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詹天佑》教學設計及反思「兩篇」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詹天佑》教學設計及反思【1】

  教學目標:

《詹天佑》教學設計及反思「兩篇」

學會11個生字。讀讀寫寫“傑出、修築、設計、施工、阻撓、控制”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摘錄喜歡的詞句。

瞭解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重點感悟描寫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前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觀看電影《詹天佑》或查找詹天佑和京張鐵路的資料。

  教學重點:

瞭解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爲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畫圖、理解詹天佑設計“人”字形路線和開鑿隧道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進一步瞭解20世紀初中國鐵路建設史上著名的工程師--詹天佑。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回顧

1、默寫詞語。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字詞,初步學習了課文。你們都掌握了嗎?好,上臺來默寫幾個詞語,誰來試試?念:要挾、毅然接受、嘲笑、有力回擊。那爲什麼要這樣排列呢?

2、那麼詹天佑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誰能用文章中的句子來說說。

  三、細讀

1、這樣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在修築京張鐵路時,遇到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默讀4-6段,邊讀邊思考,他遇到了哪些困難。

2、指名回答。

3、學習第四段:克服“勘測線路”的困難

(1)輕聲讀課文。思考: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什麼困難?他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

(2)他是怎麼說的。

指名讀他是怎麼說的。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勉勵就是--生:鼓勵。

鼓勵,有鼓勵,鼓勵之中還有什麼?自己好好讀讀詹天佑的這句話體會體會。自己小聲讀讀,不妨讀出聲來,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鼓勵之中還有什麼?

是啊,是鼓勵也是要求,你能讀好這句話嗎?來試試。(指名讀)

假如你就是詹天佑,我想問問你,你要求工作人員不能有一點馬虎,決不能說大概,差不多這一類話,你不覺得這樣太苛刻了嗎?

對,詹天佑就是這樣一個一絲不苟,對工作極端負責的人,他的話我們該怎樣來讀呢?請你自己體會着來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引讀

(3)他是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去做的呢?

自由讀--指名讀

誰來說說,詹天佑的哪些行爲感動了我們,抓住重點詞語來說一說。

範讀 --自由讀--指名讀

(4)遇到這些困難是怎樣的精神在支撐他呢?

指名讀他是怎樣想的。

教師引讀:是呀,這是中國人修的鐵路,如果強調這是中國人修的鐵路,怎麼讀?

師:如果強調這是第一條鐵路,該怎麼讀?

師:如果強調詹天佑的堅定信念和克服困難的決心,該怎麼讀?

師;如果強調修不好鐵路的後果,該怎麼讀?

自由讀:同學們,理解的角度不一樣,朗讀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你認爲怎樣讀最能表現詹天佑的愛國情懷,你就怎樣讀!請大家自由讀這一句話。

4、學習第五段:開鑿隧道。

(1)師:面對崇山峻嶺險惡的地形,詹天佑採用什麼方法開鑿隧道?自由讀第五段。

(2)教師畫圖,學生區分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

老師畫了兩幅圖,誰來說一說哪個是居庸關隧道,哪個是八達嶺隧道?

你從哪裏知道的?讀讀課文。

(3)根據兩個隧道不同的特點,詹天佑分別採用了什麼方法開鑿呢?畫一畫。

5、學習第六段:設計“人”字形線路。

(1)開鑿隧道,詹天佑所表現出的傑出智慧就已經讓人讚歎不已,可是在青龍橋附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就更令人拍案叫絕。自由讀第六段。

(2)師:列車究竟怎樣過山呢?明白嗎?請同學看大屏幕,師說明。

6、學習第七段。

師:詹天佑正是憑着滿腔愛國情懷,超羣的智慧和大膽的創造,終於以鐵一般的事實,有力地回擊了帝國主義,爲所有的中國人爭了光!看着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

師:讀了這一段,你的心情怎樣?

  四、小結

師:京張鐵路默默無言,但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全世界:中國人有骨氣,中國人有智慧,中國有希望!最後,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這個具有傑出才幹和愛國情懷的名字。

  《詹天佑》教學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是思想品德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築京張鐵路的經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執教了這篇課文之後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一、體現了多種形式的讀。例如對於“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句話,我爲學生創設了三種情境進行情景體驗。對於“遇到困難,他總是想……失掉信心。”這句話又讓學生體會:你想強調那個詞?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理解的角度不一樣,朗讀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二、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貫徹課堂教學的始終來進行閱讀理解、感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這個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越來越豐滿,受到其人格的薰陶。

三、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課標中強調的以學定教,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

四、對於教學難點的處理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這篇課文理解的難點就是“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容。這兩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問題我主要採取了直觀教學的手段,讓學生觀看課件解說,從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傑出與偉大。

但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的情感體驗還不是很深刻,學生的回答也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談得也比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儘管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的時間和遍數還不是太充分。閱讀教學還是應該以讀爲本,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容易“見文生情”。

2、因爲我在這堂課中處理的內容是“直接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那部分內容”沒有以理解“社會環境中的困難”作鋪墊,把任務放在了背景之外,那麼學生的情感當然很難調動,所以導致學生談起來蒼白無力,語言多是貼標籤式的詞語。

3、在處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時,我儘管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學生也理解了設計的巧妙,但是對於詹天佑的設計並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讚歎之情。我想如果結合“連外國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個內容以及當時的施工條件來看詹天佑的設計,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水到渠成。同時這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讀書的方法,即聯繫上下文。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我明白了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獨特之處,要針對文章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

  《詹天佑》教學設計及反思【2】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