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漁歌子》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設計理念:

《漁歌子》教學設計

1、把握詞眼“不須歸”,以不同層次的讀貫穿課堂,努力營造一個詩意的課堂。

2、通過品味詞的語言,還原、豐富詞的畫面,理解古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寫作特色。

3、理解詩詞與擴大閱讀量相合,採用一篇帶多篇的做法,提高課堂實效。如:通過對比誦讀張鬆齡、蘇軾的詞,加深體會這首詞的寫作特色和詞人抒發的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誦這首詞。

2、拓展相關詩詞進行對比教學,激發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鄉村的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體會 “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

  學法滲透:

通過此課,讓學生意識到,詩詞可讀,可畫,可唱。結合課文拼音、註釋,想象畫面、聯繫作者生平和已學詩詞是學習詩詞的好辦法。

一、導入:回顧《憶江南》,走進《漁歌子》。

師:煙花三月走江南!這些天咱們可沒閒着,去了充滿田園氣息的《鄉下人家》,才了翁卷的《鄉村四月》,又賞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田園風光領略無數,江南美景盡收眼底,怎一個“好”字了得!難怪白居易會寫下《憶江南》

師:真好!這是我們學過的第一首詞,你們一定知道許多有關詞的知識吧?

(《憶江南》詞牌名,詞有長短句,詞讀起來很有韻味,詞還可以唱呢。)

師:瞭解得真不少!今天我們要吟誦的《漁歌子》,又是一首詞。(板書課題)

《漁歌子》是詞牌名,注意“漁”字有三點水,漁翁的漁。

  二、前置性學習檢測

1、生字、生詞、多音字(你能不能說上一句話,用上這個字的不同讀音!)

2、找出描寫春天的四字詞語。

3、如果讓你選一種顏色來做爲春天的代表色,你認爲應該是什麼?爲什麼?

  三、吟誦出詞的味道。(反覆讀)

出示詞(課件)

1、初讀要求:請大家試着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爭取把

整首詞讀正確、讀流暢。

a、自由讀

b、個別讀兩三個,交流: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鱖魚:一種淡水魚,味道鮮美。

師:“西塞山”(點紅“西塞”)這麼難讀的詞都讀正確了,了不起!“塞”是

個多音字。“西塞山”一座山的名字,在浙江湖州。

(點紅“鱖魚”)“鱖魚”的“鱖”,不好記,能認識它,博學!一種淡水魚,

味道很鮮美噢!

箬笠:用竹篾、箬葉編制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製成的防雨用具。

師:

(點紅“箬笠、蓑衣”)平翹舌音,你都讀準確了,贊一個。這兩個詞的確很難讀,讓我們一起讀兩遍。箬笠、蓑衣見過嗎?幹什麼用的?(圖片出示)看,就是頭上戴的帽子。箬笠是用什麼編的?竹子,所以,是竹字頭。“蓑衣”相當於現在的雨衣。是用草、棕編的,都和植物有關,所以是草字頭,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

c、集體讀:我們一起把整首詞讀一讀。

2、再讀要求:讀出詞的節奏感,讀出點詞的味道。

師:詩詞讀準了字音,讀流暢了,那是遠遠不夠的。詩詞的讀法和文章不一樣,詩詞在古代都是用來唱的,特別是詞,讀起來有一種抑揚錯落的音樂美,讀的時候要抑揚頓挫、輕重緩急。

a、自由練練。

b、請朗讀不錯的孩子示範讀,師:試着像XX同學這樣,讀出點詞的韻味來。其中哪一句讀得特別好。(生若範讀不到位,策略:師範讀,也可選同學讀不好的句子。)

c、再請三四個孩子讀,評價:有點感覺了!像是在讀詞了!有了音樂感,韻律美!詞的節奏感有了!

d、齊讀,師引:西塞山前白鷺飛……

  四、吟誦出一幅山水風光畫。(品詞中畫)

1、師:讀着,讀着,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景物呢?

(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漁翁)

師:誰補充?還有另外的嗎?

師:詩詞語言很精煉,它可以用最少的文字描繪最美的畫面。短短一首詞,容納瞭如此多的景物,如此多的景物當然不可能平鋪在畫面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最美的畫面,使畫面豐滿、立體、有聲有色。

2、音樂,師範讀,學生想象畫面。

3、師:你一定看到了最美的景,耳邊傳過美妙的聲音,或許還能感受到各種江南氣息,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用自己最美的語言描繪出來。

(讓學生“未品詩先入畫”,在畫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並逐漸走入意境。)

生描繪想象到的最美畫面:

A、畫面: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評:西塞山高聳入雲!在你們眼中西塞山是怎麼樣的?(西塞山連綿起伏,青翠欲滴。)

“西塞山前”引導讀出山的連綿起伏。讓我們朗讀的聲音也高低起伏。師領生跟,讀好“西塞山前”。

真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如此的悠閒!在西塞山附近展翅飛翔。讀出白鷺的悠閒,飛得高遠,目光追隨着白鷺,聲音傳到山那邊了。讀“白鷺飛”

朗讀整句:帶着這些感受,讀:西塞山前白鷺飛。

評價:這就對了,就該讀出這樣的起伏、轉折、變化。

B、畫面: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評:(預設“桃花”)你眼中的桃花是最美的!怎樣的顏色?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間,在枝頭悄然開放。你看到的桃花?流水呢?

(預設“江水”)春來江水綠如藍!看到流水中的鱖魚了吧?鱖魚歡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似乎要躍出湖面,多麼肥嫩鮮美的魚啊!請讀出鱖魚的歡快。那岸邊的桃花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

(預設“鱖魚”)鱖魚歡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似乎要躍出湖面,多麼肥嫩鮮美的魚啊!請讀出鱖魚的歡快。多麼清澈的流水,請你帶着全班同學靜看流水,生領讀:桃花流水鱖魚肥

紅的花,綠的水,慢慢欣賞啊!再讀: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想象着想象着,詞的意思就明白了!

(滲透讀古詩詞方法:想象畫面)

結合朗讀:你們描繪得畫面讓人陶醉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師:美哉,江南!這青的山,白的鳥,粉紅的桃花,青綠的流水,好一幅山水風光畫!(板書:山水風光畫)

預設3、4句,學生有描繪到呢,就點到:悠閒自得的釣魚翁輕鬆、愉悅,心情放鬆。“斜風細雨”點到:煙雨江南別有一番情趣!

4、師:讓這麼美的畫面在你的筆尖流淌吧!(音樂聲中學生寫畫面,前兩句)

5、請幾個孩子讀自己所描繪的a、師或生接: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釣魚的人啊都捨不得回家了!

b、師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c、師引:妙筆生美景,難怪詩人會---生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d、師:帶着這些仙境般的畫面,再次吟誦《漁歌子》。

  五、吟誦出一個悠閒垂釣人。(品詞中人)

1、師:斜風細雨不須歸,不須歸就是不回去,不想回家。景色太美了,詩人醉了,捨不得回去了。詩人只是喜歡這美景嗎?還喜歡什麼呢?不着急,想讀懂古詩詞啊,一定要了解詩人。咱們一起走近這個偉大的詩人——張志和。

(滲透讀古詩詞方法:解讀詩人)

課件出示:

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詩人,畫家,還精通音律。16歲,寫摺子給皇帝,寫的是治國良方,皇帝很喜歡,賜名“志和”。後來因事被貶官,從此再也不作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主要成就:《玄真子》以及《大易》十五卷;永垂史冊的千古絕唱《漁父詞》(五首)。

3、師:瞭解了這些再細細地品一品,此刻你就是詩人,詩人就是你,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是什麼讓你斜風細雨不須歸呢?

(他很喜歡釣魚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悠閒自得的生活;釣魚很輕鬆的----輕鬆愉悅的心境)

師:的確,詩人是隻羨神仙不羨官,只想做一個悠閒垂釣人,過悠閒自得的生活。

(板書:悠閒垂釣人)

師引:釣着釣着,詩人就和自然融爲一體。如此和諧!(板書:和諧美)

真是畫中有人,人在畫中。讀《漁歌子》

3、欣賞歌曲《漁歌子》

  六、唱歌入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詩詞更在於以聲傳情,下面讓我們帶着這份悠閒、輕鬆,聽聽現代人將它譜上曲,來吟唱

4、師:帶着這顆清閒飄逸的心,我們的詩人寫出了千古流傳的經典詩詞

和老師一起背誦這首千古絕唱吧!

  七、補充拓展

1.小組合作學習、賞析張鬆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思考:

(1) 小組合作說說這首詞的意思。

(2) 抓重點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並互相說一說。

師:這麼美的景色,你們想回去嗎?

師:想不想?

師: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啊,張志和被稱爲煙波釣徒,他就喜歡這樣的垂釣生活,於是他就這樣有感情地寫下《漁歌子》。可是他的哥哥叫張鬆齡,(板書:張鬆齡),很擔心他在外流連忘返,惹出麻煩,於是寫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這首詞也是採用漁歌子的詞牌來寫的。

出示《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整首詞。

生紛紛自由吟誦。

師:好吧,原來我想讀,你替老師讀吧。

生: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讀得入情入境)

師生不禁鼓起掌來。

師:第一次讀就讀得這麼好,真好,會讀表示本事,讀得懂纔是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幹嗎?

師:你怎麼知道的?

師:一個字——

生大聲叫道:還。

師:對了,哥哥在勸弟弟快些回來,那我也來勸勸你們,你們就是張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看你們能不能用詞來回答。

師:賢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幾位學生遲疑地輕聲地: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怎麼回答?預備,齊。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不須歸。

師(激昂):且須還。

生(高聲):不須歸。

師:爲何不歸?爲何不歸呢?

師:是啊,這麼美的風景,怎麼捨得回來呢?

師又指名一舉手的學生。

師:也是風景太美了,讓你不想回家,還有嗎?

師:好一個流連忘返啊,張志和厭倦了朝廷的爭鬥,流連於山水之間,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

師:就是釣魚要放魚餌,魚餌放了,魚纔會上鉤,沒有魚餌,釣得到魚嗎?

師:會有魚上鉤嗎?

師:張志和卻說,他釣着了很多很多。

師:他釣着了什麼呢?

師:好一個美麗的風景啊,被你釣着了,還釣着了什麼呢?

師:不是跟別的國家戰爭,不喜歡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歡現在的

生:自由自在的生活。

師:你說,他釣着了什麼?

生:美麗的風景。

師:還有

生:自由自在的生活。

師:你的手舉得那麼高,最後一個發言的機會給你。

生:他釣着了桃花芬芳的香味,讓他芬芳撲鼻。

師:讓他的生活

生:芬芳撲鼻。

師:你真是一個富有詩意的人啊!這就是張志和一生的追求。

(板書:心志平和)

  八、學以致用,深入體會。

同樣是垂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心境,下面讓我們用剛纔學習古詩的方法小組學習下面這首古詩,看看這兩首垂釣詩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九、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千古佳詞,經歷千年而流傳至今,我想不僅僅是因爲文字,更主要的是透過字面,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只只羨神仙不羨官的超然心境。

假如你來到浙江湖州,你一定會看哪座山?(西塞山)

來到西塞山你一定會想起一個人?(張志和)

想到張志和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想吟誦一首詞(漁歌子)

來,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恆畫卷吧! “漁歌子”齊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