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本文已影響 2.97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

教學目的:

1、培養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學修養;

3、培養高尚情操。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打開自制電腦軟件,欣賞蓮花圖片十餘幅,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教師準備的是:生花妙筆、含露乍開、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將逝、一枝獨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獨醒、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180頁《古人筆下的“蓮”》。指名讀:

“在古人筆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的象徵,或被贊爲百美並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說已成爲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並不是因爲它美,他寫《愛蓮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讚美它的美。那是爲了什麼呢?請看課文

3、介紹作者

關於作者,請看“閱讀提示”。老師補充兩點:

(1)周敦頤爲官清正廉潔,以爲百姓洗脫冤屈爲己任,甚得百姓愛戴。

(2)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都是他的學生。

4、學習本課,運用“師生倒置法”——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這可是很能培養能力的呀!下面請“老師”們“備課”。

二,“老師”們“備課”(即預習),印發下列“備課提綱”(即預習任務)。

1、讀課文,標出生字詞。

2、注音:頤蕃淤濯漣褻鮮噫

3、解釋加底紋的詞語。

愛蓮說可愛者甚蕃

自李唐來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濯清漣而不妖

濯清漣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亭亭淨植可遠觀二不可褻玩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君子噫

陶後鮮有聞同予者何人

宜乎衆矣

4、口述課文大意,翻譯下列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5)予謂菊,花之隱逸也。

(6)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4,主題是什麼?

5,提出你的問題,特別是“無疑之疑”。

三,請“老師”們“講課”——採用“師生倒置法”疏通語言文字,口譯課文。

先重申翻譯要求:

(1)儘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然後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爲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

注意:把難句交給優秀生,容易的交給後進生,以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爲“愛菊”。“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最後投影以下兩項內容,給學生以明確答案:

1、“解釋加底紋的詞語”答案:

愛蓮說:一種文體可愛者甚蕃:多

自李唐來:唐朝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濯清漣而不妖:洗滌濯清漣而不妖:清水

濯清漣而不妖:美麗而不端重不蔓不枝:長蔓;長枝

香遠益清:更亭亭淨植:聳立的樣子

亭亭淨植:樹立不可褻玩:親近而不莊重

予謂菊:認爲花之隱逸者也:隱士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噫:唉

陶後鮮有聞:少同予者何人:我

宜乎衆矣:應當

2、《愛蓮說》譯文:

水裏、陸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兒,可愛的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唐代以來,世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卻只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而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裏洗過而並不顯得妖媚,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或:不長藤蔓,不長丫枝),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筆直的潔淨的立在那裏,可在遠處觀賞而不可(拿在手裏)玩弄。

我認爲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陶淵明之後很少聽到。愛蓮花,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愛牡丹的人,該是很多了。

四,齊讀課文,正音。同時指導語氣、語調、停頓、快慢。

五,深入閱讀,進一步理解課文的思想和藝術。

1、寫“愛蓮”,爲什麼寫“愛菊”和“愛牡丹”?答案: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根據課文回答,陶淵明愛不愛除菊花以外的花?爲什麼?答案:不愛,他“獨愛菊”。

教師講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說明他寧可隱居,不與統治者合作的生活態度。然後用他的.詩《飲酒》第五首印證(投影)。

3、周敦頤愛不愛菊花?爲什麼?答案:不愛。理由是:

(1)他自己說“獨愛蓮……”。

(2)他認爲菊花象徵隱士,而他不願做隱士,因爲隱士的生活態度太消極。他的生活態度是積極的,他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師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和獨特的個性。

4、“甚愛牡丹”的“甚”字可否刪去?答案:不可。“甚”表示愛牡丹的人很多,愛得也很深;若刪去會削弱反襯的效果。下面以劉禹錫的《賞牡丹》印證(投影)。

5、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麼象徵意義?答案:主要象徵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6、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麼思想?

(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7、運用什麼寫作方法?答案:託物言志——託“蓮花”這個“物”,言“潔身自好”之志。作者賦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說花,其實是在說人;寫愛蓮,其實是寫愛君子潔身自好,正直堅貞的節操

8、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答案:對偶,排比,比喻,擬人。

六,說話練習,同時進一步理解課文。

1、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並說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

(1)蓮

(2)菊

(3)牡丹。

理由,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教師準備的理由是:牡丹雖豔麗,但象徵榮華富貴,同於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然清逸脫俗,但逃避現實,消極處世,不值得仿效;蓮花的生活態度比菊花積極,它處於污濁環境,卻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難能可貴。注意:教師要鼓勵發言積極,有思想、有文采的學生。

2、你喜歡什麼花草樹木?爲什麼喜歡?請口述一篇“愛說”,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

教師準備以下材料相機使用(或投影,或寫在教室黑板報上,作爲“語文環境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筆記、背誦,以擴大積累)。

七,朗讀,背誦。

八,作業:

(1)背誦,默寫。

(2)完成課後練習。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2

【教學目的】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鞏固對中心意思的理解。

【教學重點】對中心意思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難點】託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襯托的寫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程序與內容】

一、情景導入(CAI課件)

1、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哪幾位同學能爲大家描述一下荷花的形狀?

2.1999年澳門迴歸祖國,它的區徽主要以什麼作圖案?你認爲這樣設計的理由什麼?

【答案要點】

①、它的區徽主要以荷花作圖案,因爲澳門的地形宛如一朵出水芙蓉。

②、澳門長期淪爲葡萄牙的殖民地,受外族管制,但澳門人民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宛如荷花一般,志趣高潔。

同學們知道,春有桃花、夏有蓮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澳門人民之所以用蓮花作爲區徽的圖案,由此看來,荷花在澳門人民心目中有不凡的意義。對蓮的這種認識自古就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古人頌蓮言志的`短文《愛蓮說》(板書課題)

二、配樂朗誦,初領文意(CAI課件)

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認真地聽一遍本課的配樂朗誦,聽的時候要注意兩個問題:

①、把你對蓮的描繪感受最深的語句畫上橫線;

②、思考如何複述課文內容。

三、課文複述,感知文意(學生髮言)

剛纔聽了一遍課文朗誦,之前,同學們在預習課上已經結合課下的註釋,對本課內容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下面哪幾位同學能爲我們複述一遍課文內容?

四、錄像欣賞,加深文意(CAI課件)

爲了便於同學們更好地把握、理解課文,請欣賞、感知一段精彩的錄像。

五、課文分析,探究文意(CAI課件,展現蓮的定格畫面)

悠揚的音樂、聲聲入耳;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一段精彩的錄像,確實把我們帶入了對蓮的一片遐思之中。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文,我們一起對課文作進一步的品味和探究性的分析。

首先,請一名學生起來有表情地把課文朗讀一遍,其他同學帶着大屏幕上的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出示CAI課件)

1、作者在文中把蓮比作什麼?把蓮比作君子。

2、你認爲我們生活中君子的標準應該是怎樣的?

我們生活中的君子應該鄙棄那種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具有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3、文中是從哪些角度、用了哪些語句來展現蓮花的品格?你認爲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寫蓮的生長環境的句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寫的用意是:比喻君子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

寫體態、香氣方面的句子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這樣寫的用意是: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爲方正,美名遠揚。

寫風度方面的句子有“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樣寫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以上幾位同學對蓮的感悟和分析都很全面,對讚美蓮的語句找得非常準確。爲了進一步加深我們對蓮的美好印象,請同學們一起把描寫蓮的語句齊誦一遍。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2、瞭解“說”這種文體。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正襯和反襯的手法,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情操;

2、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正襯和反襯的手法

教學內容

一、導課

幻燈放映蓮花的圖片引入

導語:同學們,剛纔圖片中的是什麼花——(蓮花),它美不美,喜歡不喜歡——(喜歡)。宋代有一位哲學家叫周敦頤,他不僅喜愛蓮花,還寫了一篇千古傳誦的短文——《愛蓮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他。

二、作者及文體知識介紹:(出示圖片)

作者簡介:

周敦頤: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峯前,峯下有溪,也命名爲濂溪,學者就稱他爲濂溪先生。

教師補充兩點:

(1)周敦頤爲官清正廉潔,以爲百姓洗脫冤屈爲己任,甚得百姓愛戴。

(2)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

瞭解文體“說”: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但都是用來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教學內容

(一)學生自讀課文,解決字詞,疏通文意。

出示圖片,學習生字,檢查預習。

(二)教師範讀,進行朗讀指導。

(三)學生再讀,找出文中描寫蓮的語句,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長環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體態

香遠益清——香氣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風度氣質

這些描寫不僅寫出了蓮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蓮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蓮的.讚美之情。(讓我們帶着讚美之情來朗讀這段文字)

(四)作者喜愛蓮花僅僅是喜愛她的外形嗎?書中把蓮比作什麼?(君子)他們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漣而不妖——質樸自然,不顯媚態

中通外直——內心通達,行爲方正

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美名遠揚

亭亭淨植——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自尊自愛,令人尊敬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描寫蓮花是爲了讚美像蓮花一樣的君子;也就是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人生態度:要做一個像蓮一樣品德高潔的君子。

作者借蓮來表達自己的志願,想一下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提示:託物言志託蓮花形象,言君子之志

現在我們真正瞭解了作者寫這段文字的深意,讓我們將這一段再大聲的朗讀一遍,注意讀出對蓮的崇敬之情。

(五)作者寫愛蓮爲什麼要寫菊和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提示:寫蓮是爲了讚美像蓮一樣的君子,質樸正直、志潔行廉;將菊比隱逸者,雖具高潔品質卻超凡脫俗,不願沒有滯留在世俗之中;將牡丹比富貴者,貪慕富貴,追逐名利。

(六)對於花的喜愛是由人的思想感情來決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愛,那麼作者對喜愛菊、喜愛蓮、喜愛牡丹的人分別持什麼態度?

提示:菊————惋惜牡丹————鄙視

四、課堂小結

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也不悄於像世俗之人那樣貪慕富貴、追逐名利。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以蓮自喻,堅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是難能可貴,讓我們在大聲朗讀中再次體會作者的情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