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小學課文《詹天佑》教學反思三篇

本文已影響 1.72W人 

  《詹天佑》教學反思【1】

《詹天佑》一課講完以後,感觸頗深。正是與組內姐妹不斷地研討,一遍一遍地磨課,嘗試新的教學思路才做到了長課短講,由迷茫苦惱到較滿意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小學課文《詹天佑》教學反思三篇

整篇文章教學思路清晰,選材典型。課前我充分發揮了導學案的功能,讓學生充分地預習文章,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課上我大膽放手,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在互相討論、合作、欣賞中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在課堂上,我力求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詞“傑出”、“愛國”展開全文,採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入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才華和愛國精神。

在學習“勘測線路”時,我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邊讀邊做標記,做到自讀自悟,在讀中理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質疑、解疑的能力。在講到詹天佑遇到困難時的想法時,我拓展原文,引發提問:“詹天佑在修築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讓學生結合課文及導學案中拓展研讀來談,既開拓了學生視野,又深入體會了詹天佑工作中遇到困難。再通過生讀,師生互讀,全班讀等多種形式,反覆朗讀詹天佑遇到困難時的想法,體會詹天佑克服困難的精神動力來源於對祖國的熱愛。

在與學生探討兩種隧道開鑿方法時,既注意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又注重適時的點撥,學生在讀書、討論、畫圖、互評中明白了兩個隧道的開鑿方法,體會到了詹天佑正是有着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高度的負責精神,才創造出了鐵路工程的奇蹟,他的創新精神也就自然生成。

在學習“人”字形線路時,通過小組內畫圖演示再現了火車在“人”字形線路行駛的情形。再通過課件展示,學生描述,讓學生更直觀的瞭解到“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方法,學生的疑難點在讀書、動手實踐及直觀演示中水到渠成地得到了解決,課文的重點也得到了突出。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

一、在教學中,雖然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指導朗讀還不夠充分,詹天佑的愛國精神挖掘的不夠深。

二、教師的教育機智不強,在課堂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喚醒學生的.精神世界,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詹天佑》教學反思【2】

一節試教和一節研討課下來,結束了《詹天佑》的教學,留下了不少的思考。慢慢地磨一節課出來,的確挺累人,但這是年青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只有這樣一路走來,才能收穫漸豐!現對本課教學的成敗之處分析如下:

1、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流暢。教學本課,我抓住“愛國”和“傑出”兩個中心詞, 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課我分爲五大環節,分別是:⑴複習導入,溫故知新;⑵情感鋪墊、整理脈絡;⑶精讀感悟,感受“愛國之情”;⑷ 自主探究,感受“傑出之才”;⑸ 五、總結全文,昇華主題。各教學環節基本能自然過渡,使整課的教學渾然一體。

2、充分挖掘材料,注重鋪墊和擴展。詹天佑是寫人的文章,爲了豐滿人物形象,我補充了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一些材料,如修築鐵路的宣誓詞、寫給諾索布夫人的信和修築鐵路過程中的一些事蹟,作爲情感的鋪墊和文本的擴展,讓學生更全面地感知詹天佑的愛國和傑出。

3、課堂要求明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習“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路線”三大材料時,我都給予學生明確的學習嚮導,這樣既可提高課堂效率,又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人”字形線路設計的妙處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爲了突破難點,首先讓學生細讀課文,然後在黑板畫出居庸關、八達嶺的形狀,讓學生用簡單的箭頭劃出開鑿的方法。理解人字形線路的時候使用簡圖和視頻動畫相結合的形式,力求讓抽象的語言變成直觀的視圖,讓學生更直觀地、更清晰地理解,從而充分地領悟詹天佑的傑出才能。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儘管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讀的遍數和時間還不夠充分。如還有剩餘的時間可安排多讀重點語句或段落。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時,我雖然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也理解了設計的巧妙,但是由於忘記朗讀最後一自然段,所以對於詹天佑的設計並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讚歎之情。這時如果讓學生說說從這兩部分中感受到詹天佑是一個怎樣的人,可能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

  《詹天佑》教學反思【3】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

執教了這篇課文之後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教學完了《詹天佑》的第二課時,我總體的感覺還不錯。課堂學習氣氛很濃,我充分使用了電教手段,利用課件輔助教學不但使學生學習的興致始終保持不滅,還將本課的幾個難點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在教學中爲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每個學生充當鐵路工程師這一角色,介紹設計意圖的形式,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另外在教學中,學習詹天佑開鑿八達嶺隧道時,我提出質疑,請學生大膽猜想開鑿八達嶺隧道時會打幾口豎井合適?經過學生分析後,我相機補充介紹了一共打了兩口豎井,六個工作面同時施工,工期縮短了三分之二。開拓了學生視野,增長了學生見識。在與學生共同探討示意圖的畫法,既注意認真去傾聽學生的意見,又注重適時的點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自我實踐能力。通過實物模型演示再現了火車在“人“字型線路行駛的情形。就這樣,學生的疑難全在讀書和動手實踐中水到渠成地解決了,課文的重點也得到了突出。

其次,在指導朗讀時,我採用了自讀、默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方法,加深了對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吸取以往教學的不足,我進行了重點訓練指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這一節課有幾個環節處理得不是很好,如:

1、引導學生感悟詹天佑勇於在實踐中大膽創新精神不夠。

2、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去挖掘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卓越才能,不能適當延伸到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崇敬之情。

3、上課時,爲了完成教學任務,有部分環節時間安排過於倉促,忽視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他們回答問題和動手的機會太少。

今後在教學中要更好地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共同進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