼東西都需要提前想好,寫多了你寫不下,寫少了學生理解又不行。板書寫在黑板上,不能隱藏,整堂課都掛在上面,有時還干擾學生的注意力。最讓老師傷心的是,擦除黑板上粉筆字時,粉筆灰滿天飛,很多都被我們可愛的老師“吃”了,長此以往,對身體很不好。所以白板的運用真的是一種進步,值得推廣,值得大力倡導我們大家都用起來。

四、 生字學習找到新途徑、新方法。

本節課我在導入新課後安排了一個複習上節課學過的生字環節,複習時我請一位同學上臺,使用白板自帶的軟件書寫了“庸”字。寫之前在學生考慮的時候,我很快從白板自帶的資源庫中拖拽出一個田字格來放大,挪動到屏幕的中間。就這一點傳統的黑板是無法做到的。

這個字第七畫學生容易先寫成豎,在李梓涵同學寫完後還有很多學生認爲她寫的是錯的。在她寫的時候自己的身體遮擋了寫字的筆順,大部分學生沒有看清楚。有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更是連看都沒看。寫完後我使用白板的回放功能播放了剛纔李梓涵同學書寫的過程,有意思的是她在寫第三筆時中間停頓了一下,也被白板敏銳地抓住了,在課上還引起了一陣偷偷的笑聲。將同學寫字的過程瞬間變成孩子們愛看的動畫,即有趣又起到了複習的作用。然後我用暢言數字化教學系統的劃詞搜索和自動識別功能,很快調出“庸”字的正確筆順,給學生一個正確的知識。生字筆順基本上都是用flash製作出來的,如果平時做一個字的生字筆順,是比較費事的,但暢言數字化教學系統內置了大量的漢字筆順,基本上涵蓋了小學語文的生字教學。傳統的黑板上要講這樣一個字的筆順,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枯燥乏味。暢言數字化教學系統中還預置了大量生字的讀音、組詞等知識,因爲這一課重點不是學生字,所以我只是牛刀小試地展示了一下白板功能強大的生字教學。

五、關鍵問題的解決在白板上更是如魚得水,輕而易舉。

本課的難點在於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的開鑿,以及人字形鐵路的設計。它是詹天佑智慧的結晶。文中只是隻言片語的幾個字,但真正理解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很難的。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8

今天在課堂上講授《詹天佑》。當我和學生一起圍繞“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將課文一一挖掘透徹時,課堂上還剩下了十五分鐘,這時我問同學一個常規問題“課文學習到這,誰對課文內容或其他還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來幫你解決。”同學們這時齊刷刷將目光投向我,似乎在說:“老師,我們都解決了,沒有不明白的。”有的甚至還以肢體語言向我“搖搖頭”。還有十多分鐘,這怎麼辦?這時,我順手翻到了課後有一個問題“評價詹天佑的創新精神。”突然,我升騰起一個念頭:

於是,我說:“咱們同學沒問題,那老師有一個問題:回顧我們對詹天佑的瞭解,對課文的學習,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評價一下詹天佑。”

同學們開始正統的發言了,“詹天佑是一個愛國、認真、仔細的人”;“詹天佑是一個認真、一絲不苟、愛國的工程師”;“詹天佑不怕困難,熱愛祖國,是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人”。

同學們對詹天佑的評價很中肯,看來,他們對課文的瞭解很透徹,可是,我覺得似乎還少了點什麼?

“或者可以說說今天你這節課的學習收穫,詹天佑的突出創新意識是什麼,可以具體再說說。”

“詹天估是個傑出的工程師,他最突出的創新設計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豐滿了一些。

“詹天佑能在重重壓力之下,敢於接受任務,他非常熱愛祖國。”

“通過學習課文,我覺得詹天佑非常聰明,非常愛國,我覺得我要向他學習。”

“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時敢於創新,這就告訴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纔會有所成就。”

有點意思了,我意猶未盡,“那當時在中國那樣的情況下,面對詹天佑的傑出貢獻,作爲一箇中國人,你還想點說什麼?”

還沒等我說完話,一雙雙小手爭先恐後舉起來了:

“詹天佑在重重壓力之下,勇於接受任務,而且還富有創新地設計了“人”字形線路,我覺得他真了不起,我爲他自豪!”

“詹天佑是我們的驕傲,我今後要向他學習。”

……

學生智慧的火花生成了,如何保存這份火花並將之升騰起來?我渴望我的課堂擁有燦爛!於是我趁熱打鐵:“同學們今天的發言真不錯,可惜剛纔有同學還沒機會展示……”“老師,我們寫吧。”他們主動要求寫了!我興奮極了“那將我們剛纔所說的這些,你可以理順一下,寫一個片段,如何?”話音剛落,便見有的同學馬上奮筆疾書了起來。

至此,我才感覺到,課堂上真正生成了燦爛的智慧火花!現將同學們寫的一些精彩片段摘錄如下:

讀了《詹天佑》這篇課文,我知道了他是在重重阻撓之下修築了京張鐵路。我爲他有這樣不畏艱險的精神感到驕傲和自豪,我也知道了他是一個愛國,對工作態度認真,對國家的事全力以赴的人。──趙龍飛

詹天佑是個愛國、傑出、有責任感受的'人。他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告訴了我們,每個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我們遇到困難只要細心思考,敢於挑戰,勇於實踐,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王恆飛

詹天佑是個傑出、愛國,對工作認真負責,勇於創新的工程師,他在修築京張鐵路時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受到許多外國人的讚歎,我爲中國有他這樣的工程師感到驕傲,我今後在學習中也要像詹天佑一樣,不怕困難,勇於創新。──孫恬

詹天佑是個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感,敢於嘗試,敢於創新的人,“人”字形線路是他傑出設計。他不怕困難,對待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認真、仔細,一絲不苟,爲我們留下了京張鐵路這偉大的“著作”。我爲中國有這樣的工程師而驕傲、自豪。今後,我要向他學習,遇到困難努力去解決,不怕挫折!──王森傑

【反思】

很久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的頭痛之事,現在課本中課文也多,每節課總疲於應對講解課文,感覺時間都不夠,何況作文一週只有2節課,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真是難之又難,通過今天這節課,我感觸很多。其實,學生寫的能力和機會無所不在,提高他們寫的機會也無時不有,上面這四個片段中有兩位同學就是在平日寫作中並不優秀的同學,但感覺通過這麼一個小小環節,搭建一個平臺,由難而易每個人都可以寫出完整,流暢的一小段話,切實達到連珠成串,精彩自成的境界。每節課來這麼一個小練筆,不僅不會過多佔用課堂時間,相反它會更讓學生系統地掌握了課文,而且如果能持之以恆地進行訓練的話,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又有何愁?我感謝同學們在這節課中給我的啓示。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9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記敘,很有代表性。

教學完這篇課文後,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以讀貫穿課堂,在讀中理解。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爲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這樣學生自然容易“見文生情”。如有關帝國主義者對修築京張鐵路阻撓、要挾、嘲笑的語句和詹天佑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爲中國人爭了一口氣部分都應該進行多種形式的讀,只有讀出感情才能幫助學生理解。

二、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時,儘管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但對於詹天佑的設計並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讚歎之情。我想如果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就會水到渠成。

三、相信學生,放手自學。六年級的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詹天佑》這篇課文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理解並非很難,教學時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引入新課時,讓學生交流收集回來的關於詹天佑的資料,既瞭解了學生預習收集資料的情況,又把學習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避免了教師介紹學生聽那種被動學習的情況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0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

執教了這篇課文之後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一、開頭,在音樂的渲染下,在教師語言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對於教學難點的處理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這篇課文理解的難點就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容。這兩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問題教師採取了直觀教學的手段,讓學生畫示意圖和觀看課件動畫。

三、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儘管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的時間和遍數還不是太充分。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爲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容易“書讀百邊,其義自見”。

2、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時,我儘管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也理解了設計的巧妙,但是對於詹天佑的設計並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讚歎之情。在教學設計人字形線路時,學生並沒有提出,爲什麼要設計人字形線路?設計這個線路有什麼好處?要是能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水到渠成。同時這到激發動機時入情。而且在整堂課中教師都很有激情,在語言上努力打動學生,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四、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強調的以學定教,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即聯繫上下文。

最後的創意表達,拓展思維,沒有給學生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去講,學生的情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1

《詹天佑》這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詹天佑的“傑出”來進一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是突破重難點的好方法。天佑的“傑出”主要表現在“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個方面。

而創造性地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是本課的`難點。教學這一課前我設計了很不錯的課件,可是當我要上課前的那一刻,電腦突然出了故障,精心設計的課件不能使用了。

可是我今天必須把這一課授完,於是我馬上想到我的小特長——畫簡筆畫,當我講到詹天佑在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上的創新設計時,就通過和學生邊讀課文邊畫示意圖的辦法,再結合“難點突破”中學生衆手演示的三個操作來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感悟詹天佑因地制宜,大膽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

這節課學生上課熱情一直在參與中燃燒,不僅能深深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而且就這遍課文還談了很多自己讀後的感想。同學們都紛紛對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表示欽佩,並下決心要向詹天佑學習。

我沒想到我的這一課堂的小小創新竟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不過我想也許不是我的小特長得到了發揮,而是因爲這種學生能夠很好地參與操作的熱情,燃燒了課堂吧!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2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記敘,很有代表性。

一、成功之處

教學本課,爲了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採用了圍繞中心詞,主動探索的學法;畫一畫,淺顯明白;演一演,生動有趣等教學方法。例如:課文寫“勘測線路”這一段,由於內容長,我先讓學生自學:這一段重點表現了詹天佑哪種品質?再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又如在開鑿隧道時,先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然後,引導學生畫出兩種開鑿方法的草圖。講解“人字形”線路時,我在黑板上畫出草圖,用粉筆刷當火車,請學生示範開火車,講述情形,然後讓大家用橡皮當火車在文中插圖上試開,邊讀邊理解。這樣,學生對詹天佑的“人字形”線路設計心悅誠服,不住地稱讚“詹天佑的確是個傑出的工程師”。

學生通過讀書、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有了較深感悟,從而體會到了在生活中、學習中處處都需要創新精神,使學生得到了啓發,對學生起到了導行的作用。

二、不足之處

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

三、改進措施

1.儘管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遍數和時間一樣充分。

2.教學修築京張鐵路那一部分是時,要以理解社會環境中的困難爲鋪墊,這樣學生談起來就不會蒼白無力。

3.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想如果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就會水到渠成。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喚起學生的精神世界,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3

教學完了《詹天佑》,我總體的感覺還不錯。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致始終保持不滅。學生的這種表現是在逐步分析、理解詹天佑這個人物的品質的過程中顯露的越來越明顯和高漲。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

1、對教學模式的運用,要在“活”字上下功夫。

學習課文時,我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師生共同感悟文章,最後通過美讀再次體味文章相結合。可分成這樣的三步:

第一步、自讀自悟

讓學生帶着明確的學習目標充分自由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的什麼事,作者重點想我們介紹了詹天佑修京張鐵路的哪幾件事?直奔重點,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建立起一個自己的認知體系。

第二步、加強引導深入細緻感悟

當我們讀這段話時,同學們腦子裏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圍繞這一學習目標組織學生對自學成果進行交流討論。

我彷彿看到了漫天卷地的沙塵,一陣又一陣地刮來,吹得人睜不開眼睛。但是詹天佑和工人們不顧這些,堅持在野外工作。我彷彿看到了塞外到處都是崇山峻嶺,到處都是深不見底的山澗。環境十分惡劣。是啊!怒號的狂風吹動了漫天的黃沙,但吹不動詹天佑堅定的信念;陡峭的懸崖擋住了鐵路的延伸,但擋不住詹天佑前進的步伐。我彷彿看到了:白天,詹天佑在山間艱難行走的腳步,晚上,他在昏暗的油燈下認真地計算的身影。

剛開始時學生不能抓住重點把畫面說具體,着急時,我說讀了這些句子我彷彿看見了白天詹天佑在山間艱難行走的腳步,晚上他在昏暗的油燈下認真計算的身影。怒號的狂風吹動了漫天的黃沙,但吹不動的是詹天佑的堅定信念;陡峭的懸崖擋住了鐵路的延伸,但擋不住詹天佑前進的腳步。

學生聽了彷彿一下子明白了什麼,一隻只小手舉了起來。

我彷彿看見了詹天佑揹着經緯儀來到陡峭的懸崖旁進行定點、測繪;我彷彿看見了詹天佑不顧狂風怒號在山間勘測線路的身影……

第三步、美讀之中再體味,提升思想境界

老師重點指導朗讀,通過範讀設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讀,讀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動之處。

片段1: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

如果強調這是中國人修的鐵路,怎麼讀?;如果強調這是第一條鐵路,該怎麼讀?;如果強調詹天佑的堅定信念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該怎麼讀?;如果強調修不好鐵路的後果,該怎麼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悟。人物的語言部分讓學生轉換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品質。在讀中既又一次品味人物的精神和文中表達的情感,又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和優秀品質的`薰陶。

2、在動手之中促感悟

在講讀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採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先自己用筆在紙上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再點名在黑板上畫圖。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後者採用中部鑿井法,以及爲什麼採用這種方法。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傑出才幹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大多數學生畫出了“人字形”線路時,師生一起用一支中間是白色,兩端粉紅色的鉛筆代表火車和火車頭。讓鉛筆也就是兩端都有火車頭的火車在人字形的鐵路上走了一遭。在這一過程中,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3.訓練形式的思維和寫作能力

以頒獎詞開頭,又以給詹天佑寫頒獎詞結尾,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以上這兩點是我在教學中感觸最深的地方,但也有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挖掘多處出現蜻蜓點水的現象。如指導學生讀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不僅應引導學生從強調這是中國人修的鐵路,怎麼讀?;如果強調這是第一條鐵路,該怎麼讀?;如果強調詹天佑的堅定信念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該怎麼讀?;如果強調修不好鐵路的後果,該怎麼讀?還要讓學生交流理解這樣讀的感受和爲什麼這樣讀。

2、在講開鑿隧道時,無論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還是中部鑿井法,既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又可以增加工作面加快工程進度。

3、在交流收集資料時,過於放鬆,學生對當時社會背景還是一知半解。

分析文章時因爲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得不多,在學習之初,學生理解不到位,所以我隨時要補充相關的資料,既影響學生的學習感悟,又耽誤了一些時間。以後我還有做到離學生生活時代遠的課文讓學生自行了解相關內容,教師補充全相關資料。

4、教師的導的功能發揮不及時。在研讀體驗,深入認識詹天佑的風采時,我的設計目標是讓學生結合四、五、六節全面體會詹天佑的風采。教學時只有一個人談到人字形線路,我應藉此機會引導學生從人字形路線、開鑿隧道認識詹天佑這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大多數學生大談特談詹天佑勘測線路,易給人造成第四節重複學習的印象。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4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記敘,很有代表性。

教學本課,爲了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採用了圍繞中心詞,主動探索的學法;畫一畫,淺顯明白;演一演,生動有趣等教學方法。例如:課文寫“勘測線路”這一段,由於內容長,我先讓學生自學:這一段重點表現了詹天佑哪種品質?

再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又如在開鑿隧道時,先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然後,引導學生畫出兩種開鑿方法的`草圖。講解“人字形”線路時,我在黑板上畫出草圖,用粉筆刷當火車,請學生示範開火車,講述情形,然後讓大家用橡皮當火車在文中插圖上試開,邊讀邊理解。這樣,學生對詹天佑的“人字形”線路設計心悅誠服,不住地稱讚“詹天佑的確是個傑出的工程師”。

學生通過讀書、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有了較深感悟,從而體會到了在生活中、學習中處處都需要創新精神,使學生得到了啓發,對學生起到了導行的作用。

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儘管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但讀的遍數和時間還不是很充分。

2、教學修築京張鐵路那一部分是時,沒有以理解社會環境中的困難爲鋪墊,導致學生談起來蒼白無力。

3、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時,儘管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但對於詹天佑的設計並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讚歎之情。我想如果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就會水到渠成。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儀篇課文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喚起學生的精神世界,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語文詹天佑教學反思15

我在教《詹天佑》時,以“自讀自悟”教學模式爲主,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 “勘測線路”部分時,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讓學生帶着明確的學習目標充分自由讀: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這一段中最使你感動的語句,並想想這些語句爲什麼使你感動?

第二步、圍繞這一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最使我感動的語句是: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因爲這段話使我體會到詹天佑具有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學生在寬鬆自在的氛圍中漫讀,盡情表達自己的所思所得,充分比較分析自己與別人的差異,進行自發反饋、調整補充。

第三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感悟。詹天佑的“語言”部分讓學生轉換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品質:假設你是詹天佑你會怎樣對工程技術人員說這番話?“一千個讀者讀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的語言告訴我:他們心目中的詹天佑或語重心長,或和藹而不失嚴肅……“行動”部分讓學生想象畫面朗讀,體會人物品質:讀了以後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心裏是怎麼想的?“心理活動”部分讓學生假設情境朗讀,體會人物品質:這條鐵路一旦修不成就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如果修成了,就能鼓舞人民,突出詹天佑的愛國心。學生深情並茂的朗讀,使我感受到:他們對詹天佑懷着無比崇敬之情。

在教學“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我採用了畫一畫,演一演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後者採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簡筆畫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傑出才幹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講解時,讓學生親自進行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的運行路線的實物演示,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