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7篇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7篇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1

當我翻開《你在爲誰工作》這本書時,立刻被書中精彩的內容所吸引,看完這本書,我感到這本書使我終身受益。

高爾基說過:“當工作是一種樂趣時,生活就是一種享受;當工作只是一種義務時,生活則是一種苦役。”如果自己在工作中不快樂,那絕不是工作的錯,因爲沒有人對你的快樂負責,我們必須從自身查找原因,我們爲什麼要選擇工作?不是工作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工作。教育是最清苦的行業,教師是最辛苦的羣體,但我們既然選擇了教育,就要靜下心來,爲下一代負責,教師職業,同樣能夠實現你的人生理想,創造你的人生價值,而且,比起其他職業來,這裏更容易讓你找到心靈的快樂和精神的幸福。我們需要大膽地去追求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只有教師教得快樂和幸福,學生纔有可能學得快樂和幸福。每當看到學生童真的笑顏或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時,我都感到無比的欣慰,我所有艱苦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時光匆匆,轉眼間,我已經走過了多少年的教師生涯,回望過去的歲月,有成績、有失敗、有歡樂、也有憂愁……。面對教學中的種種困難和沉重的壓力,我猶豫過,也彷徨過,是孩子們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神給了我力量,是領導關切的話語給了我鼓勵,是同事們的微笑給了我信心,是家長的信任給了我支持。讓我們勇敢的去戰勝一切困難。因爲有了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纔有了我今天的成績。

隨着時代的進步,各種媒體不斷的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在不斷的提高。以前有句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而現在的我們,得有一溪取之不盡的鮮活的水。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作爲剛成長起來的教師,我一刻也不敢怠慢,從傳統教學模式到課程改革;從一支粉筆、一個黑板的教學到光盤、實物投影、製作幻燈片等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從教學常規的落實到轉化後進生……一路走來,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爲了能在教育教學中與時俱進,得心應手,我還參加自學考試取得了本科文憑;同時利用節假日自學課改理論,不斷提高自己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從而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我們應該清醒地知道工作是爲了自己,所以我們要認識工作,瞭解工作,努力工作,認真工作。業餘時間,我還經常翻閱其他有關數學教學的參考資料,或上網查閱資料,發現對教學有幫助的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並認真學習總結和鑽研。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應該會更多去思考一下,從工作中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對待工作的態度還存在哪些欠缺,從而更加努力的去得到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收穫。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2

讀了《你在爲誰工作》這本書,我心中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工作,而且需要努力的工作。人的一生很短暫,我們需要有一個目標,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勤奮工作。在我認爲,當你實現人生目標的同時,也就是體現自我價值的時候。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應將心態迴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爲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的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首先要學會工作,我們每天做一點積累起來就會很多,也會做的很輕鬆,而不是等檢查的時候纔想起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完成,不過該放鬆的時候就不要想工作。有一句古話是:“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於今天的努力。”保持成就激情的祕訣,就是要不斷的給自己樹立新的目標,再你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之後,成就感會越來越增強。

第一、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我們是在爲自己工作。只有工作才能滿足我們的各種需要,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過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的;有工作的機會,才能讓自己充分發揮能力,有展示自已的機會。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爲我們自已實現目標而做的。所以說要珍惜工作機會,不要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後只能像書上所說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第二、認真工作才能讓你不斷的去思考、去學習、去總結經驗,這是比物質更豐富的財富。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積累過程,知識和經驗積累得越多,才能戰勝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難,纔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纔會有越挫越勇的氣勢,才能離實現目標更近。因爲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機會,通過努力實踐,才能更好的把握機會,實現理想。

第三、對工作要充滿熱情,把工作當成一個使命來完成。工作不僅僅是爲了賺錢,我們工作更多的是爲了實現一種價值。如果對工作沒有熱情,那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信心,不僅不進步,還很有可能倒退,最後被社會所淘汰。

第四、對待工作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做到一絲不苟、盡心盡職。在工作中,要積極主動,不能死板,要有創造性的工作和學習。對待工作要像對待善惡一樣,“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不能認爲遲到幾分鐘無所謂,就拖延時間;不能因爲幾張複印紙無關緊要,就隨便浪費……事無大小,這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竭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將會讓我們活得更加有意義。

第五、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體會樂趣。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一本書上見過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個憤世嫉俗、心中無法平靜的人,求見作家海倫·舒克曼,向她請教如何解除令人不快的念頭。海倫只回答:“從今天起,請你每天寫下一件令你感激的事。”剛開始這個人得思索很久,才能想出今天有什麼好感激的事,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對大自然的美好產生了感激,進而他發現,有許多人和事值得他感謝。到了後來,他看見這世界上一切都是賜予,一切都是光明,他的胸懷無限開闊,從此他的憤恨也消失無蹤。所以說,我們應該懷有感恩的心去工作。是父母、師長、國家的給了我們每一個人恩惠,我們就應該更努力的工作。不管環境如何,作爲員工都應該恪守職責,忠誠於自己的工作,忠誠於自己的企業,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分析和抨擊別人,去指責別人,重心要放在如何能盡善盡美的幹好自身工作,並從中獲得經驗和樂趣,這纔是最重要的。

努力幹好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工作,這就是一大財富,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因爲它會讓體會到成就感,多花一些時間,想想自己還有那些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已經做的很完美,如果每天你都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而不是抱怨,相信工作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工作的結果也將大不相同。帶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吧,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3

我讀了《你在爲誰工作》這本書,感觸頗深,從中受到了很多啓發。

“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得質量。”——約翰·洛克菲勒

上面這段話出自《你在爲誰工作》的卷首語。毋庸諱言,這本書討論的是一個大家都明白的問題:工作態度。涉及這個問題的書很多,但此書卻能通過提出“你在爲誰工作?”這個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問題,對這個問題通過具體事例進行了深刻細緻的解答,從而讓每一位讀者從內心深處承認並接受“我們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爲自己工作”的思維理念。

讀完這本書,我靜下心來想了想:我到底在爲誰工作?想起剛參加工作時,那時的我是爲了有個好的職業而工作。報考師範學校時,爸爸和當初的班主任對我說:“女孩子當老師最好了,靠得住!工作環境也很單純!”確實,當年報考師範的我,是爲了將來的好生活而努力工作。年輕時的我很懂事,爲了不給家裏增添太多的負擔,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苦付出,疲憊、無奈、受氣、披星戴月、流淚流汗……當時的工作只是謀生,謀生是每個人必需的本事,會謀生纔不會成爲社會的負累,才能擔當家庭的各種責任。剛參加工作的前幾年,年輕的我沒有太多思想,也沒有具體的工作計劃,只是一天又一天的重複着自己的教育工作,像機器一樣,這是爲了工作而工作。

隨着工作時間的延長和工作經驗的積累,逐漸讓我明白了工作是人性的勵練,惰性的考驗,感恩的回報,責任的答卷。工作決不是爲了工作而工作的消極心理,重要的是對待工作的態度。

在我不斷學習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我漸漸的明白了,一個人對待生活,對待事物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一個人能否贏得成功。生活當中比如刷牙、洗臉、走路、上班、工作、休息、娛樂,每件事情,都因爲你的態度而決定。認真對待每一件事,你的生活和工作纔可能健康和順利,一切困難纔會在你眼前化爲過眼雲煙。作爲一名培育祖國花朵的辛勤園丁,對待孩子,對待教育工作的態度,就是對待自己人生的態度。不同的態度決定我們人生目標能否實現,決定我們教育工作的質量。而認真工作後的我們還要不斷追求更高的自我定位,從根本上說,是爲了自己不斷的進步。不斷進步的過程更是重塑自我的過程。這個新的自我所處的位置更高,必將會有更傑出的工作表現。當然,要想達到更高的位置,僅僅有強烈的進取心還是不夠的,我那還必須不斷增強工作所需的能力,並付出巨大的努力。你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壯。同時在近幾年的工作當中,也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其實都是處在一個團隊當中。只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各司其職,才能使得我們的努力得到回報。在工作中,我們所採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接受分工,並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過程中,與同事和諧相處、密切合作,才能讓自己在團隊工作得更順利、更美好!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4

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否得到實現,關鍵在於教師本身的一種認識。如果認識不到自身發展的重要性,那麼一切都爲徒勞。讀了《你在爲誰工作》一書,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工作就是爲了自己,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

認真工作纔是真正的聰明,認真工作纔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只要你把工作當作你的一個學習機會,不斷地從中學習處理業務和學習人際交往,你不但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還爲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你只把工作當作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是從事你最喜愛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但如你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至於如何恢復工作激情,《你在爲誰工作》一書提了五點建議:

一、改正只有興趣才能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的看法。誠然,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事實上,無論誰可能因爲興趣而選擇了某一種職業,但是做久了,就會發現支持充滿激情做下去的不再只是初始的興趣,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因爲熟悉而產生的眷戀、一種因爲取得成績而堅持走下去的信心。這個時候,興趣已經轉化爲一種更加深厚的情緒了。

二、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把工作和自己的職業生涯聯繫起來,爲了對自己未來的事業負責,你會容忍工作中的壓力和單調,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規律、有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可以感受到使命和成就感。

三、樹立新的目標。保持長久激情的祕訣,就是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之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藥。

四、學會釋放壓力。一個人無論多麼喜歡自己的工作,工作多多少少都會給他帶來些壓力。面對壓力,應該學會管理壓力併科學釋放壓力,減輕對工作的恐懼感,心情輕鬆才容易重燃激情。

五、切勿自滿。在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自滿情緒。自滿的人由於不會想方設法前進,對工作就會喪失激情。如果你滿足於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忽略了開創未來的重要性,那麼現在這個階段的工作自然會喪失其吸引力。當你把過去的成績當作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動力,試圖超越以往的表現,激情就會重新燃燒起來。

可以說,《你在爲誰工作》一書提出了每一位工作者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問題,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細緻的解答。它具有深厚的人文關懷,有助於教師解除困惑,調整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向傑出。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5

以前,我就像大多數人一樣爲薪水而工作,今天當我再次看了《你在爲誰工作》這本書後,特別是看到這篇《薪水算什麼,要爲自己而工作》後,我的想法改變了。是呀,薪水算什麼,我要爲自己而工作。

“一個人如果總是爲自己到底拿多少工資而大傷腦筋的話,他又怎麼能看到工資背後的成長機會呢?他又怎能理會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對自己的未來將會產生多大影響呢?”這兩句話說得非常好。以前我對工作就是採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認爲自己的工作水平差不多就行,就只想着不求最好,但也不能最差,反正我的工作對得起我的薪水就行,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將來的薪水,甚至是將來的前途。這種目光短淺的看法矇蔽了我的雙眼,我沒有看到工資背後的成長機會,更沒有想到從工作中獲得的技能和經驗將會影響自己的未來。所以只是整天過着和尚撞鐘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因爲沒有熱情,沒有動力,工作也就沒有了創新;因爲沒有創新,我的工作就成了機械地重複以前的工作,日子久了,越覺得這工作沒意思。之所以堅持幹下去,就爲混口飯吃,說白了就是爲薪水而工作。我完全沒想到我這樣的做法早晚有一天會讓我成爲單位中最差的一員之一。也正是我這種愚蠢的爲薪水而工作的想法白白的耽誤了我幾年的青春,使我工作幾年,教學水平仍然不突出,能力經驗也很有限。現在想來,我真是太傻了,我在拿自己的青春開玩笑。幸虧,我還比較幸運,在我還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失時,在我還不是最差時員工時,我看到了《你在爲誰工作》這本書。它爲我敲響了警鐘,它告訴我,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混日子了,我不單爲薪水而工作,我還必須爲我的未來工作。

時光一去不復返,昨天過去了,再也回不到昨天。以前浪費掉的時間和機會都已無法挽回,再爲那些逝去的東西悲傷已是徒然。那我就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珍惜自己的時間,抓住每一次機會提高自己,爲自己的能力成長而工作,爲自己的未來而工作。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6

暑假前夕,田校長送了我們每人三件禮物,其中有兩本電子書——《骨幹是折騰出來的》和《你在爲誰工作》,正巧暑假我去濟南培訓,在濟南培訓的日子裏,白天跟老外練口語,晚上抽時間讀書,像回到了學生時代。下面我就說說我讀《你在爲誰工作》這本書的真實感受。

《你爲誰工作》這本書在第1章中就從不同角度用例證對此問題做出了詳細說明,如:“比爾·蓋茨爲什麼還要工作?”,“薪水算什麼,要爲自己而工作?”等等,讀完這本書,使我受益最大的就是它使我明白了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其實就是爲自己而工作,爲自己的理想,爲自己的將來,爲自己的成功而奮鬥。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們不能像“房間裏找金幣的故事”中說的那樣,不是在認真工作中尋找單位的重用,而是完全寄希望於投機取巧;以應付的態度對待工作,還希望得到領導的賞識,得不到就埋怨領導不能慧眼識英雄,或慨嘆命運之不公。這種思想是不能在工作中存在的。

正如書中所說“一個人做他適宜而且喜歡的工作,在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才華、能力和潛在素質,不斷自我創造和發展,他就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要”。那麼在現在看來,我覺得沒有其他的工作能夠像現在從事的教育工作這樣適合我的,工作本身提供給我許多的`機會和樂趣,如果換其他的工作就有可能會失去這一些。到今天,我已經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13年了。看到那麼多在我的課堂上神采飛揚的學生,課間孩子們眉飛色舞地向我描繪他未來的生活,當我辛苦了一學期換來學生的優異的成績,當家長打電話感嘆孩子的進步,當一篇篇論文獲獎;一節節公開課得到了同行及領導的一致好評時……這些快樂的時刻我都體驗過,也正在體驗着,它們在很多時候也使得“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確證和實現”。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做到這幾個方面:

一、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寶貴的鑽石礦。工作,是一個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好舞臺,無論做什麼工作只要腳踏實地沉下心來做、用心去做,總會有收穫,這是不變的真理。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回報方式。應該看到工作教會了我們什麼,鍛鍊了我們什麼。這些纔是無形的財富,比那有限的薪水要寶貴得多。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不用他自己說,別人也能在他平時的工作中看得出來,是金子總會發光發亮。工作就意味着責任,尤其是我們教師,從事的這份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無論你做什麼工作,無論你面對的工作環境是鬆散還是嚴謹,你都應該認真工作,不能在別人的監督下工作。只有在工作中才能鍛鍊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斷提高。你纔有提升的機會。反之,如果你凡事得過且過,從不認真工作,那你的工作就會就會失掉。

二、在工作中要有激情

1.激情是工作的靈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我們可能因爲興趣而選擇了某一種職業,但是做久了,你會發現,支持你充滿激情做下去的不再只是初始的興趣,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因爲熟悉而產生的眷戀,一種因爲取得成績而堅持下去的信心。這個時候興趣已經轉化爲一種更加深厚的情緒了。

2.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有一句話是:“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於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明天的生活聯繫起來,爲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我們要容忍工作中的壓力和單調,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可以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

3.樹立新的目標。目標只能有一個,確立好目標後,就要堅定不移地爲目標而奮鬥。而不能今天一個目標,明天再另立一個目標。

4.學會釋放壓力。工作中有壓力在所難免,對於壓力,要學會自我調控。

5.切勿自滿。自滿的人不會想方設法前進,對工作就會喪失激情。如果你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工作自然會喪失其吸引力。而當我們把過去的成績當作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動力,試圖超越以往的表現,激情就會重新燃燒起來。正是知道這一點,這些年,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斷接受一些一般人認爲困難、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新的挑戰給自己點燃工作的熱情。

總之,把“我在工作”變爲“我要工作”。

三、帶着一顆感恩的心來工作

感恩已經成爲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正如書中所說,感恩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你會工作得更出色。只要努力工作,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成功機會。我們不能整天牢騷滿腹,而是要將目光從別人的身上轉移到自己手中的工作上,心懷對工作的感激之情,多花一些時間,想想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提高和進步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經做得很完美了。每天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工作的結果也將大不相同。那麼就會獲取最大的成功的。

最後,感謝田校長爲我們推薦了這本書。讀了這本書,我收益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激情進取”這四個字來激勵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

  你在爲誰工作的讀後感範文篇7

近段時間,我閱讀了陳凱元的《你在爲誰工作》,感悟頗多,深受裨益。此書主要從"爲什麼要努力工作?"、"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機會了嗎?"、"敬業,是最完美的工作態度"、"決不拖延,立即行動"、"從優秀到卓越"五個方面闡述了中應有的工作態度和自身的心態。

"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爲自己工作"這是一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能讓你在心平氣和中獲得豐厚的報酬,贏得社會的尊重,實現人生的價值。翻開這本書,你會讀到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智慧也蘊含在這些故事裏。

爲什麼要努力工作?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問題,我們或許不止一次地問自己,也曾給出了許多種答案:"給領導乾的""掙錢養家餬口"……這些答案大家看似都會默許,可仍不夠清晰,不夠準確。那麼,我們到底是爲誰工作?爲什麼要努力工作?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清晰的話,這將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憑什麼我要多幹這些?憑什麼不表彰我?憑什麼學生家長這樣對我?憑什麼我要教一幫這樣的學生?"諸多的憑什麼,也許是笑侃,不是真心,但從一個側面表現出,說這些話的人根本還沒有明白"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爲自己工作"。書中之所以會得出這樣一個樸素的人生哲理是因爲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的五個層次",其中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這3個需要是最基礎的需要,獲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則是高層次的需要。你不明白"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是在爲自己工作"的道理,那麼,後兩種需要絕不能得到滿足,你或多或少的失去很多樂趣。而作爲教師,摒棄以往的錯誤觀念,樹立爲自己工作的理念,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耕耘付出,不久的某一天,也許會發現職稱評聘也好,評先評優也罷,這些機遇早已悄悄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你珍惜目前工作機會了嗎?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寶貴的鑽石礦""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將自己的心態迴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一次任務都視爲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益。"

也許有人會說:"我已經成家立業了,我又不想出人頭地,我每天干這點活,已經對得起我那點工資,我幹嘛要把自己搞的那麼疲憊呢!"這樣寬慰自己的人很多,他們沒有認清當前的形勢:教師資格證五年重新註冊、黨政機關自上而下的作風大整頓,足以說明,不久的未來,教師的鐵飯碗有可能被打破,如果等到那一天,一個晴天霹靂將你震醒,那就遲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必定要去努力找工作。"改革是必然的,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爲變革後的犧牲品。

敬業,最完美的工作態度

"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爲,決定了對待工作他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態度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回報也就相應地更爲理想。"

前國足主教練米盧說:態度決定一切。在當前社會裏,態度就是競爭力,在競爭智慧和能力的同時,更是工作態度的競爭。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同樣是做小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不過只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爲鍛鍊自己、深入瞭解情況、加強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面體味,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普通的工作上,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學校裏,教師有了端正的教學態度,才能更好的爲學生服務,要在教學中體會到工作所帶給你的樂趣,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素養,主動思考,主動工作,忠誠於自己的職業,在全身投入中找到工作的快樂,取得良好的工作業績。

絕不拖延,立即行動

"拖延是一種惡習,拖延會侵蝕人的意志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處於拖延狀態的人,常常陷於一種惡性循環之中,這種惡性循環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緒困擾再拖延’。""人最容易也最經常拖延那些需長時間才能顯現出結果的事情,因此不論事情大小,都不要放任自己無限期地去拖延。擬定一個完成工作任務的期限,給自己加壓,並讓身邊的人都知道我們的期限,讓他們監督我們如期完成。"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培育着國家的未來,課堂上我們經常要求學生"今天的事情今天做""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爲自己找不好好學習的藉口"等等。那麼,老師呢?是不是也應該當天完成本職工作呢,只有將每天的工作落實到位,才能不斷提高工作質量。離開本職工作,只能是奢談、空談。遇到問題與困難要主動找方法,想措施解決,而不能推諉,更不能找藉口迴避。只有這樣,才能圍繞學校整體工作目標,幹好自己本職工作。我們更要充分認識到,作爲學校的決策應站在整體和長遠利益上的,作爲教師不能只站在個人立場上找藉口,拖延工作,應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把關係到學校發展的要事放在首位。勇於挑戰學校困難,何況它並不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從優秀到卓越

"激情,是一種能把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的力量。在所有偉大成就的取得過程中,激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每一項改變人類生活的發明、每一幅精美的書畫、每一尊震撼人心的雕塑、每一首偉大的詩篇以及每一部讓世人驚歎的小說,無一不是激情之人創造出來的奇蹟。最好的勞動成果總是由頭腦聰明並具有工作激情的人完成的。"

激情,是工作的靈魂,是不斷鞭策和激勵我們前進的動力。學生的學習需要高度的熱情。我們在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同時,也要點燃自己的工作熱情。用熱情激起學生生命的浪花,讓自己在激情中感受到生命的寬度。這樣就會在工作中提升能力,也在工作中施展才華,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同時,在工作中形成一個"趕、幫、超"的氛圍,發揮團隊精神,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工作做好,決不能對工作敷衍了事,也不能安於現狀,而要不斷地積極進取。從工作中發現樂趣和驚喜,在工作的激情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最終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拓寬自我發展的道路。

到底在爲誰工作?這個利益第一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從內心深處認同,我們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爲自己的理想工作。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爲黨的教育事業工作,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境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