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經典15篇)

本文已影響 2.14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經典15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13、小河與青草

擬2課時

累計

第95課時

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1、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點: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做到“五不”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青、邊、對、能、到、住、得、分、幹。

(多音字)

2、指導寫字。

青:上下結構。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對: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爲點。

3、學生描紅仿寫。

實施修改意見

天天練:我來露一手

感情背誦《懷素寫字》第二小節

“青”是上下結構的字。

精搜彩集創信意息

精彩創意:

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必做:1、聽磁帶三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生字加拼音四遍。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童話故事,這篇文章優美的語言中所流露的那種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愛,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內心情感和語言參與的積極性。雖然課文篇幅篇長,但孩子們讀得還只那麼津津有味。尤其是小草和小河的對話,學生不知不覺中就採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進行了分角色朗讀,我想學生們讀得那麼好,興致那麼高,也和平時堅持不懈的“天天練”有很大的關係。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簡介

本課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學會“青”的正確書寫,認識其他生字。

過程和方法: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

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

三、設計理念

1、以學定教,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關注學習主體的自主建構,相信學生,讓學生使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方法來充分展開自主學習,發揮教師“組織者”的功能。

2、低年級學生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於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觀、新異的刺激活動調動起來,激起學習的興趣。

3、讀中品位,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體驗基礎之上的,朗讀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做到以讀爲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種多樣。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小河與青草》

齊讀課題

2、把“與”換個詞嗎?

(二)、精讀課文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

貼圖出示:小河說說:()的小河

在小河邊貼上:青草說說:()的青草

2、出示課文第一小節

(1)問:小草就一叢嗎?課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的?

請學生起來貼圖:長滿青草

(2)指導讀:小朋友,美嗎?用美美的語氣讀一讀。

指名讀,齊讀。

3、師:小河邊爲什麼會長滿青青的小草呢?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出示第二、三小節(第一次對話)

(1)小草對小河說了句什麼話?

出示一杯清水:你們覺得這杯水怎麼樣?

在杯底放上一張小魚圖片,請學生上臺觀察,問:你看到了什麼?

師: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師送給大家一個詞語:清澈見底

自讀詞語,指名讀,齊讀。

誰能誇誇小河?

自讀,指名讀,齊讀。

[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的方式來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讓學生多讀多悟,並注意語詞的積累]

(2)聽了小草的話,小河驕傲了嗎?他怎麼樣了,說了什麼?

指名讀小河的話

出示:緊緊抱住個別讀

師:誰能來把這個詞語表演一下

再指名讀,齊讀。

小草是用什麼抱住小河的?

課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緊緊抱住。

如果沒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小河會怎麼樣呢?

在清水裏加入泥土,使之變成渾濁的泥水,理解“渾濁”。

[表演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以演助讀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更好地理解了“緊緊抱住”。另外,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抽象的語詞形象化了。]

(3)說話:因爲小草將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所以小河。

指名說

指導朗讀:讀出感謝的'語氣。

自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

[通過說話訓練既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讓學生進入角色進行情景朗讀,在讀中更好地感悟]

3、接着,他們又說起了悄悄話。

出示第四、五小節

(1)自讀這段對話

(2)比較讀: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如果你是小草,你會喜歡哪一句?爲什麼?指名讀,誇誇小草。

(3)小草聽了小河的話有沒有驕傲呢?他是怎麼說的?

讀小草的話

實物比較:碧綠的小草

乾枯的小草

問:青草會在什麼情況下乾枯呢?

(4)說話:因爲,所以。

(5)指導朗讀:讀出感謝的語氣。

自讀,分角色朗讀。

4、正因爲小河與小草互相,所以(出示第六小節)

(1)自讀這一小節

(2)問:爲什麼“更歡了”“更綠了”?

(3)指導讀:讀出歡快的語氣。

[讓學生通過比較的朗讀來體會詞語的運用,在讀中感悟。同時貫穿說話訓練,並在上次說話的基礎上要求有所提高,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全文

(三)、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麼?

2、如果我是河裏的小魚,我想對小草說……

如果我是愛到小河裏游泳的孩子,我想對小草說……

[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說話,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並使學生的感情得到了深化]

(四)教學“青”

1、觀察字,說說記憶方法

2、指導書寫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教育是一羣不完美的人帶着另一羣不完美的人一起走向完美的過程”,作爲這樣的一個不完美的人就這樣踏上了走向完美的艱難之路,開學兩週,終於親身感受到小學語文教師的苦衷,現就這兩週的教學經歷反思自己在課堂的教學行爲。希望在不斷的自我反思及老師們的共同幫助下能讓我這樣的不完美之人儘快走上語文教學的正道,讓那一羣不完美的孩子能有個更好的指向標。

第一堂課下來,自己的教學任務沒有按要求完成,前輩問我自己的感受,我只是搖頭,太糟了,感覺教學的正常進行比爬雪山過草地難多了,爲什麼沒有完成任務,收到教學效果,以後的每堂課我都在想方設法去完成任務,但是收效甚微,不聽課的大有人在,“埋頭苦幹”的、動搖西晃的、吵吵鬧鬧的,學生不按老師的路子來,很多人根本沒把老師放在眼裏,也不知道有學習這回事,爲什麼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反思了幾點:

1、常規訓練時沒有在孩子的心中樹立威信,第一週沒有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所以以後加強常規訓練,小事簡單的事能馬上訓練好的就得立即弄好,比如:拿書、拿筆、拿本子等事情必須做到快又靜,課前準備必須把書放在左上角,筆放在筆槽裏,上課後立即進教室做好靜習等等,如果在課前和平常的訓練中不抓嚴落實在課堂的紀律是可想而知的,這點我深刻體會到了。

2、對孩子的要求不夠具體明確,比如:坐好的孩子纔是最認真的孩子,一個好字在孩子的腦中是沒有概念的,我必須說只有背打直,雙手端正放桌上,雙腳併攏,眼睛看着黑板的孩子纔是老師喜歡的孩子。翻語文書本的時候說明多少頁,必須指着書上按怎樣的方式讀,比如:書上12頁,請自己指着書,每個音節拼讀兩遍,老師還要做好示範,每個細節必須老師強調指導,只有不斷在孩子的頭腦中強化這些要求概念才能逐漸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老師才能在課堂纔會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任務上而不是像我這樣的捉襟見肘,顧此失彼。

3、小學課堂注意符合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孩子的注意力最多15分鐘左右,在一個教學環節結束後要採取讓孩子活動的方式滿足他們好動的心理,比如課間操,我認識到讓孩子更好投入下面環節的學習必須有老師的精心設計,想方設法讓他們動一動,以靜治動或者以動治動,這點非常重要。我覺得渝校提到的讓孩子靜習回想剛剛學習的內容,這個安靜的方式很值得借鑑。還有黃老師的就地取材,適當讓他們跟同桌之間進行互動,變着法引起注意的同時放鬆他們的身心。

4、語文教學注意多種方式的朗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要讓孩子喜歡讀書首先得讓他們愛上朗讀這個環節,採取小老師帶領,一方面滿足孩子的成就感一方面解決老師領讀的枯燥單調;開火車的方式進行朗讀,激起孩子興趣的同時也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男女生比賽或是小組比賽讀讓孩子之間有一種競爭意識從

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單個讀可以進行教學反饋看看孩子是否掌握知識。但是朗讀時不管採用那種方式都得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別人在讀時請其他人認真聽,待會兒就請聽得最認真的小組或是個人來當小老師。

5、教師必須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儘量採用正面鼓勵的方法,不要輕易發火,因爲生氣是於事無補的。當學生開始走神或者是竊竊私語的時候,採用眼神或是聲音的高低來提醒也可以表揚的方式提醒不認真的孩子要做好自己。讓學生學會看老師眼神或是姿體語言非常重要這點需要平時的強化練習。

兩週過去了,對於我這個新人來說第一週就是一個痛苦煎熬的過程,第二週就是適應加應變課堂的學習過程,什麼都不懂的自己走上了這樣神聖的道路,深感責任重大和艱鉅。路漫漫其修遠兮,只希望每天有進步,在不斷思考中成長自己成長孩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4、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聯繫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扁鵲。)同學們,知道扁鵲是誰嗎?生答。(預設:是我國古代的名醫,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被人們成爲神醫。)

2、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扁鵲的故事。

有一次,扁鵲和他的弟子路過虢(guò)國,虢國的太子正好生了大病,人們都以爲他要死了。爲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爲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國君,太子只是休克,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着,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下做藥熨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爲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板書:治病)

二、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這個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2、同學們這篇課文里人物的語言特別多,和你的學習小夥伴一起,把這篇再讀讀。

3、出示詞語,這課裏出現了一些生字詞語,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

扁鵲、蔡桓(huán)公、理睬、腸胃、湯藥、幾劑敷(fū)燙、骨髓(suǐ)。

4、(指導寫字:蔡)

5、請幾位同學把這這則寓言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拿出鉛筆把他們讀得好的或者不好的地方做出標記,等讀完後告訴他們。

6、現在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則寓言講了什麼嗎?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7、讀了剛纔這則寓言,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三、潛心閱讀,品讀明意。

1、你提出了哪些問題與同學們討論?

預設:

1、扁鵲是神醫,蔡桓公爲什麼不相信他?

2、明知道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爲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勸說?

3、扁鵲爲什麼跑到秦國去了?

4、扁鵲明明是名醫,他在蔡桓公的國家裏,蔡桓公居然死了。

2、你們真是愛思考的孩子,提出了這麼多問題,我們先看這個問題。扁鵲明明是名醫,他在蔡桓公的國家裏,蔡桓公居然死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再來讀讀這則寓言想一想原因是什麼。畫出有關句子,和學習小夥伴討論討論。

一起來看一看他說的四次話吧。PPT出示:

“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裏,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裏,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爲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想想扁鵲對蔡桓公說話的態度是怎樣的?誰來讀讀他說的第一次話?指名讀。第二次他又是怎麼說的?指名讀。第三次呢?指名讀。一次比一次嚴重,再來看最後一次,誰來讀?指名讀。

從這四段話中,你感受到扁鵲是一位怎樣的人?(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爲病人着想,誠懇耐心)再讀體會。

3、面對名醫的勸說,蔡桓公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畫出相關語句。

預設:

A、當蔡桓公第一次聽扁鵲說,他(覺得扁鵲是在顯示自己的醫術高明)。

B、當蔡桓公第二次聽扁鵲說(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他(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會想些什麼?

C、當蔡桓公第三次聽扁鵲說(),他(),他會做什麼動作?生答。看來他是真的生氣了。

D、當蔡桓公看到扁鵲老遠就掉頭跑了,他()。左右的人會怎樣轉述扁鵲的話呢?

(多媒體顯示蔡桓公對扁鵲3次勸告不屑一顧的表情。)

4、請看第三、四、五、六段的開頭,自己讀一讀,看看發現了什麼?時間。一個多月。是啊,這前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蔡桓公的病就由輕到重,最後甚至是無藥可救。

5、課上到這裏,大家對課本中的人物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你能評價一下蔡桓公這個人嗎?(理解諱疾忌醫:,諱就是忌諱的意思,疾是指疾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隱瞞疾病,不願醫治。蔡桓公就是這樣的人。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6、現在我們把扁鵲說的話以及蔡桓公的迴應對應起來讀一讀。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誠懇耐心,蔡桓公的態度不斷變化“對左右人說、很不高興、非常不高興、覺得奇怪、派人請扁鵲”。

面對這樣的大王扁鵲深知怎麼規勸都沒有用了,所以他趕快逃跑了。

四、揭示寓意,總結。

1、同學們,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麼呢?

(在錯誤或者還是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及時的制止這叫做防微杜漸。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定要聽從別人的勸告,要防微杜漸,千萬不要諱疾忌醫,關鍵在於要學會正確地分析、判斷遇到的各種情況,否則小事變成大事。)

2、同學們知道嗎?《扁鵲治病》這則寓言選自於《韓非子·喻老》,它的作者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韓非(出示圖片),他經常運用歷史知識和寓言故事來說明道理。在他的書中還有《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寓言故事,同學們下來以後可以選這本書來讀一讀,瞭解更多的寓言故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如何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呢?從課堂教學過程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課堂教學開始時

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唱唱歌,背背詩,這樣,不僅讓學生從課間的活動當中進入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爲新課的學習作好鋪墊。如果是借班上課,可以和學生課前談話,如問學生“你貴姓”“老師想和你做朋友”“你吃過飯了嗎?”等一些輕鬆活潑的話題,這樣便能在極短時間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爲了新授課作情感鋪墊。

二、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佔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佈滿情趣的活動課。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塑造教師親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現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着面孔,處處想着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願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於你的學問和修養。微笑着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爲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爲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的時候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四、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成爲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爲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製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

五、創設懸念引發課堂氣氛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願意活躍課堂的氣氛,也不知道怎樣活躍課堂的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於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慾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藝術

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於用自己的態度、語言和技巧創設一種寬鬆、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於高度活躍狀態,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採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矛盾、喉嚨”等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反覆揣摩描寫將軍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語句,感悟將軍的情感。

(4)體會誇張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環境描寫在文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感悟,聯繫上下文等理解將軍向小島敬禮的深意,體會將軍的情感。

3、情感與價值

體會守島部隊在艱苦的條件下駐守海島,保衛祖國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學習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用歸納的方法把課文分成若干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戰士們對祖國海島的熱愛,理解“小島”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異地的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駐紮在海島上的守島部隊,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祖國、對海島的愛。今天,我們隨一位將軍登上小島,一起感受守島部隊的愛國情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生字生詞。

2、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幾部分?

3、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4、這件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歸納總結:

①全文有37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四部分。

②課文講述了一位將軍登上小島後發生的事情。

③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三、生字生詞認讀學習

會認字:瞞、域、艇、矛、盾、哼、喉、嚨、勺、攪、舀

辨字:瞞——滿、矛——予、勺——勻

多音字:哼

四、品讀課文

(一)學習第1部分。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

(主要介紹小島的地理環境和特點。)

2、思考:

這個自然段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了什麼?

“樹少,草少,土也很少”,三個連續的“少”,表現了小島的荒涼。

(表現了海軍士兵們生活環境的艱苦。)

(二)學習第2部分。

第二部分是第2~19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主要講述了將軍發現和了解戰士們在島上種菜的情況。)

①“將軍不由一愣。”將軍爲什麼會有此神情?

(這裏土少,而且溫度高,不適合植物的生長,就連運送來的食物都不能完好地保存。然而戰士們卻讓這島上出現了一片綠油油的菜地。)

②隊長建“菜地”是從哪裏得到的啓示?

(“隊長說,他是北方人,從大棚種菜得到啓示,就搞了這個油布棚,北方大棚是爲防凍,這個棚卻是防曬和防鹽。”)

③戰士們爲什麼不用海島上的土?

(“菜地裏的土,大部分是戰士們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的。”

“戰士們願意從家鄉背,連菜種也是從老家帶來的。”

體現出戰士們的思鄉之情,吃起菜來有家鄉的味道。)

④“晚飯後,我們就可以把油布都掀開,讓您看看菜地的全貌。”隊長自豪而又神祕地一笑。

問題一:爲什麼要在晚飯後才能掀開油布?

問題二:這句有什麼作用?

⑤將軍定下了一個什麼樣的規矩?爲什麼?同行的祕書爲何着急?

“在這一海域,爲了減輕島上的負擔,吃住必須返回軍艦。”

將軍的身體不大好,又上了年紀,祕書擔心島上的晚餐會影響將軍的病情。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生詞

教師聽寫詞語,學生寫在習字本上。

二、學習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第20~35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主要講述了戰士們爲將軍送上一盤珍貴的小白菜,而將軍也對戰士們有了更深的瞭解,把蔬菜倒入湯中與戰士們一同分享。)

這部分主要描寫了將軍的神情變化:

臉色馬上變了——重重地放下筷子——一愣——凝視——鼻子有些發酸——喉嚨哽了一下——眼睛一亮。

①將軍看到端上來的小白菜臉色馬上變了的原因是什麼?

(將軍深知蔬菜的珍貴,不想因爲自己讓戰士們受苦。)

②將軍看了看他們桌子上的罐頭,喉嚨哽了一下,說:“同志們……”停了一下,又說:“孩子們,我給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爲什麼把“同志們”稱爲“孩子們”?

三、學習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第36、37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介紹了什麼內容?

他向着太陽,向着那片綠色,也向着小島,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兩個自然段表現出將軍對戰士們的無限感激和深深的敬意。總結全文,將情感昇華推向高潮。

四、課後作業

思考本文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也請你用這種手法寫一日記。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說顧況對白居易態度變化的原因。

3.能結合課文,聯繫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重點難點說說顧況對白居易態度變化的'原因。教學準備發動學生尋找白居易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白居易的故事。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已經學過白居易的許多詩歌,誰能說說你瞭解他哪些情況。

2.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他16歲時的故事——《少年白居易》。 (板書課題:12*少年白居易)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裏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3.討論疏解:

(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2)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 白居易 顧況

(3)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講了早春時節,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詩稿到京都名士顧況那裏請求指教,得到顧況的肯定。

三、分角色朗讀。

1.交待任務:前後三位學生爲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旁白,其餘兩位分別讀白居易和顧況的話。 先組內練習,然後小組間比賽。

2. 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老師巡視。

3. 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 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白居易做得對不對?顧況對白居易的態度爲什麼會發生變化?

2.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的事?讀了本文後有何感想?

生:我覺得白居易很勤奮。

生:白居易志向遠大,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3. 小結。

板書設計 12 * 少年白居易白居易請顧況(指教)(大有作爲) 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體會貓的古怪和可愛。

2、學習可是的寫法,仿寫一段話。

3、用摘錄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二、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悟課文

1導入:

很多同學都覺得貓實在很可愛,老舍爺爺這篇《貓》就寫得特別好,那他到底怎麼寫的呢?大家讀讀第一大段,多讀幾遍,選一個最喜歡的自然段,待會兒準備讀給大家聽。我們還要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2反饋:

第一自然段:通過說爲什麼喜歡這個自然段的理由,體會到貓的可愛,產生對貓的喜愛。

第二自然段:你爲什麼喜歡第2自然段?(學生邊說理由,教師邊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喜歡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來讀一遍

(二)感悟寫作規律

摘錄詞語

1學生把描寫貓性格的詞語找出來,寫在紙上。

2學生寫,教師巡迴指導

3(實物投影)反饋

4齊讀一遍詞語

規律感悟

咱們來看看這些詞語,它們之間好象有什麼聯繫,把它們放到課文中再去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學生讀完後,小組討論)

(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內容)

1、學生回答,得出結論:描寫性格的詞語是一對對寫的,前後表現的性格完全不同。

2、指名讀(要求讀出前後完全不同的感覺)

3、還有什麼發現?(兩種性格之間是用可是連接的)[課件中可是兩字變紅]

4、找出相同寫法的自然段,也讀出前後不同的感覺。(學生讀一對性格,教師隨機出現相應的板書)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高興不高興

什麼都怕勇猛(可是)

總結規律:

是呀,老舍爺爺就是把一對對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起來了。看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學生接說:古怪)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古怪

高興不高興

什麼都怕勇猛(可是)

摘錄段落大意:

用摘錄法來摘錄這一段的段落大意(找到的學生站起來齊讀一遍: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三)仿寫一段話

(展示課件:出示三組圖片,每組圖片表現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

1看圖,明圖意

2要求:我們學習老舍爺爺的寫法,也來寫寫貓,願意試試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寫出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

3學生寫,教師巡迴指導。

4(實物投影)評價

(評價時注意:①有沒有寫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②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四)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反覆朗讀,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寫作中去。同學們的收穫都很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 認識“立刀旁”;認識11個生字;描寫其中的“到、刮、淺、談”。

2、 積累12個詞語。

3、 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感受作者對“綠”色的讚美,對春天的謳歌。

重點和難點:

1、 識記本課11個生字。

2、 能聯繫學生已有經驗,說說“所有的綠集中起來”的情景,說話時做到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表達清楚。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自然到處是一片綠色。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色?學生交流,綠色的( )。

2、出示課題:綠

二、自學課文,學習生字

1、自學課文:課文中綠色指什麼?

(1) 自由輕聲讀課文,圈出生字。

(2)藉助拼音讀準生字,把課文讀正確。

2、小組合作,巧記生字。

3、 交流自學情況

(1)遊戲:誰的反應快,你說我猜。

(2)指導書寫“到”

4、鞏固識字

(1) 遊戲:你做動作我來猜

(2)去拼音後讀生字

(3)變換字序讀生字

5、分節指名讀課文,正音。

二、 朗讀課文,瞭解內容

1、課文中的綠指的是什麼?

(1) 出示圖片 學生交流:風中的 是綠的。

雨中的 是綠的。

陽光下的 也是綠的。

(2)出示第三小節,指導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再讀讀課文,選你最喜歡的.小節,讀給你的好朋友聽。

(1)選節讀課文。

(2)按興趣分小組。

(3)交流,用各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小節。

(4)師生評價。

四、熟讀成誦,感受全文。

1、配上音樂,朗讀課文。

2、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綠色,你見過“所有的綠集中起來”的情景嗎?

學生交流,句式訓練

春天到了,校園裏 。

公園裏 。

田野裏 。

五、複習鞏固,指導寫字

1、遊戲:“蜜蜂採蜜忙”

讀詞語:綠色 倒翻 到處 哪兒 找 淺綠 淡綠 粉綠 出奇 刮 擠 指揮

2、描寫“到、刮”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作爲班主任,一開學就對新生進行學習和生活常規的培養。這一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可能我自己覺得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但學生可能還沒真正記住,或許一時又忘了。所以,我就反覆地嘮叨,時刻提醒。在副班主任的配合幫助下,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如何排隊、收發本子、課前準備做些什麼等。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很開心。

孩子的`許多知識是通過遊戲和接觸實物等方式,輕輕鬆鬆地學到的。而進入一年級後,每天要上六、七節課,且上課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獨立完成。作爲班主任,做好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導,讓孩子更快適應新的環境,十分重要。

我儘量把目光撒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採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讀,小組讀,小老師教讀等多種形式,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

總之,我認爲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從生活出發,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出發,精心設計教案,適合兒童的心理成爲兒童中的一員走人課堂,以他們所喜愛的形式和他們一起互動,纔會實現新的課標理念,纔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探究古代詩歌的分類常識,詩、詞、曲的特點。

2、瞭解各位詩人的生平。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以誦讀爲主。這五首詩詞曲,都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因此,教學本課,首先應在熟讀的基礎上,落實背誦的要求。在讀、背的過程中,讓學生完成默寫的練習。通過默寫,使學生更熟練地識記這五首詩詞曲。基本上是按照“讀──品──背”的順序進行,精講多讀,以讀帶品。品讀時,要求讀出作品的節奏韻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讀出詩人所表達的內在感情。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無限辛酸、憤懣不平以及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鬱不平之氣,《過零丁洋》中的憂國之痛和願死國難的滿懷豪情,《水調歌頭》中的纏綿悱惻與樂觀曠達,《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對國計民生的憂慮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常常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發複雜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五首詩詞曲都是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精練的語言要表達怎樣的內涵呢 ?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詩歌優美的意境,來品味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魅力吧!二、研習詩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全唐詩》,作者劉禹錫(772~846),字夢得,洛陽(現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後,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曆二年 (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

3、師生共同讀品詩句。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人在二十餘年的貶謫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這裏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於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爲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王質人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回到村裏,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餘年,但心裏卻有隔世之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爲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麼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閒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 ?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爲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聽到您(指自居易)詩歌《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聽着歌不禁覺得精神振作。

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爲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爲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本詩是劉禹錫回贈自居易的詩作,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齊讀這首詩。

《赤壁》

1、指名朗讀《赤壁》。

2、思考探究:

⑴ 《赤壁》開頭爲什麼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要點提示:這一把折戟與古代戰爭有聯繫,很自然地引起後文對歷史的詠歎。

這兩句的作用主要不在於作爲詩的.引導,它本身也蘊含着強烈的意念活動。沙裏沉埋着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發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機會被人記起。正由於發現了這把鐵戟,使詩人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並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從而爲下文鋪墊。

⑵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爲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要點提示: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鬱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爲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爲,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3、齊讀背誦這首詩。

《過零丁洋》

1、指名朗讀《過零丁洋》。

2、四人一小組,思考探究:

⑴ 這首七言律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⑵ 頷聯上下兩句有何聯繫?都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⑶ 頸聯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

⑷ 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⑸ 請同學們談談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點提示:

⑴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人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⑵ 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盪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⑶ 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⑷ 表明詩人捨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⑸ 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等。(學生能談多少談多少,不宜作統一要求。)

3、齊讀這首詩。

三、佈置作業

1、背誦今天所學的三首古詩。

2、品析下面的詩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全班集體或指名背誦前三首詩。

二、研讀作品

《水調歌頭》

1、學生試讀,老師示讀,學生再朗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及詞義。

宮闕(què) 綺戶(qǐ) 嬋娟 (chán)

2、解題:

先看《水調歌頭》四字,它是詞牌名,它的作用是規定了一首詞的每句的字數平仄等。接着讀序言,問:它有哪句話告訴了我們這首詩的題旨和信息?──對,“中秋”“兼懷子由”告訴了做詞的時間和目的。那麼農曆中秋大家吃什麼有什麼寓意呀?──團圓。要點提示:當時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約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七年沒有見面了。

3、師生共同品讀這首詞。

⑴ 閱讀講析詞上片。詞人以拿酒問月開端:明月什麼時候就有了?‘天上的宮殿今晚是何年何月?(體現蘇軾屢受打擊後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的困惑心態。 )於是想乘風飛往月官去,可是又擔心在高寒的月宮自己難以承受,(借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相比,表達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宮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 (說明蘇軾願意在人間爲國家出力,這顯現蘇軾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上片大意:敘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⑵ 閱讀講析詞下片。先是講自己徹夜難眠:月影移動,轉過紅色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這樣寫的目的是──承上啓下,自然轉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了。接着問月:爲什麼偏偏在人們分離時團圓呢 ?

提問:

① 什麼語氣?要點提示:反詰埋怨。

② 懷念誰?要點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間有悲歡離合如同月亮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沒有完美無缺的。

③ 提問:用什麼語氣、態度?要點提示:對離人的同情撫慰,更是賦予哲理,表現詩人曠達的心胸和情懷。

最後用月光的普照表達對天下所有離人的祝願:只希望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④ 提問:這樣的名句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要點提示:深摯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4、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爲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

《山坡羊潼關懷古》

1、揭示課題:簡單瞭解曲是詩詞以外的另一種文學作品。

2、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便於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爲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爲限,如果兩三支合爲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課題的《天淨沙》《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

3、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散讀一次後齊讀,教師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4、教師簡要講解: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峯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 (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⑴ 這首曲劃分爲幾個層次?

⑵ 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後兩句來理解。)

⑶ 你認爲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6、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監察御史,因批評時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又辭官隱居濟南雲莊,天曆二年 (1329年),徵拜陝西行臺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張養浩自幼好學,上自儒家經典,下至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筆記小說,無所不讀,又詩賦、文章無所不能,尤長於散曲。他隱居濟南雲莊 8年期間,登華不注,遊大明湖,覽龍洞,賞泉水,“寄傲山林,縱情詩酒”,創作了大量詩文散曲。其作品流傳下來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詩近400首,各類文近百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會讀會寫課文中涉及到的生字詞,如“圖、擺、葉”等。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全文。

難點: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楊桃圖片,並向同學們展示楊桃實物。

引導語:同學們認識楊桃嗎?它不像蘋果、橘子這樣常見,今天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楊桃的圖片,看屏幕上這個黃綠色的、形狀奇特的水果就是楊桃!相信很多同學希望能親眼看一看這個水果吧,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實物,同學們可以拿起手中的鉛筆,畫一畫你所看到的這個老師放在講桌上的楊桃是什麼樣子的。(生畫,老師巡視)

我看到同學們畫的楊桃都不太一樣,那這是爲什麼呢?今天咱們這篇課文的小主人公也在上一堂畫楊桃的繪畫課,那他畫的楊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家一定也很想知道,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弄清楚全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引導:從人物、地點、事件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明確:主人公“我”在一節繪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嘲笑了“我”畫的楊桃,而老師通過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使大家理解了我爲什麼會這麼畫,並給大家講了要從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大聲朗讀全文,並通過小組討論劃分段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爲什麼要將楊桃畫成五角星?

明確:(第1段)因爲我所坐的位置所觀察到的楊桃就是五角星的形狀,而且我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出了我所看到的楊桃。

(2)同學們對待我畫的'楊桃是什麼態度?

明確:(第2-11段)同學們哈哈大笑,覺得我畫的不是楊桃。(態度:嘲笑)

(3)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明確:(第12-17段)老師讓大家來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並說出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這幅畫畫的像不像?”“不像!”“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不……像”“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這是出自原文的兩段師生之間的對話,體會語氣的不同,對這兩段話分別進行朗讀,讀完請大家說說你感受到的語氣變化,並說說爲什麼會變化。

明確:(雖然這兩段話用詞基本一致,但是大家可以根據情境及他們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的不同來明確,他們的語氣是不同的。)

語氣:前一段語氣是肯定的,後面一段語氣是猶豫的。

原因:前一段大家都相信楊桃並不是五角星的形狀,並且大家都在嘲笑“我”。後一段則是因爲大家親眼看到了“五角星”形狀的楊桃,此時有些打破自己的常規認知,又有些不敢承認自己剛剛的錯誤。所以語氣是猶豫的。

3.小組討論:課文的倒數第二段老師給我們講了什麼道理,你又從中得到了什麼感悟呢?

明確:(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

感悟出生活中不僅是楊桃,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你看待他的角度不同,那麼你看到的事情可能就不同。大家應該理解這種不同,對於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嘗試去理解,並學會換位思考,多角度考慮問題才最全面。

(四)拓展延伸

1.練習複述課文,小組展開競賽。

2.除了多角度看待問題,從這篇文章中你還學到了什麼道理?

明確:(學生可補充)如應該實事求是、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

(五)小結作業

請大家給自己的家長複述一下這個故事,並掌握本課學到的生字詞。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佈置你們蒐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

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默讀課文,瞭解敘述順序

1、佈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可以讓學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閱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⑴有感情地朗讀。

⑵說說從哪裏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並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誇誇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並運用。

六、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

設計理念:

本課是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在教學中,我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強調教學手段的運用,情境的設計,充分體現現代大語文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以下策略:

1、拓寬信息空間,讓學生積極查找資料。

2、讓學生在充分朗讀中感知、感悟。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發教學資源。

4、課內外知識結合,拓寬知識外延。

教學目標:

1.啓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體會長征的艱難困苦,懂得新中國的建立來之不易,學習紅軍戰士的樂觀主義精神。

2、理解“等閒、逶迤、磅礴、暖、寒”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弄懂詩中所有詞語的意思,從中領會全詩所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

2、讀出全詩的節奏和韻腳,增加對詩歌這種體裁特點的感性認識。

教學準備:

紅軍長征路線圖、《飛奪瀘定橋》一課的教學掛圖、《長征》影片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詩句,簡介背景

1、我們學過不少長征故事,像《豐碑》《倔強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長征的詩,題目就是《長征》,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毛澤東同志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這首《長征》詩,就是毛澤東對舉世聞名的長征做的生動的描寫和熱情的歌頌。

2、檢查預習。指生讀全詩,注意正音。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彙報關於長征的資料。

3、教師介紹長征在我國抗戰時期的戰略地位。

二、初讀詩句,感知韻律

1、1935年10月初,長征已經勝利在望了,毛澤東同志回顧長征的歷程,寫下了這首詩篇,並在排以上的幹部會議上朗讀。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把這首詩給大家朗讀一遍。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請觀看影視片段。

2、這首詩是七言律詩,讀起來難度較大,讓同學們自由讀詩,並結合自己的理解,用“/”畫出停頓,用“、”標出押韻的`字。

3、默讀全詩,思考詩中都提到了哪些地方,動筆標出來。

三、再讀詩句,體會艱難

1、爲了使同學們更好地瞭解發生在73年前那震撼人心的軍事壯舉——長征,老師這裏準備了一個有關長征的影視片段,你們想看嗎?(播放課件)可以邊看邊議論。(生邊看邊熱烈議論。)

2、看完了影視片段,你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長征嗎?

3、這首詩中提到許多山名和水名,你們都找到了嗎?

4、(出示紅軍長征路線圖)學生彙報時,教師在地圖上指出紅軍長征的路線。並指明“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的位置。

5、過渡:紅軍一年中,翻山越嶺,走了二萬五千里路,路上還有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真難哪!

四、精讀詩句,感悟精神

(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1、“山”和“水”怎麼成了困難了?你是怎樣理解的?

2、紅軍對待這些困難的態度如何?你從“不怕”、“等閒”中體會到什麼?

3、把你體會到的讀給大家聽。

(二)“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課件出示:五嶺山脈、烏蒙山,感受山的氣勢雄偉 。

2、詩人首先想到的是長征開始不久,遇到的逶迤的五嶺。解釋“逶迤”(配簡筆畫)。

3、過了五嶺,紅軍繼續前進,大隊人馬又被烏蒙山給擋住了。詩中用什麼詞來形容這氣勢雄偉的烏蒙山的?解釋“磅礴”(配簡筆畫)。

4、五嶺那麼長,烏蒙又那麼高,紅軍要翻越這些山嶺,多難啊!

5、同學們,你們都登過哪些山?感覺如何?在紅軍眼裏,烏蒙山成了什麼?五嶺又成了什麼?解釋“騰”、“走”。

6、這兩句詩人用什麼手法來寫的?你能用“……像……”說說這兩句的意思嗎?

7、這兩句都寫山,一句突出了長,一句突出了高,照應了“千山”。你能讀好這句詩嗎?

(三)“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1、結合查閱的資料講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體會“暖”。

2、播放《飛奪瀘定橋》的電影片段,理解“寒”。

3、一寒一暖兩個對照,把自然現象和紅軍戰士的大無畏精神融爲一體,中間四句詩除“寒”、“暖”的相對,還有哪些是兩兩相對的?

4、引導學生了解詩中的對仗。

5、指導朗讀。

(四)“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理解“更喜”、“盡開顏”,想一想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習有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體驗成爲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爲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疑……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世界上的第一個聽診器》這篇課文時,我指導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跟我一起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當做完一遍,我讓學生說說聽診器的發明過程,學生們有點疑惑,我變換了學習方式讓孩子們繼續跟着我做。反覆幾次,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這時,我趁熱打鐵說願意把這段背下來嗎?孩子們手舞足蹈,背得開心極了。當你看見孩

子們學得快樂極了,玩得開心極了,你會幸福無比,感到教學的真正樂趣其實就在這裏。“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爲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請、清、情、晴”這組形近字時,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學生說:“太陽出來天就晴,應在青的左邊放日,地上灑水就清潔是清,心裏有事老想着是情”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登罐雀樓》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村居》、《望廬山瀑布》、《春曉》等多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的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讓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裏……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