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二語文選修《絕地之音》導學案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教學目標:

高二語文選修《絕地之音》導學案

1、領略黃土高原的壯美景色

2、體會絕地之音的內涵,體會作者心靈的巨大震撼

3、品味質樸而韻味深長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領會絕地之音就是生命本身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數:

1課時

 資料鏈接:

 作者簡介

馬步升(1963~),甘肅合水人.中國現代作家.甘肅省社科院文學硼究所所長。以創作小說、散文爲主,兼寫文藝評論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小說和散文連續多年入選全國年度最佳作品,散文進入中國最新文學排行榜前五名。

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邊界》和《天干地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一個人的邊界》分爲四個部分,“靈魂的邊界”、“存在的邊界”、“流動的邊界”、“可能的邊界”。邊界是指自己所處的文化和別種文化,自己的信仰和別樣的信仰相交相錯的所在。在邊界可以領略到無限風光,也是靈魂的探險和精神的跋涉。馬步升“靈魂的邊界”那一組散文堪稱爲此集的優秀之作。馬步升的散文對歷史如數家珍,西部民俗色彩也分外鮮明,加上瀟灑的文筆、思辨的氣質,歷史感、現實感、生命感共同織出馬步升散文綿長的意味,繪出了隴東黃土地活的靈魂。散文語言既生動淺顯,又富有生活情趣,還帶上了那麼一些西北漢子的爽氣。評論家楊光祖說:“馬步升散文中,那種來自田野的生氣勃勃的野性,是目下那些疲軟蒼白的溫室散文所不可比擬的。他的散文創作還一直追求一種激情的智慧,文章內外充溢着哲思的光芒,這也是目前很多散文家所缺少的。”

其他作品有:長篇小說《女人獄》、《北京不是你的家》、《花園中的大王》和小說集《老碗會》,長篇紀實作品《燃燒的太陽旗》、《守望平安》(與他人合著),文化史著作《走西口》、《西北男嫁女現象調查》、《百年甘肅》(與他人合著)。

 解題(破題)

1、迅速瀏覽文章,“音”到底指的是什麼?這是一種怎樣的“音”?

2、這絕唱帶給作者的感受是什麼?

 學習思考

《絕地之音》記敘了作者在一次文化考察中所聆聽到的絕地的天籟,這讓作者靈魂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引發了作者獨特的人生感悟。

第一部分(第1段):追憶絕地之音(魂牽絕地之音)。

問題:爲什麼作者“每一次的講述,所用的語調、詞彙、情緒,甚至描述的事實本身,一次和一次都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第二部分(第2~6段):邂逅絕地之音。

“邂逅”是不期而遇,非在預計之中。“我”能夠聽到絕腔絕調,完全是長城文化遺蹟考察中的偶緣,故必得根據行蹤,依次道來。

1、爲什麼作者的心“被強烈地震撼着”?

2、作者爲什麼花大量的`筆墨來寫自己和導師趕赴營盤樑途中的經歷?突出了營盤樑怎樣的特點?

3、作者登上山頂後,發現營盤樑是個怎樣的城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作者爲什麼花了很大的篇幅來寫這個平地,這又是一塊怎樣的平地?

5、作者在絕地聽到了怎樣的絕唱?

6、作者爲什麼說“長城不光是一道軍事防禦線,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線,心理分界線,這條線已超越了歷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種習慣,一種地域自覺”

第三部分(第7~lO段):捕獲絕地之音。

1、作者在怎樣的環境下捕獲了絕地之音?

2、捕獲了絕地之音後,作者獲得了怎樣的感悟?結合“那是一首真正的絕唱,無詞,而飽含萬有,無調,卻調兼古今”,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3、結合全文,談談你對作者在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和認識。

 學習總結

1、選材出奇,感悟獨特。

作者用絕佳的題材,寫出了獨此一家的感悟。作者用絕地之音表現人類在絕境中生命力的張揚,絕地之音本身就是生命力的本身,“那歌聲,似情歌卻含雄壯,似悲歌卻多悠揚,似頌歌卻兼哀怨,似戰歌卻嫌悽婉……那是一首真正的絕唱,無詞,而飽含萬有,無調,卻調兼古今。”審美體驗複雜而微妙。

2、文筆大氣,感染力強。

本文可以說是一篇有個性的文化散文,既體驗精緻,又視野開闊,筆力雄健。作者總是用一種文化追蹤的目光審視對象,賦予其一定的歷史厚度。例如:“整日裏見不着生存在現時現地的人,能與我們交流的只有秦漢邊卒的遺蹟,那無阻無礙的朔風挾着遠古的靈感,一撥一撥地注入我們的身心。”讀文 至此,油然而生一種“天風海雨撲地來”的感覺。再如:“滿地是無邊的黃土壑,昏黃的夕陽浮在黃土上,滿地好似塗着秦漢邊卒那風乾的血。那歌聲,似情歌卻含雄壯,似悲歌卻多悠揚,似頌歌卻兼哀怨,似戰歌卻嫌悽婉……那是一首真正的絕唱,無詞,而飽含萬有,無調,卻調兼古今。”遠古的靈感和秦漢的血色,使環境、景色的描寫中融入了歷史文化的鹽分。

3、結構嚴謹,行文婉曲。

文章採用的是倒敘結構,設置懸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