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97W人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通用5篇)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1

通過線上觀看專家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從中受益很多,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有所欠缺,同時我也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爲,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其次,要做好家庭、學校的有機結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學校教育也影響着家庭教育,作爲家長應積極地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時間相對來說比在家多些,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表現的會不一樣。通過與老師的溝通能夠對孩子掌握得更多些,瞭解孩子的習性、表現,及時取長補短,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最後,還要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家長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教育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的行爲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爲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極爲重要。

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回到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

這次學習光讓我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爲家長,必須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到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2

這期的教育視頻看完之後,作爲家長,我對如何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塑造榜樣的力量產生了深深的思考。我們都知道,孩子到這個世界上來之後,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會模仿成什麼樣,所以孩子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是否能夠發揮好榜樣的力量。要想發揮好榜樣的力量,我認爲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行動上言傳身教。針對這個方面如何能夠做到言傳身教,相信每位家長都有每位家長的做法,都有針對不同孩子獨特的、行之有效的言教之法,我就不拓展開來講了。但是,我認爲父母如何提高自身例如自律、坦然、堅毅等素質和品質,是孩子在將來成長過程中,慢慢地才能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這些品質是我們做家長的在日常教育孩子過程中,需要和孩子同步提高,共同深造的。

二、思想上平等相待。我們雖然自認爲比孩子懂更多的道理,比孩子經歷過更多的世事,但我們絕不能認爲我們所認識到的世界、看世界的角度一定是對的。我們應該和孩子交朋友,教育孩子的同時,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樣一來可以給我們一個新的角度來理解和認識世界;二來可以讓我們能夠更容易理解孩子日常生活中,產生一些特殊言語或行爲方式的原因。填鴨式的教育,並不會把孩子變得比我們更強,只會讓我們培養的孩子以我們爲“天花板”。

三、處事中端正觀念。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一個最重要,也是最不容易直接傳授給孩子的品質,那就是我們作爲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面對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做法。有些父母考慮問題從面子出發、有些從個人利益出發、有些從整體利益出發,還有一些坦然接受與世無爭。其實無論哪種做法都不爲錯,但是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就要注意自身在處事的過程中是否會讓孩子跟着我們學習那種處事的觀念,否則就是“學其表而未學其裏”。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3

今天非常用心的觀看了劉老師推薦的“家庭教育法”的短視頻,該視頻深入詮釋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需要重視家庭教育,推進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引導家長們如何成爲更好、更強大的父母,通過本次學習,受益頗深,心得體會如下: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纔會跟着學,如果孩子父母不能作爲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

2、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責任和陪伴是任何人都不可代替的,父母需要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物質資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3、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因爲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4、家長與孩子要進行良性溝通。要善於傾聽,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纔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我會每次在睡覺前聽孩子講講學校裏發生的事情,做的對的我會表揚,做的不對的我會及的糾正。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做到真正溝通。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4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關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家庭幸福安寧,更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從立法目看,該法不是爲了規制家長、約束家長,而是更好地引導家長,協調社會、職能部門,共同做好未成年家庭教育的工作,讓未成年人在家庭這一重要學習環境裏,更好成長,而這與每一位家長的“生養”目的是一致。所以,家長們不必緊張或擔心自己不能自由教育孩子。

1、家庭責任方面:首先,就是將家長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責任從過往的傳統觀念、道德觀念上升爲法律條文。以白紙黑字、定律條文的方式加以明確。事實上這些規範要求都是我們每一個負責人的父母千百年來一直在做的,只不過是從無形要求轉變爲看得見的文字要求。

其次,就是將父母家長需要在家庭教育方面具體要做的內容,進行細緻的劃分和規定。從家庭關係、價值觀念、人生觀等等,全面規定家長在未成年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成長中要做的、要關注的、要學習的。

2、國家支持方面:規定了自中央至地方的各級政府在家庭教育促進方面各自應承擔的職能,省級以上重點在與制度和政策制定,縣區一級重點在於政策落實。重點在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服務、重點人羣關懷、家庭教育市場服務監管等方面,體現國家部門在家庭教育促進方面的作用。

3、社會協同方面:全方位的規定了涉及未成年人成長的重點環節、相關機構的法定職能義務。具體體現在村居社會對家長監護人的指導監督、學校教育機構的支持、醫保照護機構的關懷、文化機構對未成年人的素質教育支持等。

4、法律責任方面:僅有七條,從面上較爲籠統地規定了對相關機構和個人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進方面不履職做出了寬泛規定。整體上看並沒有類似於治安處罰法或者刑法那樣的較爲嚴厲的懲戒性規定(僅僅是在涉及違法犯罪時,依據相關法律處置),這與家庭教育中各方的責任程度相關。

通過對《家庭教育促進法》有所學習和了解,讓我在教育理念上有所昇華:原來家庭教育不只是你一個家庭的事情,更是國家和全社會的事情,從單一的“血緣”責任昇華爲“法律”責任。

我們要加強家庭教育技能提升,教育孩子不只是給他吃飽穿暖,不只是每天的幾句囉嗦。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涉及到文化、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家長自身沒有充足的儲備,當然不能做好“依法帶娃”的細緻性的要求。

我們要摒棄“束縛”觀念,放手去教育。立法的目的不是爲了約束家長,而是引導和規範家長家庭教育行爲,更多的.是在指引家長如何去教育未成年人,事實上是在幫助家長實施家庭教育。基於此,所有家長都無需因爲家庭教育立法化而擔憂自己的“教育權”。更直白地說,你只要不是用違法犯罪的方式去教育,都不會受法律制裁。但如果你要想做的更好,你要想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更好,你就應該遵從《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定去實施。

最後,希望《家庭教育促進法》能真正地幫助中國家長,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這既是每個家長的期待,更是國家的責任。

讀懂家庭教育促進法觀後感5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於8月28日北京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目前全國52萬所中職和中小學幼兒園中,已建立家長學校的約33萬所,約佔中職和中小學幼兒園總數的63.5%,爲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將進一步推動豐富家長學校內容,提升家長學校服務品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劉利民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兒童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養子女的良好習慣,加強與學校的溝通配合,共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劉利民指出,今年是《教育規劃綱要》實施的第三年,教育部和全國婦聯共同召開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對於進一步做好全國家庭教育工作,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做好“十二五”時期的家庭教育工作的問題時,劉利民主要講了以下幾點意見。

加強家長學校的建設,提升家庭教育服務品質

關心孩子健康成長、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促進家庭幸福是每個家長的共同心願。近年來,教育部與全國婦聯等單位聯合協作,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提高家長學校創建率和覆蓋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52萬所中職和中小學幼兒園中,已建立家長學校的約33萬所,約佔中職和中小學幼兒園總數的63.5%,爲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二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豐富家長學校內容,提升家長學校服務品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把家長學校建成爲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重要陣地。要加強家長學校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把現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內容、方式、方法滲透到培訓過程中去,教育和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樹立爲國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改變重智輕德、重知輕能的傾向,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從而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教育和引導家長掌握科學教子知識,實現教育角色和教育方式的轉變,從單純教育者轉變爲共同學習者,由單向灌輸轉變爲雙向互動,以增強家庭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把家長學校建成爲提高家長素質修養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協同培養現代化人才,家長素質對孩子的品德修養、心理素質、行爲習慣和興趣愛好的養成有巨大影響,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加強家長在家長學校學習過程中的經驗交流和分享,並教育和引導家長加強自我約束,重視言傳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行爲習慣影響子女,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關係,爲子女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把家長學校建成爲拓展現代教育空間的重要推手。在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整體。只有三個方面緊密配合、協調一致、形成合力,才能確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家長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決定着家庭教育的成敗。因此,要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在推進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導、推動家長積極掌握現代教育理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支持未成年人蔘加社會實踐,促進“三教”結合,實現家庭教育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新格局。

推動家長委員會的建設,加強家庭、學校教育協作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標,密切家庭和學校的協作,充分發揮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題。教育部於2012年2月印發了《關於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把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作爲完善中小學管理制度,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家長委員會應在學校的指導下履行好參與學校管理、參與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重要職責。

創新家校互動機制,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教育部始終將建立“家校新型關係”作爲推動基礎教育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核心之一。加強家長委員會組織建設,探索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家長委員會;加強家長委員會制度建設,探索建立以志願參與爲核心的家長“志願者”制度,以保障和推進家長委員會工作的深入持久開展。通過創新家校互動機制,不斷強化家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應有地位,深化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礎作用。

創新家校互動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認同度。依託家長委員會,學校和家長共同策劃組織各種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家長間的經驗分享、方法傳授、親子共樂,充分體現了“家長自主自願組織參與、學校積極專業引導、形式生動活潑多樣”的特點,打破了長期以來“專家說教式”的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增強了家庭教育指導的生動性、針對性、互動性和實效性,提高了家庭教育指導的認同度。

關愛農民工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拓展家庭教育服務空間

隨着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數量已超過2億人,其中隨遷子女達1260多萬人,農村留守兒童約爲2200萬人。這些兒童少年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但得到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不夠,思想上的引導和幫助不夠,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另外,由於監護責任不落實,兒童防護能力弱,他們也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爲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因此,拓展家庭教育服務空間,關愛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成長,已成爲刻不容緩的緊迫問題。

要切實提高農民工家庭教育水平。農民工普遍生活壓力較大,受教育程度較低,一些家庭教育理念落後,方式簡單。各地教育部門要和婦聯、共青團等部門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通過家長會、教師家訪、邀請家長參加主題班隊活動等形式和途徑,如實地向農民工反映學生的情況,宣傳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幫助其調整對孩子的心態,提高其對子女的教育能力,指導其加強與子女的溝通交流,引導其重視子女的全面發展,使農民工子女能夠接受現代家庭教育,能夠儘快適應並融入城市生活,健康快樂成長。

要努力建立健全關愛服務體系。農民工隨遷子女所在的學校要積極組織家長、同學舉辦結對幫扶活動,對農民工子女的日常學習、生活、思想道德、安全意識和行爲習慣等方面給予了特殊幫助和關愛,是他們儘快適應新的生活;對於農村留守兒童要依託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開展“代理家長”、“愛心媽媽”等行動,讓留守兒童缺失父母關愛的心靈得到撫慰;另外,各級教育部門和婦聯、共青團等利用假期聯合舉辦形式各異的培訓班、夏令營等,讓留守兒童來到父母身邊,豐富其異鄉生活。通過家校聯手,建立健全關愛服務的長效機制,有效拓展了家庭教育服務的空間,爲農民工子女的成長成材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進社區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社區教育是提高社區公民素質,提高人口質量和生活質量,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中指出,要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與社區密切合作,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加強資源整合,搭建家庭教育活動新平臺。相對於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更具備計劃性與專業性,師資隊伍與各類教育資源更爲齊全,因此,教育部門要通過統籌安排,努力向社區開放轄區學校的文體設施,建設社區少年活動中心、大學生社區志願服務基地,以學校爲主體組織本校或社區內中小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課外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幼兒園)的資源優勢,建立資源互補的家庭教育活動新平臺,帶動社區家庭教育經常、持久地展開併發揮作用。

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家庭教育指導者水平。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於家庭教育的指導者。教育系統要配合婦聯等部門積極指導各地普遍建立社區教育指導委員會,選派優秀教師到社區擔任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輔導員,參與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家庭親子和諧活動,指導社區文明家庭建設。同時,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協作,進一步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體系的建設,爲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加強創新設計,增強家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要深化家庭教育實踐品牌活動,以重大節日、青少年社會實踐等爲契機,策劃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創意新穎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促進兒童和家長共同學習成長,形成和諧親子關係;要創新家庭教育活動的形式和載體,注重提高活動的時代性、參與性、互動性,調動家長和兒童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着力擴大活動覆蓋面,讓更多的兒童和家長受益,增強家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