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導語:《岡仁波齊》不是一部紀錄片,它是一部劇情片;它不是一羣人的故事,它是一代藏民的一段生活。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岡仁波齊》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1】

路在腳下,即刻前往我們內心的“聖地”

信仰的極致,是一種心無旁騖的心靈極簡。虔誠的體現,不會有太多花哨的繁複。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純樸而持久的堅持。亦如我們會被匍匐前行風餐露宿,風雨無阻的朝聖人羣所感動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與心的合一,路在腳下。如此的堅持,如此的鍥而不捨,如此無所畏懼……

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少有狂妄的期許和不安於世俗的過分追逐。路在遠方,路亦在腳下。無論我們前行的目地的在哪裏,也無論前方的路途有多麼的遙不可及。信仰的堅定,會讓我們忘卻太多的設計與籌劃。只是,路在腳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開始,便永遠無法到達。開始,即忘記路途遙遠,只是用簡單的身心合一,去縮減與目的地的差距。風塵僕僕之中,我們或許窺見了生命的意義所在,不爲此生,卻爲來世。

真正的莊嚴,不在於過度的粉飾。在朝聖者的面龐前,或許更多是滿身泥濘或蓬頭垢面。但是那一雙雙堅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讓人莫名的感動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會體現在無私無我之中。虔誠之心與我們最大的觸動,也是那不爲你我,卻爲衆生的離苦得樂而不辭勞苦的前行之軀。

很多時候,我們嚮往一種寧靜,嚮往一種純粹,嚮往一種莫名的感動。往往尋找之時,卻無最好與最真的契合。然而,當五體投地,叩首前行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莫名的感動,不由的叩啓我們內心中,封藏已久的觸動與共鳴。這就是內心純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誦經,只爲衆生的祈願與安康。所以,我們被震撼,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該有的最本真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被過度的心與心外的裝飾所迷惑,亂了自我,也亂了內心。

每個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純粹與極致的信仰與虔誠底蘊。那份極簡的純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縛之後的無私無我。所以,在眼觀純樸信仰與不褪色虔誠的情景時,我們的感動也是最純粹的純善復甦,那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心撞擊。

其實,修行路上,沒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總是口號大於行動,那麼,路,永遠在遠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爲衆生的祈願與祝福而前行時,純樸的形象卻波及着我們尋覓已久,卻又似曾相識的內心共鳴。

當我們把信仰落實於當下時,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誠,都會自然而然的讓我們的身與心合一。那一份感動與純粹屬於我們每一個大家,只要讓路在腳下,立即前行,最終的殊勝,是人人心中有聖地。然而,那卻是不爲你我,是爲衆生的無私與大愛!

讓路在腳下,即刻前行,只爲衆生的苦與樂……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2】

影片從藏民的生活起筆,炊具的響動、長者誦經以及羔羊降生。這片高原上的生靈從降生開始就熱氣騰騰,與寒冷抗爭。尼瑪扎堆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着叔叔去朝聖,於是待產的孕婦、酗酒的屠夫、渴望遠方的少年和一個懵懂的女童陸續組成這支隊伍,帶着各自的罪孽和希望出發。

電影第一個震撼我的節點,是一行人在出發時開始叩拜,沒有任何的對話和預示,朝聖路自此開始。這一路沒有任何配樂,故事和時間的推進靠簡單的對白,路碑和沿途的意外。鏡頭記錄着十一個藏民本真的狀態,蓬頭垢面而神情篤定。這一路他們在公路的一側叩首匍行,兩塊木板的敲擊是唯一的響動,聽得人內心空曠而孤獨;公路的另一側不時有車輛帶着噪音呼嘯而過。沿途有雪原,有冰河,有漫山的花朵;也有西醫,加油站,廣告牌,女童甚至用一部山寨蘋果打了電話。這可能就是藏地真實的狀態:現代的,工業的世界在慢慢進入一個閉塞落後又純粹的世界,而這裏的人們,在努力地接受,努力地保留。

這樣的一行人中最吸引我的,是那個女童,這樣懵懂的年紀裏,經歷如此重大的一件事。其他人帶着各自認爲的罪孽,帶着自己和家族的願望上路,目光堅韌而篤定;可她沒有,她甚至還不能理解信仰,也沒有更宏大的緣由。或許只是好奇,或許是耳濡目染,她在這支隊伍中。所以我看到她最純粹她磕頭,是因爲母親告訴她磕頭好,磕頭有福報。當一行人被流水阻隔,衆人脫去棉衣磕長頭淌水前進的時候,巨大的水花和衆人虔誠的神情之間,她在笑,孩童玩水的笑。這樣純粹的記錄與不加升華的表達讓人震撼。

這一路,遇見其他帶着故事的朝聖者、遇見勞作着的藏民、遇見車禍、遇見滑坡;這一羣人就用身體去丈量一條路,從拼盡全力的存活匍匐着走向無量幸福;這一路上看見人世的辛苦與滿足,看見人世的更替輪迴。一個男嬰在朝聖路上降生,蒼白的,滿身血污的,哭嚎着掙扎着降生;一個老人在朝聖路的末沿離世,安靜的。這一路的經歷逐漸堆疊,於單調寂寥中孕育着人生的坦蕩與勇敢。

影片在一行人到達神山岡仁波齊時戛然而止,影片的主題,一行人的終點只短短的平常的出現了幾分鐘。剪輯是再創造的過程,信仰,人的精神是沒有終點的旅程,我們活着,我們就在朝聖的路上。這是我在片尾得到的感受。神山岡仁波齊也是至今無人登頂的信仰之地。

  岡仁波齊電影觀後感【3】

這是一部“零明星”的文藝片,這是千萬藏民生活、朝拜的真實寫照。我是一個熱愛藏地文化、喜歡去西藏旅行的旅行者,一直以來我無法準確的言明西藏到底是什麼吸引着我,看了岡仁波齊,我哭了,雖然感覺很“臭屁”但是我還是要承認,這部片子展現出來的種種,就是我一如既往往西藏跑的理由!

觸動一:積水路段,朝拜也不能斷!

大家都知道,在318國道上,從然烏到波密段有大概10米的道路是流淌着山上的積雪化作的水流淌在道路左邊的河流中,雖然在左手邊有一段繞行路段,可以暫時避過淌水路,但是這一行朝拜人沿着主道依舊決定拜過去!即使水深可以掩埋身體,依舊阻擋不了一個朝拜的虔誠之心,和堅決毅力!

觸動二:被旅行車撞倒,因爲對方有人高反,因此毫不阻攔,他們的善良讓我折服!

在翻越米拉山之前,一輛“川A”牌的越野車超車時爲避讓對方車輛,將朝拜者的補給拖拉機撞翻在地,車子也因此無法繼續前行了,由於旅行車中有兩位乘客嚴重高反,必須要儘快趕往拉薩治療,因此朝拜者直接讓他們先走了,根本就沒有提“賠償”之類的字眼和話語。自己的車沒法走,只得卸下後箱改由人力拉車。

翻越米拉山,這座318川藏線上最高的一座海拔5013米的高山,給予了朝拜者極大的考驗,男人在前面拉車,女人在後面推車,大家一起唱着民謠爲自己加油打氣,一行人齊心協力將車子推上了埡口,每次拖車一段距離就要停下來,返回推車起點,然後在一步一步朝聖過來,這朝聖路,絕對不是用腳一步步走完的,而是磕頭磕完的!

觸動三:路過然烏湖,遇到熱心老藏民相邀、幫忙!

經過然烏湖的時候,車子的機油箱螺絲掉了,只有然烏鎮纔有,這時候遇到一位藏族老人(他是該村原來的村長),他邀請他們去自己家住宿,維修車輛,朝拜者爲了感謝老人的幫助決定幫老人耕地種青稞,這裏也展現了藏族耕地的習俗和文化典禮,到了耕種時節,需要燒香、祭拜等隆重的儀式,隨着現代化的逐漸滲透,現在的藏地年輕人們逐漸摒棄老一輩的傳統,依靠了現代機械化農作,這裏有一點淡淡的憂傷。

最後與老人告辭繼續朝拜,由於小女孩的朝拜布破了,老村長也送給她一件新的。

觸動四:在怒江峽谷中,山體落石也阻擋不了朝拜者的決心

在怒江峽谷中行進,突遇山頂積雪垮塌,伴隨巨大落石砸下,大家依舊繼續朝拜,小女孩差點被落石砸中,這時候屠夫立即上前將小女孩護在身下,自己的腿又被砸傷了。

晚上,屠夫與尼瑪扎堆訴苦着自己的悲劇人生,尼瑪扎堆寬慰他,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好運的做了喇嘛,不好運的遭遇磨難,我們去朝聖,要懷着純淨祈福的心,不僅爲自己祝願平安,還要爲衆生祈福,不能有雜念。

觸動五:朝聖路上降下新生嬰兒,取名丁孜登達,意味一生幸福、長命百歲!

睡到半夜,次仁曲珍肚子疼,臨盆在即,尼瑪扎堆趕緊送她到鎮上的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順利降下男嬰,取名丁孜登達。藏族的女人是沒有坐月子的,生完孩子沒多久又繼續她的朝聖之路。懷孕時不便磕頭只能走路,生完之後又開始磕長頭。曲珍還說:小娃娃從小生活在佛的環繞之中,這是多大的功德,我們想還沒有機會呢。這讓我很歎服!

觸動六:翻過米拉山,終於來到了拉薩

抵達拉薩時,他們並沒有歡心跳躍,靜靜地對着布達拉宮雙手合十,心中默唸着那句吟誦過無數遍,已經化爲血液的“嗡嘛呢唄咪吽”。

觸動七:去岡仁波齊朝聖的路費沒有了,用十萬個頭賺錢

在旅館住宿,大家正在商討如何賺錢,因爲去岡仁波齊朝聖的路費沒有了,老人家去了洗車場幫人家洗車,年輕小夥子去了拉薩的修路工地搬建材。旅店老闆娘請他們去幫她完成10萬個朝聖磕頭,就免去了他們的住宿費用。因此晚上他們所有人就繞着大昭寺一步一叩首的朝拜。

酒店的老闆娘很善良,在旅館住了2個月,房間費用全部都免了。朝拜者也非常虔誠,幫助老闆娘磕了10萬個頭!

觸動八:楊培爺爺在岡仁波齊神山腳下去世

終於來到了神山——岡仁波齊,這裏的天氣非常寒冷,繞着神山朝拜,幾乎沒有路,只有一代代朝拜者留下的朝拜痕跡,在冰天雪地裏,所有人都一如既往的虔誠朝拜,楊培爺爺過世應該就是感冒引起的肺水腫,因爲頭一天前晚上,他就在一直不停的咳嗽,第二天依舊在朝拜的行列,一步一叩首。

第二天早上起牀,才發現他永遠的睡着了,大家都沒有太大的波動,情緒收斂的很好,虔誠的爲他誦經、請喇嘛,送他上了岡仁波齊神山,大家不是不悲傷,他們相信命,不強求、易滿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