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一年級語文《菜園裏》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3.15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菜園裏》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菜園裏》說課稿

一年級語文《菜園裏》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菜園裏》是本冊教材第三部分的第三篇歸類識字課文,課文主要由加了拼音的9種蔬菜名稱和一首兒歌、一副插圖組成。圖文並茂,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十分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學好本課爲本單元其它課的學習打下識字基礎。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瞭解、積累和運用詞句,培養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針對課文特點和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一個新筆畫“臥鉤”,會寫“心”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樂趣,熱愛祖國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由於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大量識字,讀懂課文,因此,我將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瞭解有關蔬菜的特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確立爲本課的重點。識記生字是難點。

蘇教版小小一年級語文說課稿《菜園裏》:根據課文的重難點,我又準備了生字詞語卡片、掛圖、蔬菜實物及圖片等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方法得當,就可以起到化難爲疑,提高課堂效率等多種功效。從本課集中歸類識字的特點考慮,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通過讓學生觸摸實物,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同時,我還採用了指導觀察法,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明確提出了“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一要求,在教學中,讓讀貫穿始終,以讀帶講,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探究,加深情感體驗是本課主要的教學方法。爲了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我多次進行鼓勵、欣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我讓學生嘗試自主識字,四人小組合作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讓學生在“看看、摸摸、讀讀、議議、畫畫”的學習過程中,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牢固地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四、說教學程序:

(一)教學思路:

依據兒童的特點和教材的特色,本着“以學生爲主,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首先是興趣導入,接着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同時發揮小組合作的好處,互相啓發,共同探究。最後,運用生活經驗,拓展延伸,從而完成本課的情感目標。

(二)教學環節: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好的開頭,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一開始,我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副精美的圖畫,在學生整體感知菜園裏的畫面後,我接着問:“看到”菜“和”園“,你有什麼好辦法一見面就能認識它?探究的思維一下子就被激活了。

2、創設情景,自主識字。

通過向學生展示九種蔬菜實物,創設菜園裏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下座位去看看或動手摸摸,來初步感知這些蔬菜的的特點和識記它們的名稱。然後再說說自己剛纔的收穫。由於低年級識字量較大,不是單單在課堂上就能解決的了的,因此,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尤爲重要。在初讀課文內時,先提示學生解決不認識的字的方法,然後放手讓學生自讀,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時間。

3、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重在自悟。通過讓同桌互相讀、開火車讀,男女合作讀等一系列讀的活動,把課文讀通順。然後引導學生質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我始終以一個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爲學生架設探究的平臺。如,在學生提出”爲什麼蘿蔔地下捉迷藏?“時,我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先引導說說平時自己是怎樣玩捉迷藏遊戲的,再結合蘿蔔的特點,使學生讀懂課文。最後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錶現自己的特點,通過擂臺賽表演讀,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並讓學生參與評價,相互激勵,共同進步。

3、拓展延

伸,感悟昇華:

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鞏固識字,我特意安排了爲蔬菜畫像和找朋友遊戲。同時趁熱打鐵,進行思維拓展,讓學生仿編兒歌,既積累了語言,又完成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4、課堂總結,實踐活動: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本節課裏的收穫,以及自己小組哪些地方合作得好,那些地方還需要進步,總結出小組今後努力的方向。接着,老師建議學生放學後隨父母去菜市場,認識更多的蔬菜,並畫下來。有意將課堂引向生活,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不拘泥於教材,把語文學習的課堂延伸到課外。

五、說教學評價:

本節課以《語文課程標準》爲宗旨,創造性的理解和運用教材,使學生在自主、合作等一系列讀的活動中,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逐步學會探究,增強了與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較好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年級語文《菜園裏》說課稿2

  說課的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一冊識字(二)中的第三篇課文《菜園裏》。本課以一幅菜園豐收圖爲背景,配有九個蔬菜名稱,和一首帶有六種蔬菜特徵的韻文組成。本文極具生活特色,體現了讓學生生活中學語文,培養觀察能力的意識。本課的兒歌語言生動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適合朗讀訓練,在朗讀中又能豐富學生對圖中蔬菜名稱加以鞏固。

  說學生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裏、菜市場,對於各種蔬菜的認識也是來自於飯桌上的。又因爲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結合圖片展示蔬菜及名稱,有利於學生認識生字,感知生活。

結合本課的特點,學生的學情,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1、學生課前隨父母去一次菜市場,認識一些蔬菜,並製作一張你認識的蔬菜的卡片。2、課件,生字卡片,蔬菜圖卡及詞卡。

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說教法:因爲本課以識字爲重點,把看圖、識字、學詞結合起來了,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習生字、新詞,解讀來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讀教學中,我採用領讀、開小火車讀、你聽我讀、賽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識字教學中,我採用課件演示和教師板書相結合,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說教學過程

遵照學生從直觀到形象的心理認知特點,我爲第一課時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興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說:“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爲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如:我課件出示買菜畫面,並出示九種蔬菜的實物:“這節課我們要給它們貼上標籤。”這種實物的出示,可以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形象教學,又調動起學生識字的樂趣。

  二、初讀課文,認識九種蔬菜。

當學生爲九種蔬菜命名感到爲難時,出示兒歌,通過小組讀、討論,判斷九種蔬菜的名字。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究。在教學前,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引發學生積極質疑,主動探究、思考的習慣。

  三、主動識字。

在認識了各種蔬菜後,利用給蔬菜貼上標籤的遊戲,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教師用“用什麼方法來記這些字呢?”既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權力,又能讓學生在原有生活實際基礎上快樂地識字。識字後,通過各種遊戲讓學生加以鞏固,真正做到“樂中學,學中樂。”

  四、讀中感悟。

字詞的教學離不開文本,學習字詞又是爲了能更好地朗讀、理解課文。字不離文,文不離字。在學生學會了本課要學的生字、新詞後,讓學生更好地運用到文本中去,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環節。本課的兒歌琅琅上口,能極大激發學生的朗讀慾望。因此,我通過合作組讀、同桌讀、對讀、齊讀、指讀、賽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感知蔬菜的特點,體驗讀書的快樂,同時通過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並不是教學最終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後學有空間的情況下設計了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兒歌,給你知道的蔬菜編兒歌的環節。既讓學生再一次鞏固了識字,又強化了學生對其它蔬菜的直觀形象認識;既培養了美感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實現了對教材的拓展、延伸、補充,確實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六、寫字。

一堂課中,要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寫的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後的幾分鐘裏,我安排了“卜”“心”的書寫教學環節。

總之,我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構建開放的、民主的課堂環境,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識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努力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爲促進學生髮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

一年級語文《菜園裏》說課稿3

  【教材簡析】

《菜園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繫緊密,以一幅表現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本課要求認識的14個生字分別在課題、蔬菜名稱詞語中以及兒歌中呈現,把識字與看圖學詞學句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這一特點,又分散了本課繁重的識字量,爲學生創設不同的識字環境,避免識字枯燥。

  【學生簡析】

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他們對蔬菜的認識更多來自於市場及擺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餚,而對生長在菜園裏的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點感知較少,更缺乏對蔬菜有關基本知識的瞭解,針對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貼近,緊密相聯,以及該年段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好動這些特點,我擬訂了本課教學三個維度的目標,制定出教學重難點,精心教學準備,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卜”、“又”、“心”、“風”4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臥鉤”和1個偏旁“風字框”。

2、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

3、擴展學習本課以外的有關生字,擴大知識面。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讀兒歌,掌握生字字音,瞭解兒歌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能比較正確地書寫本課生字。

3、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4、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願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樂趣,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初步感知漢字的形態美,激發學生喜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2、通過本課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進一步瞭解、探究有關蔬菜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認識本課14個生字,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特點,指導寫字。

二、教學難點:讀準“菜”、“卜”、“風”、“藏”、“茄”、“嘴”的音,指導書寫“心”、“風”。

  【教學準備】

一、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2、課前與父母一起到菜市場買菜、認識蔬菜,瞭解並收集有關蔬菜的知識;3、帶一些自己認識的蔬菜及其詞卡。

二、教師準備

⑴生字詞卡片;⑵九種蔬菜實物及其名稱卡片;⑶課件;(4)畫有田字格的黑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想】

1、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的生活性與實踐性,本課內容的選入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我從生活實際出發,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體驗,把教材與生活有機融合,讓學生有活動的時空,走出課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學習,比如:課前讓學生跟隨父母去菜市場,看菜、買菜、認菜、瞭解並收集有關蔬菜的知識;開課前又設計了這樣的準備活動:教師將購買的九種蔬菜擺放在教室四周,並在每種蔬菜前放上名稱卡片,讓學生自由動眼看,動手摸,用鼻聞,嘗試認識它們的名稱;課中結合學生前面體驗,選擇自己喜歡的、熟悉的蔬菜名稱說話,介紹自己認識的蔬菜,並拓展延伸,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蔬菜的知識,及認識的表示蔬菜名稱的詞語,隨後創作兒歌,課後設計的完成“蔬菜果瓜園”畫板的實踐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