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5篇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上學期間,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而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5篇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

(1)媵人持湯沃灌 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綺繡 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環 _____________ (4)燁然若神人 ____

【小題2】翻譯句子。(4分)

(1)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小題3】作者對同舍生優越的條件“略無慕豔意”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小題1】(1)熱水(2)通“披”,穿(3)腰佩(4)光彩照人的樣子 (每題1分,共4分)

【小題2】(1)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2)我卻穿着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 (每題2分,共,4分)

【小題3】(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共2分。錯一處扣1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注意“被”的通假“腰”名詞作動詞,常常考到。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注意1句中的 “負篋曳屣”和2句中的“則”的意思。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讀懂全文,原文回答即可。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爲理解B。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2

《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通過自己的學習經歷勉勵馬生勤奮學習的一篇文章。

一是要勤奮。宋濂家中貧窮,書看,便向別人家借,“手自筆錄,計以日還”,勤抄,勤寫,即使在寒冬臘月,“手指不可屈伸”,也不懈怠,“少年辛苦終成事,莫向光明惰寸功”,他憑着自己的.勤奮刻苦,終於“遍觀羣書”,也爲以後的學業打下了基礎。

二是要虛心。爲了請教有學問的老師,作者“嘗趨百里外”,向當地長輩叩問請教。俯身傾耳,恭恭敬敬,遭到老師訓斥,卻毫無半點怨言怒氣。反而“色愈恭”“禮愈至”,等到老師和顏悅色,則又請教,如此懂事,禮貌的學生,老師怎會不喜歡呢?定會認真解答,“態度決定一切”。虛心,使得宋濂“雖愚”“獲有所聞”。

三是要實踐。作者成年後,跟着老師訪學。“負莢電履”,“窮冬烈日”以致於“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不能動”經歷,看似倍受折磨,實際是作者自我鍛鍊的好機會。陸游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上的知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作者的訪學生涯,對他學習的理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是要樂學。作者的學習條件可謂很差,“無鮮肥滋味之享”“溫袍敝衣”,而同舍人“皆被綺繡”“驊然如神人”。如此強烈的對比,作者“略無慕豔意”,“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鑄乎?宋濂以學習爲快樂,不與人攀比,一心讀書,“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開篇“餘幼時即嗜學”,不錯,學習要從小時候開始,“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此意,要珍惜時光,才能如宋濂學有所成。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3

餘幼時即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jiǎ)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guān),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jiàng)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chì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sì)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qiè)曳(xǐ)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yìng)人持湯沃灌,以衾(qīn)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p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xiù),(yè)然若神人;餘則(yùn)袍敝衣處(chǔ)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注】①加粗標紅字是易錯字。②畫線句是高考高頻考查句。

譯文賞析: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爲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鬆讀書。抄寫完後,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成年之後,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苦於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經書向同鄉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爲恭敬,禮貌更爲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揹着書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後,四肢僵硬不能動彈,僕人給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着錦繡衣服,戴着有紅色帽帶、飾有珍寶的帽子,腰間掛着白玉環,左邊佩戴着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卻穿着舊棉袍、破衣服處於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爲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並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理解默寫:

①《送東陽馬生序》中最能表現作者抄書之苦的句子是“,”。

②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表現自己雖然求學條件艱苦卻依然堅定求學,不羨慕他人的`原因的句子是“,”。

③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描寫了同舍諸生服飾鮮豔,如同神人,又用“,”描寫了自己的服飾和心理,表達一心向學的精神。

④《送東陽馬生序》中因爲作者很守信用,人們願意借書給他的句子是“,,”。

⑤《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通過寫自己向先達請教問題時的動作來教導馬生要尊師重道、謙虛謹慎的句子是“,,”。

參考答案

理解默寫

①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

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③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④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⑤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4

古詩文閱讀。(22分)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高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慍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小題1:解釋下列加線的詞。(8分)

(1)不敢稍逾約 ( )

(2)益慕聖賢之道( )

(3)四支僵勁不能動( )

(4)腰白玉之環 ( )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小題3:你從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啓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超過(2)更(3)通“肢”,肢體(4)腰佩

小題2:(1)因此人們大多願意把書借給我讀,我也因此能夠博覽羣書。(2)因爲我心中有足夠我快樂的,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我的同學。

小題3:學習要善於克服困難;學習要勤奮努力;學習要虛心,不懂就問……(寫出兩點給滿分)

試題分析:

小題1:“逾、益”是常規用法的詞,用詞語代替即可。“支”是通假字,“腰”是活用字,名詞活用爲動詞,解釋時需加以注意。

小題2: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兩個句子中的`的關鍵詞有“以是”“口體之奉”,“以是”是文言文中的關鍵連詞,意思基本固定,譯爲“因此”。“口體之奉”意思是吃的穿的。瞭解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3:從文中作者無書借書抄書,無書遠行百里去求師,從他的行爲中,我們可知:作者對讀書的愛好和渴望,千方百計讀到書,不怕困難,想辦法克服困難,勤奮學習,虛心請教等。這些都是給我們的啓示。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5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題。(18分)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送東陽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②,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諮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清朝藝苑》)

【注】①亭林:即顧炎武。②亭障:邊塞崗亭、堡壘。

小題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4分)

(1)不敢稍逾約()

(2)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3)同舍生皆被綺繡()

(4)呼老兵詣道邊酒壚()

小題2: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各劃一處。(2分)

(1)以中有足樂者 (2)必無所疑乃已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

(1)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2)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小題4:宋濂、顧炎武在求學上,有何共同之處?(3分)

小題5: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後,你獲得了怎樣的啓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超過約定的期限 (2)等待 (3)同“披”,穿着 (4)到……去

小題2:(1)以/中有足樂者 (2)必無所疑/乃已

小題3:(1)我站在他的身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着身子,側着耳朵,表現尊敬而專心地請教。 (2)勤奮仔細到這個程度,他的學問博大精深,沒有能與他相比的。

小題4:示例:勤奮,刻苦,不怕困難,專注,持之以恆。

小題5:示例: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專心致志,纔能有所收穫。

小題1:試題分析:①“逾約”,動詞,超過約定的期限。②“俟”,動詞,等待。③“被”,通假字,通“披”,披着。④“詣”,動詞,“到……去”。

小題2:試題分析:“以中有足樂者”的含義是“因爲當中有足以讓我快樂的事”,根據句子含義,可以把這句話分解爲“因爲、當中有足以讓我快樂的事”,即“以/中有足樂者”;“必無所疑乃已”的'含義是“一定要一直到沒有疑惑爲止”,根據句子含義,可以把這句話分解爲“一定要一直到沒有疑惑、爲止”,即“必無所疑/乃已”。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左右”(身邊)、“援”(提出)、“質”(詢問)這些字詞翻譯準確。翻譯(2)時,要注意把“精勤”(勤奮、仔細)、 “至”(到)、“莫”(沒有)、“抗衡”(相比)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小題4:試題分析:由“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等語句中可以看出宋濂、顧炎武在求學上都是非常刻苦勤奮、專注學業的。

小題5:試題分析:甲、乙兩段文字中的宋濂、和顧炎武因爲刻苦勤奮,勤學好問,持之以恆,卒或有所聞,我們無論是愛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6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①之供,父母歲有裘葛②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爲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③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節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注】①廩稍:官府發給的糧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質:天資

1.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①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②黑質而白章

B.①色愈恭,禮愈至 ②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 ②誠宜開張聖聽

D.①不必若餘之手錄 ②若皆罷去歸矣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①以是人多以書假餘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B.①餘因得遍觀羣書 ②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

C.①今諸生學於太學 ②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D.①不必若餘之手錄 ②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下列對甲、乙兩段文字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乙兩段文字均選自《送東陽馬生序》,“序”是一種文體,分“書序”和“贈序”。

B.甲段文字作者敘述自己年輕時的經歷,以此來勉勵東陽馬生。

C.甲、乙兩段文字中作者與諸生的學習條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D.從甲、乙兩段文字來看,學習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客觀條件的優越。

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③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學習的角度,談談上面兩段文字給你的啓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A

3.A

4.(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沒有養成的,那麼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裏是別人的過失呢?(意思對即可)

5.答案要點:勤奮刻苦,克服困難,堅持不懈,虛心好問,專心致志。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7

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回答1-4題。(12分)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爲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餘。撰長書以爲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餘故道爲學之難以告之。

【小題1】、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父母歲有裘葛之遺。B.流輩甚稱其賢。

C.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D.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

【小題2】、解釋下列加點字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縣官日有廩稍之供( ) ②父母歲有裘葛之遺( )

③非天質之卑( ) ④生以鄉人子謁餘( )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句子。(4分)

①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

②撰長書以爲贄,辭甚暢達。

【小題4】、結合文章內容,談談宋濂學有所成給你的啓示。(2分)

答案:

【小題1】C (2分)

【小題2】①朝廷 ②給予、贈送 ③低下 ④拜見 (4分)

【小題3】①坐在大廈裏讀書,再沒有奔走的'辛勞了。(2分)

②寫了一封長信作爲表示敬意的禮物,言辭非常流暢、通達(2分)

【小題4】向人求教要誠懇謙虛、學習要敢於發問、學習要勤奮艱苦、學習要專心致志、要以讀書爲樂、讀書不能過於依賴外在條件等。(可根據以上內容來談,合情有理即可)(2分)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8

文言文閱讀。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苦此。(節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媵人持湯沃灌( )

(2)四支僵勁不能動( )

2.下面句子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A.蓮,花之君子者也。

B.微斯人,吾誰與歸?

C.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D.山巒爲晴雪所洗。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句子: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淡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熱水(2)通“肢”

2.C

3.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着華麗的衣服,戴着紅纓裝飾成的綴着珠寶的帽子,腰上繫着白玉環。

4.要點: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能夠產生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促使學習成功的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艱”,專心致志。我們的生活條件不知比作者優越多少倍,我們應利用這優越的條件,學習作者刻苦勤奮的精神,使自己學有所成。(言之有理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9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選文,回答問題。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溥①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②,鈔已③朗讀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④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徵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⑤,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選自《明史.張溥傳》)

【註釋】①溥:張溥,明末文學家。②鈔:後來寫作“抄”。③已:完畢。④齋:書房。⑤毫:筆。

1.解釋加粗詞語的含義。

(1)每假借於藏書之家假 借:_______________

(2)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俟:_______________

(3)如是者六七始已 始:_______________

(2)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 就: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甲】【乙】兩文段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以上兩人的學習經歷中,你受到哪些啓發?請聯繫實際談一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借(2)等待(3)才(4)完成(每詞1分,共4分)

2.(1)拿着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

(2)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中浸幾次。

3.(甲)作者學習之勤奮及從師求學之艱難;(乙)張溥靠抄書學有所成,名高一時。

4.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勤奮刻苦,不怕困難。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0

一、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1、解釋文中加粗的字。

假: 走: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

⑴①餘因得遍觀羣書 得: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

③得魚腹中書 得:

⑵①色愈恭,禮愈至 至:

②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 至:

③至理名言 至:

⑶①稍稍賓客其父 稍:

②不敢稍逾約 稍:

3、請寫出一個表現作者讀書刻苦的句子:

4、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是( )

A、先達德隆/望尊 B、益慕聖賢/之道 C、門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5、“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應了“__________”一句。

6、選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A、門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悅

7、人們爲什麼“多以書假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從本段看,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

9、劃分朗讀節奏

⑴餘因得遍觀羣書 ⑵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10、作者幼時借書抄書來讀,其原因是由“___”與“___”之間的矛盾決定的。(摘錄原文回答)

11、“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你認爲這種態度對嗎?談談你的觀點。

12、在原文中劃分層次並概括每一層的意思

13、作者在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卻大篇幅地寫老師的嚴厲,作用是什麼?

14、選段分別從哪兩方面敘寫了作者的求學之難?

二、當餘之從師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

⑴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 ⑵縕袍敝衣 敝: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加點的“以”字。

⑴①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以:②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五柳先生傳》)以:③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以:④計日以還 以:⑤以衾擁覆 以:⑥俯身傾耳以請 以:⑦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以: 以:1、 2、 3、 4、 5、 6 、 7、

3、作者爲什麼對“同舍生”的優裕生活條件毫無羨慕之意。

4、選出帶點字不屬古今異義的一項( )

A、媵人持湯沃灌 B、有司業、博士爲之 C、縣官日有 D、腰白玉之環

5、用兩個字概括作者求學的經歷,應是文章中的“__”和“___”;如用一句詩(或一副對聯)給文章重擬一個標題的話,這句詩是____。

6、區別古今詞義:

⑴湯:古義: 今義: ⑵右備容臭:臭:古義: 今義:

7、劃分朗讀節奏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學”、“遍觀羣書”、“執經叩問”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9、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於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足膚皸裂而不知 B.執策而臨之 C.學而不思則罔 D.出淤泥而不染

10、下列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燁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環 C.右備容臭 D.主人日再食

判若兩人 腰纏萬貫 臭氣相投 再接再厲

1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略無慕豔意”、“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表現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中一心向學的精神B.描寫富家子弟的豪華,是爲了突出對自己窮酸生活的遺憾。C.作者以勤且艱的求學經歷,勉勵馬生勤奮學習。D.文段內容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夠戰勝物質上的貧困。

12、請從語文積累中找出表現古人好學的兩個成語:①_____②____

13、作者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羨慕的原因是什麼?

14、綜合全文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寫了自己學習的經歷?

15、讀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啓示?(答出兩點即可)

參考答案:

一、⒈借;跑 ⒉⑴①能夠 ②領會 ③得到 ⑵①周到 ②到 ③最高的 ⑶①漸漸 ②稍微 ⒊手自筆錄(錄華,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⒋C⒌修飾 計日以還 ⒍C⒎因爲我守信用,按時還書。⒏⑴刻苦好學⑵博覽羣書⑶虛心請教⒐⑴餘/因得/遍觀羣書⑵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⒑嗜學 家貧(順序可換) ⒒開放題,言之成理,表達流暢,觀點明確即可。12.分層在“既加冠”前。第一層:敘述作者少年時代求學的情形,寫得書之難。表現作者求學之勤苦。第二層,敘述作者成年後求師的情形,寫從師之艱。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13.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老師的嚴厲是爲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生動地表現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度。突出了他求師的艱難。14. (1)得書難:(2)拜師難

二、⒈⑴被:通“披”,穿。⑵敝:破。 ⒉⑴①因爲 ②來 ③用 ④表順承,相當於“而”⑤用 ⑥連詞,相當於“而” ⑦連詞.作“因爲”;介詞,譯爲“拿” ⒊因爲作者心中有讀書這件樂事。⒋D ⒌勤、艱 梅花香自苦寒來⒍⑴湯:古義:熱水 今義:食物煮熟所得的汁水 ⑵臭:古義:原指各種氣味 此指香味,音xiù今義:指一種難聞的氣味,音chu。⒎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⒏用文章中的話作答: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樂者”亦可。用自己的話回答,答出以下要點:①堅守學習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難 ⒐B ⒑A ⒒B ⒓示例:鑿壁偷光 囊螢映雪 頭懸樑,錐刺骨 聞雞起舞 ⒔作者從讀書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樂,不在意生活的貧困。 ⒕(1)得書之難(2)求師之誠(3)求學之苦 ⒖參考示例:(1)學習的動力源於濃厚的興趣 (2)向人求教要謙虛誠懇 (3)學習要敢於發問 (4)學習要有主動性 (5)學習要勤奮刻苦 (6)以讀書爲樂,就會不畏艱難。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1

譯文

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因爲)家裏貧窮,(所以)沒有辦法買書來閱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親自抄錄,計算着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冷,硯臺裏的墨汁像冰一樣堅硬,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後,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於是我能夠遍觀羣書。到了成年以後,我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人同我來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和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着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學識。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中。隆冬時節,颳着猛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都凍裂卻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服侍的僕人拿着熱水(爲我)澆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來。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闆每天提供兩頓伙食,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來享用。與我同住別的同學都穿着華麗的衣服,戴着用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繫着白玉製成的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着香囊,光鮮亮麗好像神仙一樣;我卻穿着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爲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啊!

註釋

[1]選自《宋學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西北),明初文學家。

東陽,地名,在今浙江東陽。

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序:文體名,這是一篇贈序

[2]餘:我。

[3]嗜:喜歡、特別愛好。

[4]無從:沒有辦法。

[5]致書:得到書。致:得到。

[6]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每:常常。

假借:同義複合詞。 借。

假,借。

於:介詞,從。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手:名詞活用爲動詞,動手。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

弗:不。之:指代抄書。

[8]走:跑。

[9]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以:以爲;是:這樣。

[11]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表示已經成人。

後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2]患:擔心。.

[13]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

碩,大。

[14]遊:交往。

[15]嘗:曾經。

[16]趨:趕到。

[17]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拿着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

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叩,請教。

執:拿着

[18]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

望,聲望,名望。

隆:高。

[19]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

門人、弟子,學生。

填,充。這裏是擁擠的意思。

[20]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辭色,言語和臉色。色:臉色。

[21]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援,提出。

質,詢問。

[22]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着耳朵(恭敬地)請教(表現尊敬而專心)。

以:連詞,而,來。

[23]或:有時。

[24]叱(chì)咄(duō):訓斥,呵責。

[25]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順。色:表情。 恭:恭敬

[25]至:周到。

[26]復:這裏指辯解,反駁。

[27]俟(sì):等待。

卒:最終。

[28]負篋(qiè)曳屣(yè xǐ):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篋:書箱。

屣:鞋。

[29]窮冬:隆冬。

[30]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

[31]舍:指學舍,書館。

[32]支:通“肢”,肢體。

[33]媵(yìng)人:這裏指服侍的人。

[34]湯:熱水。

[35]沃灌:洗浴。沃,澆水洗(四肢)。灌通“盥”。

[36]衾(qīn):被子。

[37]擁:蓋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日再食(SI):每天供應兩頓飯。再:兩次。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裏。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41]被(pī)綺(qǐ)繡:穿着漂亮的絲綢衣服。

被,通“披”,穿着。

[42]朱纓:紅色的帽帶。

纓:帽帶。

[43]腰:腰佩。

腰,名詞作動詞。

[44]容臭(xiù):香袋。

臭,氣味,這裏指香氣。

[45]燁(yè)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46]縕(yùn)袍敝(bì)衣:破舊的衣服。

縕,舊絮。敝,破舊。

[47]略無慕豔意:毫無羨慕的意思。

略無:毫無。

慕豔,羨慕。

[48]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爲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中:內心。

口體之奉:指吃的穿的。

[49]蓋:發語詞,用來引領一句話,常是感慨或議論之類的,屬語氣助詞;翻譯爲“大概”。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2

送東陽馬生序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佩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勤且艱若此。

課文下面註釋:

1、節選自《宋學士文集》,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浦江(浙江義烏)人。明初文學家。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序,文體名,這是一篇贈序。

2、致:得到。

3、假借:借。

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弗,不。之,指代抄書。

5、走:跑。

6、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7、以是:因此。

8、既加冠():加冠之後,指已成年。古時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束髮戴帽)儀式,表示已經成人。後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9、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碩,大。

10、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拿着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叩,請教。

11、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

12、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言語和臉色。

13、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14、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着耳朵請教(表示尊敬而專心)。

15、叱()咄():訓斥,呵責。

16、至:周到。

17、俟():等待。

18、負篋()曳屣():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19、窮冬:隆冬。

20、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

21、舍:這裏指學舍,書館。

22、支:通“肢”。

23、媵()人:這裏指服侍的人。

24、湯:熱水。

25、沃灌:澆洗。

26、衾():被子。

27: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28、被:通“披”,這裏是穿的意思。

29、纓:帽帶。

30、腰:腰佩。用作動詞。

31、容臭():香袋。臭,氣味,這裏指香氣。

32、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33、縕()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

34、略無慕豔意:毫無羨慕的意思。慕豔,羨慕。

3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爲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體之奉,指吃的穿的。

文後練習: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3、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4、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5、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附加練習

1.作者是從哪三個方面寫出自己成年之後求學的`艱難的?(各用四個字概括回答)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2.用橫線勾畫出文中的一處對比,並分析其表達作用。

3.結合全文,聯繫實際,談談當代中學生應樹立怎樣的學習態度。

4.你如何看待文中“鄉之先達”的教學方法?

5.寫出有關“勤學”的詩句和事例

6.作者對老師的態度是“俯身側耳以請;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對此,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

1.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鼓勵馬生刻苦、勤奮地學習

2.勾畫“同舍生皆被綺繡……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通過對比,突出作者成年後求學的艱難、勤奮及其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

3.略(主要從勤學的角度回答)

4.開放性試題,贊成或反對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如:(正面)需要這樣的嚴格的老師,因爲嚴師出高徒

(反面)這樣的教學可能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生的學業。

5.勤學詩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勤學事例:唐朝李白鐵杵磨成針西漢匡衡鑿壁偷光戰國時代孟柯改過勤學

補充有關勤學的名人名言:

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高爾基。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6、這是中國舊式教育的普遍現象。其中有尊師重教的積極因素,但也顯得過於迂腐。學生完全可以和老師平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討論。因爲老師也不是聖人,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3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10分)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俟:

(2)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

小題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2分)

譯:

(2)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2分)

譯:

小題3:文中寫“同舍生皆被綺繡……”與“餘則縕袍敝衣……”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題4:宋濂,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他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請結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終學有所成的'原因?(至少兩點)(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等待。(2)通“披”,穿。

小題2:(1)家裏貧寒,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自己親手抄寫,計算着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2)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經常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裏。

小題3:對比。作者把自己艱苦求學與同舍生優越條件作對比,突出作者從讀書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樂,不在意生活的貧困。(意思答對即可)

小題4:示例:(1)勤奮刻苦。(2)博覽羣書。(3)虛心請教。(4)以讀書爲樂,就會不畏艱難。(4)意志堅強。(言之成理即可)

試題分析:

小題1:(1)俟是等待的意思。(2)被是通假字,通“披”意思是穿。

小題2:(1)無從:沒有辦法。致:得到。以:來。假借:借。於:向。手自筆錄:親自用手抄錄。(2)負:揹着。篋:書箱。曳:拉,拖。屣:鞋子。

小題3:文中寫“同舍生皆被綺繡……”與“餘則縕袍敝衣……”是用的對比手法,把我求學的艱難和同捨生生活條件的優越進行對比,說明我“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突出我在艱苦環境下求學,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快樂,而不是物質生活。

小題4:要注意題幹要求:“請結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終學有所成的原因”,從原文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宋濂從小學習就很勤奮,他主動去借書、抄書,博覽了羣書。他還能不顧路途遙遠、環境惡劣,虛心向老師請教,他把讀書當作樂趣。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4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小題1】下面“以”的用法與另外三項不同的是()(2分)

A.無從致書以觀

B.計日以還

C.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D.俯身傾耳以請

【小題2】翻譯句子(2分)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餘。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悅,則又請焉。_______________

【小題3】回答問題(4分)

①“餘因得遍觀羣書”的原因是什麼?

②“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的原因是什麼?

【小題4】這則短文讚揚了宋濂怎樣的精神?(2分)

答案

【小題1】C

【小題1】(1)這是爲什麼有那麼多人借書給我的原因。

(2)等到他心情好的'時候,再去請教。

【小題1】(1)從他人處借書抄閱,按約定之期歸還。所以別人都願意借書給宋濂。宋濂也得以飽覽羣書

(2)不因家貧放棄讀書的夢想,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虛心向他人請教,態度極其恭敬

【小題1】刻苦學習和敏而好學、善於提問的精神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ABD項中“以”的意思是“來”,C項中的“以”的意思是“把”。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來分析原因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結合“宋濂”的求學經歷來分析他的精神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15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①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忻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②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任選兩個作答,多選不加分)(2分)

⑴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於: ⑵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

⑶腰白玉之環 腰: ⑷媵人持湯沃灌 湯: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12.第①段中敘述了作者勤苦求學的哪兩件事?(2分)

13.第②段對“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詳細的描寫,其作用是什麼?(2分)

14.閱讀文中畫線句子,聯繫實際,談談你所得到的啓示。(3分)

【答案】

10.⑴於:向。⑵被:通“披”。⑶腰:腰佩。⑷湯:熱水。

11.譯文:因此人們大多把書借給我。

12.幼時借書抄錄,成年遠行求師。

13.突出了“同舍生”服飾的華貴,與我的“縕袍敝衣”形成鮮明對比(1分),凸顯我的`志趣所在(2分)。

14.開放題,只要學生能聯繫實際,談出自己得到的啓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不要過分強調客觀條件,而是要樹立目標,有所追求,我們的精神世界就會充實而快樂的。爲達到這個目標,所有的苦與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二: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諸多困難與痛苦,我們都能坦然面對。(雲南省20xx年中考語文試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