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馬說》優秀教學設計兩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13W人 

  《馬說》優秀教學設計

《馬說》優秀教學設計兩篇

  【教材分析】

《馬說》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於大約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作的。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卻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樂不常有”之嘆。本文正是以良馬喻人才,通篇採用託物寓意的寫法,對統治者埋沒人才進行了諷刺、鍼砭和控訴,憤懣不平之情充溢其中。

  【教學設想】

想要拉近學生和文言文的距離,教師就應當幫助學生搭建溝通古今語文的橋樑,讓他們自如的往來其間。因此本課的教學結構按照“共鳴”“爭鳴”“一鳴驚人”三個環節設計。在“共鳴”環節學生通過讀的方式體會作者情感,領悟文章寓意;在“爭鳴”環節學生通過辯論方式,學會以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人才和伯樂的關係;在“一鳴驚人”環節中學生通過交流的方式,瞭解當前社會人才不被埋沒的途徑。

【教學目標】

領悟文章寓意,尋求自我被賞識的途徑。

  【重點難點】

1.領悟文章寓意。

2.尋求自我被賞識的途徑。

 【教學方法】

朗讀法、開放式討論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ppt出示圖片,介紹圖片)

最近有張照片在網上很火,我請大家欣賞一下。照片上的女孩前幾日參加北京電影學院考試,在表演複試中落榜,一時情緒失控,在現場大喊大叫,被網友稱作“咆哮姐”。同學們,你知道她咆哮什麼?(學生七嘴八舌說)她喊的是“爲什麼啊”,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表演已經很好了,爲什麼就沒人賞識我呢?那麼你們也有這樣不被人賞識的時候嗎?

(學生談自己不被賞識的經歷)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文,看它是否說出了你的心聲。(板書課題——馬說)

  二、共鳴

文章中有你的影子嗎?

(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正音。

(二)學生自由朗讀,尋找身影。

1.千里馬的特徵?(可原話,可自己說)

明確:日行千里 一食或盡粟一石

2.千里馬的遭遇?(用文中的話來回答,指導朗讀,突出“也”字的不同語氣)

明確: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這裏的“也”有惋惜意味。“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這裏的“也”有不平的語氣。“策之……食之……鳴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這裏的“也”有憤慨的語氣。

3.你最痛恨誰?痛恨他什麼?

(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疏通文意。然後指導朗讀第三段,讀出憎恨、鄙視的語氣)

第一遍讀: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第二遍讀:(你)策之不以其道,(你)食之不能盡其材,(我)鳴之而(你)不能通其意,(你)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第二遍讀時注意添加字和最後的感嘆號所起的作用。)

4.誰能拯救千里馬?

屏顯資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明確:這就是千里馬遇到伯樂的故事。只有伯樂才能拯救千里馬。沒有伯樂,千里馬永無出頭之日。也正如作者所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隔着遙遠的時空,我分明聽到了一聲嘆息。可這嘆息和不平真的僅僅是爲了千里馬嗎?

5.《馬說》說誰呢?屏顯資料:

韓愈資料(一):

韓愈資料(二):

①25歲中進士。

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有大量詩文作品:《馬說》《師說》《進學解》《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④是一代語言巨匠,其語句形成成語的有:一視同仁、異曲同工、垂頭喪氣、袖手旁觀、弱肉強食、落井下石、牢不可破、雜亂無章、名存實亡、再接再厲……

⑤留下大量名言: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明確:看了資料二,同學們你們覺得韓愈是千里馬嗎?(是)那爲什麼會有和千里馬相似的遭遇呢?因爲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得力之人的推薦。馬說說誰呢?其實說的就是韓愈自己。讀到這裏,我們可以達到的一個共識是這篇文章名義上是在寫馬,其實是寫人。馬中的精品是千里馬(板書:馬──千里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書: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豐富的情感和意圖。(板書:託物寓意)所以,韓愈借馬的遭遇發的不平之音也就激起了古今許多有才之士的共鳴,同學們不是也從此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嗎?

(三)韓愈,我想對你說……

那麼,既然都是同病相憐的人啊,彼此溫暖一下吧。韓愈寫出了大家的心聲,大家也拿起筆給懷才不遇的韓愈寫幾句安慰的話。

(下發紙條,學生寫安慰的話,然後全班交流展示)

  三、爭鳴

千里馬和伯樂,誰重要?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據學情也可以形成一個小辯論會)

屏顯下圖:

小結:關於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剛纔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展示了良好的口才和思辨能力。伯樂和千里馬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我覺得這張圖可以很好地詮釋它。兩者應當是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關係,少了誰都會失去存在的意義。而黑中的白,白中的黑揭示的是千里馬會成爲未來的伯樂,而伯樂曾經也是一匹千里馬。所以當韓愈後來終於成爲朝廷命官,由千里馬變成伯樂後,他——

(屏顯資料)

韓愈發現提攜的千里馬有:

李翊在韓愈的推薦下,考中進士。

培養出江西省的第一個狀元

提攜孟郊、張籍、李賀、賈島……

韓愈把孟子的地位提高到了孔子的後面,使他成爲一代儒家宗師。

 四、一鳴驚人

如果你是千里馬,你想怎樣獲得他人的賞識?

學生討論交流後,出示太極圖。

教師分析:

我找伯樂,是主動;伯樂找我是被動。兩種方案皆可,但是無論如何選擇,要記住的是主動裏會有等待,被動裏其實暗藏着蠢蠢欲動的心。而兩者都有成功的案例。

屏顯資料:

(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交流獲得他人賞識的途徑。)

五、課堂小結

“文言文”三個字的意思是美好的語言文章。跨越千年,這些文章依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智慧和啓迪。《隆中對》中有

諸葛亮一站成名的祕密;《鄒忌諷齊王納諫》裏有怎麼說別人才愛聽的技巧;《扁鵲見蔡桓公》裏有諱疾忌醫的教訓……這些文

章都是同學們即將要學到的。愛上他們吧,同學們,因爲它們是我們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六、佈置作業

必做題: 仿“陳歐體”,爲自己寫一段代言詞。

 《馬說》優秀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2,瞭解託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教學重難點

託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議論的一大特色。這種寫法的顯著特點是寓深刻思想幹具體事 物或形象中。

  課時安排

l課時。

  教學步驟

  1.簡介文體及作者。

“說”(見前文)

韓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稱《韓昌黎集》)。

 2.閱讀課下注釋,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語意思。

駢( )死於槽櫪( )之間

駢死:駢,兩馬並駕。駢死意爲並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見(

外見:從外表上顯現出來。

③食( )之不能盡其材(食,同“飼”)

 3.教師範讀全文。

  4.學生朗讀課文。

 5.閱讀課文並思考:

①課文的中心與層次

中心:借古代伯樂和平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說明伯樂對手裏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6.重點朗讀第3段,再次體會作者的感情。

  7.課堂練習:

閱讀課後練習,完成練習三。

8課外練習:背誦全文。

 [補充資料〕

l.譯文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纔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不會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或許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目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目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2.課文分析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大多是以華麗的言辭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

這篇說,帶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這個意思是從古代關於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中生髮出來的,卻又表現了作者的獨特見地。文章以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樂比喻聖明的君王,借千里馬的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發人之所未發,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手裏馬”,說明千里馬的命運對伯樂的依賴關係。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既然如此,千里馬的命運就決定於是否有伯樂來發現它了。而實際的情形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的悲慘命運簡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於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但文章先不點出,而從千里馬的食量說起。“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普通馬。而這一點,決非那些“食馬者”所能知,他們只是按照普通馬的食量來餵養文。所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手裏而食”這一點上。“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點出這個要害之後,先以“是馬也”一頓,再以“雖有千里之能”作低迴之勢,然後步步緊逼,歷數這種“不知”所造成的惡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對“食馬者”的無知的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高潮。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對執策者的“不知馬”進行辛辣的嘲諷。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執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緊承上文,全面地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又以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的狂妄宣稱作對照,生動地揭示了這種人的愚蠢和荒唐。後發感慨:以“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表示作者對執策者反法,同時爲下旬蓄勢,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馬也”結住全文,更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本文采用“託物寓意”的寫法。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爲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境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人才埋沒的現象,則分別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幹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權之間”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全文圍繞着“不知馬”這個中心,反覆進行論述。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歸結到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中間由食馬者的“不知”說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術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執策者的無知,並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

3.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西)人。早孤,由嫂撫養。貞元進士。貞元十九年(803年),在擔任監察御史期間,因天旱人飢,上書言京包百姓窮困,請求緩徵搖役租稅,被貶爲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令。效還後曾任國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職。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表諫迎佛骨,幾乎招來殺身之禍,後被貶爲潮州(今屬廣東省)刺史。赦還後任吏部詩郎,曾權京兆尹。卒溢”文”。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他和柳宗元同爲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反對六朝以來的驕偶文風,提倡散體,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舊時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擺用,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封建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好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有叫e樂不常有”之嘆。

4.關於伯樂和平里馬

伯樂本來是神話中掌管天馬的星名。春秋時秦人孫陽因爲善於相馬,世上就稱他爲伯樂。《戰國策·楚策四》中有一段文字記載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原文如下:

夫驥(千里馬)之齒至(年老)矣,服(拉)鹽車而上太行,蹄申(伸)膝折,尾湛(沉)胕(腳背)潰,漉(馬口鼻中流出的白沫)頭灑地,白汗交流,中阪(山坡)遷延(步履艱難),負轅不能上。伯樂道(遇)之,下車轅而哭之,解紵(薴麻織成的布)衣以冪(覆蓋)之。驥於是俛(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