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小故事

5個值得深思的名人勵志小故事

本文已影響 3.56W人 

導語: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決定什麼樣的生活。分享5個值得深思的名人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5個值得深思的名人勵志小故事

  故事一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有一位年輕人,他特別想發財,一天到晚想着自己怎樣才能發財,怎樣可以成爲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可是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呢?他想到了先找一位有錢的富翁問問,看看人家是怎麼發財的。

於是這位年輕人拿來了當時的富豪排行榜,找到了當時排名第一的美孚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從小的日子過得也很苦,也沒有上過什麼學,最後就成爲億萬富翁了。

有一天,這位小夥子來到了洛克菲勒的家門口,按響了門鈴。巧的是當天洛克菲勒正一個人在家沒事做呢!他打開門一看是一位素不相識的小夥子,於是就問他的姓名。小夥子介紹說:“您好,我是一位十分想上進的人,我想和您討教一下,您是如何成爲億萬富翁的?”洛克菲勒把這位小夥子請進了屋。年輕人進屋一看,屋子富麗堂皇、金碧輝煌。他從來就沒有見過裝修得這麼漂亮的房子。

這時,洛克菲勒先生對這位小夥子說:“今天家裏的傭人都放假了,我要招呼你的話,也不知道相關的東西在什麼地方。現在我只找到一個西瓜,就用它來招待你吧!”於是他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3塊,對小夥子說:“如果這3塊西瓜代表你以後可能得到的不同利益,你如何選擇?”

這位小夥子選擇得十分快,他拿起那3塊兒西瓜中最大的一塊兒,吃了起來。洛克菲勒先生則選擇了其中最小的一塊吃了起來。就在小夥子還在吃着那塊最大的西瓜時,洛克菲勒先生已經吃完了那塊兒最小的瓜,隨手又拿起了另外的一塊兒,衝着小夥子哈哈大笑,之後又把第二塊兒西瓜也吃完了。

這時,小夥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3塊兒西瓜裏,雖然小夥子拿的那塊兒最大,但是洛克菲勒先生吃的2小塊兒加起來,可比小夥子吃的那1塊兒大多了。

吃完西瓜,洛克菲勒先生跟小夥子講起了自己成長與發財的經歷。最後和小夥子說:“要想成功,你先要學會放棄眼前的那些利益,這樣才能獲取長遠的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故事二

大家知道,卡內基是一位大富翁。可是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從小業務員做起的。

卡內基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跟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一樣,滿世界地找工作。有一天,卡內基看到一家公司正在招聘業務員,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公司外出採購。當天應聘的人很多,經過篩選,最終留下了3個人,其中就有卡內基。

由於這3個人的表現旗鼓相當,於是招聘方加試了一道題。題目很簡單,就是“假定公司派你去一家工廠採購2000支鉛筆,來回往返,再加採購,你一共需要多少錢?”於是這3個人交出了3份不同的答卷。

第一個人說,自己需要花120美元,其中2000支鉛筆需要100美元,其餘的雜費,連吃喝帶住宿等需要20美元就可以了。主考官說,你先坐下把!未置可否。第二個人說,我需要花110美元就夠了。第三個人就是卡內基。他說,自己需要花113.86美元。看到這份考卷,主考官就納悶兒了,怎麼會算出這樣的價格呢?

卡內基說,鉛筆每支5美分,2000支100美元,我們3個人對於這個價格是一致的。從我們公司到這家工廠之間來回的汽車費是4.8美元,中午的午餐是2美元,而從工廠到汽車站有半英里長的路程,所以需要搬運工人進行搬運,需要支出1.5美元……,因此,總費用就是113.86元。

主考官聽完卡內基的介紹之後,一致認定他就是本公司要找的人。卡內基就是因爲算的這筆細帳就被錄用了。這是就卡內基找工作的故事。

 故事三

有這麼三個老外。一位美國人,一位法國人,一位猶太人,被關進了監獄,而且都是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監獄長是位非常好的人,他對這3個人說:“我可以滿足你們每人一個條件。”美國人愛抽雪茄,於是對監獄長說:“您給我3箱雪茄就可以了。”第二個提要求的是法國人,而這個人的愛好就是喜歡漂亮的女子,就跟監獄長說:“我想把自己的女友接到監獄裏,和她一起關在同一個牢房。”最後提要求的是猶太人,他對監獄長說:“我什麼要求都沒有,就是想您給我這個牢房裏安一部可以和外界聯繫的電話。”

這3個人都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轉眼3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3年過後,第一個衝出牢房的就是美國人,他嘴裏和鼻子裏塞滿了雪茄,大聲喊到:“給我火!給我火!氣死我了,我當時光想着要雪茄了,忘記要火了!”

接着出來的是浪漫的法國人。只見這位老兄,手裏抱着一個孩子,後面跟着他那位漂亮的女朋友,手裏還牽着一個孩子。女朋友挺着大肚子,原來肚子裏又懷了一個,3年3個孩子。

最後一個出來的是那位猶太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裝,緊緊地握住監獄長的手說:“謝謝您!這3年來我每天和外界聯繫,生意沒有一天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爲了感謝您對我的幫助和支持,我送您一輛勞斯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選擇是由我們3年前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就決定着我們3年後的生活。所以,各位朋友,未來怎樣就是你今天的決定。

 故事四

2000年的夏天,在美國的耶魯大學的禮堂裏大約有1000多人,他們都是來聽埃裏森演講的。其中有人說:“美國硅谷的首富要給我們來演講。全美國、全球都能排第二,他致富可有絕的。”旁邊的人說:“他有什麼了不起了,不過是個退學生。咱們的學校出過克林頓總統、布什總統,都是名人。”旁邊一位女大學生說:“埃裏森我可喜歡了,他賽艇玩兒得可好了.最酷的就是他在太平洋上空開着戰鬥機還和人模擬空戰呢!你說這個人該長得多帥?”旁邊一位老教授說:“埃裏森可不是好惹的,我聽過他演講,他講起來可兇了,他典型的用話就是‘要在對手的喉嚨上插上一把尖刀,我們一定要把對手的小命幹掉’。

這回演講指不定又要誰的命呢!”

正在說話的功夫,就見一個人昂首闊步地走上了講臺,這人便是埃裏森。於是衆人眼光齊刷刷地看了過去,埃裏森開口說到:“今天我站在這裏並沒有看到1000名畢業生的燦爛未來,也沒有看到未來1000個行業的卓越領導人,我只看到了1000個失敗者。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埃裏森,一個退學的學生,能夠在美國這個最有聲望的學府裏散佈這樣的學說,讓我來告訴你們爲什麼吧。因爲我埃裏森,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個退學生,而你們不是。比爾�B7蓋茨,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是個退學生,你們也不是。愛倫先生,蘋果公司的總裁,世界上第三富有的人,他也退學了,而你們還是沒有。這還需要證據嗎?看看戴爾公司的戴爾先生,是世界第九富有的人,目前他的排名還在不斷地上升,他也是名退學生,你們還不是。

你們現在一定都很沮喪,因爲你們已經接受了太多的東西,以爲懂的東西太多了。2000年的畢業生們,你們已經報銷了,你們只能找那種年薪20萬的可憐工作。爲什麼可憐呢?因爲工資單就是兩年前你們退學的同班同學開出來的。”

這樣的演講一出來,耶魯大學禮堂內的學生們全部鴉雀無聲。前面說到埃裏森有一篇名言“要在對手的喉嚨上插上一把尖刀。”這1000多的精英這時候估計每個人的喉嚨裏都插了一把尖刀,沒有敢說話的了。有關這篇演講的帖子迅速在網上流傳,就好像是我們國家古代諸葛亮的“空城記”,成爲家喻戶曉的事情。諸葛亮的“空城記”有專家考證過說這件事是假的,當時諸葛亮根本就沒和司馬懿碰過面。還真有專家因爲這件事出名後去考證埃裏森的,他們也認爲埃裏森根本就沒有到耶魯大學演講過,這篇文章也是假的。但事到如今,有關演講事情的真假已經不是大家爭論的焦點。有的人說這篇演講棒極了,有的人卻說這篇演講糟透了,有的人說埃裏森是個傳奇人物,還有的人說埃裏森是個流氓。這樣的爭論至今在網上還在出現着,埃裏森的演講也成爲了一個永遠都講不完的故事,就像諸葛亮的空城記一樣,一直流傳開來。

這才叫:假亦真來真亦假,財富故事後人說。

 故事五

有一天,一位猶太富翁走進了美國花旗銀行的貸款部。貸款部的經理一看,來了一位大客戶,因爲這位猶太人的手裏拎着一個非常昂貴的皮箱,穿着也是非常地體面。

經理一看,馬上迎了上去,問道:“這位先生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我想借一些錢。”猶太富翁說。

經理一聽,便說:“可以,但是您要在我們這裏貸款的話需要有擔保人,您得拿一些東西抵押才行,不知您押一些什麼?”

“要抵押可以。您看這個,”猶太人說完就把手裏的箱子拿了出來,打開一看,裏面裝滿了金銀珠寶和各種股票、債券等等,“我這箱子裏的東西大概可以值50萬美元。”

經理一看,這箱子裏的東西都很值錢,於是就畢恭畢敬地問這位富翁:您到底要貸多少錢?”

猶太人想了想說:“我想貸款1美元。”

一聽這話,經理傻眼了,50萬美元的東西只貸款1美元,這個人肯定是瘋了。要說這位經理還是有些小聰明,轉念一想就明白了,這個猶太人肯定是位大客戶,這是要拿1美元的事考驗我們的信譽和效率,還有辦事能力,這裏不知道還有多大的買賣等着我們呢!1美元不過是一個引子。

“沒問題,這1美元我們絕對貸給您。”經理說完這句話以後,把手續一一給這位猶太人辦好,目送這個富翁走出了花旗銀行的大門。

一轉眼個把月已經過去了,有一天這位猶太商人又回到了花旗銀行。這個猶太人微笑着,果然拿出了1美元對經理說:“今天我就是來還這1美元的,你把之前我抵押在這兒的東西還給我吧。”

經理把這些東西如數交給了這位猶太商人之後就等着他的後話,可是這位猶太人起身說了一聲謝謝後就要走。看到這裏經理一把抓住了他,便問:“難道您沒有什麼事要辦了嗎?”

猶太人神祕地微笑了一下後道出了其中的祕密:“其實我是想到國外去旅行,但是家裏值錢的東西實在是不放心。本來想在你們的銀行辦理一個保管業務,可我一算每個月的保管費就需要花掉幾百美元,太不划算了。但是像現在這樣多好,我拿這些值錢的東西去貸1美元,幾個月之後還款也就是1美元,而且我的東西還被你們保管得很好。”到此爲止,經理終於明白了此中的道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