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初中八年級語文《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3.6W人 

  一、教學目標

初中八年級語文《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案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說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瞭解兩篇短文所說明的事理,說明的順序、方法。

難點: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啓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

導入新課

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因病躺在牀上。當他把目光移到牆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突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爲什麼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孫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同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爲什麼沿北美洲的東海岸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竟會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後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後來,他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說——大陸漂移假說。那麼“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說有什麼關係呢?

(一)明確目標

(二)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陸漂移”使恐龍遍佈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3.你怎麼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討論明確:

1.1986年在南極發現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現有恐龍化石。因而“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2.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南極發現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即“恐龍無處不在”。他們就此產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了南極”。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層次順序及說明方法。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引出說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現說明“恐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現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極恐龍化石的發現,爲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本文在說明“大陸漂移”:是恐龍無處不在的原因這一主體內容時,詮釋了“板塊構造”理論,還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背上馱着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將“板塊構造”形象化地說明出來,板塊聚散的科學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體說明部分。列數字是一個重要說明方法,如“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後一次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百萬年後,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動,並且大約在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到6500萬年以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大約經歷了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那裏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着豐富的化石。”——運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說明,給人以科學依據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說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又是在舉例說明,說明“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科學論斷。

(四)總結、擴展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中產生聯想,經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之後有新的發現。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啓發,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爲學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龍的足跡嗎》,進行比較閱讀,使大家加深對《恐龍無處不有》所說明內容的理解,進而從兩篇寫法各異說明內容卻一樣的文章中,去找尋自己的發現。

(五)佈置作業

借閱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瞭解一下恐龍的世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