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集錦15篇)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集錦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佈滿顏色的世界裏,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顏色有一定的經驗,也比較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爲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區別紅色、黃色、綠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觀察氣球由小變大的過程,培養幼兒探究新事物的興趣。

3.引導幼兒按物體顏色分類。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各色氣球若干、打過氣的氣球、貼有紅、黃、綠氣球的紙箱、自制月亮一個。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綠色;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爲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祕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變出一個氣球,幼兒觀察氣球由小變大的過程,並能說出氣球的顏色。

(二)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我通過“開氣球商店”,讓幼兒根據自己喜歡顏色來買氣球。並能完整說出“我要買一個x色的氣球”。

(三)送氣球回家,通過遊戲讓幼兒按遊戲分類。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遊戲法、啓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觀察、講述、遊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綠色,並儘量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課後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塗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製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爲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着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2.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海綿、氣球、鬆緊帶、皮筋、橡皮、積木、鉛筆、襪子、手套、皮球、橡皮泥、彈簧秤、游泳眼鏡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操作,初步感知彈性。

(1)幼兒玩氣球、海綿、鬆緊帶,拉一拉,捏一捏,壓一壓,看看它們會有什麼變化?

(2)幼兒玩耍,教師巡視,觀察幼兒操作中的發現。

(3)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2.幼兒再次嘗試,獲取彈性的經驗。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物體不對它們用力時,一鬆開又會有什麼變化?

(2)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新發現。

3.引導幼兒歸納彈性物體的特點。

(1)小朋友,剛纔我們玩了這些東西,你們知道它們有一個什麼共同的祕密?

(2)幼兒思考,自主發表各自的觀點。

教師總結:這些東西真有趣,對它們用力時,就會發生變化,就會變形,一鬆開,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彈性。

4.幼兒用身體的各種動作表示彈性。

5.聯想實際,引導幼兒說說有彈性物體的用處。

(1)剛纔我們發現皮筋、海綿、氣球它們都具有彈性,除了這些東西還有哪些東西是有

彈性的呢?

(2)這些有彈性的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呢?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補充或豐富,如:沙發、席夢絲牀墊裏有彈簧和海綿,坐着躺着覺得很舒服;彈簧秤小小的,攜帶很方便……。

6.物體分類。

幼兒玩桌上的一些材料,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哪些東西是沒有彈性的,然後幫它們分分家,分別放在桌子的左邊和右邊。

7.遊戲:奇妙的口袋。

幼兒到口袋裏摸出一樣東西,放在老師手裏不讓大家看到,然後用動作告訴大家這個東西

是有彈性的還是沒有彈性的。

8.小結活動:

小朋友,請你們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找到了玩一玩,再來告訴大家。

延伸活動:

下了課,請小朋友到你的好朋友身上,到教室裏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有彈性的東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充分爲幼兒創造了條件,引發他們仔細觀察,認真體驗,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們平時見過的,玩過的,捏捏海綿,拉拉皮筋,壓壓氣球,通過讓幼兒對這些有彈性物、體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從而獲得了有關彈性的經驗。並結合幼兒已有的探索經驗,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它們有一個什麼共同的祕密?在教師的啓發下幼兒歸納出了彈性的概念。在分類活動中,幼兒再次操作,玩中觀察,玩中發現,自然而然的將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的物體進行了分類。活動時,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存在問題:關於彈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動的目標只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初步感知彈性,有些物體所具有的彈性將有待與幼兒長大後再去研究,遊戲時教師對乒乓球彈性的講解只會帶給幼兒一種誤解。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探索複製的簡單方法,體驗複製的樂趣。

2.感受複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相同物品的圖片。

2.視頻(月餅的製作、複印機的工作、報紙的印刷)

3.操作材料:白紙、剪刀、記號筆、橡皮泥、模具、複寫紙、拷貝紙等。

三、活動過程:

1.初步感知複製的現象。

出示各種相同物品的圖片,請幼兒觀察。(顏色、大小、形狀都是一樣的)

“你能製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嗎?”

2.第一次嘗試複製。

(1)提出要求

出示愛心的剪紙造型,請幼兒製作出一模一樣的愛心。

(2)介紹材料

已剪好的愛心、紙、記號筆、剪刀。

(3)幼兒操作

3.請幼兒介紹自己所用的方法。

請幼兒討論:哪一種方法更簡單、方便?

總結:剛剛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模一樣的愛心,這些方法都可以叫做複製。通過複製,我們可以做出許多一模一樣的東西。

4.瞭解複製技術在生活中的運用。

(1)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會用到複製?

(2)觀看錄像。(月餅、報紙)

(3)爲什麼要用複製?它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5.第二次進行復制。

(1)介紹各種複製的工具並請幼兒討論使用方法。

複寫紙、透明紙、橡皮泥及模具。

(2)幼兒分組探索。

第一組:複製相同的小魚(複寫紙)

第二組:複製相同的小兔(透明紙)

第三組:製作相同的“動物餅乾”(橡皮泥、模具)

第四組:剪相同的小房子(記號筆、紙、剪刀)

幼兒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其它組的操作。

6.遷移經驗,引導幼兒繼續探索複製現象。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奇妙的複製方法等着小朋友去觀察、去發現。回家後,大家找一找,還有什麼複製方法和工具,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謎語是由謎面和謎底構成的,能根據謎面的提示,找出邏輯關係,猜出謎底並說明理由。

2.感受謎面設計的有趣和隱蔽,體會謎面的精煉、準確、形象生動,體驗猜出謎底的樂趣。

活動準備:1.已懸掛好帶有燈謎的花燈,作爲獎品的小粘貼每人一套。2.輕柔的古箏音樂。

活動過程:

1.有獎猜燈謎。

(1)幼兒分組猜謎。每位幼兒說出自己的謎語,請其他小朋友猜。

(2)播放輕柔的古箏音樂爲背景。請兩組幼兒手提花燈站在活動室的不同位置,擺出不同動作造型作爲燈景。其他幼兒自由結伴逛燈會,每到一處花燈前,持燈人說謎面,看燈人猜,猜對的由持燈人獎勵一個小粘貼。

(3)推選最難燈謎。請沒人猜出謎底的小朋友向全班說謎面,大家一起猜,如猜不出,請幼兒說出謎底,大家分析謎面和謎底之間的關係。

2.設計燈謎。

(1)請幼兒說一說什麼事謎語。

謎語有謎面和謎底兩部分,謎面是用最簡單、最形象的話講出謎底的特徵,但不能出現謎底,還要告訴人們猜的範圍,如打一動物,人們根據謎面和範圍來猜謎底。

(2)學習設計謎語。

教師說謎語,“兄弟七八個,圍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大蒜)請幼兒猜,瞭解謎語可以根據事物的外形特徵來設計,體會謎面的形象生動。

“身披花棉襖,唱歌呱呱叫,田裏捉害蟲,豐收立功勞。”(青蛙)瞭解謎語可根據動物的本領來設計。

“什麼動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青蛙)雖然謎底與前面相同,但這一個謎語特別突出了謎底的動作特點。

(3)請幼兒自己設計燈謎,也可以讓幼兒兩人結伴悄悄商量,注意不讓其他人聽到。幼兒設計謎語時不強調語言的對仗和整齊,只要描述清楚就可以。

3.我說你猜。

(1)請各位幼兒面向全班說出自己設計的謎語。全班幼兒猜,猜對的由出迷人獎勵小粘貼。

(2)評選最佳謎語。請幼兒推選出他們認爲編得最好的謎語,由老師寫下來,掛在出迷人的花燈下。

(3)評選猜謎高手。按幼兒獲得小粘貼的多少,選出班級的猜謎高手。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花燈掛在走廊或牆壁上,請全園幼兒欣賞花燈,離園時與家長一起猜謎。回家後與家長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1第6~7頁,共同猜謎語,並將自創的謎語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5

活動名稱:《好玩的風》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動腦,嘗試用各種方法產生風。

2、瞭解風速的不同,感受風力大小與物體的關係,並進行記錄。

3、知道風給人們帶來的好處與危害,並願意積極與別人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1.風車、2.收集材料:卡紙片、羽毛、木塊、石塊幼兒人手一份3.記錄表人手一份4、圖片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出示風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師:在我們的體驗活動中隨着天氣的變化,氣溫越來越低,天氣漸漸轉涼,經常會有颳風的現象。許多小朋友們對風感到非常的神奇,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

師:"牛老師先來問問小朋友們,風有顏色嗎?是什麼形狀的?那它是什麼樣子的呢?(風是沒有顏色的,看不見也摸不着,但是能夠感覺的到。比如我們看到樹枝搖動、國旗飄感覺到冷這都是由風引起來的。

教師:"那你們再來看一看今天牛老師帶來了什麼?(風車)師:風車可以轉嗎?風車爲什麼能夠轉起來呢?

師小結:原來也是因爲有風吹着,所以風車才能夠轉起來了!

二、互動學習1、引導幼兒用身體制造出風。

師:怎樣用我們的身體制造出風呢?

如:用手扇出風、嘴巴吹起……2、引導幼兒用嘴吹氣製造出不同大小的風帶動風車轉動,觀察風力不同對風車轉動的影響。

師:你每次用嘴製造的風力大小一樣嗎?

師:風車轉動的情況一樣嗎?怎麼不一樣?風力大小和風車轉的速度有關嗎?

師小結:當我們風吹得大,風車就轉得快,風吹得小,風車就轉得慢些。

3、幼兒嘗試探索風力與卡紙片、羽毛、木塊、石塊等物體之間的關係,並進行記錄。

教師:"這些東西是不是都能被風吹動?哪個只要很小的風就能被吹動?第二個被吹動有可能是什麼?哪個需要最大的風才能被吹動,請你到後面的桌子上操作一下並記錄到操作紙上。

(1)認識操作紙,理解記錄表中的信息。

教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張操作紙:這張表告訴了我們什麼信息?"(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教師:"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份材料,請把盒子裏的東西排列在桌面上,你朝它們吹氣,仔細觀察,認真比較吹動它們哪個用的風力最小,哪個用的風力最大,將吹動它們所需的風力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一一粘貼(畫)在格子裏。

(3)集體驗證:你實驗的結果是什麼?爲什麼?師順勢將幼兒的結果貼在記錄紙上。你們同意嗎?說說理由。

師小結:風吹不同的物體,重的物體要很大的風力纔可能被吹動;輕的物體只要較小的風力就能被風吹動。

三、瞭解風給人們帶來的好處與危害。

1、幼兒討論交流(1)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

教師:"在平時有風的時候,你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到了冬天,有時會刮很大的風,你會怎麼來保護自己?"(2)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瞭解風的好處與危害。

師:"小朋友們,你喜歡和風做遊戲嗎?風除了在熱的時候能讓我們感覺到涼快它還有什麼樣的好處?

教師出示課件並小結:"小朋友們你們看,因爲有風,風箏才能飛得更遠、風車才能轉的更好看;風力發電,因爲有風,風力車能爲我們發電;因爲有風航海員才能遠航;因爲有風,蒲公英的種子才能飄到更遠的地方,長滿山坡師: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這麼多美好的東西,但有時風也會對我們產生一些危害,什麼樣的情況下就會對我們產生危害呢?我們怎樣可以減少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呢?

師小結:我們可以加強天氣監測並及時預報,提醒大家在不好的風來之前做好防範措施,還可以在我們多植樹,樹能夠擋住一些風,這樣帶來的危害就更小。生活中還有一些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危害的風,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知識,在不遠的將來等小朋友們長大了可以做科學家,運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們利用風製造出更多更好的東西來方便人們的生活,防止不好的風破壞我們的美好家園。現在先來請你們和風一起來做個遊戲吧!

活動結束:律動《大風車》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手持風車或羽毛,隨音樂遊戲。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現象。

2.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畫片《犀牛與犀牛鳥》;

2、《好朋友》PPT課件;

3、共生動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

1、播放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教師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犀牛和犀牛鳥是怎樣互相幫助成爲好朋友的。

3、犀牛鳥幫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蟲子,犀牛就不癢癢了。犀牛身上的蟲子是犀牛鳥喜歡吃的食物,犀牛鳥就不會餓了。就這樣他們相互幫助成爲了好朋友。

二、觀看課件,交流經驗:

1、觀察共生動物課件中的圖片,分小組交流: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怎麼樣相互幫助的?

2、將各組發現的各種共生動物的現象彙集交流,看一看各組的發現分別是什麼,有沒有相同的發現,分享、歸納各種共生現象。

小結:兩種不同動物會用自己的本領來相互幫助共同生活,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配對遊戲:

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動物的好朋友;音樂停,找到相應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間說一說,好朋友是怎麼樣相互幫助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活動中探索管子運水簡單的運程,使其知道管子運水既快又方便。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產生嘗試願望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管子、海綿、針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玩水運水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水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水好不好。”“不過要求,讓你們把盆子裏的水運到小碗裏,看誰先運滿一碗。”

1、幼兒操作

提問:“你剛纔是用什麼運水的?”(用碗舀、海綿吸再擰出水等)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會用不同的東西想辦法運水,

(二)引導幼兒用管子運水

1、出示圖片

“剛纔大家玩得真開心,可是有個小弟弟正在發愁,愁什麼呢?原來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動,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幫小弟弟能運出水來?”

2、幼兒第一次嘗試

提問:(1)“你用什麼運水的?水出來了嗎?”

師:“用管子怎麼運水呢?你來試一試吧。

(2)“你爲什麼不用杯子或其它?”

師:“大家想不想用他的辦法試驗一下?”

2、幼兒第二次嘗試

提問:(1)“你的管子出水了嗎?是怎麼做的?

(2)“爲什麼有的小朋友管子裏不出水呢?”(幼兒討論)

師:“因爲管子裏有空氣,剛纔吸的時後沒把空氣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來試一次嗎?”

3、幼兒第三次嘗試

提問:“這次有沒有成功?你是怎麼做的?”

(三)瞭解幾種水的運輸

提問:(1)“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聰明的人就利用這樣的原理髮明瞭好多東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東西是利用這個原理的嗎?”(幼兒個別回答)

(3)“讓我們長大後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給大家帶來好處和方便。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了解區分磁鐵可以吸的物質,感知磁鐵特性。

2、瞭解磁化現象。

活動過程:

1、課前讓幼兒瞭解磁鐵可以吸什麼,再讓幼兒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體可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行。引導幼兒進行分類。

2、組織幼兒討論:這些不能被磁鐵吸的是什麼材料的?能被磁鐵吸的是什麼材料的?

3、讓幼兒在活動室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能?

4、磁鐵不能放在什麼地方?瞭解磁化現象。

《磁力可以穿過什麼

活動目標:

讓幼兒操作、探索、發現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現象。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猜想磁力可以穿過什麼,並在活動室裏尋找磁力可以穿過的物品。

2、幼兒分類驗證材料:紙、木頭、玻璃、布、瓷、植物葉子、橡膠等。

3、教師小結: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動過程:

1、準備布、被子帶領幼兒觀察實驗:磁鐵能穿過布,但不能穿過被子。

2、引發幼兒討論:爲什麼磁力可以穿過布穿那不過被子?

3、師生再次實驗:用磁鐵透過木盒蓋使別針動起來,引導幼兒認識到,隨木盒蓋的加厚,磁力最終動不了別針。

4、幼兒自己做實驗並記錄:爲幼兒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鐵和別針,讓幼兒記錄大小磁鐵一次分別可吸多少別針。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認識河蚌,瞭解河蚌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徵。

2.瞭解河蚌與人類的關係,激發幼兒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河蚌

2.實物“珍珠項鍊”一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珍珠項鍊,教師把珍珠項鍊戴在脖子上。

交朋友,老師戴上這條項鍊漂亮嗎?

你們知道這是用什麼做成的項鍊嗎?

(讓幼兒互相議論後,知道使用珍珠做成的項鍊。)

2.你們知道珍珠生長在什麼地方嗎?

(引導語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展開

1.課件演示:圖片3

(1)教師:你們看珍珠生活在哪裏?

(通過圖片瞭解,珍珠生活在河蚌裏。)

(2)河蚌是珍珠的搖籃,不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養育珍珠。

2.課件演示:圖片2

請幼兒觀察。

(1)河蚌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動物。

(2)河蚌貝殼前端和後端是否一樣,貝殼的外面有什麼?

貝殼的前端鈍圓,後端稍尖。

貝殼的外層有一條條以殼頂爲中心的同心環紋,

寬窄和顏色深淺相間,叫生長線,

(3)蚌的兩片貝殼的背面是由什麼連接的?

兩片貝殼的背面由韌帶連接,韌帶有彈性,能使兩片貝殼張開。

3.河蚌是什麼樣的?

你知道河蚌在安靜狀態下和受到觸動時,表現有什麼不同嗎?

在安靜狀態下,貝殼能微微張開,露出斧足,由於斧足的伸縮使身體前進;

當遇到刺激時,斧足收回,兩片貝殼就緊緊合在一起。

4.河蚌的口在哪裏?它吃什麼東西,是怎樣吃東西的?

教師給幼兒介紹,河蚌以實藻類爲生。

5.河蚌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有什麼用?

(1)課件演示:

河蚌可以燒、烹、燉,製作成美味佳餚。

將蚌肉和蚌殼分別加工、蒸煮消毒和機械粉碎,

即可製成廉價的動物性高蛋白飼料,餵養動物。

三、結束

師幼共同探討,要愛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讓海水動物們都能快樂地生活、生長。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0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於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爲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着強烈的興趣。於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爲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瞭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隻小螃蟹,兩隻大螃蟹。

2、二十隻小塑料箱,四隻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裏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爲什麼?

幼兒l:因爲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着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隻腳。

幼兒4,不對,有四隻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隻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範,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裏,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麼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後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後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爲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並沒有什麼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慾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鑑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衆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慾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爲小班設計,現設計爲大班活動,你認爲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樑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麼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麼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一座什麼橋?在古代人們用什麼來建造橋樑的?小熊喜歡嗎?爲什麼?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麼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麼橋?鋼筋吊橋的用什麼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麼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麼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麼地方?它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麼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樑。

三、我們看了這麼多橋樑,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爲什麼?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樑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樑。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釐米,長25釐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裏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並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並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爲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並說出理由。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對糖的製作過程感興趣,初步瞭解糖的製作原料。

2、通過討論、交流和分享等活動,知道糖的不同種類及其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3、活動中,能用清楚、完整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收集的糖的各種經驗。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各種糖,佈置"各種各樣的糖"的展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展覽:各種各樣的糖。知道 糖的不同種類。

1、參觀糖的.展覽。

教師:小朋友都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糖,現在請大家去參觀一下,看看有些什麼糖。

2、交流活動:我看到的糖。

教師:清小朋友說說,你看到了什麼糖?它是什麼樣的?

3、教師小結:糖有很多種類,有的糖是白色的,有的糖是彩色的;有的糖細細的,碎碎的;有的糖是方的,有的是小圓糖;有的是動物形狀的糖等。

二、討論:糖有什麼用。瞭解糖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1、討論糖的用途。

教師:生活中爲什麼有這麼多糖,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

2、小結糖的用途。製作糖水或甜品,燒菜,釀酒,醃菜,休閒娛樂等。

3、根據糖的用途進行分類。

教師:這裏有這麼多種糖,你們能根據它們的用途幫它們分分類嗎?

三、分享好吃的糖,感受糖的不同口味。

1、討論糖的味道。

教師:你吃過什麼糖?它是什麼味道的?

2、品嚐活動。

教師:小朋友隨意品嚐兩種糖,比一比它們的味道一樣嗎?

3、集體交流。

教師:你吃的是什麼糖?它是什麼味道的?

4、教師小結:小朋友發現糖的味道並不一樣,有的甜,有的酸,有的是薄荷味,有的是巧克力味…有的是硬糖,有的是軟糖,有的是酥糖,還有的糖吃在嘴裏有麻麻的感覺…

四、瞭解糖的製作原料及蔗糖的種類。

1、討論糖的製作原料。

教師:你知道糖是用什麼製作出來的嗎?

2、瞭解糖的製作原料。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3、瞭解蔗糖的種類。引導幼兒自己看圖,瞭解圖意。

五、要求家長帶幼兒去超市買糖果,使幼兒瞭解買糖的過程,並學習自己買糖,積累社會生活經驗。

活動反思:

設計這次活動時,我主要是結合了本班自主遊戲“泰迪熊糖果屋”以及小班幼兒的特點延伸的一個活動。我設計的美術活動《甜蜜蜜》分四個環節,環節設計比較清晰,而且在執教的過程中整體氛圍不錯,幼兒比較感興趣,能大膽、積極地表現。當然,我認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

1.未向幼兒介紹材料

活動中材料比較豐富,可是在活動的過程中,我沒有向孩子們介紹材料名稱以及其作用,導致幼兒出現並不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材料,這個工具應該如何使用等等問題。

2.未考慮幼兒生理特點

活動中有個環節,是小朋友幫助小牛笨笨完成心願製作一顆長滿棒棒糖的樹,課前我就把自制的樹固定在黑板上,然後幼兒做好的棒棒糖貼在樹上,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的身高侷限只能貼到下面的樹枝,而貼不到上面的樹枝。並且樹製作的太簡單,假如在樹上畫點樹輪或是貼上幾顆真的棒棒糖,既增添了美感,也增強了幼兒的興趣。

3.活動目標定位有所偏差

《甜蜜蜜》的活動目標是:1.結合幼兒已有經驗,製作自己喜歡的棒棒糖。2.願意參與美工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兩個目標定位有所偏差,一個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定的,一個則是站在老師的立場下定的目標,兩者不一致。

這次的公開課展示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感謝領導和老師對我的幫助和指導。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也收穫了不少。今後我會針對性的進行改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輪廓線表現螞蟻的結構,並通過頭和身體的方位變化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2、創造性地想象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張“螞蟻的家”、紅黑藍三色粗細筆。

2、欣賞作品三張:螞蟻搬花生、螞蟻宴會、蟻后生寶寶。

3、展示板背景:螞蟻過冬。

活動過程:

一、導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動物們開始準備過冬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過冬的好辦法。今天我們來做地下考察隊,一起走到地下去訪問小螞蟻。

二、欣賞討論

1、出示背景“螞蟻過冬”。

小螞蟻的家在地下的洞裏,一個螞蟻洞有許多洞穴,四通八達,進出非常方便。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小螞蟻的家裏去看一看,好嗎?

2、打開一號家。

這是一羣工蟻的家,工蟻們在幹什麼呢?(工蟻們在搬一顆花生)小螞蟻搬的花生怎麼這麼大?(因爲我們人很大,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小,可是小螞蟻很小,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大)這麼大一顆花生,工蟻們是怎麼搬的呢?(有的用頭頂,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還有的用手拉)你認爲哪個工蟻用的力氣最大?(用頭頂的工蟻)(教師邊演示邊提問)螞蟻的身體哪一部分不是用圖形來畫的?(身體部分是用彎彎曲曲的線來畫的)螞蟻有三對足,第一對足是從頭和身體連着的地方長出來的,就像人的手一樣;第二對足是從腰間長出來的;第三對足是從身體下面長出來的。腿是筆直的嗎?(彎彎的,前腿朝後彎,後腿朝前彎。)大家一起用力氣,這羣勤勞的工蟻從秋天開始搬食物,除了搬花生還可以搬什麼呢?(蛋糕屑、小米粒、玉米粒、小蟲子等)現在家裏的食物堆得滿滿的,足夠螞蟻們吃上一個冬天了。

3、打開二號家。

這是一羣兵蟻的家,兵蟻們正在舉行宴會,它們是怎樣開宴會的呢?(它們坐在桌子邊,有的螞蟻舉起酒杯,有的在喝酒)坐着的螞蟻和站着的有什麼不一樣呢?(坐着的螞蟻第二段身體應該彎彎的,站着的是平平的)(演示頭和第一段身體)畫第二段身體老師也覺得有點難,該怎麼畫小螞蟻纔會坐下呢?(幼兒:該把身體橫過來畫)兵蟻的家裏真熱鬧。

4、打開三號洞穴。

蟻后生小寶寶了,螞蟻家族又添了許多新成員,螞蟻剛出生,蟻后正在照顧小寶寶呢!蟻后、螞蟻過冬。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瞭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

2、讓幼兒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慾。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多媒體、海綿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塊、桌子、金屬(小鑰匙)、小花灑、木塊

【活動難點】:

孩子們對雨水的形成過程的理解,對此教師除了有簡明的敘述講解以外,還會利用道具進行簡單的演示,形象地解釋雨水形成的循環過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組織幼兒輕鬆愉快地入場坐好。(音樂)

2、(播放雷電聲→雨聲)利用多媒體等道具營造夏天雷電雨時的氛圍,通過聲音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受。

3、教師提問:剛剛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會想到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打雷閃電的聲音、下雨的聲音)

(二)基礎部分

1、教師提問:

你聽過的雨聲是怎樣的呢?(霹靂啪啦、滴答滴答……)你們知道,雨水是怎麼來的嗎?想知道嗎?

2、水的形成--觀察圖片(雨水形成循環圖)教師用語:請小朋友們一起安靜地、認真地觀察這幅圖,答案就在裏面。

教師提問: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給小朋友自主觀察與思考的時間,鼓勵小朋友動腦筋、積極發言)。

教師解說: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熱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雲朵,當雲朵裏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啦!你們看,就像這樣……

(1)解說:把海綿當做雲朵,當雲朵裏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照射下的空氣中充滿水分;

(2)給海綿注入水分,解說:當雲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太重,於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嗎?

(3)請個別小朋友體驗。

3、水的形態--冰

(1)教師用語:小朋友,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還有其它形態,是什麼呢?(搖動裝有冰塊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與思考,引導幼兒說出"冰")

(2)請小朋友摸一摸冰塊,說出感覺。(冷冷的)

(3)教師用語:水一經冷凍,就變成"冰"的狀態了。

(4)提出問題:冰又怎麼變成水的呢?(準備水的三態,讓孩子觀察與思考)

4、水的作用教師引導:水這麼奇妙,它有什麼用呢?(喝、清潔、遊戲等等)與幼兒談話,適當利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讓幼兒自主思考,作出經驗談,知道水的用處很多,我們都需要水。

教師提問:小朋友,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浪費水,可以怎麼做呢?(水龍頭關緊、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

(三)結束部分

1、水的遊戲操作遊戲準備:準備三個透明水罐、水、海綿、乒乓球三個遊戲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音樂控制)讓每組幼兒輪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綿吸水灌進透明水罐裏,看哪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爲勝。(教師示範一次)

2、小結與提問水的用處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來清潔,還可以玩遊戲呢!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小朋友,請看清楚--演示:把金屬鑰匙和木頭放進裝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種物體形成對比(浮、沉)。

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探索:爲什麼乒乓球和木塊會浮在水面上,而鑰匙卻沉下去了呢?還有什麼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自己去尋找一個完整的答案,回來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本節課是小學三年級上第四單元中的第一課,在教學中,我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在瞭解水的有關知識時,我讓學生自己寫卡片,寫出自己知道的內容,把自己寫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的網狀圖中,完成書中的網狀圖,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對粘貼自己寫的卡片很感興趣,每個人都很興奮。之後,我進行了小結,整理了學生粘貼的有關水的知識,發現學生對水的特點了解不夠,這樣很自然地導入到研究水的特點環節中來,進入探究環節--哪個口袋中是水。在這一環節中,我用了7個黑口袋,裏面分別裝了樹葉、石頭、木塊、水、牛奶、醋精7種物體,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通過各種觀察方法進行猜測、辨析哪個口袋裏是水,問題一提出,學生的探究慾望就很高,對口袋裏裝的東西很好奇,還有特別喜歡猜這種方法,符合學生好奇的心理,小組同學討論得很激烈,尤其是在猜水、牛奶和醋時,意見不太統一,最後才定下來,填寫在記錄單中。在小組彙報辨析結果時,我讓學生不僅說出物體名稱,還要說出辨析的依據,最後兩組同學在水和牛奶、醋的猜測結果出現了分歧,用了摸和聞的方法。由於黑口袋裏還有一個密封口袋,醋味也不太明顯,另外,課前準備時,這些口袋都是放在一起的,其他口袋上也稍稍帶有醋味,很難分辨。最後,我把黑口袋全部都打開了,讓學生用眼睛看的方法,辨別出牛奶,因爲它是白色的,而水和醋精是無色的。剩了兩個無色物體,這個時候學生說用聞的方法就可以辨別哪個是醋精,哪個是水了。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終於揭開了謎底,恍然大悟。結果兩個小組都沒有完全猜對。都發出“唉”的聲音。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表現出了極大地學習熱情,就像在遊戲一樣,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辨析、推理能力,教學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與同伴的分享交流中,鞏固對常見昆蟲名稱和主要特徵的認識。

2、培養觀察辨別細節的能力,感受昆蟲世界的奧妙。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利用各種工具在校園裏捕捉過昆蟲,和爸爸媽媽參觀過昆蟲館。

2、材料準備:多媒體制作——昆蟲小博士、昆蟲小偵探圖片數張或昆蟲錄像。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喚起回憶。

最近你們和爸爸媽媽參觀了昆蟲館,請給大家介紹看到的昆蟲名稱。

二、學當昆蟲小博士

1、挑戰一:看陰影猜猜我是誰?

2、挑戰二:躲起來猜猜我是誰?(出示昆蟲局部明顯特徵)

(交流:天牛的觸角是它們年齡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帶刺的刀。瓢蟲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蟲是益蟲,二十八星瓢蟲是害蟲等)。

3、挑戰三:看看誰的眼睛最厲害?

亮眼睛一:快速看圖片,合上圖片回憶有哪些昆蟲?

亮眼睛二:哪些昆蟲躲在裏面?

亮眼睛三:再次打開圖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種昆蟲?

4、挑戰四:從以下圖片中猜一猜什麼昆蟲會和它們在一起?

(出示花、雷鳴記號、燈泡,猜出蜜蜂、蝴蝶、螢火蟲等昆蟲。)

爲自己當上昆蟲小博士而高興。

三、建造昆蟲館

1、昆蟲是個大家族,雖然它們有不同的名稱,可是家族成員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從以上昆蟲中歸納發現昆蟲家族共同的特徵,並一一貼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蟲館裏來了許多蟲子,有一些不是昆蟲也混在裏面,請小博士把它們找出來。

(教師將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獨角仙、蝸牛等都放進原來出示的昆蟲中,請幼兒分別把不是昆蟲的蟲子找出來。)

4、共同對照檢查對錯,說出理由,並向不是昆蟲的朋友告別:“對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蟲館。”

(例如:蜘蛛八條腿、蝸牛沒有腿都不是昆蟲,蜜蜂符合昆蟲的特徵要求,是昆蟲。)

5、蟲館開館。播放錄像,感受昆蟲世界的奧妙。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啓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爲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爲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爲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季節的關係

2、通過遊戲模仿動物的不同過冬方式

3、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冬天)冬天的天氣怎麼樣?”(很冷)“冬天我們是怎樣過冬的?”(穿棉衣、生火爐、開空調、取暖器、常在室內活動、加強鍛鍊等)

2、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穿着棉衣讓自己變得暖和起來,人們有這麼多的好辦法過冬,那麼小動物在這樣冷的天氣裏又是怎樣過冬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們吧?

二、讓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方式。

1、瞭解冬眠的動物。

(1)師:(出示青蛙)呱呱呱,誰來了?我們一起問問青蛙是怎樣過冬的?

幼:青蛙,青蛙,你是怎樣過冬的?

師:我在冬天裏不吃也不喝,美美地睡上一覺,到了暖和的春天,再醒來找東西吃。我這種過冬方式叫“冬眠”。出示漢字“冬眠”,讓幼兒認讀:冬眠。

(2)還有哪些小動物和青蛙一樣是冬眠過冬的?(蛇、熊)

師:青蛙和蛇是冬眠過冬,除了冬眠,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瞭解換毛過冬的動物。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教師出示雞、鴨、鵝、小兔、羊)。

(2)幼:你們是怎樣過冬的?師:(以動物的口氣)我們是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來過冬的。像我們這樣換上厚厚的皮毛的過冬方式叫“換毛”。學習詞“換毛”,出示“換毛”漢字,讓幼兒認讀

(3)還有哪些小動物是換毛過冬的?豬、狗、貓、馬、牛等

3、瞭解儲存糧過冬的動物。

(1)師:(出示螞蟻)這是誰呀?螞蟻在幹什麼?(搬糧食)螞蟻搬糧食幹什麼呀?我們聽一聽螞蟻怎麼說的?

(2)師:像我們這樣躲在洞裏吃秋天搬回的食物的過冬方式叫儲存糧食,並學習詞“儲存糧”,出示漢字儲存糧食。

(3)還有哪些小動物和螞蟻一樣是吃儲存糧過冬的?蜜蜂、田鼠。

4、瞭解遷徙過冬的動物:

討論:燕子又是怎樣過冬的?

師:介紹遷徙過冬就是遷移住的地方。像燕子、大雁這樣從寒冷的北方飛到溫暖的南方,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等到春天的時候,再飛回北方來的過冬,這樣過冬的方式叫遷徙過冬。

5、複習鞏固。師小結:剛纔我們知道了一些動物是怎樣過冬的,現在老師提問請個別幼兒回答:

①、老師說動物名字,幼兒回答過冬方式。

②、老師說過冬方式,幼兒回答動物名字。

有哪些動物是遷移過冬的?青蛙、蛇是怎樣過冬的?狗貓雞鴨是怎樣過冬的?有哪些動物是儲存糧過冬的?

三、遊戲

1、每個幼兒扮演一種動物角色,躲藏在小椅子背後。教師扮演訪問者“咚咚”敲門:“裏面住着誰呀?”幼兒回答:“我是蛇,住在洞裏是冬眠過冬。”“我是大雁,飛到南方去,是遷移過冬”

2、請幼兒扮演訪問者進行遊戲

四、結束活動。教師總結:我們除了知道這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之外,其實自然界裏還有很多的動物,如:蒼蠅、蚊子、螳螂、螞蚱等爲了保護自己,適應季節的變化而想到的不同的過冬方法。當然也有一些非常懶惰的、不去動腦筋不會想辦法的動物只好凍死、餓死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爲動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活動延伸】

1、蒼蠅、蚊子、螳螂、螞蚱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和大人一起找出答案明天來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2、學燕子飛出教室。

3、在科學區中投放動物過冬的圖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