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二選修《雲南冬天的樹林》導學案

本文已影響 2.35W人 

 一、學習目標:

高二選修《雲南冬天的樹林》導學案

1、理解作者對自然的審美態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2、把握風景的獨特意義,理解作者的獨特的審美體驗

二、知識構成:

1、瞭解作者的有關文學常識

于堅,詩人,1954年立秋生於昆明。幼兒時期注射鏈黴素致弱聽,少年時遇學校停課流竄街頭, 14歲輟學,在故鄉閒居。16歲以後當過鉚工,電焊工、搬運工、宣傳幹事、農場工人、大學生、大學教師、研究人員等。其間曾漫遊雲南高原及中國各地。20歲開始寫詩,25歲發表作品。曾與同學創辦銀杏文學社。與詩人韓東、丁當等創辦《他們》文學雜誌,影響很大。另著有詩集《空地》。

于堅一直生活在雲南。他說,雲南是邊遠地區,但並不意味着寫作也是邊遠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個地方,而在於你是從哪個地方看見那種普遍的、超越時間的東西。你在具體的時間裏表達了沒有時間的東西,那纔是真正的作家。

2、掌握下列詞語

暖和 ( ) 裸露( ) 腳踵( ) 櫸( ) 樹 牛蒡( )花 震懾( )咀嚼( )( ) 單

薄( ) 麂( )子Xiàn jǐng( )( ) 幹 zào ( )急 zào( )

3、理清文章層次,用自己的話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7)

第三部分(8—14)

  三、學法和自檢:

自讀于堅《便條385》一詩,嘗試理解這首詩的主旨。

一匹馬跑過草原

被詩人捉住

關進形容詞的馬廄裏

駿馬

死掉的馬

四、達標檢測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雨)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華。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於人不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如紗如霧,如情似夢,沾衣不溼,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甦醒過來,種子發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全是春雨的手筆啊。

春雨,遍體芬芳的少女,愛美寫美的畫師。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個急性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個利索乾淨還帶着幾分潑辣的中年婦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幾分溫柔和文靜,可你知道,她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親。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補充營養,以豐腴自己的身軀。被太陽烤得口乾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潤。田野上的'莊稼禾苗,山坡上的樹木果林,像一羣羣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復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餵飽了結實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莢,喂足了圓滾滾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纔有果實,纔有收穫,纔有萬種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幹的大嫂,慷慨的母親。

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

她見過了許多,經過了許多,也做過了許多。她曾經年輕過,輝煌過。如今,桃花梨花謝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該做的要做的都已做過,便顯得有幾分落寞。更有那喜歡悲秋的寫出“冷雨敲窗”的詩句,發出“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抱怨。可她是寬容的,豁達的。她知道,人們不會忘記她的過去,不會忘記她做過的一切。

她並不落寞,她正在描畫“紅於二月花”的霜葉,繪製出層林盡染、色彩絢麗的秋之圖。更何況,不久之後,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姍姍而來。

1. 閱讀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寫出了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的性格特徵;把夏雨比作 ,寫出了她 的性格特徵;把秋雨比作 ,寫出了她 的性格特徵。

2. 春雨手執神奇的畫筆,描繪出許多美麗的圖畫。請從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1)

(2)

(3)

3. 仔細研讀文章,回答下面問題。

(1)作者爲什麼開篇強調“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

答:

(2)爲什麼說秋天的雨“閱盡滄桑”“並不落寞”?

答:

4. 請從修辭、內容、情感三個方面對文中劃線句作點賞析。

答:

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二課時導學案就到這裏了,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