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500字

本文已影響 1.6W人 

導語:《朗讀者》定位爲文化情感類節目,通過節目中嘉賓的朗讀,讓觀衆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第五期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500字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1】

上下班開車,往返60公里,需要2.5小時,總是“喜馬拉雅”節目的聲音相伴,聽聽歷史,聽聽小說,聽聽小散,遇到大塞車時,也不那麼着急了,應了“路上堵車,聽喜馬拉雅”的標語,今天早上,上車後依然打開“喜馬拉雅”,看到最近很火的《朗讀者》在首頁,於是下載點擊傾聽。

董卿動聽的聲音,精美的文字,在車裏蔓延開來,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這期的主題是“選擇”,聽了他們的故事,很是感動,是怎麼樣的心路歷程,讓他們做了這樣的不尋常的選擇?聲情並茂的朗讀,讓我禁不住時而歡笑,時而傷感。郭小平選擇不做院長做校長,爲艾滋患兒撐起了一片天,坦然選擇背後是多麼博大無私的大愛啊! “耶魯村官”秦玥飛,在殿堂和田壟之間,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穫的時節,看似非理性的選擇背後折射了新一代年青知識分子的使命感。還有…...《朗讀者》聽後感

給我觸動最深的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朗誦未公開的《致兒子》家書,他首次分享自己與兒子麥恩的一段往事:初二時,麥恩突然封閉了起來,整整3年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除了吃飯、上廁所,幾乎不離開房間,與他的交流也少得可憐。麥家說:“語言衝突幾乎是只要交流就會發生,你無法想象這房門一關就是3年,上千個日子都沒打開過。你不知道他在裏面做什麼,而且他絕對不允許你以任何方式進入他的房間,否則他肯定會離家出走。”幸好,真的幸好,孩子自己走出了青春叛逆期,通過半年的發奮努力,考上美國一所大學。三年的時間,上千個日子啊,無奈、無助,甚至於無望,對於父母來說是怎樣的煎熬啊。《朗讀者》聽後感

讀人即是讀已,閱人貴在思已。我是一名10歲男孩的母親,聽着麥家講述,不禁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樣?我想,我會崩潰的。自從孩子上小學後,作業多了,孩子的天性使然,仍然以玩爲主,不專心,而我們大人希望孩子能高效做完該做的作業,然後再好好的玩樂,或者是希望孩子能涉獵其他方面更有趣的知識,因爲,科技的發展必然會重構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現有學校教育的知識顯然有些未與時俱近。一次次,而我們發現,現實與我們的期望總是差得很遠,發現孩子每天做作業總是做得很晚,玩樂的時間少了,更別說涉獵其他有趣的知識,如此,孩子與大人的摩擦開始了,大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沒有達到預期,有挫敗感,會焦慮,會批評,一批評,孩子就反駁辯論,書房有時變成了高分貝的辯論場,幸好,真的幸好,孩子還小,自己先不生氣了,過一會兒,又來跟你聊,跟你樂,完全忘記了,可是,如果他大了呢,長此以往,仍將如此的話,我想,也許另一個麥恩就出現了,而這,不是我們所願意樂見到的,怎麼辦?知不足,則思變。

過去一個個的選擇,讓我們成爲了今天的樣子,未來已來,將來的我們的樣子取決於我們今天的選擇,正如董卿所言,“我們成爲什麼樣的人,可能不在於我們的能力,而在於我們的選擇。”孩子與我們遇見,緣分一場,他有他的人生,而我們要做的是“靜待花開,默默耕耘”吧,靜待花開,不是撒手不管,聽之任之,而是不要太苛求,不要太焦慮,大人與孩子彼此成爲朋友,充分溝通,尊重、信任他,默默耕耘更多指的是適時引導,指導(畢竟,我們大人還是要承擔“子不教,父之過”之責的),引導他成爲一個愛生活,與人友愛,會玩,有自己追求的人。

感謝“喜馬拉雅”,感謝《朗讀者》,是這樣的節目讓我遇見了這麼多美好的人。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我們真得需要不一樣的養料來滋養我們的心靈,與心靈常對話,這樣至少幫助我們走得更穩健、更遠。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2】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文字在描寫着各式各樣的遇見,而第一期節目是《朗讀者》節目與觀衆初相見,恰恰也契合這個主題。

第一位朗讀者是濮存昕 ,他關於“遇見”的故事,圍繞着感恩。童年殘疾的自己,被榮國威大夫醫好雙腿,從“濮瘸子”的陰影中走出來,命運也由此改變。

和他的際遇相同的是,老舍先生也是受到別人的幫助纔有能力進入學校,成爲一個認字的人,兩個跨越時代的人在情感上如此相通。於是濮存昕將他對於榮國威醫生的感恩,凝結在老舍先生寫的《宗月大師》裏,與觀衆分享。

柳傳志分享了自己在兒子婚禮上的演講,文稿不長,字裏行間就是一個普通父親對兒子的祝福,顫動的聲音藏不住激動,但那份幸福感特別真實,真實到從他愉快的聲線中滿溢出來。

鮮花山谷的一對神仙夫婦周小林和殷潔用朱生豪的情詩,訴說他們相戀26年卻新鮮如初的愛情。“相愛一生,還是太短”,因爲妻子一句“想要有一個自己的小花園”,丈夫便在山谷裏爲她種了一千兩百畝花田。

因爲相遇,因爲愛情,《朱生豪情書》穿越時光,在一對相愛的人的朗讀下,重新有了靈魂。什麼是浪漫:浪漫是年過半百,我愛你卻一如初見。

張梓琳講述與女兒的遇見。時間匆匆,當年的世界小姐轉換角色成爲母親,用劉瑜一篇寫給女兒的《願你慢慢長大》,分享她初做人母的心境。

最讓人欣喜的是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的出現,這位96歲的老人,對他的翻譯事業如數家珍,一旦打開話匣,誰也插不上話。更可貴的是一顆赤子心,老先生說到林徽因在徐志摩離世後,來到他的故鄉,看到一樣是明月,一樣是滿山燈火,只有人不見的那種心痛,感傷處,一瞬間淚眼婆娑。

他談起他年少時翻譯的第一首詩是林徽因的《別丟掉》,含着笑說了句方言,然而現場觀衆沒什麼人聽懂,董卿就趕緊把這句話重複了一下:“翻這首詩,是因爲喜歡當時的一個女同學!”看到此處,沒忍住笑。真好,老先生心中宛如住着一個少年,依然浪漫。

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結合

《朗讀者》的節目定位是文化情感類,不止步於單純的讀書節目,導演的用心更在文字背後“人“的故事:“朗讀者”將情感與作者當年的境遇連通,讓那些作者不能夠充分展現於世人面前的情感,通過朗讀,穿越生命和時間,重新擁有靈魂。

無國界醫生蔣勵在阿富汗曾見過戰爭的傷痛,她借鮑勃迪倫的歌詞言說她對戰爭的痛斥

經過一年打磨的《朗讀者》晚於《見字如面》登上熒幕,有人說,《朗讀者》和《見字如面》形式很像,都是朗讀。在我看來各有側重,《見字如面》更專注於解讀文本,關注一封信背後的故事;而《朗讀者》的重音在於“者”,即從朗讀者本身的生活經歷爲引,在閱讀中找到當下和歷史的共鳴。

當清新風成爲趨勢,我們離一個有格調的綜藝界還有多遠?

在娛樂類節目走向拼明星、拼資源、拼話題的死衚衕時,文化類綜藝正在悄悄發力,逐漸嶄露頭角。從2016年末到17年開年,《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引發的話題度和高口碑不由得讓業內人士樂觀的預估,文化類節目的春天來了。熒屏吹起的這陣“清新風”,似乎很合看膩了滿屏都是明星玩遊戲的觀衆口味。

爲期一年的策劃,《朗讀者》是董卿擔任製作人的首秀,節目首播後,豆瓣評分當晚高達9.5,截至發稿時評分降到9.3,但這也算綜藝裏頂好的成績了。微博話題討論達41萬次,播出後連續兩個小時霸佔熱搜總榜,附帶着嘉賓張梓琳、許淵衝的名字也衝上熱搜。

節目的格調雅。先說舞美。節目一開場,佈置成圖書館的舞臺中央,一扇門緩緩開啓,主持人董卿,從雲煙裏走出,簡直美如畫。簡直契合博爾赫斯那句:如果有天堂,那應該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一盞燈,一本書,一位朗讀者。

音樂可以說是節目最大的彩蛋。先不提樂聲縈繞耳畔,和娓娓道來的朗讀配合默契,節目邀請了李雲迪擔任開場主旋律的彈奏,並以胡德夫的一首《匆匆》作爲節目的結束。對音樂尚能如此,製作方對節目的高要求可見一斑。

節目有個閃光的細節:董卿歡迎嘉賓的時候都是直呼其名,不帶頭銜。無論星素,無論地位。除了文字以外,這個節目真正做到了只關注“人”,關注他們最樸實的情感,和最平凡的遇見。

這裏沒有聯想總裁柳傳志,只有一位爲兒子的婚事而喜悅的父親;沒有世界小姐張梓琳,只有一位新晉母親對女兒的柔情。

在明星已被過度消費的今天,脫去身份迴歸素人,身上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感動。

《朗讀者》帶來的另一驚喜是,央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央視在文化類節目的佈局,可謂是深深淺淺,艱難走到今天。回望文化類節目的好時光,不得不提曾走出過易中天、紀連海、馬未都的《百家講壇》。最火爆時堪稱學術界的“造星機器”,但定位精英化、選題越走越窄、觀衆的審美疲勞、致使它最終抗不住競爭,走下神壇。

易中天在百家講壇

近幾年接連推出的《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大會系列”的益智對抗節目,是對文化類節目的有益探索。但益智類節目模式自帶的弊端,也讓許多人有了擔憂:再難寫的字,生僻的成語也極易被應試教育的死記硬背模式破解,長此以往,競技類節目會走進誤區。

成功收官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相比第一季,競技之上,更生動展現了詩詞之於民族心靈的盪滌,告訴我們“現象級”的延續,需要創新的同時也要持續保持戒備。

而《朗讀者》不失爲是央視最出彩的一次出擊。幾年的堅守,艱難的探索,不忘的初心,希望文化類節目這股清流能泉水不斷,越走越遠。

從某天起,身邊朋友們用於表達情緒的詞說來說去就那幾個,突然發現,我們的情感正愈發走向單一蒼白。

當氾濫的網絡語言入侵生活,我們被粗暴的、千篇一律的表達捆綁,逐漸開始隨着潮流用“high”,“爽”,“猴開心”表示快樂;用“藍瘦香菇”,“寶寶不開心了”表達低落;用“毀三觀”,“人設崩塌”,表達不認同。情緒失去了豐富表達,情感自然也淡漠起來。

別忘了,文字之美,可以言志,亦可傳情。我想《朗讀者》最大的意義便是,對我們已經麻木的情感,給予最溫柔的喚醒。

  《朗讀者》第五期觀後感【3】

《朗讀者》,一檔生逢其時的節目,在籌備一年多之後驚豔亮相。承繼了《中國詩詞大會》熱度的《朗讀者》在主持人董卿的帶領下,款款走來,娓娓而談,清爽宜人。在《朗讀者》節目錄制現場,董卿一身黑色西服套裝現身接受了新華網的採訪,輕聲軟語,細膩優雅,一如舞臺上的不凡氣度。

  文化節目不再高冷 舞臺設計體現用心

《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檔節目的相繼大熱,讓文化節目擺脫了高冷,成爲街頭巷尾的熱議對象,這在董卿看來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所有偶然發生的事情一定有他的必然性,一方面是一個大的時代背景在呼喚着更有文化品質的節目,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我們這個節目籌備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怎樣把文化節目做得高而不冷上花了一番功夫。”說到節目的籌備,董卿也坦承節目組最早是有擔憂的:“節目最早創意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提出疑慮,這樣的節目會有人看嗎?會有收視嗎?但當時我就在想,我從小到大很多次在文字的世界裏被感動、被鼓舞,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呼應的。”

《朗讀者》的第一期節目播出後,從老舍的讀音到許淵衝的動容,都成爲了話題熱點,談到節目能取得如此好評的原因時,董卿直言:“主要是得益於時機吧。”在電視綜藝節目越來越熱鬧繁雜的當下,《朗讀者》安靜的、更深層次的探索着人們的內心,“我們這個節目本身就是把‘人’和‘文’緊密結合在一起。因爲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最有趣也最深刻的,而文學本身也同樣。在古今中外浩渺的文學世界裏,我們根據每一個朗讀者的人生,把他們獨特的人生經驗、人生體悟和所要朗讀的讀本結合在一起,讓觀衆從中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遞的精神和情感。”

在節目的舞臺上,設計了一個單獨讓嘉賓講故事的房間,而這也正是董卿的用心之處,“原本就是想設計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因爲覺得站在舞臺上聊很雷同,很多晚會也會看到。而我又實在是大家太熟悉的一個主持人,觀衆看到這個場景就會覺得是不是在看某臺晚會啊,我就特別怕。所以我就想設計一個不太一樣的訪談空間,能讓來的人安安靜靜的進入到一個談話的氛圍中,然後讓他在走出門的時候略有些儀式感:就是我帶着我的故事,我帶着我今天的一腔熱情,我帶着我的最真實的感情來了,有這樣一種感覺。”

  朗讀背後傳遞情感 文字之美難以抗拒

《朗讀者》定位爲文化情感類節目,通過節目中嘉賓的朗讀,讓觀衆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情感,正是這個節目創意的根本所在,“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朗誦節目,因爲單純朗誦的這種形態已經很多了,在劇場裏、大型晚會的片段中都能看到。”因此董卿更注重的是朗讀背後的故事,“我想看了我們節目的觀衆也會注意到,很多來到我們節目的朗讀者並不具備我們想象當中那種所謂的朗誦技巧,甚至還帶着口音,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朗讀來傳遞情感。”

對於嘉賓的選擇,董卿的標準是要“有一個我們感興趣的人,我們的興趣點就在於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對大衆來講有一定的說服力和引導性。”在嘉賓確定後,董卿會和節目製作團隊一起參與到作品的選擇中來,“目前來看,7、80%的讀本是我們來提供和建議的,因爲可讀東西的太多了,嘉賓讀什麼才能跟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這一段人生經歷能夠巧妙的貼合在一起,而不顯得是兩張皮:故事是故事,朗讀是朗讀,這需要選擇一個很巧妙的切入點。”

接連兩檔節目的熱播,讓董卿再次成爲了大衆關注的對象,而這看似幸運的走紅背後,是她多年努力付出的結果,“其實我個人有個感受,就是《朗讀者》的熱度也不是說這一段時間的準備,或過去一年大家準備的結果,而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從春晚的口紅顏色到《朗讀者》節目中的粉色套裝,董卿身上的各個細節都被放大和熱捧,對此董卿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做這一行已經有22年了,所以可能大家在基於過往對你有好印象的時候,而你自己又在尋求一種突破,就讓觀衆有一種新發現,這種發現之後就會有一種疊加的爆破感。因爲這個人已經很熟悉了,當她又帶着一種新的作品新的感受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她的熱度就可能不是成倍的而是幾十倍的在爆發。”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