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初步知道圓圓的物體能滾動。

2、 激發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心。教學難點:讓幼兒能初步的感知滾動現象.

課前準備:

1、 塑料球、衝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塑料玩具若干(每人一份);記錄紙每人一張(上畫有沒輪子的汽車);集體記錄紙兩張

2、 情景表演的幼兒一名(大班);沒有輪子的汽車一輛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過程:

1、 情景表演,引出問題

C(大班):嗚嗚嗚......,我的汽車......

T:小朋友,你怎麼了?

C:(大班)我的汽車的輪子不見了,汽車不能玩了,小朋友,你們幫幫我,什麼東西可以象輪子那樣滾動呢?

T: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東西可以滾動嗎?

C:氣球可以滾動!

C: 鈴鼓可以滾動,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動。

C: 老師,地球也可以滾動的,還有口杯也可以滾動。

C: 奶瓶也能滾動,還有喇叭…………

2、 幼兒設想,老師做集體記錄

C(大班):老師老師,你看,我找到了這麼多的東西,它們能不能滾動呢

?T:這個?我得試試才知道。小朋友,我們一起想想這些東西誰誰能滾動C: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動的,三角形就不行。

C: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好象也可以滾動的。

C:圓形的就可以滾動。

T:我們一樣一樣的來想,然後老師把你們的想法記錄下來,好嗎?如果認爲圓形能滾動的小朋友就站到曾老師這邊,認爲不能滾動就站到馬老師那邊。(幼兒選擇後)咱們來數數曾老師這邊有幾個人?馬老師那邊又有幾個?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選擇同上。

2、 幼兒分組實驗,驗證想法T:每個小朋友說的都不一樣,那咱們試試,看看到底誰能滾動,好嗎? 幼兒實驗,操作

C:你看,圓形的.可以滾動吧。

C:正方形也可以啊!(這個小朋友在用手不停的翻動着正方形,他就認爲這是正方形在滾動)

C:老師,你看,我的三角形也能滾動(他用一隻手指輕輕壓住三角形的一角,然後用另一隻手來彈三角形,三角形就能移動)

3、 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T:你們剛纔都試了,誰能滾動啊?那好,咱們把能滾動的形狀畫到汽車上,給它當輪子,好不好?

4、 交流,討論幼兒交流,再請每個孩子都上臺講述自己的發現。

T:剛纔你實驗的時候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也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老師也想聽聽你們的實驗,誰願意來告訴老師?

C:我發現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動,是這樣的(他用兩隻手在胸前不停的上下前後交替畫圈,象開火車那樣)

C:我看到圓形的東西能滾動,能做汽車輪子,讓汽車動起來,爸爸就可以帶我上幼兒園了。

活動延伸

-有趣的圓形

讓幼兒回家去尋找圓形的物體,並試試看,它們能不能滾動呢? 課後隨想在這次實驗活動中,孩子的主動性很高,很樂意去探索。語言表達又有了進步。但是, 活動結束後,我自己覺得在這次活動中還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這次活動用的是汽車貫穿整個活動,可是,好象對孩子的暗示行比較大,因爲在孩子的生活經驗裏汽車的輪子就是圓形的;還有就是,可能滾動這個現象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他們在活動中總是容易把滾動和移動的現象混爲一談,可是如果解釋,我也感覺到不知道改怎樣去向小班的孩子解釋這個問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瞭解水量的多少產生的聲音不同。

2.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套相同的玻璃瓶子(四個標有紅黃藍綠標記的瓶子、水裝的不同)。

2.幼兒人手一根筷子。

3、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小朋友,你們發現我們桌上有什麼?(瓶子)這些瓶子有什麼特別的

地方?(有水)

2.你們再仔細看一下這些水,你們發現了什麼?(水不一樣多)

3.你們想玩一玩這些瓶子嗎?(想)我們怎麼玩?(用筷子敲)

4.好的,我們來玩一下這些瓶子,看看你們有沒有更多發現,好嗎?

5.幼兒自由探索。(師幼個別交流)

6. 你們發現了什麼?(聲音不一樣)你們知道聲音爲什麼會不一樣嗎?到底祕密在什麼地方呢?

二.個別展示探索結果,再次探索並做記錄。

1.接下來,我們有一張記錄表,你們看,這張記錄表上紅黃藍綠四個顏色標記代表了什麼?(四個瓶子),這個音量的標記多的就表示聲音是高的.脆脆的,就下面兩格的表示聲音很低沉的,你們再仔細的探索一下,並且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好嗎?

2.幼兒再次探索。

3.幼兒個別展示自己的發現和記錄表。

誰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展示)

聲音很低沉的瓶子裏的水怎麼樣?(水多)聲音脆脆的高的瓶子裏的水就怎麼樣?(試着再敲敲看,驗證一下自己得出的結論)

4.教師:瓶子裏的水越是多,聲音越是低沉;瓶子裏的水越是少,聲

音越是高。

三.聲音不同產生的美妙音樂。

1.瓶子敲擊的聲音都不一樣的祕密都被你們發現了,這些瓶子就變成樂

器,現在我就要讓這些瓶子發出美妙的音樂。

教師演奏。

2.你們想嘗試一下嗎?幼兒演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夏天幼兒園的花壇裏、果樹下、草叢中變成了昆蟲的世界。孩子們似乎天生對各種各樣的昆蟲感到好奇,他們經常睜着自己明亮的眼睛觀察那些小動物。基於此,我設計了“毛毛蟲變蝴蝶”這一活動。爲了幫助幼兒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我還製作了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並且通過有趣的故事幫助他們瞭解蝴蝶生長過程方面的知識。

而《毛毛蟲和蝴蝶》這首歌曲,生動形象地講述了“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音樂故事情節充滿童趣,音樂形象深受幼兒喜愛。這節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表演歌曲來複習、鞏固毛毛蟲生長的過程。爲了讓幼兒欣賞音樂,感受AB段樂曲的不同曲風(緩慢歡快),體驗傷心和快樂的兩種情緒。在欣賞和感受的同時,讓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一伸一縮的動作和蝴蝶飛舞的動作。

活動目標

1.知道蝴蝶的特徵,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豐富有關蟲卵、幼蟲、蛹、蝴蝶等的知識。

2.體驗用身體模仿毛毛蟲變蝴蝶的喜悅。

3.激發幼兒探索昆蟲奧祕的慾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過程。

難點:激發幼兒探索昆蟲奧祕的慾望。

活動準備

《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蝴蝶圖片蝴蝶生長過程圖。

活動過程

一、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蝴蝶

指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一位神祕朋友,請你猜猜它是誰?”

出示謎語:長相俊俏,愛舞愛跳,春花一開,它就來到。

二、出示蝴蝶掛圖,讓幼兒說說蝴蝶的特徵

(一)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蝴蝶的特徵。

小結:蝴蝶的身體分爲頭部、胸部、腹部三個部分。它們都有一對翅膀、觸角和身體,它們的顏色和花紋等都是不同的。

(二)指導語:“蝴蝶美不美?可是我聽小蜜蜂說蝴蝶小時候可難看啦,不信你們看------”

三、用故事結合課件介紹毛毛蟲變蝴蝶,幫助幼兒更加形象地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一)教師播放課件並講述故事。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樹葉上躺着一顆蟲卵,第二天從卵裏孵出了一隻小毛毛蟲,毛毛蟲爬呀爬,吃了一片樹葉,身體長大了一點,又多吃了一大堆葉子,身體變得好長好大啊。毛毛蟲爬呀爬,爬到樹上結成繭,毛毛蟲在繭裏睡了兩個多星期,然後毛毛蟲從繭裏鑽出來,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蝴蝶從房子裏飛出來,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真美麗。

(二)提問:“蝴蝶究竟是由誰變出來的?”“毛毛蟲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蝴蝶的呢?”

(三)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出蝴蝶的生長過程。

蟲卵——幼蟲(毛毛蟲)——蛹——蝴蝶。(出示蝴蝶生長過程圖)

四、幼兒操作,拼擺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圖

(一)教師引導幼兒按順序擺出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圖。

(二)對幼兒操作結果,教師進行點評。

五、遊戲:毛毛蟲變蝴蝶

引導幼兒通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蝴蝶的轉變。

(一)歌曲:毛毛蟲呀毛毛蟲,結成蛹呀結成蛹,變蝴蝶呀變蝴蝶。

(二)教師帶領幼兒簡單的動作創編。

(三)教師總結:昆蟲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毛毛蟲變蝴蝶是動物世界的一種變異特性,像這種變異的特性在其他動物身上也有發生,比如青蛙是由小蝌蚪變來的。小朋友可以回家找找看還有哪些動物也具有這種變異特性。

教學反思:

本堂活動內容是屬於幼兒科學領域的活動課。蝴蝶本是日常生活動中常見的一種昆蟲,通過本堂教學活動,幼兒對聽故事、看動畫片、拼蝴蝶圖以及隨音樂用姿體表現毛毛蟲變蝴蝶過程,總體還是感興趣的,也初步對蝴蝶蛻變知識有了感知上的認識,整個活動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活動的全部內容,基本實現了教學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實施策略

爲了更好的實現幼兒科學教育目標與價值,幼兒園的研究團隊羣策羣力,歸納總結了幼兒科學活動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四環教學法"。

第一環:創設情境--激情引趣(從經驗入手)

第二環:問題引路--猜想設疑(從問題入手)

第三環:操作實踐--探究發現(從操作入手)

第四環:表達交流--解決問題(從生活入手)

本次活動,通過遊戲《壓不扁的瓶子》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而《杯子出來了》《吹氣球》兩個小實驗,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空氣壓力這一科學現象,運用從實驗中獲得的新經驗解釋生活中的有趣現象,體驗空氣壓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中通過猜想-嘗試-分享-再嘗試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發現空氣壓力的存在,瞭解空氣壓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引發幼兒探究合理利用空氣壓力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感知塑料杯吹出及氣球吹不起來的原因,瞭解由空氣壓力產生的有趣現象。

2.能在實驗中主動探究、自主發現空氣是有力量的。

3.對科學遊戲產生興趣,簡單瞭解空氣壓力對生活的幫助。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主動探究空氣壓力的有趣現象,瞭解其和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紙杯、塑料杯各19個,大飲料瓶、吸管、氣球各19個,記錄表1張、即時貼若干,磁鐵10塊,課件及視頻

教學過程

(一)由遊戲《壓不扁的瓶子》導入,引發幼兒對空氣壓力的興趣,知道空氣有力量。

1.課件:邀請幼兒進入米奇科學之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遊戲《壓不扁的瓶子》。提問:爲什麼瓶子壓不扁?瓶子裏面充滿了什麼?

小結:蓋上瓶蓋後,裏面的空氣出不來,頂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勁也壓不扁。得出結論:空氣是有力量的。

(二)通過遊戲《吹氣球》,讓幼兒在探究中發現空氣是個大力士

1.遊戲《吹氣球》,提問:米奇妙妙屋裏的'科學遊戲可真有趣,咱們繼續出發,看看米奇又爲我們準備了什麼?

2.通過吹氣球-猜想放到瓶子裏的情況---嘗試操作---得出結論:放到瓶子裏的氣球是吹不起來了,因爲裏面充滿了空氣,空氣真是個大力士。

(三)通過遊戲《杯子出來了》,讓幼兒瞭解空氣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1.教師出示兩個杯子(紙杯和塑料杯)。請幼兒猜想:把塑料杯子放到紙杯裏,不用手的情況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塑料杯子出來?

2.幼兒操作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組織幼兒討論:杯子爲什麼飛出來了?

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它不僅可以讓我們呼吸,空氣的壓力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幫助。

(四)通過分享交流、觀看視頻,瞭解空氣壓力和生活的關係,萌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氣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幫助?

2.觀看視頻,教師總結:空氣的壓力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小朋友們從小學習科學知識,長大可以利用空氣的壓力的原理,創造出更多幫助人們生活的物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究、發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

2、在討論、記錄、交流中積累和提升有關轉動的經驗。

3、樂意針對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究,體驗愉快的情緒和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紙片(中心有小孔)、可製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蠟筆等各若干。 2、實物投影儀。

3、猜測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1、投影展示各種圖形,幼兒觀察講述都有哪些圖形和我們玩轉陀螺的遊戲。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什麼形狀的紙片比較適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發現圓形的紙片在轉動時也是圓形的

1、提出製作與觀察的要求:先選一張圓形的紙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2、幼兒製作、玩耍陀螺,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3、請幼兒說一說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三、在猜猜、試試、說說中發現不同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呈現出圓形

1、出示記錄表,介紹記錄方法:“問號”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試一試,把我們的猜想畫在問號下面,等一會兒把嘗試後的結果畫在小手下面。

2、讓幼兒猜一猜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的紙片轉動起來是什麼形狀的,並把自己的猜想記錄在表格中。

3、個別介紹自己的猜想。

4、實驗驗證並記錄結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不同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是什麼形狀的,並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5、表達與講述。一方面請猜想與實驗結果一致的幼兒進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請剛纔猜想錯誤的.幼兒到上面來展示自己的驗證結果,從而幫助幼兒自我建構正確的知識。

6、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簡單小結。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去活動區試試其他的物體在快速轉動時,形狀會發生什麼變化。

2、在紙片上塗上美麗的顏色,在區域中觀察、感知陀螺轉動後色彩的變化。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2.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發展幼兒大小肌肉動作。

3.知道兩種顏色加到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一瓶黃顏色的水。

2)每組三個透明的小玻璃杯,分別裝有紅、黃、藍色三種顏料及棉籤等。

3)記錄材料每組一份,塗色紙若干。

4)水果籃樣圖人手一張。

2.經驗準備:認識顏色、熟悉葉子、橘子、茄子的顏色和氣球的畫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咱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猜他是誰?

魔術師扮演者:大家好!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想不想看啊?

二、基本部分

(一)魔術展示。

魔術師:“我這有瓶什麼顏色的水?”(黃色)

“接下來,請你們跟我一起喊一二三,它的顏色就會改變,好不好?”“一、二、三”“變成什麼顏色?”(綠色)你們想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教師揭開謎底,將藍色和黃色的.顏料混合就會變成綠色。

(二)幼兒動手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爲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看看你們用這些顏色都能變出什麼新顏色?然後把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當魔術師有個小小要求:不能把顏料塗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3.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三)總結結論。

1.師:紅和黃兩種顏色變出了什麼顏色?還有哪一組和他們是一樣的?紅和藍拉手變出了什麼顏色?藍和黃手拉手變出了什麼顏色啦?

2.幼兒說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調色卡。

紅+黃=橘黃

黃+藍=綠

紅+藍=紫

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橘黃色畫橘子;

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3.幼兒用變出的顏色給水果上色。

三、結束部分

1.總結收穫,評價幼兒的表現。

2.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自己嘗試動手製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啓發、探索。

(1)爲什麼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範並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後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麼不同.

(平:—樣大;凸:放大;凹:縮小)。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製作望遠鏡,教師巡迴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捲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後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瞭解望遠鏡的作用並享受自己動手製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瞭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規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嘗試用符號記錄規律。

2、激發幼兒對物體排列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斑馬圖片;條形旗圖片(規律爲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教師身穿條紋上衣,吸引幼兒注意。

師:“老師的上衣圖案是怎麼樣的.?”

2、出示斑馬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紋規律。

3、出示條形旗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啓發幼兒用符號記錄規律。

師:“我們發現了這麼多規律,怎麼樣把它們記錄下來呢?”

1、幼兒討論記錄方法。

2、確定簡潔的記錄方法——用簡單的符號記錄規律(如:010101、□○□○□○)或用物體的主要特點進行記錄(如:藍白藍白藍白)。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符號記錄。

4、幼兒互相交流記錄結果的含義。

三、啓發幼兒尋找生活中的規律,並嘗試進行記錄。

四、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各種規律事物及規律現象。(如:人行橫道、星期的輪迴規律、四季的輪迴規律等)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麼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後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麼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裏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後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範調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並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纔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麼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麼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並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範。

5、引導幼兒發現並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後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並記錄)

②變出了什麼?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遊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麼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陳皆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2.探索發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和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環境準備:體育區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發現現象。

1. 幼兒自由玩球.

2.幼兒將球放在櫃子上,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幼兒教案《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1.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球站穩 ?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問題:能不能想辦法就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

4. 鼓勵幼兒動腦筋.再次大膽設想,並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 .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將作品陳列在櫃子上,幼兒集體欣賞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