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通用9篇)

本文已影響 1.09W人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通用9篇)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1

爲了彌補自己說話藝術上的不足,去網上搜索了《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看完這本書獲益匪淺。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海姆.G.吉諾特博士寫的一本教育專著。這本書有12個章節包括有老師的自白,最佳師表,最差師表,恰當的交流,表揚的藝術,常規管理,孩子與老師的衝突,父母怎麼辦,家庭作業,鼓勵的故事,有益的方法和實例,成人的對質,和難忘的老師。這本書用許多鮮活的例子來說怎樣和學生說話,書裏列舉許多說話失敗的例子,也有成功的例子,對比起來,還是能夠明顯感受到的。老師的話語往往對孩子的人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說話怎麼說,說得好不好,語言用的是否恰當,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作爲一名新老師,對其中幾個片段是比較有感觸的。有以下幾點是想和老師們交流一下:

一、有藝術的表揚

“表揚包括兩部分:我們對孩子說什麼,孩子對他自己說什麼。要使你的表揚有建設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揚的基本原則在於:描述而不評價,敘述而不作判斷。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出對自己的評價。“

對於剛剛入職的我,覺得自己對學生的表揚缺乏藝術性。尤其是課堂上表揚學生,評價單一,主要說的就是“你很棒”“非常好”“你很了不起”等等,這些話,孩子聽多了,也會覺得沒意思。明白自己的不足,也去聽一些有經驗的老師怎麼表揚學生,有經驗的老師很會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評價學生的回答,這個我得需要都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表揚是要有藝術,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慢慢實踐,慢慢思考的。如果能夠用積極生動的語言來表揚學生,肯定學生,這會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書中提到的:14歲的芭芭拉寫了一篇關於她學校裏種族歧視的報告。她的老師並沒有評價他寫的好不好,對不對,而是說:芭芭拉,如果你能好好修改下,資料再充分點,你的報告甚至可以發表在紐約時報上。這句話對芭芭拉來說,比一大堆溢美之詞更振奮人心。不但鼓勵了她,還給自己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還有:在學校禮堂上演的一齣戲劇中,13歲的戴利亞扮演了一個主要角色。她的老師對她的表揚:“看見你在舞臺上的演出,真是令人愉快。我覺得你演的角色非常有趣,看完演出後我的肋骨都有點痛,因爲笑得太厲害了。”

二、注重整體

有效率的老師注重整體。叫學生起來背書時,他不只照顧到這個背書的學生,還會隨機應變地應用各種不同的技巧來集中全體學生的注意力。

剛剛入職的我還沒注意把握好學生整體,注重整體。教育就是要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所以更需要注重整體,管理課堂紀律。自從有老師提到這事後,我也在課堂當中花一些時間來管理課堂,時刻強調課堂紀律,讓全體學生有警覺性,提高參與感,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對於這點,需要堅持不懈。

三、鼓勵

人都是渴望被鼓勵的,那怎樣鼓勵孩子學習?”讓他們有安全感,即使學習失敗了也不用怕。學習的主要障礙是孩子對失敗、批評和出乖露醜的恐懼。優秀的老師會使孩子不怕犯錯誤。消除孩子的恐懼就能引得孩子躍躍欲試,還因犯錯誤就能鼓勵孩子勇於學習。“

鼓勵和表揚也一樣,也是講究說話的藝術,需要技巧。鼓勵要從孩子的內心出發,給他們安全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比如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說答錯了要懲罰,那可能沒有多少學生願意回答問題。相反,鼓勵他們,答錯了沒關係,只要是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的,這就是好樣的。這樣應該會有部分學生舉起手來了。再比如,怎麼鼓勵上課回答問題聲音很小的學生?書中提到鼓勵雷蒙娜要大聲朗讀這樣說道:“大聲朗讀英文確實不容易,每個人都怕讀錯了被人取笑了。站起來大聲朗讀實在需要勇氣。謝謝你,雷蒙娜。”

在與一些家長的交流中,許多家長強調自己的孩子需要多鼓勵,多表揚。對於孩子的一些好的方面需要我們多鼓勵。但是我遇到一個情況就是多次的表揚和鼓勵,學生反而不在乎,以爲老師不會怎麼樣他,他認爲老師很喜歡我,我可以隨便怎麼樣。對於這樣的問題,自己還不能夠完全解決,也需要學習。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需要技巧,需要藝術。用好,事倍功半,用不好,可能帶來的後果是無法估算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對於我來說,需要多學習,多與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多到他們的課堂學習。需要我在教學中多實踐,多思考。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2

這幾天讀了湯姆.G.吉諾特博士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一書,生動而幽默的情景對話,鮮活的事例,讓每一個看過此書的教師深感敬佩,如何和學生說話,相信也是每一個老師頭疼的部分。

吉諾特說:老師和藹的態度勝過一切爭論與指責。既然令人生氣的事情已經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減輕事情發生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如何,儘可能不要把輕微的過失看成是故意違犯,讓孩子有保全面子的餘地。”只要有積極的態度,再大的裂縫也是可以解決的。唯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方能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對學生過多的責備羞辱、道德說教、命令指使、訓誡指責、威脅利誘、評價預測等等,使學生失去了對自身內心世界的信任,逐漸變得冷漠、粗俗和喪失人性。爲了學生的身心能健康發展,教師必須認同學生,要認同學生,就必須真正走進學生的心。我覺得自己以前以爲走進了學生的心,現在從一些現象看來,我只是走近了學生的心,並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心,所以覺得認同學生會縱容學生。當然認同學生,肯定有一定的技術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這裏面的技術技巧,還需進一步學習、研究。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3

一、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必須承認,孩子之間的差距是存在的。根本無法要求每一個孩子都達到你心目中的高度。然而每個孩子肯定有其長處所在。我們往往會忽視這點。教育不應該僅僅是培養高分數、獲獎多的孩子,更應該充分利用教師搭建的舞臺,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在這舞臺演出的機會。

二、只需要解決當下的問題,很多時候我會想得很遠,說得太大。吉諾特在作品中強調必須“就事論事”然後才能解決問題,想辦法把當前存在的問題處理好,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思索的空間,改變的機會。如果把事情扯得太遠,或許自己是好心,但孩子卻不這麼想,會覺得你羅嗦,煩瑣而於事無補。

三、溫和着憤怒,每一個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或多或少都遇到這樣的事情:某個孩子同一個錯誤連續犯,通過幾次談話絲毫沒有改變。粗暴的批評往往是火上澆油,我們確實很憤怒,但我們這個時候更需要冷靜,可以表達自己的憤怒,但不能帶有侮辱和攻擊性的語言。

四、即使只是一個讚許的眼神,成功和進步總是讓人喜悅的。在合適的時候不要吝嗇我們的讚美之詞,合理的讚揚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每天一點小小的進步,匯聚起來就是大成。永遠讚揚要比批評多,讓孩子在讚許的眼光裏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他成長的同時積累了這點點滴滴的欣賞,還怕孩子無法面隊將來遇到的困難嗎?

《老師和學生怎樣說話》一書還有許許多多我們常常會忽視的教育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同時我們身邊的同事也有許多好的方法值得我們不斷學習和總結。把愛交個孩子,讓夢想在校園綻放。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4

“老師和父母一樣,都需要高水準的交流能力。聰明的老師對自己的用語非常的敏感。他知道,學生獲得多少知識有賴於老師教學風格。因此,他能夠善解人意,在對話中傳達出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他能夠敏銳地感覺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海姆G吉諾特博士著作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

看到裏面列舉很多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並且做出最佳老師與最差老師的做法對比。最佳老師認爲不能相信訓話的力量。他們從不對孩子們講大道理,不讓孩子有罪惡感,也不要求孩子們做出什麼保證。他們不對教室裏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對孩子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憂心忡忡。他們只着手處理現在的事。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地有一個沮喪的孩子需要幫助。

其中給我印象深的是一個老師發現黑板上畫着一副描繪自己頭像的漫畫,畫面傳真而又滑稽,全班同學都在等着看老師反應。似乎在看笑話,而這位老師盯看一會後,說道:“畫的不錯,我都捨不得擦掉了,最好還是讓這位畫家先在紙上重新描摹保存下來,我對他的天分由衷的.讚賞。”

這位老師很好的表現出了他的成熟。他沒有對這幅畫進行反擊,也沒有被孩子的惡作劇傷害到。他沒有去找出畫畫的孩子並且批評他,也沒有對孩子進行毫無作用的說教。相反,他鼓勵了孩子們的創造性,並且表現出了對藝術的尊重。

想想自己,因爲帶高年級四個班,書本是公用的,之前強調過要保護好。有天無意發現書本上不知道被哪個孩子瞎塗瞎寫,有點點生氣,但還是原諒了。誰知道上課書發下來,學生反應說有好幾本都寫了髒話,還撕爛了,我一看到立馬臉色都變了,更加的來氣。書本怎麼可以這樣對待?這是學習文人的天地怎麼能被故意的玷污,這是多麼可恥的?最後我發怒了,也許學生被嚇着了,沒人承認,但是還是沒找到最終惡作劇者。在這,我看到自己的缺失,我沒有處理好,沒有真正進入學生內心。他們也許只是一時的無意,一時的覺得好玩,沒想到後果,而我因爲這吵他們一頓,想想自己真的不應該。從這本書中看到自己的錯誤,以後真的應該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

在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情況時候都需要我們老師做出有益而現實的反應。因爲老師的反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僅可以決定班級氣氛趨向合作還是敵對,孩子們的情緒趨向贊同還是辯駁。老師要在日常的瑣碎事務中通過技巧來一個小小的改變。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5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的書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爲老師每天都要與學生接觸、交流,那麼老師的語言是多麼重要。它可以成爲師生建立良好關係的橋樑,它也可以成爲師生之間的戰爭導火索。因而我選擇了這本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海姆。吉諾特博士的著作《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進行閱讀學習。

這本書中寫了有關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場景,而且都用了短劇的形式來加以描述。通過這種形象生動的案例,讓我們從中領會到交流的原則。面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情況,老師都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靈活對待。在對話中傳達出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現在中國的教育正處在教育的變革之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家長對教師的期望也更高,學生也更需要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教師的關懷、理解都要通過語言傳達給學生。而我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往往會以說教法爲主進行交流溝通,對於學生所犯的錯誤會直接訓斥。實踐告訴我們,其實這種做法沒有多大的效果,對於大的孩子而言反而會產生負面的情緒。然而在我迷茫困惑之際,閱讀了《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從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了最佳的教師表現不是對學生訓話,他們從不對孩子講大道理,他們不讓孩子有罪惡感,也不要求孩子做出什麼保證。他們不對教室裏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對孩子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憂心忡忡。他們只着手處理現在的事,只有做好現在的事才能把所有的事做好!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地有一個孩子需要幫助。通過關心、安慰、同情、藝術技巧等方式來表現。通過恰當的交流,孩子對教師的信任是可以逐漸激發和培養的,這樣可以使孩子健康的成長,同時也可以使孩子對自身內心世界的信任建立起來。 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表揚是經常用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介紹表揚的藝術,它建議我們教師要使用建設性的表揚,那就是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出對自己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中離不開常規管理,我們通常在常規管理中責罰孩子。這種處罰只會使孩子發怒並且不聽教誨,令孩子心懷怨恨,甚至產生報復的念頭。這樣孩子是沒有心情和時間去讀書的。在常規管理的實踐中,我們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發孩子的自尊。讓孩子的學習有安全感,即使學習失敗了也不怕,只要消除孩子的恐懼就能引得孩子躍躍欲試,鼓勵孩子勇於學習。

總之,通過閱讀《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有種頓然大悟的感覺!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6

這是一個美妙的東西,這是一個醜陋的東西。

世界上美妙的東西,或許是嬌豔欲滴,引得無數彩蝶飛舞的鮮花,或許是奔騰不息,一望無垠的大海,或許是那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的美人一笑。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世上最美秒的東西就是語言。世界上最醜陋的事物,或許是某些骯髒靈魂下做出的不堪事,或許是權欲利薰下達成的政治妥協。或許,在某些程度上,世上最醜陋的,也是語言。

語言很神奇,一句話可以把一個人說笑了,一句話也能把人說跳起來。這是一把雙刃劍,它美醜與否,全在我們自身。語言就像一把無形的枷鎖,束縛在我們身上。

作爲老師,我們的工作對象就是學生。作爲小學老師,我們工作對象是一羣天真可愛,無瑕的學生。他們的可塑造性,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對語言的學習能力都是我們無法估計的。我們和學生怎樣對話,就成爲他們將來成長之路上的一個風向標。

所有,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簡直就是一門技術活,是藝術。用的好,事倍功半,用的不好,那麼帶來的後果是無法估算的。

今年暑假,自己在噹噹上淘書,無意中看到一本書,是由美國作家海姆·G·吉諾特所編寫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看到之後,立刻買下了。因爲我覺得自己在說話的藝術上,跟老教師相比有很大的不足,完全沒有辦法駕馭語言這把“雙刃劍”。說不定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傷害到了孩子。看到書後,很歡喜。覺得感觸頗多。

這本書平白易懂,用了許多鮮明生活的例子來講訴道理。和國內那些教育學專著相比,少了許多枯燥的大道理、理論知識,但是耐看。書裏面列舉了許多說話失敗的例子,也有許多成功的例子,仔細對比歸納,總結,還是鮮明的感受到,說話好不好,語言用的恰當與否,還是有很大作用的。下面有以下幾點和老師們分享一下:

一、老師在對待學生時,要尊重學生,尤其是語言上。

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師生之間同樣如此。教師與學生談話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育的核心,就本質來說在於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因此,我們在做學生工作時,應該採取平等、關心、愛護的態度,而不是簡單、粗暴,甚至諷刺、嘲笑、訓斥、體罰。教師氣量如海、大度待人,不僅可以避免矛盾激化,還會隨時間的推移,去改變對方的態度。

這種不尊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的話語中出來了。比如書中有一例子,卡爾同學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平時不是很自信,一次老師讓他開窗戶,開了小半天也沒開好。老師說到:”你連窗戶都不會打開嗎?你難道什麼都不懂嗎?”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從來都不是肯定的,公開貶低孩子的智商無疑最會傷害他們脆弱的心靈。我相信,這個老師本意不是這樣,只是着急,可是他忘記了尊重這個孩子。而從那以後,卡爾同學更加的不自信了。因爲老師剝奪了他的自尊心。

二、有藝術的表揚

表揚包括倆個部分,我們對孩子說些什麼,孩子對他們自己說什麼。要使你的表揚有建設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表揚的基本原則在於,描述而不評價,敘述而不作判斷,讓孩子自己做出評價。

現在許多年輕老師,對孩子的表揚缺乏藝術性,我也是。我基本很少表揚學生,最多是你很棒,不錯,好,了不起等等。這些孩子聽多了,自然就沒有什麼感覺了。要是表揚也能有藝術性,用一些生動積極的語言來表述,把你對孩子發展的建議都放進去,我想,這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比如書中舉了幾個例子:16歲的威廉寫了一個短故事,老師對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老師寫道:我喜歡你寫的這個故事,風格獨特,想象豐富,整個故事情節的展開就像一場遊戲一樣,既有趣又動人,又生動形象。這樣有益的表揚,足以讓威廉躍躍欲試,再寫一篇了。

再比如:14歲的芭芭拉寫了一篇關於學校裏種族歧視的報告。她的老師並沒有評價他寫的好不好,正不正確,而是說:芭芭拉,如果你能好好修改下,資料再充分點,你的報告甚至刻意發表在紐約時報上。這句話對芭芭拉來說,比一大堆溢美之詞更振奮人心。不但鼓勵了她,還給自己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這便是表揚的藝術

三、鼓勵

“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需要”。那怎樣才能鼓勵孩子學習。答案是:讓他們的學習有安全感。即使學習失敗了也不要怕。學習的主要障礙是孩子對失敗、批評和露醜的恐懼。優秀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語讓孩子不怕犯錯誤,不怕失敗。消除孩子的恐懼就能引得孩子躍躍欲試,還因犯錯誤就能鼓勵孩子勇於學習。

其實鼓勵跟表揚有點像,也是講究說話的藝術。不過,鼓勵更多是從孩子的內心出發,給他們自信心。比如你提出一個問題,說答錯了要重罰,那因該沒有多少學生願意回答問題。相反,你鼓勵他們,答錯了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觀點,自己思考來的,就可以。那麼應該會有部分學生舉起手來了。再比如,一些差等生對自己學習缺乏自信,你抓住一些小事,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用它鼓勵這些孩子,會起到作用。比如毛筆字課上,雖然某某同學平時不怎麼樣,但今天突然在某個筆畫上寫的很好,你肯定他的成績,鼓勵他,他會有一種自信涌出的!

人都是渴望被鼓勵的。這也是一種成長的動力。

四、恰當的交流

和小孩生活交往,你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處理問題的耐心,你要能適當的和他們進行交流。要“恰當“的交流。某同學取得成績驕傲了,你要恰當的提醒他還不能傷及他的自尊。某同學淘氣調皮了,你要恰當的發個火,無意中提醒他一下。比如走進教室要上課,而學生還在大吵大鬧,你可以恰當地給個建議,而不是總是命令學生:安靜下來,坐好了,別亂動。跟學生交流的時候,不能冷嘲熱諷,不能急於幫助,包括交流的內容也要恰當等等。比如這些話,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往往是運用不恰當的。你爲什麼就不能變得乖一點呢?你爲什麼這麼自私呢?

你爲什麼就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呢?你爲什麼老打岔?

你就不能把你的嘴巴閉上一會嗎?你怎麼這麼慢?

你一定要當一隻害蟲嗎?你爲什麼老是惹麻煩?

這題目你怎麼老不會?等等

爲什麼一詞本來是用來詢問的。可現在往往變成了批評的引導詞。這些往往不能起到什麼好的效果,孩子對問題的回答會充斥着謊言,不屑,藉口,失望等等。所以我們要恰當的交流,交流的內容也要恰當。就比如打岔

A老師:我希望把話說完

B老師:你很沒有禮貌,你在打岔

比如老師在佈置作業,有倆孩子在講話

A老師,我現在正在佈置作業,你們應該記下來B老師:我看看誰在講話的?除了說話,你們就沒有其他事情做了嗎?爲什麼不把我的作業記下來?

我相信,兩件事情中,a老師的交流無疑是有效的,恰當的。而b老師的話往往會引起孩子的怨恨和不滿。這些例子再次證明了語言雙刃劍的效果。雖然這本書自己是讀完了,而且讀了不止一遍。但是這裏面所包含的道理是自己要花上很久才能品位的。特別是這裏面那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更時刻提醒自己語言的褒貶。也將指點我更好地走在未來的教育之路上。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7

這段時間看了書中的鼓勵的故事,鼓勵的故事裏面有一個案例,重視解題的過程。他是這樣說的:要誘導孩子學習,就必須和重視答案一樣,重視解題的過程。我想,每位老師都知道了解題過程的重要性,但若出現一個小時候的牛頓呢,你會怎麼辦啊?

六歲的牛頓是這樣做黑板上的題目的:8-4=8 7-3=7 6-2=6

看到這樣的答案,你會怎樣呢?你會生氣嗎,置之不理或一帶而過?你當時的做法會不會像牛頓的老師一樣,看了牛頓的作業一句批評的話也不說,而是問牛頓:“你是怎麼解出這個答案的?我對你解題的答案很感興趣。”原來牛頓是這樣理解的:8-4中劃掉4,還剩下8;7-3中劃掉3,還剩下7;6-2中劃掉2,還剩下6。牛頓的老師對這新鮮的解釋報以微笑,這個解釋讓她瞭解到:牛頓看來只是從形式上理解了算術題,他需要在算數的抽象和象徵意義方面得到輔導。在解釋正確算法之前,老師謝謝了牛頓讓她分享了這樣的解題過程。

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會非常的生氣,多麼簡單的題啊!你怎麼不會做,是不是上課沒注意聽講。或者,這是什麼呀?亂七八糟的。你在聽嗎……這樣不着邊際的答案,一定是我所不能容忍的。

從來沒想過,這樣答案的背後原因是什麼?或許是理解的錯誤,或許他沒聽懂,或許是他的基礎所限。忙着責怪,忙着下結論,忙着生氣,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挫傷自尊。可能下課了,這道題他依然不會做。這麼淺顯的道理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多麼可怕的習慣。

記得我讀四年級的時候,一次上數學課,老師在講例題的過程中提問到我,我怯怯地站起來,支吾着,答不上來。老師沒說什麼,就讓我坐下了。從她責怪與失望的眼神。她似在說,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很長一段時間上數學課她很少提問我,我也樂得如此。本只爲一次沒有答上的問題。而那道題,直到最後,我也沒弄明白應該怎麼做。現在我想說:孩子碰到這種老師,會是多麼的悲哀啊!孩子求出答案時,都有他自己的理由。請傾聽孩子的想法,重視解題的過程!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8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中,滲透了作者強烈的情感:要關注孩子,關愛孩子,從說話的細節做起,要尊重人性,我們教師責任感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愛——對人類的愛,對孩子的愛。

書中作者用很直白的方法告訴我們,老師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獨特功能,對孩子的教育是對愛的傳遞,職業的責任感是保證這種傳遞最有效的基本措施。這讓我想起了《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大家來到校園後,校長說:“怎麼樣?都準備好了嗎?這次可是又坐火車又坐船呢?大家千萬注意不要走丟啦!好,出發!”

校長就這麼輕鬆的說了幾句就讓學生出發了,而且路上顯得異常的安靜,不像我們平時要到什麼地方去的時候,需要這個領導講,那個領導講,還要幾個老師包一個班級等等。書中是這樣解釋的:“巴學園的同學們從來沒有人教過他們什麼”走路上要整整齊齊排成一行“,”什麼是在電車裏要安靜“,或者什麼”吃剩下的食物不要隨便亂扔“啦等等。一些良好的品德和作風,例如:見到比自己小或者體弱的人就推推撞撞,甚至欺負人家是可恥的;看到不整潔的地方就要隨手打掃乾淨,儘量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中滲入孩子們心靈中去的。”

看來對孩子們的好習慣養成真的不是用“說叫”和“管教”能奏效的。所以,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用智慧的方法去引導我們的學生。

《老師和學生說話》讀後感 篇9

作爲一個教師,一個非常普遍的教育行爲就是通過話語和學生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指點學生的行爲,維持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但這些習以爲常的教育行爲我們做得如何?我們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對話嗎?《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告訴我們,語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蠻;既能使人受傷,也能使人得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書中通過很多小事例告訴我們“最佳師表”與“最差師表”會對同一個學生、同一件事情說出什麼不同的話,取得什麼不同的效果。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個原則:尊重生命。在教育中,請把學生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對他們持有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再次,課堂魅力是師生之間最好的紐帶。教師在課堂上的激情則是上好一節課的靈魂,一句精彩的導語,一句幽默的插入語,一句風趣的笑談,往往會使學生精神倍增,興趣盎然,聽起來聚精會神,學起來津津有味,那麼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作爲一名好教師,我們應當用生動的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去吸引學生學習,所以我每節課都盡力做到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清晰。課堂語言是教學的“佐料”,教學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再好的方法也不能重複使用,正如山珍海味人人都喜歡,但每天都讓你吃,恐怕也食之無味。我們的語言也是課堂的催化劑,恰到好處地的應用肢體語言,也能形成我們獨特的“颱風”和高超的“演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