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苦澀家鄉味散文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人身在異鄉的時候,就會想起故鄉。有時,想念久了,就會對熟悉的人、物和往事特別親切。

苦澀家鄉味散文

的確這樣,在這裏生活慣了,而老家一些熟悉的事物卻變得模糊起來,在老家的那篇優美寫景散文裏,我也許是鄉間的一棵草,地裏一株莊稼,路旁大樹上的一片葉而己。顯得微不足道。儘管如此,這絲毫不能消弱我對它深沉地,醇厚地思鄉情感。

有時,每當在異鄉的路上行走,時不時擡頭看一看湛藍的天空,看着那漂泊的雲朵。心裏不由得會想,家鄉的天空也是這般?也會飄着雲朵?還是陰雲密佈?

是啊,在泥土氣息中長大的我,在離開泥土構築的家鄉時,那泥土醇香的氣息深深地也融於我的血脈之中,更浸潤了我的靈魂。讓我對那塊故土有着一種難以表達的情愫。隨着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更替,這種感覺越來越濃。

今年夏季來臨之際,我又一次踏上了迴歸故鄉的路……

當公交車穿梭在那蜿蜒曲折的公路上時,當透過車窗看到田間地頭農民老鄉那忙碌的身影時,記憶的又把我帶到我少年時代那苦澀的歲月……。

小時候,對故鄉的感覺是苦中帶着無奈的感覺。沉澱大腦的也是沒完沒了的農家活。即使別的往事從我的記憶中消失,但那銘刻在記憶深處的帶着苦澀滋味的卻永遠都不會消失。

記憶中,最累人的工作要數往地裏送糞,說糞也不過是美其名爲糞,實則是牛馬驢在圈裏撒的尿,在尿上面蓋了一層土而已,那真正牛馬糞便早被剷出來曬乾填土炕用了。這些被老家人叫做糞的土的成份很大,但老家人卻將它看做是最好的肥料。

每年播種之前,早早將圈裏的糞用背兜背出來,倒在門前的的空地上,然後用木製的刨頭一塊塊地砸碎,堆成尖尖的一堆,對於沒有砸碎糞塊,需要重新砸碎。

出糞的活兒幹完後,接下來是往地裏送糞。老家有句俗話說得好,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老家的人就認這個理,因此,不管誰家,每年的糞是必要上的,是必須送到那溝溝坎坎的山地裏,否則被人看不起,會被人私下論起那家的三長兩短。

老家的那些地大多在山上,地遠的,用騾子或驢用馱着麻織成的口袋裝上糞往地裏送,地近,或者路不好走的山地,則用扁擔挑着兩框糞往地裏送,當然用背篼背的。這樣做,人特累不說,效率極低。不但田間的路沒法走,村子裏的路也坑坑窪窪。讓人在消耗體力的同時,也不知穿壞多少雙鞋,磨破多少件衣服。肩疼腿痠的疼痛的後遺症要在學校要持續好幾天。

大人平田整地,忙得團團轉,我們小孩也不能閒着,每天放學,挽起糞筐的繩子,笨拙地用肩費力地挑起那堆在家門前的糞土,晃晃悠悠挪動腳步送到播種的莊稼地,一趟一趟,循環往復。回味那感覺,二個字可以概括:好累!好累!

現在我想,那時用扁擔扛,用背篼背,完全是因爲經濟狀況落後,勞動生產率低,莊稼地遠和陡,無路可走,更沒有什麼更爲合適的運輸工具。當然也是人們爲了顧着填飽肚子,沒有把路修好的緣故。

八四年我來到銀川上學時,發現這裏的鄉間農村的路很好走,假如送糞,也最基本都用架子車套上騾子或牛就能解決,用不着扁擔扛,或者背篼背。

送糞累人,秋收也好不到那裏去。割下來的麥子,拔起來的豌豆杆、胡麻。也大多用人扛,哪一樣不是體力活?哪一樣不折騰人?背麥子不是腰疼,就是腿疼,割麥子,拔豌豆,拔得腰疼不說,手更是鑽心地疼。隊裏有壯勞力的家庭,情況就好很多,起碼不用像我這樣十三四歲的孩子辛苦,可以安心地去讀書。當有些和村幹部關係近乎的家庭也可以借來隊裏的牲畜幫幫忙,省去了腰痠肩痛不說,還減少很多的作物損耗。所以說,在過去,在農村,有騾子或有驢就省事的多,往地裏送糞,往回馱點什麼,就比人背,肩挑效率高很多。

後來,不知誰家借鑑北邊鄉鎮農人的經驗,用架子車送糞,收取糧食,這比起人用肩扛挑省事多了,效率也自不用說。,當然,架子車也有送不到的'地方,比如溝溝坎坎的山地。

說到用架子車,我和哥哥受了不少苦,拉麥子,送糞的過程中,翻過多少次車連自己也記不清……。

只記得有次從山地往會拉麥子,哥哥讓我幫他在車把邊擡着,以免因車身慣性大而造成車子跑得過快,結果還是沒有控制住,結果人車全滾下了溝,哥哥埋怨我沒把好車把,結果從車身下翻出來摔了兩巴掌,我委屈地坐在溝裏哭。哥哥則忍着痛解開繩子,把麥子一捆捆的拿下來,然後命令我和他一起重裝,拉一趟麥子用一個半小時,我們竟折騰了三四個小時,麥子被糟蹋連我都看着心疼,那次幸虧有人看見幫忙拉了回來,否則不知還要折騰多少時間。那次我手上,腿上擦破了不說,哥哥不但手上腿上是傷,而且臉上被車把颳了,留下了疤痕,好長時間才褪去。

除過秋收,還有一件事要我們這些孩子去做,那就是掃樹葉,煨炕取暖,這些活雖比送糞,拔豌豆,拔胡麻輕鬆不少,但也是個需要起早的苦差事,往往天不亮就被大人喚醒,極不情願地穿着,揉着睡意朦朧地雙眼,背上背篼,迎着凜冽的寒風,拿上掃把極不情願來到家門前不遠的樹林裏。

凌晨的山村寂靜而清冷,偶爾傳來幾聲雞鳴和狗叫聲,整個樹林也是出奇地靜,偶爾有風吹過,樹兒便搖曳不停,不斷有黃葉飄飄灑灑落下,發出沙沙聲,給清冷村莊注入一絲絲的生機。在樹葉的作響的伴奏聲中,放下背篼,拿起掃把,抖擻還在有些顫慄的身軀,開始把金黃色精靈一片片歸攏,然後彙集成一堆堆金黃色堡壘,再裝入那有些難看背篼裏。

樹林的天地也不光屬於我,鄰居家的孩子雖然晚到一步,但卻有着他家父母一般精明,晚來一步的他早已圈下了一大片林子。我在爲自己大意的同時,也爲他的有些霸道的做法很惱火。村裏其他掃樹葉的一看有人圈下了樹林,也只好到別處尋找了。

對於掃樹葉我是有看法的。就掃樹葉,那麼大的一片地方,真正掃起來,樹葉也只有半背篼,整個小樹林掃下來也就那麼幾背篼而已,並且邊掃邊落,什麼時候才能掃完,那樹葉當做煨炕取暖,在炕洞裏一點,也就那麼幾分鐘功夫,半背篼樹葉嘩啦啦的燒的精光,只餘下那一堆堆灰而已,要說取暖,也就是半個小時的熱量,熱量一過整個炕冷冰冰的,如果沒有別的柴草維持,那炕是睡不下去。和冷炕沒多少區別。

所以人們除了掃樹葉煨炕,還需要其它的東西來維持炕的溫度。看掃過樹葉的樹林,由於掃帚破壞了草皮,以致樹林的草皮越來越少……

前幾年回老家探親,看到那片曾經留下我童年足跡的林子,竟然光禿禿的,就連那夏日裏賴以避涼,充滿樂趣樹木也不見了,全改造成農田,有些地方蓋起房屋。不知村子裏現在人掃不掃樹葉,如果要掃,那麼非得去更遠的地方,或者根本掃不到……。

……

除了掃樹葉煨炕取暖外,農村的孩子還寒冬臘月扣毛衣,這裏的“毛衣”不是穿在身上的毛衣,而是荒山野嶺生長的草,農村人主要用它煨炕。

農村人知道,炕一天不填東西,它就不會產生熱量。因此當地人有句俗話叫:“飢餓難耐,夜罪難受”的說法。

煨炕的樹葉不多了,自家牛圈,驢圈裏剷出的糞便煨炕用完了,母親就着急了,吩咐我哥倆:趁星期天趕快掃些毛衣,要不全家人要挨凍了,尤其是你奶奶的炕不能閒着,讓她受罪。

母親的命令不敢違,趁着週六週日學校不上課,約着村子裏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去荒山上掃“毛衣”。

那時候,冬天出奇地冷,刺骨的寒風嗚嗚地吼着,跟個魔鬼似的,讓人厭煩。雖然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褲,戴着厚厚的棉帽,手上也帶着姐姐織的毛衣手套,上山扣毛衣,不知怎的,手上還是被凍得跟個饅頭一樣,在家裏一消,出奇的樣,過不了多久,就會和脫了西紅柿的皮,一樣潰爛,每年如此。成了我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痕,到現在,手上到現在還有少年時代留下疤痕。一看見手上的這些疤痕,就想到那扣毛衣的日子。

說是掃,其實是掃不了多少,還得用木頭做的耙子去鏟,這靶子比起那鐵鍬好使。一個木頭把,一個七十公分左右長,直徑約八九公分的木頭,在木頭上鑿一個眼,用來穿木耙,在木頭的側面鋸一個和木頭一樣長的縫,用來鑲一個如刀一樣的刀片,當地人叫“釰子”,耙子去掉釰子,就是煨炕的靶子,裝上釰子,就是掃毛衣的靶子,一物兩用,在當地很是流行,有了它,山上再多的柴草,也被它扣得只剩下土。但是來年春天,春分一吹,一場春雨過後,滿山遍野仍舊綠茵茵的一片。

時光易逝,歲月匆匆,挑糞土,背糧食,掃樹葉,扣毛衣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農村的道路修的四通八達,多高的山,多遠的路都能暢通無阻,送糞,拖拉機就能解決,一次送的糞土,夠我們人背,扁擔挑一個星期。收割也是半機械化操作,不再是鐮割,人拔。太遠的地,難走的山地,都種上了樹,我想故鄉的人不再爲送糞,收割發愁,至於掃樹葉,扣毛衣更是被煤炭爐子所取代。過去那些掃樹葉扣毛衣用的背篼,毛衣耙子現在恐怕早已成了留在人們記憶中的遺物,失去他以前應有的價值。

話說回來,那時,面對那忙不完的農活,面對那睡下不願起來的勞累,我除了無奈,再就是茫然與惆悵,心想,誰讓自己生在農村呢?心想着什麼時候才能逃離這種沒完沒了折磨。

母親是位善良的女人,面對家裏無人幹活而顯露的焦慮的神情。看着大哥因爲弟弟妹妹上學而不能幫忙替他擔當務農的幫手而耿耿於懷的舉止,母親只是無助的嘆息。

村子裏人更因爲我們一大家子卻無人勞動掙工分而不解,看我們家笑話,甚至鼓動大哥說服父母讓我們放棄學業回家務農的做法,更讓母親忍着極大的壓力供着兄弟姐妹上學。母親也時不時提醒我們,誰不願唸書,就早早回來務農,免得書念不成讓人在背地裏說風涼話。

面對當時這種境況,有些同我家境相似的都選擇讓孩子回家務農,沒有幾家有五六個孩子一起上學的,在這方面,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力排衆議,讓我們相繼完成學業,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

現在,想到那些銘刻在記憶中的農活,從當時的角度想是累人,是無趣的,是苦澀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未必是一件壞事,它至少讓我磨練了意志,也堅定了我戰勝困難,走出那個窮山村的勇氣。如今回想起來未必是一種另類的人生磨礪。

……

往昔的瑣事,承載着我童年的記憶,牽動着我思鄉的神經,讓我對故鄉有着難以忘記的印象。

陪伴我走過童年的那些苦澀的往事,也時時縈繞、迴盪在我的腦海,竟然是那樣清晰,恍然如昨,久久不能褪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