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優秀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44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優秀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優秀說課稿

優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北京》這是一篇寫景記敘文,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將北京描繪成一幅多彩的圖畫,從這幅畫裏我們能讀到莊嚴美麗的天安門,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和壯觀的立交橋,還有許多名勝古蹟、高樓大廈和風景優美的公園。這又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本課的二、三、四自然段,條理清晰,詳略分明地介紹了天安門、立交橋;名勝古蹟、公園和高樓大廈。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部分孩子還沒到過北京,因此,理解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內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首都,熱愛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特別是第四自然段,課文對所提到的名勝古蹟、公園、新建的高樓大廈未做詳細介紹,因此,要全面地瞭解北京,對於孩子們來說有難度。爲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央”、“瓦”等13個生字,會寫“國”、“圖”等10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彙,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能力目標:自主識字,對閱讀有興趣。能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北京的美麗和巨大變化。培養學生熱愛首都,熱愛祖國的意識和感情。

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北京的美。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堂課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用多媒體計算機爲學生創設旅遊的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聯想練說法:品賞詞語,理解句子,都需要伴隨着豐富的聯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聯想訓練,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必不可少的手段。

3、朗讀感悟法:我在教學中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瞭解,讀中體會。

三、說學法

1、朗讀感悟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是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本課設計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課前播放北京城市宣傳視頻短片,讓學生對北京有個初步的瞭解。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在觀看視頻以後,問:你們想不想去北京走一走看一看?然後教師以導遊的身份,帶領學生坐上快樂大巴去旅行。同時,在出發前,還讓學生先做一下準備活動,複習生字詞,爲學習新課做準備。

(三)、品讀課文,走進北京。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是本課的重點。我首先出示天安門廣場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它的美,然後再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畫出自己覺得寫得美的地方,然後再進行有感情朗讀訓練,這樣圖文結合,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北京的印象。然後,我出示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方位示意圖,讓學生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話向別人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同時也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先由教師來範讀,讓學生閉眼想象,然後再讓學生來說說從教師的朗讀中看到了什麼,然後再圖文結合進行學。這一部份我主要採取朗讀感悟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充分感受北京的美。

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把第四自然段齊讀一遍。然後由教師展示北京名勝古蹟的圖片,教師進行適當講解。然後,由學生上臺展示他們課前蒐集的北京的新變化的圖片。

最後,在進行,總結時,通過結合圖片讓學生反覆朗讀“北京真美啊!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的首都!”,使整堂課達到高潮,更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對北京的熱愛嚮往之情。

(四)拓展延伸。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用手中的畫筆畫出心中美麗的北京,把抽象的語言化爲具體可感的畫面,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得到昇華。

優秀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斑羚飛渡》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在教材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學生迅速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載體,又體現本單元的一個“關注動物世界”的學習重點,課文內容與環保聯繫緊密,可指導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跨學科專題活動。它的選材非常好,有如下特點:

(1)課文體現了較強的時代的氣息,緊密聯繫社會實踐。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本身,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境保護意識。

(2)課文適應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精神。

2、教學目標

我設計教學目標的依據是: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爲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運用祖國語言,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根據教學目標綜合化、系統化、細目化、行爲化原則,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我設計的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通過品味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領會動物之間互助友愛、老斑羚們那種勇於自我犧牲的悲壯的美,啓發學生領會文章的深刻主旨。

能力目標:通過複述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通過“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德育目標:學習動物互助友愛、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我依據賈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形成良好的個性的教學目標,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教學重點:品味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領會動物之間的互助友愛、老斑羚們那種勇於自我犧牲的悲壯的美,啓發學生領會文章的深刻主旨。

教學難點:設計“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4. 教材與學生。

教材處理要符合教學實際,教學的總體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堂課首先要考慮學生,“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教學設計要“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仔細研究教學對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特點,設計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法

關於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對我的啓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和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 所以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據此,我採用電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的容量;幫助學生走近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激活學生的思想,開拓學生的思維、啓迪學生的智慧。

教師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創設情境,組織教學。把班上學生按照能力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於同學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這篇課文可以拓寬學習領域,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跨學科學習,這節課我要領學到去微機室去上課,運用微機課學習的上網技術爲語文學習服務,進行“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的資料的蒐集和整理,語文教師也要指導學生上網,進行資料的搜索。

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採用了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進行教學。

三、學法: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據新《標準》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教師可適當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具體做法是:

(1)指導學生用圈點批註法做預習筆記,要用活頁紙做,便於整理歸類。

(2)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體現自學輔導法、主體思維法。

(3)指導學生上網搜索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

(4)指導學生完成相關的調查研究的報告和小論文等。

四、教學程序

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思維發展規律並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設計科學、合理、藝術的教學環節,就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邏輯性、綜合性。還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活動。所以確定以下教學步驟:

課前佈置預習:

(1)朗讀課文2-3遍。

(2)自學文中的生詞、解釋重點詞語並造句,做在預習筆記本上。

(3)準備複述文中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

(4)找出你認爲文中的優美生動的語句加以賞析。

(5)蒐集有關斑羚的有關資料。

課堂教學流程: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動人的故事,那麼,在動物界中,當一羣斑羚面臨種族危險時,它們又會怎樣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斑羚飛渡》這篇課文,來領略它們飛崖時的那種悲壯的美。(課件展示課題)

2. 檢查預習,重點檢查生詞、詞語的整理。

學生的讀書卡片用實物投影展示,或教師在屏幕上打出一些詞語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檢測。其他的預習作業將在後面的教學環節中檢查。

3.整體感知課文。

請同學們根據預習時對課文的瞭解,頭腦中快速地組織一下,準備複述主要的故事情節,準備時間2分鐘。同學們思考後交流,請 2-3名學生複述。

4.品味賞析。

請學生從文中找出他們喜歡的精彩片段、優美生動的語句,進行品味賞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如:(可用課件展示)

我喜歡文中的句子:——————,理由是:———————。

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四人學習小組的討論和交流,四人學習小組要分工:一人組長,一人記錄發言,一人準備朗讀欣賞的語段,一人整理髮言準備交流。

5、指導學生歸納主旨。討論如何關愛動物,熱愛家園。從而進行思想教育,完成教學重點.並本着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對學生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6、拓展遷移(突破難點)

教師組織開展一個“保護野生動物”跨學科專題活動。課堂上教師可指導學生上網搜索相關資料。 思索質疑:

(1) 請搜索有關斑羚的資料,如生活習性等。

(2) 文中斑羚飛渡是在人類的圍捕下發生的事件,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造成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事例很多,你能從網上或圖書館等其他地方搜索到相關的資料嗎?

(3)設計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爲主題的小報或出版一期牆報,可以是某一種動物的專題介紹,也可以是多種動物的多方面資料的介紹。

(4)根據蒐集的資料,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的小論文或簡單的調查報告。題目示例:

如:野生動物的現狀調查 談談人類對野生動物的保護

談“斑羚飛渡”中的美 我要當好綠色溫泉城的環保衛士

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蒐集資料,然後按學習小組綜合,完成小論文或者調查報告,這也是這節課的課後作業。通過一系列語文活動的展開,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6、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

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

7、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本着體現教學的重點、難點,清晰、美觀、提綱挈領的反映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被逼絕境 捨己爲羣

關愛動物

斑羚飛渡 脫離險境 互助友愛 熱愛家園

保護環境

走向輝煌 無私奉獻

優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夏夜多美》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快樂的夏天,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在夏天的夜晚,一隻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會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爲樂的精神更美。

這個童話故事在本冊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爲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運用“-----的------”說話。

2、技能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夏夜景色美,同時也領悟到助人爲樂的精神更美。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1、激趣導入,創設情境

(教師語言描述:小朋友們,萬物復甦的春天就要過去了,火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在夏天的夜晚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想去看看吧!)利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讓他們帶着好奇進入本課的學習,爲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2、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配音樂,渲染烘托氣氛.在輕鬆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後讓學生說出本課講了哪幾種可愛的小動物,貼出圖片,再讓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這些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激發學生樂於探究的興趣。

3、圖文結合,讀中悟情

教學時,教師引導讀中悟情,圖文結合,着重學習小螞蟻與睡蓮姑姑的對話。這時用多媒體出示對話,讓學生分角色反覆體會朗讀,在讀中受到文明禮貌教育。在學習兩種小動物送小螞蟻回家的時候,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夏夜的美麗,從中領悟到文中小動物們助人爲樂的精神更美.此舉極大地豐富了課文內容,學生的學就樂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4、朗讀訓練

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訓練。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通過想象讀、思考讀、體會讀等方式進行感知課文內容.一年級學生物朗讀訓練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教師的範讀,接着進行跟錄音讀,模仿讀,想象讀,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教師描述,想象夏夜的美,進行領悟小動物們的心靈更美。

針對小朋友好勝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賽讀奪星”這一環節,使教學再進入一個小高潮。比賽的規則是:感情朗讀要把閉着眼睛的小朋友彷彿帶進美麗的夏夜.再通過個別、小組、大組賽讀,激發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慾望。

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思考讀,邊讀邊思考:“星星爲什麼高興?”

在這複雜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思想感情,從而引起共鳴.這樣學生就不只是囿於“只能意合,不能言傳”的困境,而且也達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

5、創作想象畫

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着眼,從發展學生擴性思維出發,採用此環節。

作畫內容是描繪一幅反映夏夜最美的圖畫。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畫描繪出來。作畫時,教師可用上音樂渲染氣氛,此時學生會進入夏天的夜晚,幻想着夏夜色的美景,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夏夜的美麗景色。

我想在上課時,如果能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那麼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必定會水到渠成。

優秀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

中午好!

我所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荷葉圓圓》,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4課,是一篇新選入的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於啓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這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優美。課文的插圖形象地反映了課文內容。課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部分,可以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詞語訓練。課後“我會認”中的12個生字是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我會寫”田字格中的6個範字是本課要求會寫的熟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練習的安排體現了對語言積累和感悟的重視。針對課文特點,我對本課時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在閱讀中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品德目標: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2、3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等。

二、說教法:

我這堂課根據新教材的要求,爲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以讀書指導爲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語言,體會情感,受到感染,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陶冶情操”。這樣,就把思想教育滲透到了學習語言,培養能力的過程中體現了“文理結合”的要求。

三、說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愛好,所以謎語導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着播放課件:配樂出現一池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的荷葉美景的動態畫面,讓學生欣賞,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

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願望,整體感知的教學設計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所以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一遍課文,注意把課文的字音讀準。在此基礎上再將課文帶着問題自由地讀。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謎語,讓學生猜謎底等學生回答出來之後演示課件。在微風吹拂下荷葉美景的畫面。學生欣賞後並簡單地說一說見到的荷葉是什麼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揭題:《荷葉圓圓》。

2、隨着課件出示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魚兒,做動作跟它們打打招呼:小水珠——眨眼睛、小蜻蜓——飛呀飛、小青蛙——跳一跳、蹲一蹲、小魚兒——遊啊遊

3、老師問:他們來到荷葉上做什麼?學生自由想象說。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生詞

1、出示課件:學生藉助拼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可以小聲讀、大聲讀、同桌互讀或四人一組合作朗讀)

2、同桌交流讀,勾畫出本課的生字詞,請教小夥伴或教師。

3、四人一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用自己自制的生字卡片學習本課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4、出示生字課件並且採用集體讀,開火車讀,男女生等形式進行檢查。

5、採用說悄悄話,你說我猜的遊戲形式幫助學生記憶生字。

6、師:課文中這麼多生字,你是用什麼好方法認識的?能說給大家聽聽嗎?指名回答

針對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如下識字方法:歌謠識字,猜謎識字,偏旁歸類識字,加一加,減一減等識字方法。

7、讓學生在生字課件中用自己喜歡的生字組詞或造句。對於說得好的同學予以口頭或者小紅花的獎勵。

8、同學們學習的真棒!但是學習了很久了,相信同學們都累了?請大家站起來跟隨音樂和老師跳一段舞蹈,放鬆放鬆,好嗎?同學跟隨老師跳舞《健康歌》。

三、學習文章,瞭解主要內容

1、老師範讀課文,如果願意跟讀的同學可以和老師一起讀,同時課件出示思考題:課文中,誰和荷葉交上了朋友?指名回答老師相機板書。

2、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分別說荷葉是自己的什麼?指名回答,老師板書。

小水珠說荷葉是它的搖籃,小蜻蜓說荷葉是它的停機坪;小青蛙說荷葉是它的歌臺;小魚說荷葉是它的涼傘。

3、學生和老師合作讀誰是荷葉的什麼句子。

4、教師指導有感情的朗讀,並且給學生配上簡單的動作。然後讓學生讀讀自己最想讀的部分,體會一下小動物的心情。

5、展示讀,評選最佳朗讀員,再次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拓展性學習:

課件出示:池邊一羣小朋友來了(他們或許就是你),聽見了、看見了這裏的故事,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你可以把這些寫成幾句話或者畫成一副簡單的畫。我們下節課再向小夥伴們展示吧!

六、板書設計:

荷葉圓圓

小水珠—搖籃躺

小蜻蜓—停機坪立

小青蛙—歌臺蹲

小魚兒—涼傘遊

我設計的板書直觀、形象,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同時對學生可起到理解課文、背誦課文的輔助作用。

總之,本課時教學,從低年段兒童的心理特徵出發,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激發興趣入手,突出學法指導,並讓學生朗讀欣賞,想象說話,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深入理解詞句,展開想象的翅膀,力求使教學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境界。

優秀說課稿5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比尾巴》 第二課時。根據教材內容我抓住了兩條主線。

一、說課文

趣:本課以用三問三答的形式,語言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一年級學生又剛學完拼音不久,識字、課文朗讀都只是初步,這樣的文章剛好適合他們閱讀。由於還處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期,孩子較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力還不足,可他們想象力豐富,有着自己的童話世界,抓住這一點我決定拋開成人的眼光,俯下身傾聽孩子的心聲,以“趣”爲主線,用故事串連全文,讓他們扮演裁判的角色參與到故事中,與文本融爲一體,同嬉戲,共呼吸。同時我結合孩子喜聞樂見的比賽、遊戲等多形式活動去設計課堂讓這節課充滿童趣,讓孩子在快樂中感受語言帶給人美好感受。

情:這是一首充滿人文氣息的兒歌,裏面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的興趣。孩子的心是細膩的,情感是豐富的,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抓住這人文情懷,我設計多種情境,讓孩子去幫助不識字的小猴,讓孩子到動物身邊去體驗,環環相扣,不斷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複習鞏固生字詞,會寫“雲、公”兩個字;正確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背誦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初步培養孩子收集資料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通過遊戲、比賽等趣味性活動,感悟體驗文本內容,讓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孩子觀察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和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其中教學重點是朗讀,難點是讀好文中問句。

二、說教法:

1、以讀爲本,讀中感悟法: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爲一體。我注意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字詞複習與朗讀巧妙融合在一起時飽滿而富有深義地讀,在故事場景中飽含深情地讀,在帶頭飾表演、唱《比尾巴》歌曲等活動中趣味地讀。多種形式結合,課堂上書聲琅琅,課堂上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本節課讀這一教學重點。

2、情境教學法:感人心者莫過於情。李吉林說“兒童是情感王子,人小情多。” 本節課通過故事串連的形式,讓孩子扮演裁判、比賽選手,參與到故事中,引導孩子用體驗、感悟的方法進行學習。播放動物尾巴視頻,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體驗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聞,激活情感。

3.多媒體演示法:在複習生字詞,探究動物尾巴,播放再現文本內容的動畫,看圖猜課文遊戲等環節,利用現代化教學這一優勢,縮短時空距離,化抽象爲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和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1、舉一反三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舉一”即揭示規律,掌握方法。“舉一”提供模式,“反三”按圖索驥。在引導問句時通過演示動物尾巴,激疑導出問句後,讓學生抓住規律,通過自己的理解分析總結出其他問句。趣味背誦中,頭飾上蓋着的大問號再次刺激孩子的感官,把類推的方法應用進來快速反應本節課的六個問句。這樣從扶到放,使學法得到遷移,讓學生觸類旁通。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自學能力。同時層層遞進中也逐步突破問句朗讀這一難點。

2、查閱資料法:蒐集和處理信息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養。在趣味拓展中,讓孩子初步學習查閱動物尾巴資料,有助於對課文知識的理解,也促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寬視野,幫助積累。

3、觀察法:引導學生結合課件動畫、教具展示,觀察畫面,從直觀上加深認識和理解。

4、讀、品、悟、議、辯、入:讀:讓學生多種形式地讀,真正做到以讀激情。入: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懂得聯繫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讓學生通過換位體驗來走進文本,和文本零距離接觸。

四、說教學流程

下面來談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我主要設計了複習生字、整體感知、品文細讀、背誦課文、激趣拓展、指導寫字六個環節。(幻燈展示)

現在我就這節課的兩大亮點來闡述:

(1)、語文味——朗讀、品詞析句(配合教具展示板書)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爲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爲“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爲“緯”]

(一)在教學“趣味細讀”中,我精心地準備教具,把猴子、兔子、松鼠分一組,公雞、鴨子、孔雀分一組,變換形式領悟問句。

1、學問句

指導前三個問句時,先出示兩條尾巴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第一條尾巴與第二條尾巴有什麼不同?相應出示“長”和“短”的詞語卡片貼到黑板上,隨機通過觀察,拓展出反義詞,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可以做動作引導,如上——下。師生表演,如高——矮。教具演示:如黑——白(黑白雙面紙)。引導聯想:如胖(豬八戒)——瘦(孫悟空)等等。接着觀察第三條尾巴,它像什麼呢?學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門,但只要表達合理,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回答指導學生說完整的話:這條尾巴好像……)聯繫實物或畫簡筆畫幫孩子理解降落傘。

接着,出示三條尾巴問:“第一組的動物尾巴我們觀察完了,你們的頭腦中出現問號了嗎?”(板書:大“?”) “根據這三條尾巴你們想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呢?”由此激起孩子滿腦子,滿肚子疑問,孩子提完問題後,由獅子大王爲中介導出本節課的前三個問句,再趁着發自內心最真實的疑問感觸,捕捉孩子的疑問表情多形式指導孩子有感情朗讀突破本節課難點,如果孩子入境不深,還可以隨機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再次感受引導。

指導後三個問句時,不同於前面的演示領悟後,再把三個問句集中在一起指導朗讀,而是讓孩子通過舉一反三法,一句一句領悟,一句一句指導朗讀。如:出示第一條尾巴,問:“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回答後,把“彎”的卡片貼在黑板上,引導:“小裁判們,看到這個字,你們會怎麼問?”引出問句,隨文做動作理解彎,再指導朗讀的形式。其中第二句,對扁的理解是採用橡皮泥演示,第三句,通過與其他尾巴的對比導出最好看,再用“請咱們班上聲音最響亮的,來讀讀這個句子。請咱們班上朗讀最棒的,來讀讀這個句子。請咱們班上個子最高的,來讀讀這個句子。這種形式把朗讀與詞語理解有機結合。

[在學問句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出示尾巴特點的詞語,把朗讀指導與詞語理解、複習生字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用於以往的朗讀,使課堂更飽滿,更有韻味,趣味性十足,孩子樂學、好學,興趣高漲。]

2、學習答句。

在整場比賽中,孩子是文本中的一員,他們是這場比尾巴大賽的裁判,由他們評比,自主到黑板上拼一拼,向獅子大王彙報結果等等調動多種感官感悟本課的六個答句。抓住此刻的愉快心情,男、女裁判利用直觀、形象的板書資源,賽讀,整個課堂充斥這愉快的氛圍。

3、多形式朗讀

比尾巴大賽結束了,可孩子的朗讀並沒有就此被打斷,通過一句:“比賽進行的非常成功,連記者都趕來採訪了,還當場寫下了一首兒歌。你們知道這首兒歌后來被髮表在哪裏嗎?引出文本,再通過:“森林王國來了幾隻外國小動物他們不懂中文你們能給他們念念嗎?”

讓學生起立看課件中出示的全文加動作,齊讀課文

接下來,變換形式採用老師扮演外國小動物與裁判們一問一答:

同桌一人演外賓,一人演裁判,加動作一問一答

[以“讀”的訓練爲主線,在豐富的朗讀形式中,讓學生感受讀的樂趣,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二)在趣味背誦中 (演示課件輔助)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體現其自主性,但這時孩子基本上能背誦課文內容。可以直接讓孩子參與到遊戲活動中背誦。

1、玩猜一猜遊戲,根據課件看圖猜出課文內容。

2、請猜得最好的小朋友上臺戴頭飾表演,再次突破難點。如:學生拿長長的尾巴,帶頭飾出場,頭飾上蓋個大問號。表演者側身站着把尾巴放在屁股後面搖一搖,轉頭讓大問號面向學生問:“誰的尾巴長?”下面的同學答:“猴子的尾巴長。”答完拿走“?”揭示答案。(加教具演示)

表演完後,由這六隻比賽戴頭飾的比賽選手帶小裁判們去參加慶祝會大家一起唱響 《比尾巴》。[演示課件,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他們與動物的距離,在表演和感悟中增強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2)、新:

1、本節課的生字複習與寫字指導是由不識字的小猴引發的,一上課,小猴子就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爬一座識字山,過一條詞語河來到比賽現場。由於小猴子不識字心裏很難受,最後一個環節由小裁判們發揮愛心教小猴學寫字。[前後呼應,情感真摯是對以往這一塊教學單一、只顯示工具性的一大突破。原來生字複習與寫字指導也能注入生命與活力,也能注入人文氣息。]

2、課標指出:低年級以識字爲主,可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讀,如何解決總目標與課時目標間的矛盾呢?

我通過問句中動物尾巴特點的詞語卡片、答句中動物圖形與文字的巧妙結合,課件展示全文內容再用紅色把生字突出(指出板書與課件),趣味背誦中猜一猜遊戲的圖字結合等細節處理,似乎只是朗讀指導,卻能在不多花一點時間的基礎上,隨文複習生字,讓生字複習多形式、趣味性地貫穿始終,既完成第二課時讀的目標又能把低年級以識字爲主的理念落實到實處,一舉多得。

3、在教學中,我播放視頻,把孩子帶到生活、大自然中,尋找神奇的動物尾巴,讓學生的心飛出課堂框架,使文本活起來,不再抽象的文字。從小培養孩子的創作靈感,懂得尋找創作根源。

看完後,讓學生噹噹小作家,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自由創作不侷限框架,一句、兩句,類似於課文或完全不同於課文都行,尋找創作者的感覺、感受,挖掘真實情感。]

學生說話中有了課文初形,引入課文內容,觀看課文動畫(演示課件)[這些小作者已與文本融爲一體,利於爲有感情朗讀、背誦作鋪墊。]

4、《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趣味拓展中,我讓孩子初步學習收集的資料,以推薦小動物參加比賽的形式,小組交流,再請幾個小朋友上臺推薦,可以簡單介紹動物尾巴資料也可以模仿書中的句式編兒歌。[兩種不同層次的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於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徵和個體需求的方案。]

優秀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冀教版義務教育九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5課,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鄭振鐸先生。縱覽這篇寫景散文,作者依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爲我們逐次展現了三幅洋溢着水鄉風韻的優美畫面,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漁人閒憩圖”着力營造出一種恬靜、悠閒的氛圍。隨後,作者筆鋒陡轉,一幅“鸕鶿捕魚圖”展現在我們眼前。最後呈現給我們的,則是最具國畫意味的“漁舟唱晚圖”。嫋嫋四起的炊煙,漸漸暗淡的天色,恢復平靜的湖面,襯托着蕩槳歸舟的漁人,把我們再次帶入了恬靜、平和的意境之中。課文從等待捕魚到捕魚結束,寫出了捕魚的整個過程,同時描繪了湖面“靜—動—靜”的變化。

二、說學情

課文語言優美,通俗易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例如在識字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談談識字的好方法,“鸕鶿”可以看圖片瞭解。引導學生讀思結合,讀說結合,讀中感悟,想象文章描繪的畫面,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從而引導學生要珍愛生活中的一切。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與想象相結合,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章畫一般的美。

3能熟讀課文,以讀來感悟,瞭解鸕鶿幫助漁民捕魚,體會漁民的漁家樂,感受文中物靜人寧的靜態美和魚躍人動的動態美。

教學重點是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熟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是展開想象,領悟課文描寫的畫面,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

四、說教法

在本課教學中,通過多層次的朗讀,在讀中融入情境。用“漁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煙。”“漁人忽然站起來,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鸕鶿就都撲着翅膀鑽進水裏去了。”兩個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品味語言的妙處,培養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積累語言。課文的最後引導學生體會此刻湖面的靜和捕魚前是不一樣的,來體會漁人忙碌之後洋溢着幸福的平靜,來感受水鄉的美,感受漁人漁家生活的樂趣。

五、說教學流程

1、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既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才能積極地去實踐,並持之以恆,最終養成預習的好習慣。所以我課前佈置了學生去預習這一課讓學生準備預習卡並詳細填寫,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必須邊讀書邊思考,在預習過程中他們將會發現很多疑問,上課時積極反饋預習情況及疑問,通過學習課文來解決問題,課堂上學習氣氛十分濃烈。這樣培養了學習蒐集資料的能力,自主識字的能力,質疑問題的能力。

2、識字教學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本課生字識記比較困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談談識字的好方法,既分散了識字的難度,又與課文閱讀相結合,效果會較好。例如:用形近字對比“喉囊”的“喉”和“時候”的“候”,還有易錯字“舷”的正確寫法,這時學生經過多種形式的讀寫練,對課文內容已有了解,學生對文中的生字已經很熟悉,此時學習生字就不會有太大的障礙。當然,生字的教學我們還是重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在識字規律中學習記字的捷徑,教學要有側重點。

3、朗讀爲主線,以讀促悟。

在朗讀的設計上,要體現實效性,讀有提高,讀有收穫。每一次讀目標要明確,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必須做到明確怎樣的語言適宜於培養怎樣的語感。本課,先讓學生自由練讀,感受課文的基調。接着,指名朗讀課文,正音,生生評價。聽的同學要專心、要投入。最後,抓文章的重點句反覆朗讀,以達到對文本的理解。

4、品味詞句,重點理解。

本課安排了兩次理解重點詞語的理解練習,第一次是通過理解“悠然”來引導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體會漁人悠閒自在的生活,體會小湖的這份悠悠的平靜和淡淡的優美。第二次爲了對“一抹”一詞有自己的體會而練習給“一抹“換個詞語,並以小組討論,做動作等形式豐富自己的語言,培養通過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讀中感受文章語言的精妙,引導學生達到對詞句的品味,培養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積累語言。

優秀說課稿7

一、說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能夠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能夠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能夠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能夠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爲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班幼兒在經過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僅提高幼兒的繪畫本事。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本事。更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並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大班開展線描畫,能引導幼兒經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我把線描畫作爲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資料。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2、鼓勵幼兒按自我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本事。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欣賞教師的'作品

4、白紙,鉛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爲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經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經過觀察,幼兒既構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不一樣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一樣效果。本次活動中,爲了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一樣特點的作品進行比較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終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爲什麼?”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爲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我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到達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幼兒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導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裏,生活着許多歡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裏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裏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遊戲,一會兒又湊在一齊說着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後請幼兒講講自我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異常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啓發幼兒儘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教師的作品,讓幼兒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幼兒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幼兒繪畫作品,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

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教師的作品)

(1)請幼兒說說教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幼兒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幼兒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經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爲了幫忙幼兒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必須規律),幼兒經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爲什麼”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爲接下來的創作供給支撐。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啓發幼兒用不一樣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忙本事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我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我喜歡哪一條魚,爲什麼?

(3)教師小結:

今日,小朋友幫忙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十分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多謝你們了,此刻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齊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爲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忙,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爲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異常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根據對本次活動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與教學程序的設計,估計活動的重難點將會得到突破。可是由於孩子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我在活動中還將根據孩子的基礎和本事水平,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優秀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我說的課文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手指》。這篇課文經過寫五個手指的不一樣特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以及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這篇文章的結構十分清楚,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個自然段是總寫手指的特點,2——5自然段是分寫五個手指的不一樣特點,最終一個自然段又總寫,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語言樸實又富有風趣,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手指的不一樣特點寫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新課標所異常關注的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本事”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讀帶有拼音的生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窈窕、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五根手指的不一樣特點,瞭解作者描述手指的寫作順序及寫作方法。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3、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並且語言也較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採用從重點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層層引導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經過讀讀、劃劃、議議、說說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的資料,體會文章的道理。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步: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一開始我就用親切,生動的語言讓學生猜一猜謎語:“同學們,我們先來猜一個十分簡單又十分趣味的謎語,‘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這是什麼”學生猜後,課件出示手的圖片。之後,我又說:“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每隻手上又都有五個手指,讓我們拿出我們的雙手叫一叫這些手指的名字。”學生叫後,我再讓他們仔細觀察自我的手指,說說有什麼發現。請幾個學生說後,我再導出課題:“我們的豐子愷爺爺也把自我對手指的認識寫成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手指》。”(板書:手指)這樣用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快地進入以下的學習。

第二步:感知全文,瞭解資料

緊之後,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課件出示以下自讀要求:

1、邊讀邊劃出帶拼音的生詞,讀正確。

2、標好自然段的序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從中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心理學證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閱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無目的的讀的效果是有目的讀的效果的三分之一。基於這點,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就明確學習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學生自學完後,再檢查自學情景,先課件出示帶拼音的及容易讀錯的詞讓學生讀一讀,重點指導:“搔”、“憎”、“窈窕”的讀音。讀後完成以下填空:這篇文章主要經過寫五個手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填空旨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資料,是對自學課文的第三個要求的檢查。學生在說告訴我們什麼的時候,可能會說出很多不一樣的答案,我就用:“如果這個地方叫你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你會用哪一句呢,趕快到文中去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中心句,明白五個手指有強弱、美醜之分,過渡到第三步的教學。

第三步: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這一步我又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個環節,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瞭解大拇指的特點。

先指名學生讀讀這個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描述大拇指特點的句子。然後,引導他們抓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這幾個詞來重點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聯系實際生活說說除了課文中寫的,還有哪些事情也需要大拇指吃苦受累呢那裏用聯繫實際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大拇指的優點,學生體會起來會更加深刻。之後,讓學生設身處地把自我當成大拇指,把文中的“他”換成“我”再讀一讀這段話,體會大拇指的優缺點。最終,引導他們總結出大拇指有所長,也有所短的。(板書:所長所短)

之後,我用:“大拇指有自我的優點,又有自我的缺點,那其他幾個手指是不是也像大拇指一樣呢”這句話過渡到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環節,自學3——5自然段,完成以下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手指名稱

優點

缺點

大拇指

最肯吃苦

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僅有一個關節。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叫學生在文中找到相關詞句劃出來,說說剩下四個手指的優點及缺點,在說的過程中,結合理解:“窈窕”、“堂皇”、“養尊處優”、“附庸”的意思,並指導感情朗讀,引導他們總結出每個手指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特點。(板書:各有各有)再引導他們聯繫到我們人是不是也各自有優缺點,談談假如自我就是這五個手指中的一個,你覺得自我是屬於哪一個手指呢那裏讓學生聯繫自我的實際說說,不僅僅是對所學知識、道理的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更是文本中的道理與實踐的一次碰撞,更重要的是爲下頭理解中心句,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作了鋪墊。之後再分主角讀一讀2—5自然段,體會各個手指的不一樣特點。

第三環節,找出總起句,讀一讀,我先說:“同學們,其實文章一開始就用一句話寫出了五個手指的特點,趕快找到這句話讀一讀。”學生讀後再引導他們說說本文的寫作順序及方法。

第四環節,理解中心句。“是啊,我們人就像這五個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讓我們再來讀讀豐子愷爺爺的這句話。”(課件出示中心句齊讀。)說說自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小結,相機板書:團結、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第五環節,拓展延伸,深化認識。爲了學生在課堂中不僅僅能學到書上的資料,並且還能積累到課外的知識,豐富、深化他們的理性認識,我又出示兩句課外的關於團結的名言以及一篇寫文具爭功的童話讓學生讀一讀,進一步體會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閱讀《文具爭功》這篇文章也是爲學生完成作業題中的第三題作鋪墊的。

第六環節,課外作業佈置(課件出示以下作業)

1、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

2、積累關於團結的名言警句。

3、把這篇課文改寫成一篇對話式的童話,

並演一演。

一二兩題作業是學生積累課內外詞句的練習。語文新課標中十分重視學生的積累,提到有“厚積”才能“薄發”。確實,語文學習永遠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腳踏實地地學好每一步,多閱讀,多積累。而第三題則是對學生想象本事的培養,也是對學生寫作本事、口頭表達本事、創造本事的培養。

四、說板書設計

手指人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團結

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力量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好的板書,應是文章結構的簡縮,既體現文章的重點資料,又能反映文章的中心。我這樣將手指和人比較起來設計板書,力求突出本文的教學重點及教學的難點,使學生看一看板書就能理解課文的主要資料及中心,簡潔又富有意義。

優秀說課稿9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爲大家講的課題是《金屬鈉及其化合物》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金屬鈉及其化合物 》是 大專的《應用化學基礎》中第 7章第 1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化學理論基礎,這爲這一章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同時這一章的學習對了解元素化學具有典型的示例作用,能幫助學生樹立元素化學的學習思路,也因爲它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所以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 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金屬鈉的存在形式; 掌握金屬的一般物理通性和金屬鈉的物理特性;掌握金屬鈉的化學性質;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理化性質;瞭解顏色反應;理解家中使用純鹼發麪的原理;瞭解鈉的應用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總結提煉並連貫表述的能力, 團結協作、善於思考的能力,觀察實驗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重難點及克服辦法: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金屬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克服:多媒體實驗視頻展示並引導學生討論解答問題

難點: 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

克服:由熟悉的金屬鈉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結合多媒體實驗視頻展示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

1. 教學手段:

首先是採用多媒體視頻的方法把金屬鈉的理化性質演示給學生們,同時組織學生討論,通過設置問題引導他們進一步認識金屬鈉的相關性質,克服教學重難點;利用對生活的回顧和觀察引導學生們認識金屬的一般性質和金屬鈉的存在形式,使本節課的知識生動,強化學生印象。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啓發法、視頻演示法 。

應着重採用視頻演示和啓發法

2.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一直在倡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法,其實,因爲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性和靈活性。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就是堅持這一指導思想,採用:問答法、課堂討論法、啓發法等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

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

3. 學情分析:(說學法)

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學法的引導。

(1) 學生特點分析:講授對象是大專一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完成了從識記到理解的轉變,具有成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大學生所存在的惰性也是不能忽視的,讓學生們當堂掌握所學知識,利用生動的課堂促使他們聽好課也是必須的

(2) 知識障礙上: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高中知識和上學期所學的理論基礎足以應付本節課的學習,只是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要在開學第一節中多引導多回顧。

4.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食鹽和焰火引入:列舉鈉的存在形式,讓學生們感知到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鈉,從而爲後來理解鈉的活潑性做準備。

(2)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第一個知識點-----鈉的存在形式

(3)按照存在形式---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順序,繼而過渡到鈉的物理性質。先啓發學生觀察一般的金屬是什麼樣的,引導學生提煉出一般金屬的物理通性,從而推出鈉的部分物理性質。然後播放視頻,引導學生提煉鈉的物理特性。

鈉的化學性質是重點,通過前面的存在形式啓發學生一個詞概括化學性質。接着講:鈉在空氣中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並播放視頻,在播放前提出要求和問題:比如鈉爲什麼保存在煤油中,自然界中有單質鈉嗎等等;在講解鈉與水的反應時,要求學生分組,觀察實驗後小組討論,由代表提煉出完整的實驗現象;並給與相應的激勵。

接着講述過氧化鈉,也採用類似鈉的化學性質的方法,即視頻、討論、問答的方式完成教學。

最後補充鈉的焰色反應:通過實驗和生活回顧引出焰色反應的實質

(4)課堂小結:主要是通過放電影的方式回顧課堂重點。

(5)板書:單質{存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反應)}

過氧化鈉{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反應)}

焰色反應的實質

(6)佈置作業:以補充筆記爲主,另外佈置作業本上的作業來考察掌握程度。

結束語

一 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本章鹼金屬編排在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之後,可以把前一章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知識在此更好地應用,並得到鞏固,也爲下一章元素週期律提供了豐富的典型金屬元素的感性認識,本章實質上起到了承前起後的作用。《鈉》是鹼金屬這章的第一節,作爲學習高中化學最重要的金屬章節,通過學習鈉能對鹼金屬這章有個大致瞭解。通過鈉的有關性質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改進實驗讓學生體驗化學實驗創造的激情,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我們對元素的學習主要通過學習該元素組成的單質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其用途,通過《鈉》這節的學習,可以瞭解活潑金屬的一些通性,以及保存方法

二 重點,難點

這一節的重點就是鈉的化學性質——與水反應,還有鈉的物理性質——顏色。難點就是鈉與氧氣在充足及過量時候的反應,還有就是實驗,由於反應速度快,難以觀察,最後就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 教學理念及其方法

通過計算機的演示,能使學生看到沒有條件做的實驗。在學習中加入樂趣,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對反應速度快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慢放實驗的動化,使學生能看清楚過程。

2 涉及原子等微觀粒子的結合過程,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力,可以通過計算機動畫演示,使反應變得直觀,更 容易理解。

3 對於鈉與水的反應,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以通過動畫來展示實驗不當造成的後果。

四 教學過程

1 首先通過實物鈉歸納出鈉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沸點、導電、導熱性等物理性質

2 再以水滅火圖片給學生觀看,然後以鈉放入水中爲參比,激發學生的興趣

3 接着老師通過真實實驗,果然如動畫所放,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時教師再適時點撥,使學生在觀察的同時先記住一些知識

3 再通過一些趣味性實驗演示,能更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用一裝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黃豆大的鈉的大頭針,瓶倒置使鈉和水充分反應,取下塞子、點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銳的爆鳴聲,效果得到大大改進。

五 學法分析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教給學生對金屬鈉的認識,掌握金屬鈉的性質,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歸納物質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 總結性質,得出結論,佈置作業

最後總結出鈉的一些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例如鈉是銀白色的,其表面顏色是灰暗的,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具有很強的還原性。用線型關係羅

列出來,這樣條理就清晰了,然後再總述一下這節所學的內容,講述的重點及難點。最後佈置2個思考題:

(1)鈉爲什麼保存在煤油中?

(2)把鈉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鈉在水和苯間跳上“水上芭蕾”,爲什麼?

再講一下鈉的用途。

七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第一節 鈉

一、鈉的物理性質

二、鈉的化學性質

1 鈉的原子結構

2鈉與氧氣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3鈉與水反應(重點)

優秀說課稿10

一、教材解讀:

1、文本細讀:《掌聲》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首篇精讀課文,本課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2、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二、教學理念和策略:

本課的設計理念是:引領學生從閱讀出發,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蘊藏的情感,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 ,親歷情感體驗。基於上述理念,我採取的教學策略是在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爲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爲突破口,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三、流程預設:我的教學過程由三個模塊組成。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1、複習導入:

出示本課詞語請生開火車讀。緊接着我以輕鬆愉悅的語調這樣娓娓道來:同學們的詞語記得很牢固,那麼上節課大家認識了一位年齡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好朋友是誰?(板書:英子)來,我們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我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爲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筆找出課文裏是介紹英子的段落,並用橫線畫出來然後讓學生交流。學生的發言可能會集中在兩個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片段二: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這兩個片段都描寫的英子在班裏的表現。片段一是通過英子的動作展示掌聲前英子的自卑憂鬱,而片段二簡單明瞭,可以一讀帶過。我是這樣處理片段一的:

1、朗讀感悟片段一:

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最後一個”等字詞品讀體會,想象體驗:每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看其他同學遊戲說笑的英子,天剛矇矇亮就要趕到學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個個同學離開後纔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內心會怎樣?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體會英子是個可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的女孩。再對比體驗,聯繫我們平日的快樂生活,對比體驗英子憂鬱孤獨的生活,煥起學生對英子的同情。我這樣說道:是啊,英子本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到操場上游戲,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蔭下散步,到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爲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不願意――,不願意――,擔心――所以她總是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一個――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姑娘。那就是――憂鬱!(板書:憂鬱)面對着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你的心裏會怎麼想?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涌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就讓我們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吧!

2、自讀自悟片段二:瞭解英子的開朗活潑 。(板書:開朗)

3、比較質疑。(板書課題:掌聲)

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的不同表現,第一句寫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而後一句則寫英子的開朗活潑。是什麼改變了英子?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爲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擴展。把感悟引向深入。達到課堂行雲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濃。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1)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1]、 首先是個人默讀,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這裏我創設了以自主學習爲基礎,以合作爲途徑,以探究爲目的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運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A、朗讀鋪情:

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地站”“一搖一晃地走”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當時害怕、矛盾、緊張、無助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讀讓小英的畏縮、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

B、想象育情:

請學生閉眼想象,我旁白。

就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英子帶着紅紅的眼圈,低着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臺前挪動。整個教室頃刻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說,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臺……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那一刻”英子的心裏會是怎樣? 這裏,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學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講臺的緊張與艱難的情境中,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喚起情感體驗的衝動,掀起他們內在的、心靈深處的涌動,甚至心靈的震撼。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爲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涌真情做足前奏。

C、追問生情:

導問: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追問:就在此時,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英子原來想的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怕當衆出醜的情況都沒有出現,相反:她得到了同學們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中有最真誠的鼓勵和尊重,更有同學們對她的關愛和期待。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D、引讀煥情:

師引入: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引讀: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生讀句子二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讀—— 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生又讀— 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深情地反覆朗讀第二句,這樣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促使學生生成“真正感人的愛的力量”這種生命化的感悟!

E、換位傳情:

a、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b、得到同學們的掌聲,如果你是英子,你會想些什麼?在這裏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就容易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中推測、想象、探索,感悟語言,體悟情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F、品讀升情:

循着“深深地鞠了一躬”和“一搖一晃”這兩個詞,在老師的語言引領下,通過一遍遍地迴環朗讀,讓學生沿着這些字詞鋪設的英子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促使英子轉變的情感世界 。鼓起勇氣講完故事的英子,再一次得到了熱烈的掌聲。此時此刻,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 。此時此刻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於是,她向大家──生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 生接: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掌聲喚醒了英子的自信,掌聲鼓起了英子的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聽,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G、聚情導思:

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涌動着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這一次的掌聲背後又是什麼呢?這兩次掌聲的背後都藏着什麼呢?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板書:愛)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並將這暖暖愛意融入學生的生命!至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三)、 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叩擊“微笑着面對生活”。

師引入:正是這愛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個文靜憂鬱的女孩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瞧,英子來信了。(屏示:英子的信)指生”讀後想象:英子會怎樣地微笑着面對生活。聯繫生活:談對“微笑着面對生活”的理解。讀書不僅要讀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評出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於是我讓英子的“微笑着面對生活”成爲學生自己的獨特的思考,以情導行,把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諦。

2、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從英子的變化,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把掌聲獻給誰?除了掌聲,你還會選擇什麼方式表達愛?引導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並讓學生當堂進行交流評價。

3、激情結課:《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師:在班級裏,在學校中,在社會上,處處需要掌聲,時時需要愛,我們不僅要知道愛,更要學會愛!讓我們給有困難的人一絲鼓勵,給逆境中的人一份支持,給成功的人一些喝彩!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相互關愛,共同溫暖!讓世界充滿愛!最後說我的板書:

四、板書設計:

英子 自卑 ↗ ↘開朗↘ 愛 ↗ 這一板書設計簡潔明瞭的突出了重點,深化了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的目的。由於本人水平有限,雖經準備但依然有許多的不足之處,還敬請各位評委專家多多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優秀說課稿11

各位評委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散步》。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莫懷戚的《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因此在學生課前有充分預習和課後有拓展延伸練習的前提下,我將以1課時完成本課文的教學內容。

《散步》通過記敘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小事,表現出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結合本單元的親情主題和“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的學習要求,決定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通過朗讀和品味關鍵語句去理解文中所包含的親情與尊老愛幼的美德。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再喜歡被動接受知識,而且通過《風箏》和《羚羊木雕》的課文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感悟方法。因此,決定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但是,如今許多作爲獨生子女的初一學生無法深刻體會到親情的可貴,反而由於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需要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感主旨。

三、教學目標

①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所表達的親情主旨

理解句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的深刻含義

②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養成圈點勾畫的閱讀習慣 ③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情感。

教學重點:

根據單元說明,結合《課程標準》中的“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爲“理解課文所表達的親情主旨和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情感”

教學難點:

因爲七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於表面,因此我把“理解句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的深刻含義”作爲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

我主要採取三種教學方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朗讀法。

首先通過問答法,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爲接下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做好鋪墊;接着以小組討論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我以閱讀方法爲線索串聯每個教學環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的要求,將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並涉及默讀、精讀的閱讀方法。

五、教學過程

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爲五個環節,包括一、聯繫生活,課文導入;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三、默讀課文,理解主旨;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五、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第一環節,通過讓學生談論自己與家人的散步經歷,結合輕音樂,創設與本文感情基調相似的課堂氛圍,以調動學生情緒,導入新課。心理學認爲,個體的

學習並不是對生理需要的直接反應,因此,老師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第二環節,我首先讓學生齊聲朗讀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同時考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然後以問答的對話互動形式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文中濃濃親情。 第三環節,我從課文後面的研討與練習得到啓發,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爲課文重擬標題,從而深入理解課文,並分享個人的閱讀感悟。因爲《課程標準》要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在第四環節中,由於《課程標準》要求“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所以我設計讓學生分析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從而引導學生昇華親情主題。

第五環節,通過作業,拓展延伸本節課的知識內容,把情感目標延伸到生活中去。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參照《散步》記敘一件與家人之間的生活小事,正正體現了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繫。

六、板書設計

由於本課以親情爲主旨,故主板書設計爲心形圖案,並對人物的位置做了相應設計,以箭頭把人物和事件聯繫起來,方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副板書用於板書字詞,以加深學生記憶,板書學生答案,以方便於課堂討論。

優秀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認識線段》是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釐米和米》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包括48和49頁。《釐米和米》本單元教學量長度,包括與之相關的線段、度量單位等知識。“認識線段”這部分內容是教學量長度的基礎,更是以後學習面積和體積的重要知識準備。教材注重學生的實際體驗,在體驗中感悟知識,通過具體活動獲得對線段的直觀認識,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

2.教學目標

我以《新課標》爲依據,結合本節課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了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的一些特徵,知道線段是直的,線段是有長度的,學會將一些物體的邊看成線段。

(2)使學生能夠根據對線段的初步認識,能在一些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線段,會數出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線段的特徵。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點撥作用,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基於這些我採用了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體驗式等教法;倡導自主合作、自我探究等學法。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發展生活”,我將這個理念貫穿整個課堂。

1.圖片導入

我用幾幅圖片的引入初步感知線在生活中的問題也體現數學源於生活的理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新授

我將全過程分爲拉一拉、找一找、折一折,畫一畫4個環節。

(1)拉一拉

請學生觀察隨意放在桌上的毛線,看看是怎樣的?在學生說出是彎的之後,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毛線變直,學生動手操作,拉一拉將毛線變直。讓同桌兩人交換着摸一摸,兩手之間直直的一段在數學上叫做線段。(板書:線段,直直的)兩隻手捏住的地方叫端點。(板書:端點)在數學上我們用小豎線來表示端點。讓學生來指一指、數一數知道線段有兩個端點。我讓學生通過拉一拉,摸一摸、指一指、數一數直觀感知線段,從中抽象出線段這個概念,知道線段是什麼樣的。爲了鞏固學生對線段的認識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下面畫的是線段嗎?指名判斷並說出爲什麼。在學生判斷出是線段後,我在此基礎上做了拓展,一條拉長,一條旋轉,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白,不管是長的還是短的,朝哪個方向,只要是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都是線段。

(2)找一找

我讓小組討論找一找生活中的線段,摸一摸、指一指。學生髮現直尺、黑板、課本的邊都可以看成線段。生活中有線段,平面圖形中也藏有線段。找一找這些圖形有幾條線段圍成的?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多邊形,能很快說出線段的條數,這即是在舊知識上的拓展,也是新知識的鞏固。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平面圖形中,相領兩條線段的交點就是線段的端點。找一找是讓學生從身邊事物着手尋找線段,發現生活中的線段,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的特點。

(3)折一折

藉助上一環節中出現的長方形,讓學生用折的方法創造出一條新的線段,摸一摸並指出端點。和同桌比一比,誰的長誰的短,並想辦法折出比剛纔的摺痕更長或更短的線段。在折一折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課學生創造的慾望,訓練了發散性思維。

(4)畫一畫

在畫之前和學生討論畫線段的工具,有的選擇直尺,有的選擇文具盒,有的選擇書本等,經過對比,學生髮現最佳的畫線段的工具-直尺。請學生自己嘗試着畫線段。在畫的過程中說說怎樣才能把線段畫好。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工具,自己畫,而不是老師給定工具,示範畫,將給與式、模仿式轉變成自我探究式,將課堂交給學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老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

學生會畫線段後,出現2個點,連接2個點可以畫幾條線段?學生動手畫,理解連接2個點只能畫一條線段。接着是不在同一直線上的3個點,連接每兩個點可以畫幾條,重點理解每2點的含義,再動手畫。4個點時,連接每兩點可以畫幾條?自己動手試着畫。學生有的畫4條,有的畫6條,讓畫6條的學生交流你是怎樣畫的?怎樣纔能有序而又不遺漏的畫出線段,進一步理解每兩點的含義。5個點時可以畫幾條呢?請學生猜一猜,課後動手畫一畫。這是一系列有序但又具有不同層次的數學練習,力求達到學生課堂學習的趣味化,活動化與生活化,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他人的想法,深化對線段的認識。

3.總結

最後和學生一起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介紹下線段,從而鞏固對線段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立足《新課標》,抓住二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但喜歡動手,有極強的好奇心,強烈的表現欲這些特點,每個環節都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改變傳統授課模式。這是我對這節課的設想,敬請指導,謝謝!

優秀說課稿13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要說的是大班語言活動:三隻小豬。現在的幼兒都是父母手裏的寶貝,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寵愛溺愛,導致幼兒不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得懶惰,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三隻小豬蓋房子這一課,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兒勤勞勇敢,做事不圖省事,不怕苦不怕累,以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此外《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我還運用此故事,鍛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我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磚房子最實的道理。

2、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3、感知主要人物的不同特點,體驗小黑豬的勤勞、聰明和勇敢。

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能夠簡單複述故事內容,難點是幼兒理解做事不要圖省事,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說活動準備:

爲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我作了如下準備:故事《三隻小豬蓋房子》視頻;豬頭飾四個(豬媽媽、小白豬、小花豬、小黑豬);狼頭飾一個;多媒體課件。

說教法:

爲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提問法、引導法等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說學法:

我打算幫助幼兒採用觀察法、討論法、複述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爲五個環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講《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幼兒簡單複述故事內容;播放視頻《三隻小豬蓋房子》;表演《三隻小豬蓋房子》。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房子是用什麼蓋的嗎?有三隻小豬他們也想蓋房子,你們想知道他們用什麼蓋得嗎?請聽故事《三隻小豬蓋房子》,聽故事,找答案。1、故事裏面都有誰?2、三隻小豬都用什麼蓋的房子?3、誰的房子最實?

第二環節:教師講《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故事。

1、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並生動的講述故事。

2、回答問題:故事裏面都有誰?三隻小豬都用什麼蓋的房子?誰的房子最實?

第三環節:幼兒簡單複述故事內容。

請幼兒大膽地講述故事。

第四環節:播放視頻《三隻小豬蓋房子》。

增加幼兒對故事的印象,並討論:你們覺得故事中的小黑豬是怎麼樣一隻小豬?(是一隻勤勞、勇敢、聰明的小豬)如果你蓋房子,會選擇什麼材料蓋?建議幼兒蓋實的磚房子,要做一個不怕苦、不怕累的孩子。

第五環節:表演《三隻小豬蓋房子》。

選出扮演角色,分發頭飾。運用多媒體課件佈置故事背景,教師指導。

優秀說課稿14

一、 教材簡析

小學語文課本里收集了不少紅軍長征途中涌現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讓我們把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一起走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豐碑》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對紅軍將士的敬佩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們嘗試利用多媒體讓情景交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去感悟。

二、 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應注意課文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於是,我擬訂了以下學習目標。

1 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忠於革命、捨己爲人、勇於犧牲的精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人片斷,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3 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自議的能力。

4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體會文中當詳則詳,當略則略的表達方法。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將士忠於革命、捨己爲人、勇於犧牲的精神。

三、 教法、學法設計

1 激情範讀,整體感知

利用多媒體集圖象、音效、文字爲一體的優點,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畫面與音樂聲中,老師用充滿激情的朗讀,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並簡要說出整體感受。

2 自主學習,重點感悟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此審視閱讀教學過程,課堂首先要保證學生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這種對話至少應包括:(1)蒐集處理信息並把握意義(即讀懂了什麼);(2)受到情感薰陶;(3)獲得思想啓迪;(4)享受審美樂趣。第一點是主要的,但並不意味着後三者可以不要。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段落,並想想爲什麼感動?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與小組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多媒體把學生可能受感動的段落隱藏起來,到學生彙報學習情況的時候,跟隨學生的彙報一一展現出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情景,加上師生互動的推進,爲學生的感悟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樣的自主選擇性學習,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學生在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材料、學習夥伴的過程中,真正參與了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真正實現了自主,真正走進了文本。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3 相互啓發,協同學習

既然閱讀是一種對話,那如何來把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我認爲在課堂上,教師應有兩種身份,第一種是與學生平等的再學習者;第二種是給予學生啓迪的引路人。教與學的過程,我們何不把它看作是相互啓發、協同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也要給予學生適時的點撥。例如:描寫凍僵的軍需處長那一段,如何讓學生感悟其偉大,我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重點詞語:倚靠、鎮定、安詳、夾着、伸着、單薄破舊,聯繫人物的身份和這樣嚴寒的環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緊接着,帶領學生走進軍需處長的內心,想象此時此刻他忍受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痛苦。掌握軍隊後勤大權的軍需處長捨己爲人的形象一下浮出水面。同樣,描寫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那一段,抓住緩緩地、深深地這些詞語讓學生走進將軍的內心,體會將軍的複雜心情。而文中到最後情感達到一個高潮,同時,多媒體也把我們引進一個高潮,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學生預習時理解的豐碑只是字典上的解釋,即高大的石碑。可在文中是這個意思嗎?從而促使學生去探討豐碑的真正含義,它是一種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畫面中,軍需處長被大雪掩蓋住了,與雲中山連爲了一體,讓我們感受到軍需處長的這種精神與天地同在。正是這種精神激勵紅軍將士不斷前進,文中最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可以請學生換個說法,體會一個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可能有的會說:勝利一定屬於這樣的隊伍。有的會說:勝利怎能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有的會說:難道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嗎?等等。通過朗讀比較,讓孩子們知道:同一個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要根據表達的需要來確定採用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本課要表達強烈的感情,用反問的形式是最好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豐富了自己的語言,也讓學生感受到紅軍將士的決心,多媒體同時出現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把整個課堂引入一個高潮。

4 收集信息,延伸學習

衆所周知,語文是門百科全書式的學科,是非常生活化的課程。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現實距離遙遠,如何拉近時空的距離。課前資料的收集尤爲重要。學生採用各種渠道,收集有關長征的音像、圖片、文字資料,互相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了認識,也瞭解到紅軍長征的艱險以及一些故事。課堂上學生對內容的感悟,也有一部分來自於這些收集來的信息。這樣真正讓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 板書處理

板書意在言簡意賅,本課的板書,我以一棵大樹、幾座山峯爲背景,這也是軍需處長犧牲的場景,大樹下捨己爲人、勇於犧牲幾個大字體現了人物的人格魅力,讓學生銘記於心。

優秀說課稿15


學習這篇課文時如果把重點只放在瞭解每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上,我認爲語文課應有的基本能力的訓練就得不到落實。因此我認爲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文對五種玻璃進行描寫的方法,讓學生達到讀中學說,讀中學寫的目的,讓學生採用:看、聽、讀、寫、說的方法學習,體會新型玻璃的用途之廣,作用之大,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這種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有意識地把認識事物、學習語言和發展思維結合起來,既重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落實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

二、說教法。

真正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採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當“新型玻璃”的推銷員。把讀、寫、說結合起來,避免了說明文的枯燥無味,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新知,成爲一名優秀的推銷員,也爲本組的口語交際“我是小小推銷員”做了準備。

三、說學法。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三爲主”原則,採用看、聽、讀、寫、說的方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讓它成爲一種享受。

四、說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語文教學應該是: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展示自我;用好教材的例子,進行字、詞、句、段篇踏實有效訓練,真正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上去。

爲了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快樂導入、整體感知自主閱讀、準備推銷詞、展示推銷、拓展延伸、總結評比佈置作業六個環節。

一堂好的語文課還應該用好現代化教育技術,讓孩子在現代化的聲、光、電的新型教學中感受一隻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所帶來的不同的思維訓練,激活孩子各方面潛力的發揮與發展。但因各種原因,使得這節課存在了這方面的遺憾。當然,存在的問題還很多,請在座的各位提出批評,我虛心接受。

五、說板書

板書主要是提綱挈領的體現的主要內容,即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