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愛蓮說說課稿參考模板

本文已影響 2.42W人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愛蓮說說課稿參考模板

1.地位、作用:我說課的篇目是《愛蓮說》,它是初中語文新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古詩文單元,它與前後幾冊教材中的文言文單元連成一線,以落實義務教育承擔的文學教育任務。《愛蓮說》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單元之尾,是鞏固前面提學知識的重要一環,又是教師貫徹“由教到不教”的關鍵所在。

2.教材簡析:《愛蓮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寫的一篇託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蓮”自比,委婉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寶貴的世風,表明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鑑意義。

3.教學目標要求:根據新大綱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及本文特點,我確定教學目的要求如下:

(1)基礎知識目標:理解民賦予蓮的高潔品質,體會託物言志的寫法及正襯、反襯的作用。

(2)基本能力目標:理解關鍵詞的含義,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和自學互動能力,達到熟能成誦。

(3)思想教育目標:從蓮的高潔品格體會積極的人生態度,並聯系澳門迴歸的區旗、區徽上的蓮花主體圖案,進行德育教育。

4.教學重難點闡述依據:根據教學新大綱對初中階段文言教學的要求:規定古文的比例不少於30%,並且規定了古詩文背誦的篇目,強調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特別是古詩文的誦讀,同時貫徹“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確定教學重點爲:指導學生熟讀成誦,並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辨析蓮花與君子的相似之處,教學難點爲:理解運用“菊”和“牡丹”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二、教法學法的運用

1.教學對象:從教學對象看,初二學生屬於學齡中期,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高視角、低起點”,以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教學基本思路及方法: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及從學情出發,本課教學思路如下:突破傳統文言教學由教師逐字逐句串講的模式,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貫徹“學本論”的方針。

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電教導課,情景結合的教學方法。

(2)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電腦、投影、錄音),增強感性認識,把握教學重點的方法。

(3)引用美術的色塊對比,化難爲易,分化學習難點的教學方法。

3.學法指導如下:

(1)以形成性練習指導圈點、批註、勾畫的預習方法。

(2)指導議讀質穎、交際互動,當堂成誦的學習方法。

(3)設計、拼貼蓮花圖,培養動手動腦能力的學習方法。

本文可讀性強,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誦讀作爲本課教學的最重要環節,訓練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達到熟讀成誦。

指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和切實掌握誦讀文言文的三種方法:

一是“疏解文意的讀法”,旨在初步讀懂文章,領會文章中詞語、句、段的含義,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

二是“誰究文理的讀法”,旨在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恰當地表達文脈的貫通和層次,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

三是“品味意境的讀法”,旨在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並茂。)

 三、教學程序設計

(一)形成性練習檢查預習

1.生字難詞注音解釋。

2.駢句的有關知識。(以上預習內容課前完成,初一學生接觸的文言文不多,從常見的文言字詞及句式入手,積累必要的文言文知識是提高文言文閱讀的有途徑。)

(二)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導語設計如下:(配樂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電腦屏幕上顯示澳門區旗、區徽的圖案)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上課前,先觀察兩幅圖,誰認識這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標誌?對澳門。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這就是迴歸後澳門的區旗和區徽。誰能告訴我,區旗和區徽的主體圖案是什麼?(蓮花)幾朵什麼樣的蓮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蓮花)是的,澳門區旗和區徽的圖案就是以蓮花爲主,蓮花深爲澳門人民所喜愛。

(以上層層誘導,步步深入,吸引學生注意,點出學習內容,寓德於教,完成教學目的。)其實,不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學家寫了一篇傳誦千古的讚美蓮花的名篇,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宋代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板書課題)(再從電腦屏幕顯示10幅近景遠景不同姿態的蓮花圖)蓮花有何可愛之處?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蓮花,看完以後請同學來說一說。(學生說話)看來,大家各有所愛。有的,世上萬紫千紅的花很多,蓮花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出衆之處,但周敦頤先生卻偏偏喜歡它,爲什麼?翻課文,聽朗讀,找原因。在這一教學程序中落實誦讀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讀法”,(以上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鍛鍊觀察說話能力,並直接從愛蓮原因入手設疑,吸引學生主動求知。)

(三)重點語段討論評析

1.找出愛蓮花原因的語句,用筆劃出。

2.所劃部分分別描述了蓮花哪一方面特點?

3.疏通文意,將所劃分部用白話文連貫翻譯一下。

4.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愛蓮名句。

5.作者寫對蓮花的喜愛之情,目的是什麼?從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蓮花品質的一句。

6.根據課文註釋,闡述含義。想想這種“君子”應具有什麼樣的寫法?

7.君子的品格和蓮花的品質有無相似之處?這是運用什麼樣的寫法?(以上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逐步理解本文學習重點“託物言志的寫法”,即借蓮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同時,爲培養學生動手動及能力。我設計一個“君子圖”,七個花瓣分別寫上君子品德的七個方面,再讓學生模仿製作一幅蓮花圖,對應的花瓣分別填上蓮花的七個特點,有投影顯示在屏幕上,這一電教手段不僅完成了教學目的1中對“託物言志”這一表現手法的理解,並且激發了他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在這一教學程序中落實誦讀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讀法”,以領悟促誦讀,以誦讀加深領悟。)

(四)學習正襯、反襯的表現手法

1.讓學生分析陶淵明愛蓮和世人愛牡丹的原因,明確作者對菊和牡丹的不同態度,並與作者愛蓮作比較,體會襯托作用。

2.利用美術上色塊對比知識,區分正襯、反襯手法的運用。(投影展示美術上兩組色塊對比:A組——白、灰色塊對比,B組——白、黑色塊對比,提問學生:“兩組色塊中白色顯得更亮,更白?”學生的回答是一致的:“B組。”我在這時點出:兩組白色的亮度是一樣的,只不過灰色的白色比較接近,黑色和白色對比鮮明,由此,可引出襯托的兩種類型——正襯與反襯。這樣通過直觀教學化難爲易,完成教學難點。

(五)分析結尾段議論,指導朗讀。

1.試析“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討論修辭手法,並強調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嘆詞領起並用不同句式寫花有何表達效果,朗讀體會。引導學生分析陳述句(“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反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感嘆句(“牡丹之愛,宜乎衆矣”)所抒之情及朗讀語氣。(文言文教學的重要要求是多讀多誦,以上教學程序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完成教學目的2熟讀能誦,融會於心,使其“言若出於吾之口”,能獲得牢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在這一教學程序中落實誦讀法第三步即“品讀意境的讀法”,)

(六)總結“說”的文體特點,指導全文背誦。

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古代“說”的文體類似現代散文,文眼即一個“愛”字。(以上內容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