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85W人 

導語: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迎來第四期的播出,這一期的主題詞是“禮物”。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朗讀者》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

  《朗讀者》第四期主要內容: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多麼富有詩意的朋友之間的禮物。孩子是上天給父母的禮物,回憶是時間饋贈給每一個人的禮物,世間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就有多少種禮物。

  朗讀者:倪萍

爲什麼主持1999年的春晚讓倪萍非常痛苦

又是什麼讓倪萍離開了她熱愛的主持事業

主持了幾十年的節目

重回舞臺又是什麼讓她打起了退堂鼓

面對質疑,她沉着應對

她堅持做一個真性情的人

在《朗讀者》的舞臺上

她笑談,老倪又來了

幾十年的主持生涯她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

是給觀衆最好的禮物

  朗讀者:單霽翔

他自稱是故宮博物院的看門人

5個月,踏破布鞋20多雙

他走完了故宮九千多間房間

600年只有兩個人做到了

他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你絕對想不到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有多麼驚人的數目

他自豪的說故宮裏的東西都是乾淨的

他說故宮不僅僅是一座文化的殿堂

更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片文化的綠洲

  朗讀者:趙蕊蕊

風雨中堅強的玫瑰

她曾抱怨過上帝的不公

又是什麼讓她擁有了堅持的勇氣

訓練的傷痛沒有將她打倒

奧運夢想是她前進的動力

卸下奧運冠軍的光環

是寫作讓她迴歸了生活的平靜

而那些磨礪心志的經歷

何嘗不是生命的禮物

她把青春獻給了排球

趙蕊蕊用實際行動告訴你

什麼是女排精神!

  朗讀者:李亞鵬

女兒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

他曾經是一位青春偶像

現在他是嫣然天使基金會的創始人

女兒在情人節送給了他什麼禮物

讓他倍感幸福?

女兒的生日賀卡又寫了什麼

讓李亞鵬感到不好意思?

他告訴女兒

上帝給了你這傷痕

我要讓這傷痕成爲你的榮耀

  朗讀者:胡瑋煒

喚醒了人們心中的“單車情節”

做了十年的記者

爲什麼胡瑋煒產生了摩拜單車的創意

她又有怎樣的“單車情節”呢?

摩拜單車是胡瑋煒送給這個城市的一個禮物

似乎在無形當中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

這個城市好像節奏太快

偶爾騎一次自行車,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

想想也挺美好的

  朗讀者:趙家和

他是第一位無法來到現場的嘉賓

當他得知自己肺癌晚期的時候

他決定捐出畢生的積蓄

死後又將遺體捐獻了出去

清華老教授用什麼辦法攢下這麼多積蓄?

又是什麼事情讓他的女兒覺得父親很偉大?

雖然他無法來到現場

但他的信仰

他的仁愛之心影響了在場的所有人

他燃盡了自己,了無遺憾

他的精神,燭照世界,永不熄滅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1】

在近期“選擇”爲主題的節目中,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朗誦了寫給兒子麥恩的家書。這封信被觀衆和網友稱作“2017最美家書”。曾經叛逆的麥家,如今面對叛逆的兒子,選擇了理解和寬容。

像麥家這樣,在朗讀之前分享過往故事,並深深打動觀衆的,還有很多很多。第一期節目第一位朗讀嘉賓濮存昕,在節目中便自曝小時候曾患過小兒麻痹症,被同學起外號叫“濮瘸子”。濮存昕之所以要自揭“傷疤”,自然也與要朗讀的內容有關——他要把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師》,朗讀給幫他做了整形手術,使“濮瘸子”的命運得以改變的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榮國威大夫。而《宗月大師》所描寫的,也是老舍生命中遇到貴人相助的事情。

有人認爲《朗讀者》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朗讀本身,每位嘉賓在朗讀之前分享的個人故事,同樣很精彩,很吸引人。無論是演員徐靜蕾講她奶奶疼她愛她的平凡故事,還是96歲高齡翻譯家許淵衝講他年輕時暗戀過才女林徽因的“獨家趣聞”等等,均以真摯的情感征服了觀衆,也帶給了觀衆無限的思考。很多觀衆把聆聽嘉賓講故事,作爲一件很有樂趣、很有意義的事情。

就像看《星光大道》之類的選秀節目時,聽到選手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及故事,很多觀衆總會被感染和打動,忍不住熱淚盈眶;就像音樂選秀類欄目,總是需要一些聽完歌感動到落淚的觀衆,這種情景交融的場面及其效果,已經成爲節目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2】

本週末,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迎來第四期的播出,這一期的主題詞是“禮物”。本期節目中,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倪萍將登上《朗讀者》的舞臺,與董卿首次同框,講述多年爲子求醫的心路歷程。淡出娛樂圈多年的李亞鵬重回公衆視野,分享他的教育觀點及陪伴女兒成長的故事。此外,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前女排名將趙蕊蕊等也將在本期節目中亮相。

  倪萍爲兒子求醫退出舞臺

  回顧多年心路歷程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憶,她的聲音陪伴大家度過了13個辭舊迎新的日子,是無數觀衆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2004年,倪萍4個月大的兒子被診斷出一種罕見的疾病,如果不治療,他的眼睛就會慢慢看不見,甚至會死亡。倪萍爲了兒子赴美求醫,退出央視的舞臺。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視舞臺,對倪萍來說,守候她的觀衆是失散多年的“禮物”。倪萍爲何迴歸?重新站在舞臺上的她有何感受?在舞臺下的倪萍有着怎樣的人生故事?種種心路歷程,倪萍都將在《朗讀者》中對董卿和盤托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兩代央視一姐同臺惺惺相惜,董卿稱對倪萍充滿敬佩之情,倪萍也稱讚董卿說“爲她驕傲”,兩人同框是何種畫風?節目播出便可一睹究竟。

  父愛如山

  李亞鵬大方分享教育心得

知名演員李亞鵬,本期節目也走進了《朗讀者》的現場。他是《將愛情進行到底》中的青春偶像,是《射鵰英雄傳》裏的郭大俠,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父親。對他來說,女兒李嫣是上天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女兒的到來甚至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十幾年時間,嫣兒撕掉了脣顎裂兒童的標籤,成長爲了一個陽光自信的女孩兒。在這一過程中,作爲父親的李亞鵬都做了些什麼?爲何令董卿發出“如果拼爹的話,嫣兒贏了”的讚歎?李亞鵬坦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愛,一切方法都是教條。”除了分享與女兒的故事,李亞鵬還在節目中爲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朗讀了一段催人淚下的文字。究竟李亞鵬將爲誰朗讀?本週六、日央視一套和央視三套黃金檔聯合播出的《朗讀者》將一一揭曉!

  董卿朗讀者第四期觀後感【3】

年少的時候,父母選擇用適合的愛引導我們;年長之後,我們卻選擇用疏遠的愛回饋父母。

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節目又刷爆了朋友圈。看到第三期,已經覺得它不像一個簡單的節目。它擁有了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在別人朗讀的故事裏,遇見了自己的人生。

《朗讀者》迄今爲止最大的催淚彈,應該就是作家麥家給兒子的一封信。那是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像極了自己的父親——那樣的小心翼翼,那樣的笨拙,卻有那般真摯。

正如董卿說在這期節目當中,最讓她感動的是麥家。曾經叛逆的他,如今面對叛逆的兒子,選擇了理解和寬容。

不知道如今年長的我們,是不是已經能體會父母的理解和愛……這期《朗讀者》的主題是選擇。

選擇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過程,讓我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完善。

爲人父母,爲人子女,有時候選擇重如泰山。

就如同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兒子,作家麥家就是鄭重其事地在選擇。

他希望儘可能地選擇一種好的方式,幫助兒子度過屬於青春期的苦悶和孤獨。

這是他作爲父親的選擇。

曾經看過麥家的小說《解密》《暗算》《風聲》……他筆下的人物,一方面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一方面又軟弱到不行。他的小說讀來揪心,震撼,心痛。那時的麥家也憑藉《暗算》獲得了中國最高文學獎項“茅盾文學獎”,《解密》更是被翻譯成33種語言,是全球圖書館收藏量第一的華語作品。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爲“2014年度國際十大虛構作品”。

而他早已被推上推到世界文壇的聚光燈下和熱鬧的全球媒體語境中。所有人都以爲他功成名就,但不知其背後有整整3年,1000個日夜,在陪伴兒子走過苦痛的青春期,陪他受罪,陪他成長,陪他走出刀山火海。

面對兒子遭受挫折,他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有人說,如果一個男人在自己的父親那裏沒有體驗到真正的父愛,那麼在孩子身上他將有機會體驗什麼是真正的父愛。一個人往往要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後,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體會父母深沉的愛。

有一次,在某媒體報道上看到了麥家寫的《致父信》。信中寫道年少時期的麥家非常叛逆,因爲父親的毒打,導致對父親長達幾十年的憎恨。17歲時離家,也是故意想離開,離父親更遠的地方,並且從來不給父親寫信。整整十多年,麥家寫信的擡頭只寫母親,不寫父親。每次回家會給母親買很多東西,從穿的到用的、吃的,就是給父親買一包煙、一袋糖……在35歲之前,麥家一直把父親當仇人看待。

等到他自己做了父親才真正明白父親對自己的愛。那是怎樣的追悔莫及,那一封《致父親》,字字帶着血淚與懊悔。

麥家在《朗讀者》中對兒子的愛正是如此,他是過來人,他感同身受。作爲父親,兒子對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兒子給他製造的麻煩,也令他印象深刻。

但是,他能理解兒子青春期的那種孤獨、叛逆、迷茫。雖然他曾經無數次想要放棄,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堅持,選擇了陪伴。如同,天下所有的父母,當兒女身陷苦痛,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子女受罪。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